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0 KB
- 2021-08-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合肥九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李媛媛 审题人:梁君华、江平平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题,总分48分)
1.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 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 “万年永保臣天子”。这表明西周时期
A. 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 B. 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C. 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 D. 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可知,官员是周天子的受命官员,但也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体现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D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等级秩序,而且儒家思想不是西周时期产生,A错误;材料中说的是册命仪式,没有体现血缘关系,B错误;材料说的是官员的册命仪式,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最高执政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排除C。
2.《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
A. 维护家族团结和睦
B. 灌输儒家伦理道德
C.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 强化家国一体观念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及“孝悌”可知,族规是基于血缘关系,其直接作用是维护宗族关系及内部秩序,故A项正确;B、C两项不属于直接作用;材料未体现“家国一体”仅涉及“家”的层面,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及“孝悌”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
3.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弱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方式由“兄终弟及为主”转变为“父死子继为主”。这说明王位世袭方式发生了一定转变。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4.西周一贵族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其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
妻室
子嗣
妻(正室)
B.二哥(20岁)D.四哥(15岁)
妾一(侧室)
A.大哥(23岁)
妾二(侧室)
C.三哥(18岁)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按照这一规则,正妻所生的第一子为嫡长子,继承天子的王位,称为大宗,二哥属于正妻所生第一子,理所当然是大宗,故B项正确。A、C和D都不是正妻所生第一子,相对于嫡长子,只能是小宗,故A、C和D项错误。
5.春秋战国时期,无视“礼法”的各诸侯国比以往更加重视筑城,有学者认为当时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这一时期城邑数量之多,现于《春秋》《左传》《国语》者即达1016个,其中有“国”名为城邑之名者百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各诸侯国的统治者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
B. 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
C.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 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中“无视‘礼法’”“大规模的筑城运动”“达1016个”“有‘国’名之城邑之名者百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说明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体现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削弱。根据所学可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分封制本身的局限性,即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关于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的信息点,排除;B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遭到破坏,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是“大规模的筑城运动”,没有反映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争夺,排除。
6.秦统一六国后,“朕”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语唐宋以后,龙袍与黄色成为皇帝的专用服色,其他人绝不能僭用,否则将被视为“大逆不道”。这反映了
A. 三纲五常
B. 皇帝独尊
C. 君权神授
D. 皇位世袭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朕’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语”“龙袍与黄色成为皇帝的专用服色,其他人绝不能僭用”反映出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独尊,故B项正确;AC项是汉代儒学的内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皇位的继承制,故D项排除。
7.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土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A. 对政治事务的决策实行民主协商
B. 保证了中央机构的至上权力
C. 有利于减少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
D. 表明秦代中央官制发展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在朝议中允许更多的人来发表意见,这样能够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正确答案为C。虽然朝议允许各种人发言,但是没有体现对政治事务的决策实行民主协商,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央机构具有至上权力,B错误。材料只是讲了“朝议”制度,不能表明秦代中央官制发展完善,D错误。
8.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 西周卿大夫
B. 秦朝御史大夫
C. 西汉刺史
D. 明朝内阁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负责监察的官职,秦朝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是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官职,故B正确;卿大夫是西周分封制下的较低级别的贵族,与监督无关,排除A;西汉刺史是监察地方的官职,不符合“较早”,排除C;明朝内阁是皇帝的咨政机构,与监督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联系所学秦朝三公九卿之下三公的职责分析解答。
9.秦汉列卿是各种具体政务的承担者,如奉常“掌宗庙礼仪”、廷尉“掌刑辟”,同时也有君主私属性质,如太仆给皇帝驾车、少府是宫廷的总管。这表明秦汉列卿
A. 都是皇帝心腹近臣
B. 职能设置体现家国一体
C. 分工严密且各司其职
D. 由皇帝任命并对其负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秦汉列卿是各种具体政务的承担者……同时也有君主私属性质”,体现了当时政治特征具有家国一体,选项B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材料只能反映出列卿分工,并不能看出相关人员是否各司其职,排除C;材料未反映出列卿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秦汉列卿是各种具体政务的承担者……同时也有君主私属性质”的解读,即列卿职能反映出当时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
10.下表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期的诸侯王,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汉高祖时期
西汉初年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A. 有效防止割据分裂因素
B. 剪除异姓王加强了集权
C. 大封同姓王以屏藩朝廷
D. 皇权存在新的潜在威胁
【答案】D
【解析】
依据图表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刘邦晚年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主观目的是确保“刘家天下”,但客观上形成以后的割据势力,形成了对抗皇权新的潜在力量,D项正确;刘邦在位时期尽管没有出现割据分裂,但这种因素已经存在,A项错误;BC两项不能反映出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的变化的主要影响,均排除。
11.对下面两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体现了割据分裂到江山一统的变化
B. 反映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的趋势
C. 反映了郡县制向行省制的演变过程
D. 体现了疆域扩大和管理体制的创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图1考查汉代初期的郡国并行制,图2是元朝的行省制。这两大制度都是在大一统形式下推行的制度,跟汉元两个朝代初期所面临的形势有关,反映出我国古代疆域不断扩大、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的趋势。故答案为D项。汉、元两朝是我国大一统王朝,不能反映从割据分裂到江山一统的趋势,排除A项;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与加强专制皇权无关,排除B项;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C项不符合“解读最准确”,排除。
12.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C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D说法不正确。
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13.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②“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③“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 ①④②③ B. ②③①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是先秦时期世官制;②是汉代察举制;③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④是隋唐时期科举制,故D项正确。
1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 世袭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最符合题干的限制条件“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故B项正确。世袭制与国家统一关系不大,排除A;分封制最后造成列国纷争,天子大权旁落的情况,且在秦代就已经被废除,排除C;宗法制是西周为了解决贵族之间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实行的制度,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中央集权制度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15.《朱子语类》中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这段话主要说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
A. 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
B. 导致了国家财政危机
C. 过分削弱了地方权力
D. 造成了边疆地区危机
【答案】C
【解析】
“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说明由于地方权力被中央过分收取,导致无力抵抗外族入侵,故C项正确;A不材料体现主旨;B与材料中地方权力削弱无关;D中边疆危机不符题意。
16.唐朝李氏属于关陇士族集团,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这些措施
A. 维护了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
B. 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
C. 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豪族通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削弱门阀势力,增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维护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不是统一的中央王朝在政治管理上的任务和目标,排除A项;“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说法绝对,B项错误;这些措施意在削弱豪族,有利于社会流动,故D项错误。
17.《宋史记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院,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田,臣之愿也。”材料中的太祖之意是
A. 准备赏赐开国功臣
B. 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 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 暗示他们交出兵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大意是宋太祖嫌王彦超等藩镇长官的势力过大,王彦超领会圣意,请求解甲归田,也可以借此进一步理解宋太祖“你们整天忙于国家大事,很是辛苦,这可不是我要优待你们的本意”的话。王彦超请求解职归田是因遭到宋太祖的猜忌,D选项符合题意。准备赏赐开国功臣不符合材料主旨,A选项排除。鼓励诸藩为国操劳不属于材料主旨,B选项错误。表白歉意抚慰群臣不属于材料主旨,C选项排除。
【点睛】杯酒释兵权是指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杯酒释兵权被视为宽和典范。其后,宋太祖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大大强化了北宋中央集权。
18.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 扩大统治区域
B. 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C. 加强专制皇权
D. 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犬牙交错”的原则增加了区域内的管理和交流的难度,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故本题答案选D项;实行“犬牙交错”的原则并不能扩大统治区域,排除A项;“犬牙交错”的原则造成了同一行政区内的较大差异,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排除B项;“犬牙交错”的原则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是加强专制皇权,排除C项。
19.两汉时期,选官实行乡举里选的察举制。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
A. 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 B. 有利于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C. 否定了地方官员的特权 D. 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可知,九品中正制将评议权收归中央,与察举制相比,这显然有利于强化中央政府权力,故选B。材料没有提及中正官选拔人才的依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九品中正制收回的地方选拔人才的职能,却并未否定地方官员所有的特权,排除C;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注重门第高低,排除D。
20.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户、兵、刑、礼、工六部)负责执行,其运作程序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具体执行部门)。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
21.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
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
22.唐代的科举取士不仅依据试卷成绩来录取及第者,而且还考察应考者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当时称为“公荐”和“通榜”。这一做法
A. 利于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 体现了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
C. 可能影响人才选拔的公平性
D. 拓宽了下层读书人的入仕渠道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唐代科举取士的依据,包括“试卷成绩”、“平时的文学作品”, “社会声望”等,同时还存在 “公荐”和“通榜”,可知影响最终结果的有多种因素,尤其是声望和考官推荐,其中的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比较明显,故C项正确。因为“公荐”和“社会声望”等中央不能统一控制,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取士时参考多种因素,不能体现“君主”对效率的追求,B项错误;从“声望”和“考官”推荐影响取士来看,“下层”读书人的入仕渠道会受到限制,并不能拓宽,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23.宋朝科举制有如下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别头
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
弥封
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
誊录
重新誊写考生考卷,以免考官认识笔迹
锁院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直至考试结束
A. 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B. 选拔方式多样
C. 考试规程渐趋严密
D. 参考人员多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别头、弥封、誊录和锁院”可知体现的是宋朝的科举考试程序日趋严格,主要是为了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C选项符合题意;防弊措施流于形式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就体现的是科举考试的一种选官方式,B选项排除;参考人员多元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24.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则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对于科举制以上两种说法最合理的解释是
A.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B. 两种说法都过于绝对
C. 因为没有标明时间,所以无法判定
D. 由于两个人的时代不同因而看法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分析评价历史问题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科举制在前期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时过境迁,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清末,这一制度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成为国家发展的桎梏。这体现了时代背景对思想认识的影响,因此D选项正确。A、B选项没有表明不同的时代背景对思想观点的影响,不是对材料最合理的解释;C选项表述错误,可以依据材料对科举制做出评价。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二.非选择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分封示意图
材料二 唐中期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藩镇“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
财赋”。
——《新唐书兵志》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見,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图中所示封国特点,并指出诸侯在封国内享有哪些权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并说明宋代是如何解决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答案】(1)特点: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同姓王族;同姓王族被分封在重要地区;同姓封国数量多于异姓封国数量;同姓封国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首都周围主要是同姓封国,起拱卫的作用。
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再分封。
(2)问题:藩镇割据。解决:北宋统治者将兵权收归中央,并强化中央禁军;派文官管理地方,并设通判监督;掌控地方财政。
(3)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行省依照犬牙相错原则设置。(任答3点即可)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图中封国信息从分封对象、分布区域、同姓异姓国比较及各自意图进行分析阐述;二问权利结合所学可知分封诸侯国在封地内部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再分封等权利。
(2)一问根据材料二“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藩镇“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可知为藩镇割据现象,二问结合所学从军权、军队设置、地方官员任命监督、地方财政控制进行阐述。
(3)根据材料三“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结合所学从行省权力、议事规则、管理方式及行省设置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26.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绪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王定保《唐抵言》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是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不赞同。理由:科举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的时期所起的作用并不同,当所起作用主要是积极作用时是可以延续统治的,但是,当所起作用主要是消极作用时,它便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加速统治的崩溃。例如,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积极作用为主,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它把读书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稳定;甚至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文官用人制度,被西方国家借鉴等。明清时期科举制的消极作用为主,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败坏人才,培养忠于皇帝的奴仆,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创新和进步等。
【解析】
【详解】第一小问“是否赞同”,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直接作答:不赞同。第二小问“理由”,主要考虑科举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的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并不是只起积极作用的,纵然积极作用为主时能够延续社会统治;但是,当消极作用为主时,则反之。具体表述时,可以结合材料“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及所学知识阐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积极作用,结合材料“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及所学知识阐述明清时期科举制的消极作用。答案不唯一,能自圆其说即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中后期强调“文治”,高级官员往往也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便终生为其“故吏”。一些家族有人长期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请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
【答案】(1)弊端: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2)影响: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请托,推荐亲属故旧”、“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结合所学从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和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等方面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
(2)依据材料“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结合所学从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等方面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