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50 KB
  • 2021-08-24 发布

【历史】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一、 单选题 ‎ ‎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这说明了传统农业 ‎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经营方式的变化 ‎ ‎2.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农具和耕作方式的更新,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井田制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 ‎ ‎3.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还有“榜下择婿”的风习,每当科举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反映了 ‎ A.门第观念彻底废除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 C.官商勾结风气严重 D.社会主流价值观根本改变 ‎ ‎4.下表是北宋时期财政收入统计表。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财政总收入 农业税比重 工商税比重 ‎977‎ ‎3559 万贯 ‎65%‎ ‎35%‎ ‎1021‎ ‎5723 万贯 ‎48%‎ ‎52%‎ ‎1077‎ ‎7070 万贯 ‎30%‎ ‎70%‎ A.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B.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工商业环境较为宽松 ‎ ‎5.乾隆年间,广东佛山石湾陶瓷行业的《花盆行历例工价列》中有工匠烧制产品,计件得酬的记载。这表明当时佛山 ‎ A.海外贸易相当发达 B.制瓷业的规模扩大 ‎ C.生产部门分工细密 D.雇佣关系已经出现 ‎ ‎6.明初,景德镇瓷窑中官窑有 58 座,民窑 20 座.明末时官窑有 34 座,民窑 285 座。这种变化反映出 A.制兖业技术实飞猛进 B. ‎ 闭关锁国政策影响 C.工官制度消失 D.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7.明朝洪武十二年规定:“农家许着细纱组布,商贾之家,止许着组布。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细纱。”这反映了当时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C.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相对富足 D.棉纱纺织技术的进步 8.有学者认为,明朝统治者面对外部世界的挑战作出了一种消极而闭塞的回应,导致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实力对比开始发生反转。这种消极的回应指的是: A.限制土地兼并 B.推行弃农重商 C.禁绝中外交往 D.实行海禁政策 9.据统计,英美等国从中国进口的茶丝数量,1844年为:茶7047.65万磅,丝2604包: 1853年茶超过101227万磅,丝为62896包。这变化 A.扭转了对外贸易逆差局面 B.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10.1896年,清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救急要图,当通谕各省的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论令反映当时清政府 A.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在华列强利益、 B应对时局变化,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思想趋于保守,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11.1935年11月,国民政府以紧急法令宣布改革币制,施行法币政策,至全面抗战前夕,收兑民间银币物计白银3亿多查司,井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统制了外汇买卖业务。币制改革的实施 A.促使了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的到来 B.导致了国统区恶性的通货膨胀 C.构筑了抗战胜利坚实的物质基础 D.保证了集中财力以应抗战之需 12.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的报告,在国统区3700余家工业中,官营占资本总额的69%,民营只占31%.在宋氏家族控制下的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到1942年,它的已开工纱锭占大后方全部纱锭的1/4强。这反映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之是 A.封建主义 B.帝国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政局动荡 ‎13.1956 年,广州机械厂在缺乏厂房的情况下,工人和管理者在烈日暴雨下进行露天生产。支援建设的苏联专家见到后说:“条件不是不够好,而是很糟糕。”然而在该年的劳动竞赛中,科室和车间每天都出现新记录。材料表明 ‎ A.苏联大力支持我国经济 B.工人建设热情高涨 C.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 ‎14.邓子恢在《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文中指出:“适合于目前农业生产特点的生产责任制,是鼓舞社会积极劳动,改进技术、提高劳动效率的良好制度。”邓小平在 1962 年 6 月下旬中央书记处讨论责任田问题时也表示了支持的意见,肯定了安徽实行责任田的办法。据此可知当时 ‎ A.试图纠正农村“左”倾错误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 C.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提高了人民公社化的水平 ‎ ‎15.下表为建国后某一时期“所有制结构对比”表,导致所有制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前三项合计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21.3%‎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92.9%‎ ‎0.1%‎ ‎7.0%‎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大跃进运动开展 ‎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D.中共八大方针指导 ‎ ‎16.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各队正大摘工业集资,收集社员家中的废铜烂铁。我便把家里的一斤半铜麻线、旧铁犁辕子和父亲在世打铁用的大锤、大钳、虎头钳等都当作废铜烂铁支援……” 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 A.彻底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B.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 C.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 ‎17.1979 年中央工作会议,有人提出,想划一个地方出来,搞改革开放,然后全面推开。邓小平很赞成,说:“还是叫特区好,陕宁开始就叫特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已去搞,杀出条血路来!”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特区“特殊性”的实质是 ‎ A.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 B.采用西方的政治体制 ‎ C.变破计划经济体制限制 D.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 ‎ ‎18.1993 年 5 月 10 日,北京市正式告别了使用近 40 年的“粮票”,从此以后市民可以到市场上随意购买粮食。北京市这一做法 ‎ A.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B.顺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 C.改变了农业长期落后的局面 D.降低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支出 ‎ ‎19.“‎ 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人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制定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 ‎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 B.中国长期落后的现实局面 ‎ C.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的成功示范 D.人们迫切脱贫致富的愿望 ‎ ‎20.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该历史学家 ‎ A.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 B.关注到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是经济动力 ‎ C.意在提高资本家政治地位 D.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 ‎ ‎21.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指出:“从 1630 年至 1640 年。欧洲的白银价值相对于谷物价值的降低,从来没有达到过这种地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 B.商业革命的出现 ‎ C.早期殖民掠夺的推动 D.农业生产的发展 ‎ ‎22.从 17 世纪中叶起。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的迅速发展。黑奴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仅 17 世纪下半叶,荷兰就从西非海岸运出至少 10 万黑奴。黑奴贸易 ‎ A.弥补了美洲劳动力的短缺 B.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C.导致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D.阻碍了美洲社会经济发展 ‎ ‎23.16—18 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出现是因为 ‎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掠夺 ‎ C.探险家对美洲的探索范围不断扩大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纷纷建立 ‎ ‎24.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A.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 C.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 ‎25.1801 年,英国伯明翰只是一个 7.1 万人的小城,到了 1851 年人口迅速增加到 26.5 万。一时期伯明翰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不断推进 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 C.手工工场得到普及 D.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 ‎ ‎26. 19 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 ‎(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 A. 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 B. 工厂对时间纪律要求严格 ‎ C. 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 D. 贫富差距缩小 ‎ ‎27.1859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钻出第一口油井,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1870 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 80 万吨,到 1900 年就猛增至 2000 万吨。石油产量的增加得益于 ‎ A.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B.电力的广泛运用 ‎ 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 ‎28.“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人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 C.首先发生在英国 D.电力的广泛使用 ‎ ‎29.“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上述材料说明 ‎ A.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经济全球化的完成 ‎ ‎30.1933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收到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写给他的一封信,信里有这样一段话:“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信中“明智试验”指的是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 C.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 ‎31.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映了政府 A.大规模直接救济 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 ‎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32.有的学者认为各国经济利益的相互交叉,使各国之间的关系从过去的“敌对关系”“仆从关系”日益发展成为高度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世界进入和平共处的新时代。推动世界和平共处的力量是 ‎ A.生活习俗的现代化 B.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 C.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二、非选择题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 分)‎ 材料一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的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工商业的发展》 ‎ 材料二 英国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变化 ‎ 年份 ‎ 英国人口(千人) ‎ 城市人口(千人)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 ‎1751 ‎ ‎7390 ‎ ‎1657 ‎ ‎22% ‎ ‎1801 ‎ ‎10755 ‎ ‎3488 ‎ ‎32% ‎ ‎1851 ‎ ‎20879 ‎ ‎11194 ‎ ‎54% ‎ ‎——依据赵煦《英国早期城市化研究》‎ ‎ ‎ 材料三 ‎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有怎样的发展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 1751~1851 年英国人口有哪些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相关因素。(8 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图中两座城市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8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 时期 ‎ 公司 ‎ 相关信息 ‎ ‎17世纪 ‎ 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 ‎ 最早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在英国王室和荷兰政府支持下成立,面向全体国民募股融资,得到贸易垄断特权,组建军队,开展殖民扩张,积累财富。 ‎ ‎18世纪 ‎ 英国韦奇伍德公司 ‎ 韦奇伍德公司革新生产流程,把原先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工作分成了几十道工序,显著提高了劳动效率。 ‎ ‎19世纪 ‎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 ‎ ‎1870年洛克菲勒创立,之后数年时间通过各种手段吞并了 22 个竞争对手,直至垄断美国绝大部分石油生意。 ‎ ‎20世纪 ‎ 美国杜邦公司 ‎ 杜邦公司涉足化工、汽车等多个领域,1928年聘请两名科学家来启动了一个纯科学研究的项目,几年后他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分子,进而发明了尼龙,并迅速实现商用,成为深刻影响人类材料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 ‎——摘编自《公司的力量》‎ 公司是近代出现的一种重要经济组织,欧美国家在不同时期涌现出诸多有代表性的公司。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公司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DD 6-10DADBB 11-15DCBAA 16-20DCBAB 21-25CABAA 26-30BCBCC 31-32DD 二、非选择题 ‎32.(1)发展:商品种类和数量越发丰富;外国商品不断增加,成为国际性经济都会;坊市制度受到冲击;商业时间限制被打破,出现了夜市。(任答两条,4分)‎ 原因:地理位置优越;生产力提高;江南经济开发;海外贸易、工商业发展等。(任答两条4分)‎ ‎(2)变化:英国总人口与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并占据主导地位。(4分)‎ 因素:工业革命提供物质基础;工业城市迅速发展。 (4分)‎ ‎(3)共同原因: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政府政策的支持;尊重市场规律;吸引各层次人才流入;抓住有利的国际形势,扩大对外经济往来。(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8分)‎ ‎3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