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45 KB
- 2021-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知识精测】
(总分6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康有为在研究儒学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 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 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 损害了孔子的威严 D. 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答案】D
2.(安徽省巢湖市烔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
①②③处的初衷应是
批次
留学时间
留学初衷
第一次
晚清的留学热潮
①
第二次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②
第三次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科技救国
第四次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
建设国家
第五次
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
③
A. 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创业立业 B. 实业救国、创业立业、富国强兵
C. 创业立业、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 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创业立业
【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中国大量留学生出国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民国初期留学热潮目的在于实业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量学生留学苏联,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建设强调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的目的是创业立业,适应全球化的需要。综上所述,排除BCD,所以选A。~网
3.(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近代有人写道:“中国之人震【惊】于格致(自然科学)之难,共推为泰西(欧美)绝学,而政事之书,则以吾中国所固有,无待于外求者。不知中国之患,患在政事之不立,而泰西所以治平者不专在格致也。”对以上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 认为中国政治制度非常完善 B. 学习西方科技困难重重
C. 指出“中体西用”的局限性 D. 揭露了西方制度的缺陷
【答案】C
4.(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高三三模(最后一卷)历史试题)“我们当时认为,中国自汉以后学问全要不得的,……所以专读各经的正文和周秦诸子。既然外国的学问都好,却是不懂外国话,不能读外国书,只好拿教会的几部译书当宝贝。再加上我们主观的理想……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材料中的“新学”
A. 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主张“绝对平均主义”
C. 提倡“中体西用” D. 倡导“维新变法”
【答案】D
【解析】“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即经学,诸子学,西学,把儒家思想和西方学说结合起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符合“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5.(安徽省郎溪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纽约时报》清国上海,(1891年)12月28日讯:“今年20岁的大清国皇帝陛下,目前正由两个受过英美教育的北京国子监学生负责教授英语,而这件事是由光绪皇帝颁布诏书告知全国的。”以上材
料反映的实质是
A. 近代化教育体制的逐步普及 B. 光绪帝已初步具备维新思想
C. 统治阶层求新变革以应时局 D. 统治阶级上层认同西方文明
【答案】C
6.(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841年,魏源参与浙江抗英,失败后愤而著述《圣武记》,颂扬清朝开国以来重大的军事行动,总结武备之道,此后又撰述《海国图志》,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反映了
A. 向西方学习成主流思潮 B. “中体西用”思想开始萌发
C. 经世致用影响学术著作 D. 魏源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抗英失败后愤而著述《圣武记》,体现其对当时军事行动的不满,总结经验教训;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其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抵御外来侵略;故是“经世致用”的主张影响学术著作,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先进中国人刚刚开始向西方学习,尚未形成主流思潮,排除。“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B。魏源仍然属于封建士大夫,其根本思想观点不变,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7.(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二文综历史试题)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因此,“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这种说法
A. 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 B. 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
C. 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D. 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
【答案】B
【解析】A表述不恰当,错误;“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有利于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故B正确,D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C错误。
8.(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新学伪经考》初刻于1891年秋七月,1894年遭清政府禁毁,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中再刻并进
呈光绪皇帝,不久再度遭禁毁。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是西学东渐的开山之作 B. 屡遭禁毁实际影响有限
C. 其“伪经”系指今文经 D. “新学”之“新”并非新旧乃是国号之意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学伪经考》一再遭到禁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学伪经考》是为了宣传维新思想的,而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因此,这体现的不仅仅是学术的新旧而是指政体的改变,故D项正确,BC项错误;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就逐渐向西方学习,故A项错误。
9.(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说:”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殆不待辩矣。”这表明康有为的主张
A. 触动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 B. 阐明了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
C.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 D. 明确了彻底变革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来看,康有为提出 “稍变祖宗之法”说明他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所以A项错误;也能说明作者并未表明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以及彻底变革政治制度的必要性,所以B、D项错误;他提出变法是为了“守地”,说明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所以C项正确。
10.(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5月押题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905年后,中国报刊杂志中“国民外交”一词增多。如“国民为外交之主体”,“扫除其所谓专制的朝廷外交之误想,一变而为立宪的国民之外交”等。“国民外交”的流行表明了当时的中国
A. 政府外交逐渐转向被动 B. 近代国际观念深入发展
C. 形成反帝反封建的潮流 D. 传统外交观念开始动摇
【答案】B
11.(福建省泉州市2017届高三适应性练习(三)文综历史试题)1902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之贤,其仁政之说,不能
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是因为“治人者有权,而治于人者无权”,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这表明梁启超
A. 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
B. 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C. 根本否定了儒家思想
D. 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其仁政之说,不能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梁启超对于传统“仁政”思想的批判,故A选项正确;维新变法在1898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选项错误;儒家思想内容不仅仅限于“仁政”思想,故C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推翻君主制度的主张,故D选项错误。故选A。
12.(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冲刺模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B. 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C. 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 D. 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1小题,总共12分。)
13.(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探索救国之路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主张
1864年
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指国都),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建议)购求西人机器,先制夹板火轮,次及巨炮兵船,然后水路可恃,海疆可安。
1906年
孙中山讲到: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1910年
张謇提出“棉铁主义”,主张以发展棉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来振兴实业。认为优先发展这两种工业,即“操经济界之全权”,可减少对外贸易逆差。
1930年
毛泽东说: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就会明白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建立了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21年后,以北京大学为先导,掀起了五四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状况及主张。(8分)
(2)请概述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的相同点。(4分)
【答案】
(1)李鸿章: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落后于西方。提出学习西方科技,维护海防。
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形势高涨,清朝面临统治危机。主张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实现民主政治。
张謇: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但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外国大肆倾销等问题。倡导轻工业与重工业并举,实业救国。
毛泽东:城市斗争不符国情,接连失败。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8分)
(2)相同:都是挽救民族危机的爱国运动;同时都具有反封建性质;都推动了思想的解放。(4分)
【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题需确定角度。可从目的、内容、性质和影响方面去回答。在目的上,都是挽救民族危亡。在内容上,都宣传了西方的思想。从性质上看,都具有反封建性质。从影响上看,都有利于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