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00 KB
- 2021-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2020届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 ”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然废置无常。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名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这一措施
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
C.体现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
3.宋太宗说:“前代帝王昏弱,天下十分财赋未有一分入于王室”“朕今收拾天下遗利,以赡军国,以济穷困。若豪户猾民,望毫发之惠,不可得也。”宋太宗意在
A.反思唐藩镇割据的教训 B.消除“不抑兼并”的危害
C.强调经济上集权的重要 D.关心国家安定与百姓疾苦
4.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 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 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5.刘锡鸿认为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月异而岁不同,中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两人均认为
A.政体亟须调整 B.西方技艺为末
C.纲常政教为本 D.不能仅学技术
6.图1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图1
A.清末新政有利于女性摆脱封建桎梏 B.自由平等观念逐渐为大众普遍接受
C.维新变法推动了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D.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传统审美标准
7.图2为1919年日本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其中甲地区对应的是
图2
A.华中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东北地区
8.下列文字是出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是
A.“军阀、地主、资本家、富农等……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B.“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保证农民的人权、政权……借以改善农民生活。”
C.“汉奸、卖国贼及内战罪犯……其家庭未参与犯罪者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及财产。”
D.“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
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9.从1950年到195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解放区土地制度改革使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党和国家还从减税、推广技术、发放贷款等方面帮助农民。这些举措
A.强化了农民的宗族血缘观念 B.增强了农民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C.淡化了农村的阶级斗争意识 D.加大了农村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10.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中国方面提出的“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写入《联合公报》中。这表明了
A.美国改变了霸权主义策略 B.中美均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C.中国坚持一贯性外交原则 D.中美建交的障碍得以消除
11.恩格斯说:“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随着罗马法的被重新发现,教士即封建时代的法律顾问和非宗教界的法学家之间确立了分工。不言而喻,这批新的法学家实质上属于市民等级……实质上也是反封建的。”这说明
A.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现成的法律武器 B.为早期资本主义提供现成法律形式
C.成为资产阶级法学家们的研究对象 D.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研究批判的对象
12.巴黎公社下设相当于政府各部的十个委员会,制定法律,并讨论决定一切大事,公社委员执行委员会的决定,并对委员会和人民负责。这说明巴黎公社委员会
A.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B.是社会主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兼行行政权和立法权 D.是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的典型
13.瓦特负责研究工作,企业家博尔顿负责提供新厂房、研究设备、优秀的工匠及样机的试销。随着新型蒸汽机被制成样机并不断改进,大量资金不断涌入,形成研发—生产一研发的良性循环。这反映了
A.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工厂应运而生 B.蒸汽机发明起源于自然科学的发现
C.研发与生产相结合推动了技术变革 D.机器的应用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开端
14.前苏联女英雄帕夫丽琴科在1941年至1942年在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狙杀了309名德军。1942年秋天她在访问美国的巡回演讲中说:“先生们,你们不觉得躲在我背后的时间太长了吗?”引发了美国社会的强烈反响。这可能
A.使美国改变了中立政策 B.推动了第二战场的开辟
C.强调苏联付出巨大牺牲 D.使英法改变了绥靖政策
15.下表是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进程,这反映了
时间
体系
简介
1880—1914年
金本位体系
金银是唯一的信用担保
1918—1939年
国际金本位制度恢复
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
1944—1973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
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
1973—1976年
浮动汇率制度过渡时期
汇率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
1976年至今
牙买加体系
浮动汇率制度改革、黄金非货币化、扩大信贷额度、增强特别提款权等
A.世界经济全球化 B.世界格局多极化
C.经济区域集团化 D.美国货币霸权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1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计55分。
16.(10分)施政思想的变迁对于古代王朝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把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的学说,掺和于儒家的体系之内,据此来议论政治、其实质是把韩非的专制主义用儒学外衣包装起来,并进一步用阴阳术学加以理论化、神灵化……这一招胜于亡秦之焚书禁学、严刑酷法,不用杀人之身,就能灭人之心,成就韩非的“以法教心”的超常效果。显然其与孔孟的儒家治国之道大相径庭。
——摘自薛国中《逆鳞集——中国专制史文集》
材料二 “六艺”即“六经”……从战国到汉代,“六经”早已取得公认的“圣典”身份……是“古圣先王”治天下的记录,而“百家”则是战国以下诸子的私家言论……汉代人都相信孔子整理了“六经”,用为教学的基础文本,这才使“六经”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一伟大的功勋使他成为周公之后的第一人。
——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吏上的功能与意义》
(1)指出材料一中董仲舒的治国思想与孔孟治国思想的不同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的文化政策及其产生的影响。(6分)
17.(10分)基层治理关乎社会稳定,宋朝以来绅士阶层随着科举改革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在基层治理中愈加发挥重要的作用。某学校学生就此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同学绘制:宋朝以来社会治理结构图
材料二 某同学整理:宋朝以来绅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
社会问题
解决方案
均田制崩溃以后,国家不能越过地主阶级直接掌握土地与农民。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地方绅士阶层难以获得政权,成将自己的经济、文化力量上升为政治力量控制乡村社会,出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脱节的现象。
方案
提出
内容
结果
三舍法
北宋
王安石
将各地选送的太学生分为三等,层层培训选拔官员,改革单纯通过考试选拔官僚的制度。
变法的政治实验失败。
学校取士
北宋
程颢
通过学校选拔官员并要求由儒家学者主导文化教育并获得向朝廷推举官员的权力。
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采纳。
科举
理学化
南宋
姚勉
通过科举理学化,让皇帝承认信奉理学的乡村绅士才是国家选官的恰当对象,承认他们在乡村社会的文化权力和政治地位。
理学的最高解释权归皇帝,将升科举、理学与官学体系结合,秀才和举人成为功名身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宋朝以来社会治理结构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以绅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为视角,对材料所蕴含的相关历史信息进行解读。(6分)
18.(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命原处平津两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1月,教育部下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主持学校日常工作的梅贻琦教授提倡“德、智、体、美、劳、群六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主张“博先于精”。联大的很多教授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经常夹着讲义逃警报,在树底下、茅屋内给学生讲课,一些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农业生产,还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
——据《抗战时期的中国高校教育管理》等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国家布局在陕西省的重点建设工程数量居全国首位,但高校数量、学生规模与沿海相比仍相去甚远。1955年,教育部决定将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交通大学随即发出“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口号。1956年起,6000余名交通大学员工,从上海迁至西安,不仅跨越了1500千米的空间距离,而且战胜了由十里洋场落地黄土高原的心理落差,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拓荒者和先行者。
——摘编自《从交大西迁看高校使命担当》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南联大成立的背景及办学特点。(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家为什么要推动交通大学西迁?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两个时期高校西迁体现出的共同价值取向。(5分)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1世纪时,东征的十字军才从亚洲带回了糖,因为价格昂贵,当时只有王室、贵族才能享用。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等国开始在美洲种植甘蔗,1640年以后,英国在西印度群岛建立了甘蔗种植园,跟荷兰人学会了甘蔗种植技术,从非洲引入黑奴,英国蔗糖售价不断降低,逐渐在欧洲排挤了葡萄牙人的“巴西糖”,这一持续不断的变化被称为“砂糖革命”。食糖逐渐变的普通人也消费得起,加糖红茶成为城市工人的生活必需品,巧克力、果酱等甜点变得流行,食糖的消费量成倍地增长。1700年时英国人年均食用4磅糖,到1800年升至18磅。
1799年法国科学家研制出甜菜制糖的方法,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期间欧洲海上运输受阻,蔗糖等物资无法从海上运往欧洲,促使了甜菜制糖业迅速发展,再加上甜菜可以在温带地区种植,得到了英国之外的欧洲国家大力扶持。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建厂,甜菜制糖业很快兴起。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甜菜糖的产量经常超过甘蔗糖。20世纪中期之后,全球民众更愿意效仿美国的生活方式,乐意接受咖啡类的可口可乐,加糖红茶的时尚悄然落幕。
——摘编自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蔗糖传播的特点,并说明“砂糖革命”对英国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以来世界制糖业变化的原因。(6分)
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后进国家的现代转型可能会伴随着两种革命:内部革命与外部革命。所谓内部革命,就是指通过革命而实现对于传统的差序社会格局的突破,实现普遍均质人民的自我塑造,对应地,在这样一种新的正当性基础上,会形成一些新的法律原则和政策,使得现代经济对于转型社会所带来的撕裂效应得到某种缓解。而外部革命,则是指对于既存世界秩序的冲击与挑战。对西方的后进国家这意味着对旧秩序的挑战;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则意味着对西方基于“文明”与“野蛮”之分而成的二元外交体系的挑战,以及对于“中心一边缘”的国际经济格局的挑战。
——摘编自施展《枢纽》
概括材料观点,并结合19世纪以来的史实举例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可知当时统治者反对单纯用儒教治理国家,主张儒法并用,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故选A项;汉初黄老之学占据统治地位,与材料所述时间“汉宣帝”不符,排除B项;“独尊儒术”的初衷为巩固统治,汉宣帝主张“儒法并用”并未背离其初衷,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顺应汉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需求,排除D项。
2. 【答案】B【解析】材料中刺史改称州牧,“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职权进一步扩大,故选B项;刺史本来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是汉代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所实行的一种较为完备、系统的监察制度,保障了吏治,但与材料中“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不符,排除A项;“清名重臣”不等于宗法观念,排除C项;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是指选官制度科举制,排除D项。
3.【答案】C【解析】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在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与材料中“朕今收拾天下遗利,以赡军国,以济穷困”相符,故选C项;藩镇割据,与材料中“豪户猾民”不符,排除A项;宋朝实行而非消除“不抑兼并”,排除B项;过于宽泛,D项未能紧扣材料主旨“天下十分财赋”,排除D项。
4.【答案】D【解析】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与材料中从“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到“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的政策转变相符,故选D项;私商,与材料中“防沿海军阀余党”“沿海人民”不符,排除A项;“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反映了因果关系,而非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排除B项;“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表明政府没有失去控制,排除C项。
5. 【答案】B【解析】B项与材料中“西洋技巧文字,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中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相符,故选B项;刘锡鸿是洋务运动时期著名的反洋务论者,是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调整政体与材料中“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不符,排除A项;“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不等于纲常即中国的三纲五常,排除C项;“刘锡鸿认为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刘锡鸿固守着“用夏变夷”
,而非学技术,排除D项。
6.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10年”“奉旨不缠足”等关键词可知清末新政时期不缠足运动有利于女性摆脱封建桎梏,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神州日报》的态度,未涉及民众观念,排除B项;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与材料所述时间“1910年”不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奉旨不缠足”可知材料涉及政府政策的影响,并非“大众传媒”,排除D项。
7.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欧战时期前后,日本加紧进行侵略东北地区,并以“二十一条”为代表,从北洋军阀政府获得大量侵略权益,向东北地区出口贸易较高,中国对日贸易入超增多,故选D项;华北地区为乙,1919年欧战时期前后,日本也加紧进行侵略华北地区,但由于日本从华北地区掠夺矿产等资源,华北对日贸易为出超,排除A项;丙为华中地区,为英国势力范围,日本对华进出口贸易少,排除B项;丁为华南地区,为法国势力范围,日本对华进出口贸易少,排除C项。
8. 【答案】A【解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4年通过的工农民主政权的根本法,此时中共受左倾思想影响,剥夺“资本家、富农”等可团结为革命力量力量的政治权利,说明其含有理想化因子,一定程度脱离实际,故选A项;“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保证农民的人权、政权……借以改善农民生活”说明此时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的与生产的积极性,与材料所述时间1934年不符,排除B项;“汉奸、卖国贼及内战罪犯……其家庭未参与犯罪者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及财产”为1947年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中的土地政策,排除C项;“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共同纲领》中的规定,排除D项。
9.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从1950年到195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解放区土地制度改革使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党和国家还从减税、推广技术、发放贷款等方面帮助农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举措使新解放区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同时获得了党的帮助,增强了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故选B项;材料涉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农民措施,同宗族血缘观念无关,排除A项;农村的阶级斗争主要是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材料主旨共产党的措施不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从1950年到195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解放区土地制度改革使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次土地改革确立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并非公有化,排除D项。
10.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国方面提出的‘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写入《联合公报》中”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一贯性外交原则的体现,故选C项;此时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此时没有改变霸权主义策略,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国方面提出的‘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写入《联合公报》中”可知这是新中国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与美国无关,排除B项;“消除”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
11.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不言而喻,这批新的法学家实质上属于市民等级……实质上也是反封建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权,规范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秩序,为早期资本主义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故选B项;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作为反封建武器,并非“利用罗马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对反封建的作用,而不是仅仅作为学术研究,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罗马法对反封建的作用,未反映马克思主义者对罗马法的态度,排除D项。
12.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制定法律”和“公社委员执行委员会的决定”等关键信息可知,巴黎公社委员会兼行行政权和立法权,具有“议行合一”的特点,故选C项;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与“巴黎公社”不符,排除A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但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项;巴黎公社未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不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来的,排除D项。
13.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随着新型蒸汽机被制成样机并不断改进,大量资金不断涌入,形成研发—生产一研发的良性循环”等信息可知,对新型蒸汽机的研发与生产,推动了技术变革,故选C项;改良蒸汽机发明前工厂制已经产生,排除A项;蒸汽机发明起源于生产技术的积累,并非“起源于自然科学的发现”,排除B项;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与材料所涉及工业革命时期不符,排除D项。
1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先生们,你们不觉得躲在我背后的时间太长了吗?引发了美国社会的强烈反响”可知帕夫丽琴科批评美国没有参加在欧洲的战争,可能推动了第二战场的开辟,即推动美国参与在欧洲大陆的对德作战,故选B项;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与材料所述时间“1942年秋”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呼吁美国尽早开辟欧洲战场,并非强调“苏联付出巨大牺牲”,排除C项;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是在二战爆发前后,而此时法国已经战败,英国积极抵抗德国的侵略,排除D项。
15. 【答案】
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世界货币体系从金本位体系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和带来的影响,故选A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尚未形成,排除B项;材料涉及世界货币体系,未涉及区域性经济组织,并非“区域集团化”,排除C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正式确立了美元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与“浮动汇率制度过渡时期”、“牙买加体系”无关,排除D项。
16. 【解析】(1)根据材料一“董仲舒把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的学说,掺和于儒家的体系之内,据此来议论政治、其实质是把韩非的专制主义用儒学外衣包装起来,并进一步用阴阳术学加以理论化、神灵化”可得董仲舒思想的特点是外儒内法,儒法并用;根据材料一“显然其与孔孟的儒家治国之道大相径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孔孟思想的特点是施行仁政、德政。
(2)第一小问政策,根据材料二“汉代人都相信孔子整理了‘六经’,用为教学的基础文本,这才使‘六经’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一伟大的功勋使他成为周公之后的第一人”可得表彰六经;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生;推举孝廉;兴办太学。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汉代人都相信孔子整理了‘六经’,用为教学的基础文本,这才使‘六经’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一伟大的功勋使他成为周公之后的第一人”可得促进传统文化和教育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政治统治、学术思想的角度可得有助于教化百姓来巩固统治;扼制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答案】(1)不同:董仲舒思想的特点是外儒内法,儒法并用;孔孟思想的特点是施行仁政、德政。(4分)
(2)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生;表彰六经;推举孝廉;兴办太学。(3分)影响:促进传统文化和教育发展;有助于教化百姓来巩固统治;扼制学术思想自由发展。(3分)
17. 【解析】(1)根据材料“通过学校选拔官员并要求由儒家学者主导文化教育并获得向朝廷推举官员的权力”可得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根据材料“通过科举理学化,让皇帝承认信奉理学的乡村绅士才是国家选官的恰当对象,承认他们在乡村社会的文化权力和政治地位”可得通过皇帝制度、官僚机构,到达州县,再以乡绅自治为中介,延伸到宗族家庭,实现家国同构和中央集权。
(2)根据材料“地方绅士阶层难以获得政权,……出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脱节的现象”可得均田制崩溃,大地主势力强大,绅士阶层缺乏稳固地位,国家与地方社会治理脱节;根据材料“三舍法”“王安石变法”“变法的政治实验失败”等关键信息可得王安石变法通过三舍法取士,但改革最终失败;根据材料“
通过学校选拔官员并要求由儒家学者主导文化教育并获得向朝廷推举官员的权力”“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采纳”等关键信息可得北宋学者提出的文人主导学校取士的方案未被统治者采纳;根据材料“理学的最高解释权归皇帝,将升科举、理学与官学体系结合,秀才和举人成为功名身份”可南宋学者试图将科举理学化,有助于绅士阶层获得功名身份;综合材料信息从本质角度思考可得绅士阶层地位的提升是利益集团博弈的产物。
【答案】(1)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通过皇帝制度、官僚机构,到达州县,再以乡绅自治为中介,延伸到宗族家庭,实现家国同构和中央集权。
(2)均田制崩溃,大地主势力强大,绅士阶层缺乏稳固地位,国家与地方社会治理脱节;王安石变法通过三舍法取士,但改革最终失败;北宋学者提出的文人主导学校取士的方案未被统治者采纳;南宋学者试图将科举理学化,有助于绅士阶层获得功名身份;绅士阶层地位的提升是利益集团博弈的产物。
18.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1937年”“抗战时期”得出日本全面侵华;据材料一“教育部下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结合所学得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德、智、体、美、劳、群六育并举”得出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通才教育);据材料一“在树底下、茅屋内给学生讲课”得出办学条件艰苦;据材料一“一些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得出服务于战时需要;据材料一“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得出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研究。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重点建设工程”结合所学得出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据材料二“1500千米的空间距离”结合所学得出国防安全的需要;据材料二“高校数量、学生规模与沿海相比仍相去甚远”得出高等教育布局亟需优化,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价值取向,据材料二“战胜了由十里洋场落地黄土高原的心理落差,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拓荒者和先行者”“从交大西迂(应为迁)看高校使命担当”结合所学得出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服从大局。
【答案】(1)背景:日本全面侵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2分)特点: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通才教育);办学条件艰苦;服务于战时需要;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研究。(4分)
(2)原因: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国防安全的需要;高等教育布局亟需优化。(3分)价值取向: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服从大局。(2分)
19.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从亚洲带回了糖”“开始在美洲种植甘蔗”得出传播范围扩大;据材料“开始在美洲种植甘蔗”“在西印度群岛建立了甘蔗种植因(应为园)”结合所学得出与殖民扩张紧密相连;据材料“英国蔗糖售价不断降低”“食糖逐渐变的普通人也消费得起”得出价格逐渐降低,逐渐平民化;据材料“逐渐在欧洲排挤了葡萄牙人的巴西糖”得出英国逐渐垄断蔗糖贸易。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加糖红茶成为城市工人的生活必需品,巧克力、果酱等甜点变得流行”得出改变了饮食习惯和消费结构;据材料“逐渐在欧洲排挤了葡萄牙人的巴西糖”结合所学得出推动了三角贸易和英国殖民霸权建立,有利于英国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据材料“科学家研制出甜菜制糖的方法”得出甜菜制糖的出现(新糖源的出现);据材料“欧洲各国相继建厂,甜菜制糖业很快兴起”得出制糖技术进步;据材料“20世纪中期之后,全球民众更愿意效仿美国的生活方式”结合所学得出英国霸权的衰落;据材料“乐意接受咖啡类的可口可乐,加糖红茶的时尚悄然落幕”得出饮食时尚变化。
【答案】(1)特点:传播范围扩大;与殖民扩张紧密相连;价格逐渐降低,逐渐平民化;英国逐渐垄断蔗糖贸易。影响:改变了饮食习惯和消费结构;推动了三角贸易和英国殖民霸权建立;有利于英国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原因:甜菜制糖的出现(新糖源的出现);制糖技术进步(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霸权的衰落;饮食时尚变化。
20. 【解析】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后进国家的现代转型可能会伴随着两种革命:内部革命与外部革命”“内部革命,就是指通过革命而实现对于传统的差序社会格局的突破”“外部革命,则是指对于既存世界秩序的冲击与挑战”,概括得出后进国家转型往往包括促使国家现代化的内部革命和推动世界秩序变化的外部革命。第二小问举例说明,结合所学19世纪以来的史实,从国内、国际等方面分析论证,史实可选择俄国、中国、德国、日本等皆可,注意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后进国家转型往往包括促使国家现代化的内部革命和推动世界秩序变化的外部革命。
说明:十月革命后,在落后的俄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促进了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综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出一条新道路,又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示例二】
观点:后进国家转型往往包括促使国家现代化的内部革命和推动世界秩序变化的外部革命。
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它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积极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提供智慧和方案。
综上,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也冲击了旧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示例仅供参考,若回答19世纪德国、日本史实亦可得分。评分说明:观点3分,说明6分,总结2分。概括观点应完整,若仅概括部分观点,最高得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