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3.00 KB
  • 2021-08-24 发布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Word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湖南省邵东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 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 命题人:唐密峰 审题人:刘智光 ‎ 考试范围:必修三,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 一 选择题(25*2=50分)‎ ‎1.古代某思想家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 A. “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兼相爱、交相利”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2.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及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 A普罗泰格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 B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C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D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3. 汉代以来,大臣上书皇帝,不论是颂扬功德还是直言过错,都以“臣诚愚鄙”“臣昧死”之类开篇,意味着自卑、放弃尊严。这类官场语言的使用说明 A. “皇帝独尊”思想逐渐形成 B. “君权神授”观念深入人心 C.“君为臣纲”思想影响较大 D. “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冲击 ‎4. “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 )‎ A. 朱熹 B. 程颐 C. 王阳明 D. 黄宗羲 ‎5.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6.某学者在点评君主们执政心法时说道:“摆起面孔说教,满口仁义道德;放开手脚行事,一派杂霸之术。”君主“得其心法”始于( )‎ A. 东周 B. 西汉 C. 北宋 D. 明朝 ‎7.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 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 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D.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8.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 A. 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B. 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 C. 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 D. 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9. 16世纪末,汤显祖为宜黄腔创作的传奇《牡丹亭》,在它的故乡江西,几乎没有太大反响,而在吴门(苏州)剧坛却“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这主要是因为 A. 地域文化审美趋向的差异性 B. 地方执政者的政策不同 C. 地域经济发展及阶层的差异 D. 昆曲在地域影响力不同 ‎10.1844年,大臣耆英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这表明耆英主张( )‎ A. 对外妥协以换取和平局面 B. 全面学习西方国家外交礼仪 C. 废除天朝上国的外交规制 D. 对外交往应变革“夷夏”礼仪 ‎11. 蔡元培认为:“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蔡元培观点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2.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认为:“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 B. 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3.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 A. 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 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 ‎ C. 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D.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 ‎14.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等都是从中国学的;王韬也认为,“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这些主张( )‎ A. 成为了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 B. 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 C. 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 D. 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 ‎15. 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 A. 中体西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 实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C. 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 D. 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 ‎16. 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的人从事人文和杜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17. “在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艺木流派……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此评论适用于( )‎ A. 穿透历史的“印象画派”艺术 B. 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艺术 C. 表达情感的“浪漫主义”绘画 D. 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 ‎18.某文学流派基于对现实世界的强烈不满,广泛从民间传说、神话、童话中撷取题材,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为现实主义文学题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下列与该文学流派属于同一风格的作品是( )‎ A. 《悲惨世界》 B. 《百年孤独》 C. 《播种者》 D. 《旋转木马》‎ ‎19.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 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作为个案可以反映( )‎ A.民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B.民权主义获得广泛认同 C.民族主义被民众狭隘理解      D.民生主义最为当时所需 ‎20、‎1986年1月6日,有世界性影响的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为1986年首期的封面人物。邓小平当选可能是基于以下原因(   )‎ ‎①他推行新的经济政策,改善了世界1/4人口的生活 ②他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 ‎③他的“南方谈话”改变了中国 ④他在改革的同时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1.明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22.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 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 A.人民主权说     B.社会契约说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说 ‎23.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一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这一成就( )‎ A.奠定现代生物分类学基础 B.借助西学东渐的科技成果 C.体现承古萌新的文化特色 D.反映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24.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25.《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二.非选择题(26题20分,27题16分,28题14分)‎ ‎26.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以后陆续来华的耶稣会士将中国的《四书》《五经》带回欧洲并译成拉丁文字,使欧洲人可以直接接触中国的哲学伦理思想。一些传教士所写的较高水平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著作,在西方也产生了颇大的影响……有不少人认为,中华文明是更开明的文明,有不少可学的东西。正是在这种认识的背景下,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在欧洲文明史上,欧洲大地上出现一种对非欧洲文明的“热”是罕见的,它冲击了欧洲人自认为理所当然的“欧洲文化优越感。 ‎ ‎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我会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帝国,使用同一种语言,用同一种法律治理,用同一种方式交流感情。任何导师,像孔夫子那样的先生,他们的威望和教诲很容易从这个帝国的某一角落传播到全国各地。没有人敢于抵制流行看法的洪流,后辈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敢于对祖宗制定、世代相传、大家公认的成规提出异议。‎ ‎——【英】大卫·休谟(1711年-1776年)《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 材料四: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况导致18世纪欧洲出现一股“中国热”的主要原因。(4分)‎ ‎(2)材料二伏尔泰推崇儒家文化的出发点是什么?(3分)材料三休谟对中国文化持何种观点?(3分)与伏尔泰相比,休谟为什么持这种观点?(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中“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6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力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 ‎(1)据材料一、二提供的历史信息,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在追求民主道路上呈现的异同点。(8分)‎ ‎(2)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待学习外国制度所持的观点,(2分)并用材料一、材料二的信息及实践结果论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6分)‎ ‎28.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 材料三 《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一书中说:“与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的同时,明清时期在其他文化方面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请回答:‎ ‎(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杰出人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图片,试以造纸术、印刷术说明。(4分)‎ ‎(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4分)‎ ‎(3)材料三中提及“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试以明清(1840年以前)及同时期西方的主要科技成就为例简要说明之。(6分)‎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C D D B D A C D D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B A A C A B A C A B 二、 非选择题:(共3题:50分)‎ ‎26题:(20分)‎ ‎(1)相当数量的儒家著作译本及相关介绍经传教士之手流往西方;欧洲正处于文化转型期,启蒙运动正在兴起;儒家学说的理性和道德学说影响欧洲思想界。(4分,任答两点)‎ ‎(2)伏尔泰出发点:从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寻找智慧和武器,批评法国封建专制主义和教会的特权。(3分)‎ 休谟观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严重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遏制了人们的创造力。(3分)‎ 原因:休谟生活在18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而伏尔泰时代的法国却是封建王朝专制统治时期。(4分)‎ (3) 经济:自由思想在经济领域引导产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宗教:倡导思想解放,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政治: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等思想的提出,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建设勾画了基本蓝图。(6分)‎ ‎27题:(16分)‎ ‎(1)同:都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寻求可用的思想;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异: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披着儒教外衣宣扬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孙中山效仿欧美民主,在中国建立共和国。(8分)‎ ‎(2)观点:学习外国制度,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2分)‎ 论证:康有为假借孔子的名义、孙中山混淆了民权和民本的本质区别,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实行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专制影响根深蒂固而脱离了中国实际,最终失败。(6分)‎ ‎28题(14分)‎ ‎(1)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2分)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节省印刷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2分)‎ ‎(2)说明: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大作用;指南针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每点2分,任答两点共4分)‎ ‎(3)说明:中国主要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西方主要有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和创立微积分(4分)中国依旧处于传统科技时期,而西方则进入近代科学时代。(2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