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50 KB
  • 2021-08-24 发布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检测历史试卷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历史 一、 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1、清末,西方传教士观察到福州家庭“如有客人,男女不在同一张桌子吃饭。”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注意到福州“夫妇及子与外来的男女席位混坐”。对此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男女身份地位完全平等 B近代西式社交礼仪普及 C福州引领全国风气变革 D传统伦理观念受到冲击 ‎2、20世纪初,中国官办报纸一时称盛,而民办报纸更在数量和影响上超过官办报纸,总数在150种以上。杂志的兴办亦超过此前势头,日本东京和上海是两个刊行中文杂志最多的地方,据统计,上海有杂志46种,东京有杂志34种。这反映了 A中国新闻媒体获得自由传播信息权利 ‎ B近代中国民众社会生活发生根本性巨变 C留学教育推动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 D新闻出版和舆论监督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3、1874年《申报》刊文称赞我国当时出现的一种新事物,曰:“最是称奇一线长,跨山越海度重洋。竟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飞传倏忽详。”这一新事物是指 A铁路 B电报 C电话 D电影 ‎4、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在称呼上,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这些始于 (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后 ‎5、、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体现中西合璧特点的服饰是 A.西装 B.中山装 C.长袍 D.马褂 ‎6、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日常生活中,国民仍然把许多国产商品冠以“洋”字,如棉布称之“洋布”,雨伞叫做“洋伞”,铁钉直呼“洋钉”等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国人仰慕欧美的心理 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落后 C.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结果 D.国人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飞跃 ‎7、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上述消费方式 A.埋下了经济危机隐患B.使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 C.消除了生产过剩问题D.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 ‎8、 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A.破坏性特别大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来势非常迅猛 D.波及范围特别广 ‎9、、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迄今为止仍然是破坏性最大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无规律 B.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 C.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D.股票市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10、.为什么1929年的经济危机会从美国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A.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B.美国的产品在世界各地销售 C.资本主义世界共同拥有股票市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连成一片 ‎11.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12、“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内部矛盾 B.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 C.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竞争 ‎13、 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缓解了失业问题,又扩大了内需并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措施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14、.罗斯福新政对美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罗斯福新政的最深远影响是()‎ A.美国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 B.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15、历史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这场“大手术”指的是:(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政策 B.政府参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干预经济 C.主张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行以工代赈 ‎16、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A.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B.生产相对过剩 C.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   D.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 ‎17、罗斯福新政期间,联邦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对一些原先不介入的经济与政治事务负起责任;为穷人和失业者提供一些援助、保护工会的权利、稳定银行和金融体系、修建低价住宅、补贴农业等。这些举措 A.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B.成功化解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问题 C.根除了空前的经济危机      D.通过计划指令调节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18、农业生产直线下降,农民有意缩减生产,他们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工人人数由250万降到140万,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和不满情绪。此材料可以用来解释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  B.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局限 C.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  D.“一战”后期沙俄国内状况 ‎19、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 A. 刺激社会消费 B. 缓和社会矛盾 ‎ C. 改善劳资关系 D. 美化政府形象 ‎20、‎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21、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22、有人在评述苏联改革时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把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改革上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23、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有关材料中的“他”应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24、下面为1950-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表 ‎ 国家 ‎ ‎1950-1973年 ‎ ‎1973-1978年 ‎ 日本 ‎ ‎14.1 ‎ ‎1.1 ‎ 联邦德国 ‎ ‎7.6 ‎ ‎0.9 ‎ 法国 ‎ ‎6.1 ‎ ‎1.3 ‎ 美国 ‎ ‎4.3 ‎ ‎2.5 ‎ 英国 ‎ ‎3.1 ‎ ‎0 ‎ 这些国家在1950-1973年和1973-1978年两个阶段奉行的经济政策分别是 A.国家干预 自由放任        B.自由放任 国家干预 C.国家干预 减少干预        D.自由放任 适度紧缩 ‎25、1956年以来苏联的经济改革中,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的领导人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一、 填空题(10分)‎ ‎1、19世纪80年代初:洋务派修建 铁路----标志中国铁路诞生 ‎2、1910年:旅美华侨 ___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3、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931年:第 一部有声电影:《》‎ ‎4、;”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出现在 (国家) , 它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 以为基础,以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 ‎5、二战后,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6、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 ,、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 。‎ 三材料题(40分)‎ ‎26、(20分)材料一 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二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 材料三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地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政策?农民强烈反对的是农业的什么制度?农民反对的这一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6分)‎ ‎(2)材料二中所指的“经济政策”后来被哪种经济政策所取代?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政策调整的原因。(6分)‎ ‎(3)材料三中“斯大林模式”在工业和农业政策上采取的措施?在 所有制和管理体制方面有何特点?(8分)‎ ‎27、(20分)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经济萧条可能永远无法结束,一般均衡永远无法重新达到。增雇一定量的劳动力服务于公共工程项目,它对总就业量的影响,在失业问题比较严重时,比几乎达到充分就业时要大得多。——凯恩斯《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材料三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到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耶金等《制高点》‎ 材料四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等公共事业在不断扩大……(20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请回答: ——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人教版)‎ ‎(1)根据材料一,材料一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美国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性事件和方式是什么?(4分)据材料一、二,分析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2分) ‎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调整的主要原因。(6分)‎ ‎(4)根据材料四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答案 一、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C B D B B A A B D B D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B A C ‎ B A D C B C D 二、填空 ‎1、唐胥铁路 2、冯如 ‎3、《定军山》 《歌女红牡丹》 ‎ ‎4、 美国 知识经济 信息技术 ‎5、第三产业 ‎6、农业 工业 ‎ 三、材料题 ‎26、(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制度:余粮收集制(2分)。取代后的制度:固定的粮食税(2分)。‎ ‎(2)政策:新经济政策(2分)。特点;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分)‎ 原因: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分)。‎ ‎(3)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4分)‎ ‎ 所有制和管理体制: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4分)‎ ‎27、【答案】‎ ‎(1)特征:自由资本主义或“自由放任”(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2分)‎ ‎(2):标志:罗斯福新政,方式:国家干预经济(4分)‎ 修正原因:1929年的经济危机的爆发。(2分)‎ ‎(3)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实行 “混合经济”。(4分)‎ 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涨”现象(2分)‎ ‎(4)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的出现。(4分)‎ ‎(5)启示:任何经济模式都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创新;应和本国国情相结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