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00 KB
  • 2021-08-24 发布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每当白鹿原上发生大事件,族长白嘉轩都会召集原上所有的成年男子到宗祠议事,有权对触犯族规者进行责骂、鞭笞甚至驱逐出原。电视剧《白鹿原》的这些剧情,主要反映了 A. 宗法制的影响 B. 分封制的影响 C. 世官制的影响 D. 郡县制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宗法制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家长制,是按照血统关系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宗族制度,根据题干“族长……召集所有成年男子到宗祠议事,有权对触犯族规者进行……”可知反映的是族长与族员的关系,属于宗法制,故A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重要政治制度,它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故B项与题干无关;世官制指的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故C项与题干无关;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长官均由朝廷任免,代表皇帝或国王对地方进行管理,故D项与题干无关。‎ ‎2.周礼确立了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如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据此可知 A. 西周确立了三纲五常的礼仪制 B. 周王借礼乐制强化专制统治 C. 宗法关系有利于调和诸侯冲突 D. 周礼强调的是“差别”的特征 ‎【答案】D ‎【解析】‎ 规定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是为了明确不同等级的地位和待遇,可以看出周礼强调的是“差别”的特征。故答案为D项。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由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排除A项;西周时期还没有建立起专制统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礼乐制度,不是宗法制,排除C项。‎ 点睛:礼乐制度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借以维护统治秩序的制度。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以此倡导和固化人们的等级观念。礼乐制度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礼乐制度本身就是等级制度,具有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和加强统治的作用。‎ ‎3.“王”本是夏商西周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历代大王上位之后表示自己功德不足与上古帝王媲美.故只称王,不称帝),春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到了战国时诸侯纷纷称“王”。这实质上反映了 A. 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 B. 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C. 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D. 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分封制的瓦解。根据“春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可知春秋时期周天子就已经对某些诸侯失去控制,故排除A项;诸侯纷纷称“王”实质上反映了周天子的控制力和势力下降,国家的分裂状况加剧,故排除C、D项。诸侯纷纷称“王”表示不再服从周天子的管辖,周代的分封制名存实亡,走向瓦解,故选B。‎ ‎4.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A. 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B. 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 C. 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 D. 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来看,战国时期的变法通过改革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加强君主集权等方式,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准备,故答案为C项。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秦朝统一后建立起来,排除A项;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B项;西周后期分封制已走向崩溃,排除D项。‎ ‎5.秦朝三公九卿、西汉内外朝、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 相权不断削弱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皇权不断加强 D. 中枢机构不断完善 ‎【答案】C ‎【解析】‎ 三公九卿、内外朝特别是内阁、军机处等均是皇权加强的产物,所以说这些机构的设立在本质上反映了皇权不断加强,材料不是强调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以及中枢机构完善等问题,所以本题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6.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这表明 A. 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 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 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 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唐代人们的观念认为,做下级军官,也比做一个书生强;而宋代则是重文轻武,不以从军为荣,说明当时文人的地位高于武将,这是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即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C项正确。题干不能得出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而是强调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而是强调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信息,也不是强调科举制的作用,排除D。‎ ‎7.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这表明 A. 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B. 明朝政治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C. 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D. 官僚政治制度是明朝混乱根源 ‎【答案】C ‎【解析】‎ 材料强调“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说明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故C项正确;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是君主专制思想,故A项错误;明初废除丞相制度,皇权高度集中,不属于集体领导,故B项错误;明朝混乱根源是政治腐败,故D项错误。‎ ‎8.有学者认为:“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制的实施威胁了中央集权 B. 行省设置主要偏重于其经济职能 C. 行省在地方上拥有极大的权力 D. 行省与中书省相互制衡以确保皇权独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元代行省“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说明行省在地方上拥有政治、军事、经济等大权,故C项正确;“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行省的治所往往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说明行省制的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说明行省设置不是偏重于其经济职能,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行省与中书省相互制衡,故D项错误。‎ ‎9.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 ‎①孟子 ②荀子 ③韩非子 ④苏格拉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天生都是恶的;苏格拉底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孟子主张“性善论”,二人都主张人的善,所以主张与题目中的《三字经》相同或相近。‎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与孟子主张比较。‎ ‎10.《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儒家主要论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积极入世,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主旨简约而容易掌握,事情少而成就大,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符,故B项正确;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注重实用,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法家注重法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名师点睛】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先秦各学派中,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墨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11.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这一思想对中国社会心理的主要影响是 A. 儒学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B. 糅和各家思想的新儒学诞生 C. 大一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君主注重儒家思想教化功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对中国社会心理的主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政治上的大一统必然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儒学独尊的地位使大一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C项正确;A 项是汉代儒学对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是指汉代儒学的特点,排除;D项是汉代儒学的政治功能,排除。‎ ‎【点睛】解答时注意“对中国社会心理的主要影响”。‎ ‎12.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这主要反映了 A. 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B. 进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 C. 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 D. 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 ‎【答案】C ‎【解析】‎ ‎《孝经》是儒家的经典;《老子》是道家的经典;《小品》是宋词集;《法华经》是佛教的经典。这位南宋的道士去世时拿着儒、释、道三教经典,说明出现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四部作品除了《法华经》外没有外文作品;B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D选项错误,本题体现的是融合。‎ ‎13.“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要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 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 B. 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C. 佛教融汇儒学伦理 D. 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答案】C ‎【解析】‎ 材料体现了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不是儒学与佛教互动,也不是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不选AD。材料没有反映士大夫的崇佛心理,不选B。根据“报国寺”“护国寺”可知佛教吸纳了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反映了佛教融汇了儒家伦理,故选C。‎ ‎14.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辨。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 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 B. 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 C. 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 D. 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对比来看,明清时期的思想家对人本身更为重视,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有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对个人价值和地位有所要求,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这种价值观的出现并不能称为“风气败坏”,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B选项错误,这一时期西方民主思想还没有传入;D选项错误,这与历史事实不符。‎ ‎15.京剧脸谱在中国戏剧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曹操是建安时期的文学家,曾统一北方,可谓文武双全。由于与“正统”有背离之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京剧曹操脸谱是个“白脸”奸臣。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对历史人物评价受到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 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艺术成就的评价 C. 文学艺术上的历史人物故事完全是虚构的 D. 中国传统社会评判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错在“左右”,说法绝对,故错误;B项错在“决定”,说法也太绝对,故错误;文学艺术上的历史人物故事并不是完全虚构的,有的是真实的,故C项错误;因为曹操与“正统”有背离之处,所以尽管曹操是文学家,曾统一北方,可谓文武双全,但仍然在京剧脸谱中被视为“白脸”奸臣,这明显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 ‎16.1869年在上海公共租界出现了一个特殊司法机关叫做会审公廨(xie),它规定适用西方律师陪审辩护制度。这一机关得以出现的最早依据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共租界出现的会审公廨,适用西方律师陪审辩护制度,这体现的是领事裁判权。其最早依据是《南京条约》的附件,故A项正确;《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等未涉及领事裁判权,故BCD错误。‎ ‎17.台湾彰化县绅民在县署门口张贴檄文,指出:“我台民之父母、妻子、田庐、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此檄文的历史背景是:‎ A. 《南京条约》五口通商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答案】B ‎【解析】‎ ‎“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说明台湾的处境跟日本和李鸿章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的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故选C;AD均与日本无关,C与台湾无关,故排除ACD。‎ ‎18.促使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开展的主要动因是 A.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潮流 C.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 康、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顺应时代的要求,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的“主要动因”的要求,排除B、C、D项。‎ ‎19.1908年梁启超著的《王荆公》是20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持久的著作。梁启超称王安石“三代以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这表明梁启超 A. 希望从历史中找到救亡图存的精神资源 B. 期待光绪皇帝能以宋神宗为改革的榜样 C. 为戊戌变法宣传维新思想提供历史依据 D. 把王安石打扮成追求民主政治改革先师 ‎【答案】A ‎【解析】‎ 梁启超在著作《王荆公》中大力推崇王安石及其新法,也是从侧面赞扬维新变法,主要是救亡图存寻找历史上的精神依托,故A项正确;题干中主要赞扬王安石,和光绪帝与宋神宗没有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王安石变法不能为戊戌变法提供历史依据,故C错误;梁启超只是赞扬王安石变法,并没有把他打扮成民主政治改革先师,故D项错误。‎ ‎20.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相关历史史料。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史料有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中共诞生 D. 国民大革命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旧民主主义革命指的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领导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故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指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如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国民革命、土地革命、解放战争等,故ACD错误。‎ ‎21.下表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部分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的曲折历程 B. 国共两党合作到对峙再到合作的历程 C. 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 D.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反映了当时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1937年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反映了国共合作,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故D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不是1931年,故A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国共两党从对峙到合作的历程,故B项错误;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说明中共以民族利益为主,不是不成熟的表现,故C项错误。‎ ‎22.1937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召集各省军政长官举行国防会议。会后,除已在前线作战的地方部队外,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均奉命开赴抗日前线。这反映了当时 A. 国民党确立全面的抗战路线 B. 国民政府民族责任意识增强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国民党坚定了全国抗战的决心 ‎【答案】B ‎【解析】‎ 全面的抗战路线属于共产党的路线,故A错误;“召集各省军政长官举行国防会议……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均奉命开赴抗日前线”说明国民政府民族责任意识增强,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共合作的问题,不能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国民党坚定了全国抗战的决心,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国防会议……桂军等均奉命开赴抗日前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3.汪鸾翔先生创作于1923年前后的清华大学校歌中有一段歌词:“识器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无问西东”一语也被用作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同名电影。“无问西东”主要体现了 A. 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 B. 救亡图存的时代呼声 C. 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D. 教育转型的创新引领 ‎【答案】A ‎【解析】‎ ‎“无问西东”是指对于先进文化均要继承、发展,不要区分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外来文化,体现出一种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故答案为A项。“无问西东”主要是指一种文化态度,排除B、D项;“无问西东”不仅体现西学东渐,还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排除C项。‎ ‎24.七七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此时倭寇无与我开战之利”因此,“惟我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这表明蒋介石 A. 对日本的意图不清楚 B. 决心抗战到底 C. 对日本的阴谋十分明晰 D. 准备积极备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此时倭寇无与我开战之利”表明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挑衅,并扩大侵华战争还熟悉不够清楚,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表明当时蒋介石希望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故BD项排除。‎ ‎25.传统的经世思想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变化,“经世思想不仅包涵批判现实、倡言改革的振兴实学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关注夷情的新视角。”以下思想,可以归入鸦片战争后经世思想的是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答案】C ‎【解析】‎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属于鸦片战争后经世思想的范畴,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均属于鸦片战争之前就已经出现的思想,所以选项A、B两项在时间上均不符合题意,均必须排除;“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属于维新变法思想,属于甲午战争而非鸦片战争后的经世思想,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时间性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之一,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有效时间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来将各被选项的时间性给予定位,以“时间”为突破口,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26.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最突出的是 A. 《共同纲领》的贯彻落实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 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D. 基层民主选举的普遍推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准确的时空意识。“《共同纲领》的贯彻落实”是在1949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在1954年,“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不属于民主政治建设,“基层民主选举的普遍推行”是在20世纪80年代,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英国在1950年初承认了新中国,这是因为一方面英国在华商业利益集团基于上海、香港的现实利益,成为推动英国政府的压力集团;另一方面,英国政府认为中共与苏共区别很大,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防止中国彻底倒向苏联。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 说明该时期中国已经放弃“一边倒”战略 B. 表明中国政府承认英国在华企业特殊利益 C. 说明了英国政府参与“一五计划”的兴趣 D. 表明新中国对外的根本政策是“独立自主”‎ ‎【答案】D ‎【解析】‎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一五计划”是从1953年开始,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8.“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B. 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C. 美国需要缓和对华关系以对抗苏联 D. 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 ‎【答案】A ‎【解析】‎ ‎【详解】新中国成立后,日本一度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孤立的政策。A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从材料中的“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来看,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美国与苏联争霸,需要缓和对华关系以对抗苏联;中美关系改善,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重要作用。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29.美国学者在《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中认为,苏格拉底死得并不冤枉,因为他质疑传统和民主的价值而犯了冒犯之罪。何况,在雅典如果个人权利与国家的需要发生冲突,民主制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的严格保障。材料主要说明了 A. 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 雅典民主忽视公民个体权利 C. 雅典民主强调集体利益 D. 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不满 ‎【答案】C ‎【解析】‎ 根据“在雅典如果个人权利与国家的需要发生冲突,民主制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的严格保障”可知,在雅典如果个人和国家发生冲突是以国家需要和利益为主的,故雅典民主强调的是集体利益, 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是材料没有体现雅典的直接民主,排除。B项说法错误,是对“民主制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的严格保障”的曲解,排除。D项不是材料的核心主旨,而是体现雅典民主强调集体利益,排除D。‎ ‎30.某历史课堂正在探究“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下列材料不能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 A. 古希腊地理环境的材料 B. 爱琴海地区贸易图 C. 古希腊城邦的分布图 D. 刻有被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发达的海外贸易、城邦政治的形成、宽松的社会环境等,故ABC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刻有被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指的是陶片放逐法,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之一,故D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31.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是因为它 A. 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B.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C. 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D. 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答案】A ‎【解析】‎ ‎【详解】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备,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的进步意义,因此成为了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法律体系,故A正确。 罗马法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罗马法没有给予奴隶公民权,故B项错误。 C项内容是罗马法对罗马产生的影响,不是对世界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是罗马法的内容之一,不能成为其影响深远的原因,故D项错误。‎ ‎32.罗马共和国晚期,程式诉讼逐渐成为主要诉讼形式。程式内容包括案情要点和审判原则,摒弃了原来法律诉讼中的严格用语、姿势、动作等形式,只需说明情况和建议并最终根据情况做出判决。这一变化体现了罗马法 A. 由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B. 从注重形式到灵活实用 C. 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摒弃了原来法律诉讼中的严格用语、姿势、动作等形式,只需说明情况和建议并最终根据情况做出判决”,这体现了罗马法根据实际情况来审理案件,表明从注重形式到灵活实用,B项正确;成文法的起点是《十二铜表法》,材料未体现,排除A;万民法是适用于所有罗马统治下的公民的法律,材料未体现,排除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材料未体现,D项排除。故选B。‎ ‎33.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可以用来说明 A. 教皇和教会失去了作用 B. 新教信仰不再需要宗教仪式 C. 新教信仰方式发生变化 D. 无论天主教、新教,信徒地位没有变化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由信仰教会变为信仰圣经,以及对教阶制度和宗教仪式的改革来看,通过宗教改革,新教的信仰方式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绝对,排除;新教简化了宗教仪式,并非不再需要宗教仪式,排除B项;新教教徒的信仰自主性得到增强,排除D项。‎ 点睛:宗教改革宣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反对罗马教皇、天主教会的特权,提倡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信仰自由,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宗教改革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了人文主义。‎ ‎34.1701年,英国某法案规定,接受政府差遣的人不得为国会议员。此举意在防止国王的亲信进入议会。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国王有权任命内阁首相 B. 议会的立法权相对独立 C. 人民主权原则遭到破坏 D. 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君主 ‎【答案】B ‎【解析】‎ ‎“接受政府差遣的人”指政府行政人员,“不得为国会议员”“意在防止国王的亲信进入议会”,表明英国防止行政权利的干预,以确保议会的立法权相对独立,故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 ‎35.德国近代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有的只是虚荣和满足于权力的假象……霍亨索伦王朝(当时统治德国的王朝)只知道操练军士型的权力——发布命令、听从指挥、立正和吹牛皮。”这反映了德国 A. 专制主义的传统 B. 联邦制的组织形式 C. 不具有民主特征 D. 军国主义的危害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霍亨索伦王朝(当时统治德国的王朝)只知道操练军士型的权力——发布命令、听从指挥、立正和吹牛皮”的内容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可知,德意志帝国具有军国专制主义的传统,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其联邦制的特征。C选项错误,据所学内容可知,德意志帝国设立了由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因此具有民主特征;材料并未体现军国主义的危害性,因此D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依据材料“有的只是虚荣和满足于权力的假象”及“只知道操练军士型的权力——发布命令、听从指挥、立正和吹牛皮”等信息即可得出其军国主义专制的传统,其他选项并非题意主要反映的内容。‎ ‎36.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了更有强度的经济管制,但被联邦最高法院判定违宪。罗斯福采取增加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人数等方式施压,最终扫清了新政实施的司法障碍。该事件说明 A. 总统权力高于联邦法院 B. 三权分立体制动摇 C. 总统的行政权有所扩张 D. 联邦法院无法制约总统 ‎【答案】C ‎【解析】‎ 在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下,总统权力并不高于联邦法院,故A错误;仅仅凭材料中的罗斯福的措施,并不能说明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动摇,故B错误;“罗斯福采取增加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人数等方式施压,最终扫清了新政实施的司法障碍”说明经济危机时期总统的行政权有所扩张,故C正确;“联邦法院无法制约总统”不符合三权分立原则,故D错误。故选C。‎ ‎37.在罗马教会的裁判下,伽利略被监禁在水牢;在英国社会转型中,牛顿荣膺皇家学会会长;在法国大革命狂潮中,拉瓦锡在断头台上痛苦挣扎;在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爱迪生拥有一千多项专利;在德国纳粹迫害中,爱因斯坦被迫背井离乡。这些科学家的命运说明 A. 科学发展需要几代人的自我牺牲 B. 科学的发展需要适宜的社会环境 C. 科学家要有献身真理的斗争精神 D. 近代欧美国家对科学家缺乏尊重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伽利略被监禁在水牢”“拉瓦锡在断头台上痛苦挣扎”“在德国纳粹迫害中”“在英国社会转型中,牛顿荣膺皇家学会会长”中可以分析出,科学的发展需要适合的社会环境,故B项正确;材料“在英国社会转型中,牛顿荣膺皇家学会会长”说明A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欧美国家对科学家的态度,故D项排除。‎ ‎38.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诗体小说《唐璜》均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 A. 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B. 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 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D. 人性解放的渴望 ‎【答案】C ‎【解析】‎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却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对此感到失望和强烈的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故C正确;A不符合浪漫主义特征;此时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过去,故B错误;D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主张。‎ 点睛:人们对现实强烈不满,对“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在美术领域,艺术家用各种各样大胆、夸张的手法来表达人民对自由、民主的追求,诞生了浪漫主义美术流派。‎ ‎39.在冷战过程中,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由于越战的拖累和旷日持久的冷战,美国经济日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由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在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对其亚洲盟友以支持,促成了“四小龙”的腾飞。从中可以看出 A. 亚洲经济发展冲击两极格局 B. 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C. 亚太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D. 两极格局影响世界经济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使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经济滑坡损失惨重,但美国客观上在资金和市场等方面对其亚洲盟友以支持,促成了若干国家经济的腾飞。从正反两方面反映出两极格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信息主要强调亚洲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受美国影响,不是突出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排除B项;C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40.冷战结束后,“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了。”材料主要说明了 A. 美国霸权地位已完全丧失 B. 世界局势出现了动荡局面 C. 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D.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大国支配世界事务的霸权时代已经结束,也就是共同管理世界事务的时代已来临,这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结果,D项正确。美国的霸权地位虽然已经衰落,但并没有完全丧失,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 二、材料解析(共4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实世界,凡是人所具有的,我作为人也应该具有。‎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材料三 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近代历史上哪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核心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哪些重大事件产生了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的领悟由感性到理性转变的原因;并说明时代赋予先进知识分子的新的历史使命。‎ ‎【答案】(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人是自由的,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冲破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人的思想,有利于资本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2)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使命:思想启蒙。‎ ‎【解析】‎ ‎【详解】第(1)问,“思想解放运动”,依据材料一信息“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和材料二信息“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得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核心”,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得出文艺复兴核心是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是自由的,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共同影响”从解放思想、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革命作了舆论准备等角度分析。‎ 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对中国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3)问,“原因”,据材料三信息“甲午战后的几年……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 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洋务运动失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等角度分析。“使命”,依据所学知识得出思想启蒙的使命。‎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包括制定了《中华民国的法》、《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智行新刑律》等重要法律共241件,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巴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到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 ‎——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 材料二 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由于它建筑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牢国。……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 ‎——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材料三 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 ‎——摘自许耀桐《北京日报》2017年3月13日 ‎(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民国时期实行法制改革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并对照材料一,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在法制改革中的不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制建设的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1)特点:确立了法制化发展方向,形成了法律体系,奠定了法律近代化的基础;以西方法律体系取代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不足。‎ 原因:民国政府维护自身统治的要求;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法律制度的优点对民国政府维系统治的启示。 ‎ ‎(2)表现:确立君主立宪制;构建法治的传统;议会下院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行政大权赋予首相;确立政党政治。 ‎ 不同:中国的法制改革注重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英国则重视继承传统;中国的法制改革没有摆脱专制体制的束缚,而英国则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观点: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 说明:1954年宪法,法制建设发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推动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推动了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法律体系的形成、法治化方向的确定、西方法律体系取代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等,实行法制改革的原因主要从政府维护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的要求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2)英国在政治方面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的具体表现就是回答出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政党政治的形成等。近代中英两国在法制改革中的不同之处主要突出两点,一是中国的法制改革注重借鉴吸收人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而英国则重视继承自己的传统,二是中国的法制改革是为了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而英国则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3)首先明确材料三的观点是国家的强大取决于制度的强大,然后用建国后人民代表大会的确立、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的形成的有关史实去论证即可。‎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