• 369.50 KB
  • 2021-08-24 发布

2018-2019学年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 历 史 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 ‎ ‎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后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墨家认为“天”与“鬼”是箝制人们行为的外在力量,能帮助天下安定,必须服从;丧、葬、音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这反映出 A. 儒学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B. 墨家思想具有实用色彩 ‎ C. 墨学在争鸣中发展完善 D. 墨家对儒家思想的扬弃 ‎2.北宋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一做法 A. 有利于中央决策的制度化 B. 意在避免唐末五代藩镇之弊 ‎ C. 促成了宋代大一统的局面 D. 推动宋代科举制发展到顶峰 ‎3.据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统计,1889年“内地铁货出洋以锅为大宗,其往新加坡、新旧金山等处,由佛山贩去者约五十余万口,由汕头贩去者约三十余万口,由廉州运往越南者四万余口”。这些数据说明晚清 A. 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洋务派积极开办民用企业 C. 炼铁技术超越西方水平 D. 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4.1905年至武昌起义期间,孙中山多次在宣言、誓表、军约等文件中沿用明末以来民间秘密会社中“天运”纪年的办法,以此暗示自己具有“天命预兆”。这一做法 A. 表明孙中山封建残余思想严重 B. 是团结各反清力量的策略之举 ‎ C. 意图用各种方式宣传革命思想 D. 佐证了“天运”纪年法是正统 ‎5.通过对比下图《东汉十四州示意图》与《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我们可推知 A. 汉唐间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B. 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 唐中央对吐蕃实施了有效管理 D. 汉唐间中央开始直接管理地方 ‎ ‎6.下图为珍藏于故宫的清代《雍正行乐图》,图中的雍正穿洋装戴假发,却手持钢叉,深入虎穴,真是勇猛无双。这一作品 A. 反映出清初社会生活风尚的重大转变 B. 体现了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 C. 具有鲜明的西方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 D. 表明清政府长期实行海禁政策的终结 ‎7.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分析道,小农经济在中国广泛存在和发展,而且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中国的矛盾斗争和连绵不断的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使得红色政权的存在获得了缝隙,革命的发展大有回旋余地。毛泽东意在强调 A. 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C. 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D. 工农武装割据的可行性 ‎8.1953年后,中共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有偿地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质变”。这一方式 A. 利于减少对生产的冲击 B. 全盘借鉴苏联经济模式 C. 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9.为保障财物的流转,罗马法中先后出现了口头契约与诺成契约。口头契约指当事人用特定的语言经问、答而订立的契约,如在仪式或言辞上稍有差错,契约便不成立。诺成契约指当事人表达出双方同意的信息,无须经过特定的仪式而订立的契约。这一转变 A. 有效避免了交易的欺诈 B.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推动罗马法学高度成熟 D. 沉重地打击了贵族特权 ‎10.洛克认为,君主是法律规定的实现社会意志的行动代表,当君主离开公共意志而凭他私人意志行动时,他便降低自己的地位,只成为一个无权要人服从的没有权力、没有意志的个人。据此可知,洛克 A. 否认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B. 积极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 C. 强调法律是公意的制度化 D. 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理念 ‎11.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给演员支付工资,让他们搞免费演出;也曾雇佣研究人员专门去研究曲别针的历史。这些做法 A. 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 B. 推动了福利制度建设 ‎ C. 体现了以工代赈思想 D. 证明了新政的可行性 ‎ ‎12.美国之音是美国重要的对外广播媒体,其所传达的讯息与美国当时盛行的政治观点是一致的,下表为美国之音对部分国家广播节目时间的变化据此可知美国 A. 试图以文化传播干涉国际事务 B. 对外宣传重心受国际格局影响 C. 放弃了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思维 D. 在后冷战时期宣传能力的减弱 ‎13. 春秋早期的铁农具,仅出土于地处西北与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中晚期的则已遍布郑、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由此可以推断 ,当时 A.关中地区农业全国领先 B.兼并战争重心逐渐南移 不同族群交流较为频繁 D.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14.经过东周与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司马迁写出了《史记》;唐中叶后社会矛盾尖锐,杜佑写出了《通典》;两宋时各种矛盾交织,郑樵写出了《通志》。这说明中国古代史学 A.繁荣于社会动荡时期            B.重视发挥历史的鉴戒功能 私人与官方编撰并重            D.编撰体例呈现多样化趋势 ‎15.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科举最低一级考试)录取情况简表。这反映宋代 ‎ 地区 时 间 ‎ 赴试人数 ‎ 分配名额 ‎ 录取比例 ‎ 苏州 庆历中 ‎200 ‎ ‎4 ‎ ‎50∶1 ‎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 ‎ ‎2000 ‎ ‎13 ‎ ‎154∶1 ‎ 福州 绍兴二十六年 ‎ ‎3400 ‎ ‎62 ‎ ‎55∶1 ‎ 淳熙十年(1183年) ‎ ‎15000 ‎ ‎62 ‎ ‎242∶1 ‎ A.科举社会功能日益突出            B.程朱理学影响不断扩大 解试名额分配公平公正             D.南方地区人口迅速膨胀 ‎16.来华传教士郎世宁被誉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师之一,他的作品既有欧洲油画如实反映现实的艺术概括,又添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趣味。其主要意图是 A.推动中西绘画技术的融合 B.适应清廷文化专制政策 提高个人在清宫中的地位 D.减轻西画东传中的阻力 ‎17.以下是1895—1914年《申报》中外广告分类对比表(单位:条),由此可见当时 分类 服装织染 金融 交通运输 食品加工 华商 外商 华商 外商 华商 外商 华商 外商 ‎1895‎ ‎3.25‎ ‎0.57‎ ‎0.5‎ ‎6.00‎ ‎2.0‎ ‎1.75‎ ‎1.0‎ ‎1.0‎ ‎1900‎ ‎1.25‎ ‎0.5‎ ‎2.25‎ ‎14.0‎ ‎0.5‎ ‎4.25‎ ‎3.0‎ ‎2.25‎ ‎1905‎ ‎4.25‎ ‎1.75‎ ‎2.75‎ ‎7.75‎ ‎1.25‎ ‎1.5‎ ‎2.5‎ ‎2.25‎ ‎1910‎ ‎6.25‎ ‎3.25‎ ‎3.25‎ ‎4.75‎ ‎3.25‎ ‎1.5‎ ‎3.5‎ ‎4.0‎ A.民族工业在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B.广告成为中外商战的主要方式 近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日趋优化 D.民族商人的市场意识日益增强 ‎18.右图所示漫画《无把握之自由》载于1912年的《神州日报》。这反映了当时 A.部分国民对新体制担忧 B.自由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新式交通工具危害甚大 D.革命缺乏先进理论指导 ‎19.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写道:过去农村是土豪劣绅的天下,如今“城里、乡里、工会、农会、国民党、共产党无一不有执行委员,确实是委员世界”。孙中山遗嘱中的“自由”、“平等”“三民主义”,农民日常也都会说。这反映出当时 A.政治变革推动了基层社会嬗变 B.农民已经成为了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新意识形态在民众中得以确立 D.国共领导的农民运动取得了重大成果 ‎20.1952年4月,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 这一外交思想 A.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B.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D.迎来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 ‎ ‎21.法国学者库朗热在谈到某阶段古希腊历史时指出:“在(世袭)宗教贵族的统治之后,最先出现的并非民主制度。新制度之所以能站稳脚跟,是由于有高等阶级(注:拥有财富者)在一段时间里接管贵族留下的政治及道义的权力。”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的古希腊 A.商品经济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B.民主政治渐进发展 新旧势力更替,权力分配不公 D.官僚政治逐步确立 ‎22.在英国工业化早期,“藐视市政当局成为一种风气”。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谁要描写笨蛋,他就写个市长或镇长;如果他要写一帮傻瓜开会,他就描写市议员们的开会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A.自由放任之风盛行     B.产业变革加深社会对立 政府官僚主义严重         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23.牛顿的力学定律为启蒙运动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而斯宾塞却从达尔文进化论出发论证了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合理性。这说明 A.自然科学理论被不当阐释带来了灾难  B.英国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源地 自然科学理论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D.近代物理学与生物学联系密切 ‎24.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虽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倡自由贸易,但1815‎ 年土地贵 族占主导的英国议会通过了《谷物法》,保护农业国内市场,随后外国也提高对英国工业品进口税。 材料中《谷物法》的颁行 A.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B.反映英国需进行议会改革 C.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需要 D.促进了农业对外出口剧增 ‎25.梁启超指出:世界是的政治制度经历多君为政之世、一君为政之世、民为政之世三个阶段,中国也必定会发展到民为政之世。据此,梁启超强调 ‎ A.变革政治制度要立足于国情 B.维新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朝专制制统治势在必行 D.实行民主政治符合历史规律 ‎ ‎26. 1934年,有人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今则知之;昔日认为 须由皇帝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治理国家,可以选举委员、当主席。”这表明当时 ‎ A.民主共和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日长 B.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提升 ‎ C.苏维埃政权有较为广泛的阶级基础 D.中共开始重视农民阶级的作用 ‎27.图9 是近代重庆出版的出版的《广益丛报》第84期刊头,其刊发时间标注有“大清光绪31年”“西1905年”字样,其栏目分为政事、学问、文章等,刊载内弃包括“敬告我国资本家”、“孟德斯鸠法意”、“兴女学以退神权说”、“爱国魂传奇(小说)”等内容这表明 《广益从报》‎ A.是典型的政治性报刊 ‎ B.主要宣扬民主科学思想 ‎ C.具有启迪民众的作用 ‎ D.有浓厚的崇洋媚外色彩 ‎28.描绘国际关系的名词由“对峙”、“剑拔弩张”转变为“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战略伙伴 关系”等,这种变化从根本上说明当今 ‎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利益和实力的变化导致对外政策变化 ‎ C.各国外交政策发生实质性转变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 ‎29.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 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由此可知,罗马法 ‎ A.强调法律至上 B.维护公民平等 C.蕴涵人文主义 D.追求司法公正 ‎ 30. 1830年英国议会颁布《啤酒法》,解除地方治安法官对啤酒经营许可的发放权,大量啤酒馆 涌现,民众中不道德行为、贫穷和堕落惊人增长;1879年,议会通过《酗酒法》重新强化地方 对酒类的管理权。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英国 ‎ A.自由主义内涵的渐变 B.立法为经济利益服务 ‎ C.工业化推动议会改革 D.中央与地方权力较量 ‎ ‎31.法国历史、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法国的贵族阶级迫切地保持着与其他阶级的割裂,但没过多久,他们迅速衰亡,……与之相反,贵族阶层最为不屑的 资产阶级却日益富裕,他们的教养与日俱增,……高傲的贵族发现资产阶级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接着成为他们的敌人,最后成为他们的主人。”材料表明 ‎ A.贵族与资产阶级的地位发生了对换 B.大革命导致贵族的地位日益衰落 ‎ C.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D.资产阶级的财富和教养优于贵族 ‎ ‎32.《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联邦的安定、繁荣与生存本身,全系于七位联邦大法官之手。没 有他们,宪法只是一纸空文。行政权也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权则依靠 他们使自己不受行政权的进攻。”此学者意在说明美国 ‎ A.三权分立的体制遭到破坏 B.民主制度受到了司法干预 ‎ C.立法和行政部门冲突不断 D.司法权在体制中举足轻重 ‎ 第Ⅱ卷 (33题25分,34题12分,选做题15分。满分52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欧,称雄一方的封建领主掌握着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们想方设法地加强对城市的榨取和勒索,如莱茵河上领主设置的关卡12世纪为19座,13世纪末增加到35座,15世纪高达60座。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割据抗衡。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磅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明清江南市镇行政管理简表 市镇类型 管理模式 代 表 一般市镇 沿用传统模式,州县衙署直接管理 交通要道市镇 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 苏州府震泽镇、汾湖镇 一些富裕市镇 设课税司掌收商税 松江府新场镇、唐行镇 少数重要市镇 设立府厅级官员(如同知)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 苏州府同里镇、湖州府南浔镇 规模较大市镇 委派县级副职(如县丞)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 吴江县盛泽镇、奉贤县四团镇 钞关、港口市镇 设榷使署、海防署等进行管理 常熟县福山镇、嘉兴府乍浦港 ‎——据张海英《明清江南市镇的行政管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后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13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管理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12分)‎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上篇 二、山河破碎 ‎(二)内忧外患激起的布衣之怒 三、自强难强 ‎(一)洋务运动——拜“外夷”为师 ‎(二)骑驴赶马的早期近代化 四、帝国挽歌 ‎(一)戊戌变法难维新 ‎(二)八国旗帜插上了中国的心脏 ‎(三)假“立宪”难挽真危厄 五、风云激荡 ‎(三)新文化运动:近代史上的百家争鸣 中篇 ‎ 一、重整河山 (二)收拾旧河山,建设新中国 (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一五”计划 (一)“三大改造”与强国梦 五、春天的故事 (五)何谓真理标准 (六)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四)五四运动:新青年放声高歌 七、血荐轩辕 ‎(四)在战火中瓦解,也在战火中团结 ‎(五)留得清漳吐血花——敌后抗日战场 六、鸡鸣早看天 (一)小村里的惊天大事:凤阳先行“大包干” (三)特区……要杀出一条血路 下篇 二、非凡的成就 ‎(一)超越东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六)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 上表是《复兴之路》部分目录,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围绕“民族振兴”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请考生在第35、36、3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15分)‎ ‎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建国后,教育事业一定程度上受到“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旧教育观念的困扰。1949年12月开始,党中央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作为培养新时期知识分子的重要途径,全国中小学由此掀起劳动教育热潮。如河南省汤阴县鹤壁完小语文老师李棲鹏讲《斯达哈诺夫》一课时,强调学生应该学习斯达哈诺夫的劳动精神;马焕然老师在讲历史课时,以劳动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意义启发学生。少先队组织了《劳动就是幸福》《歌颂我们祖先的劳动》等大队活动,出了《劳动是光荣的事业》的队报。学校利用晚会向学生介绍了曲耀离、李顺达等光荣劳动事迹。在不影响学习和健康的前提下,指导学生植树、种花、布置教室、打扫卫生以及搬砖和砌路。增设以科学实验、手工雕刻等为主的“手工劳动课”。‎ ‎——摘编自陈彤彤《刍议建国初期我国中小学的劳动教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我国中小学是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的。(6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劳动教育的影响。(9分)‎ ‎3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在德国进攻苏联的第二天,美国发表声明,支持苏联。罗斯福在这个援苏声明上加了一句结束语:“在今天,对美洲各地的主要危险是希特勒的军队。”1942年6月,美苏签订《美苏租借协定》。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援助了苏联111.41亿美 元的物资,其中包括飞机、坦克、冲锋枪、舰艇、石油、小麦等。‎ ‎——摘编自从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 材料二 在战争期间,苏联对美国的援助以各种形式表示感谢。斯大林在1944年说“……美国和英国,……供给我们极宝贵的战略原料和武器……”但是战争结束后苏联在对待美国援助上作出了与战时不同的评价。1948年苏联国家计委主任沃兹涅夫斯基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军事经济》一书中对战时美英援助只有两句话:“……如果把这一时期盟国向苏联提供的工业品数量同苏联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工业品数量作一比较,就能看出,在实行战时经济体制期间,这些供应品只占本国产品的4%。”‎ ‎——摘编自单云《浅析二战期间美国对苏援助政策》‎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援苏的历史背景。(9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美国援苏问题上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6分)‎ ‎3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范仲淹(989—1052),北宋中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幼年家贫,但读书刻苦,后中进士,步入仕途。曾执掌应天书院,极力倡导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节操,书院学风亦为之焕然一新。在担任地方官时兴修水利、开军仓救灾、固边安民。后入朝为官,1043年,针对北宋吏治不整问题,主持了“庆历新政”,因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失败。《宋史》记载范仲淹“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但要求家人畏名教,励廉耻,知荣辱,“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范仲淹一生始终为国计民生忧心不止,在其名篇《岳阳楼记》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范仲淹死之日,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南宋朱熹称其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摘编自闫德亮《浅析范仲淹的廉政思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范仲淹步入仕途的背景。(6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范仲淹受到世人推崇的原因。(9分)‎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段考试 ‎ ‎ 高二历史试卷 答案 ‎1-5BBDBA 6-10BDABA 11-15CBCBA 16-20DDAAC 21-25BACBD 26-30BCBCA 31-32 CD ‎33.(25分)‎ ‎(1) 内容: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反对领主统治,争取城市自治;反对领主任意课税,要求减免赋税负担。(一点2分,共6分) ‎ 积极作用: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市民政治地位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一点2分,2点5分,3点7分)‎ ‎(2) 特点:因地制宜,具有灵活性;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管理模式;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一点2分,共6分) ‎ 历史背景: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工商业繁荣,市镇大量涌现;市民阶层壮大。(一点2分,共6分)‎ ‎34.(12分)示例:‎ 论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在其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共领导下,全民族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综上所述,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其他参考论题:‎ 近代以来一代代先进中国人坚持不懈共同奋斗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动力。‎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振兴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 近代以来国家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要体现。‎ ‎35.(15分)‎ ‎(1) 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主题活动及学习模范培养劳动品质;要求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学校劳动;开设专门的劳动课程。(答对3点6分)‎ ‎(2) 是确立社会主义的人民教育的表现,有利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3分)纠正了旧教育观念,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学生劳动技能及思想道德水平;为国家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人才支持。(6分)‎ ‎36.(15分)‎ ‎(1) 背景: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9分)(答3点9分)‎ ‎(2) 变化:由肯定到贬低(2分)原因: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美苏“冷战”。(4分)(答2点4分)‎ ‎37.(15分)‎ ‎(1) 宋代理学兴起,统治者“重文轻武”,士大夫阶层参政意识强烈;宋代教育及科举制的发展;特殊的个人成长经历。(6分)‎ ‎(2)“先忧后乐”、勤政爱民;政绩突出、勇于改革担当;乐善好施、家风严格、勤俭;文学造诣高。(9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