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50 KB
  • 2021-08-24 发布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新世纪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 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左传》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可知,周王因郑伯不朝而征伐郑国,反映了周朝的分封制,故B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嫡长子继承制指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材料信息与嫡长子继承制无关,排除C;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内容和诸侯的义务分析解答。‎ ‎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足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材料体现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 依靠嫡长子继承制巩固奴隶主政权 B. 借助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C. 利用分封同姓子弟加强对地方控制 D. 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分别提及了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礼乐制和分封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的制度体现,故选D。ABC都只是针对一种制度进行阐述,显然过于片面,不能完整地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几种制度的共性特征,这种解题思路从选项中也可看出端倪,毕竟从概念的外延上讲D项包含了前面三项。‎ ‎3.先秦时期生产力落后,人们信仰神灵,而统治者为巩固王权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是上天安排的,以得到民心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A. 统治较为稳定 B.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 政权更迭频繁 D. 各项制度尚不健全 ‎【答案】B ‎【解析】‎ ‎“人们信仰神灵,而统治者为巩固王权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是上天安排的”表明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上天的意志,故选B。A、C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无关。‎ ‎4.《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  )‎ A. 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 B. 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 C. 分封对象都是宗族血亲 D. 血缘亲疏是受封等级依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以屏护周朝为目的,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来,故A排除。分封对象不都是宗族血亲,也有功臣等,故C排除。血缘亲疏是宗法制的特点,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适当扩展相关知识。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5.钱穆曾说,“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也就是说“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钱穆评价的这一制度其特点是 A. 以血缘为纽带政治关系占统治地位 B. 官僚政治已经取代贵族政治 C. “家”“国”不分,等级依旧森严 D. 最高统治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主要意思是贵族与平常人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差异,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官僚机制发生了改变,在选官时,血缘关系逐步淡化,贵族政治逐步演变为官僚政治,故B正确;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关系,指的是贵族依靠血缘关系获得权位,与材料描述不符,故A错误;首先,材料中未涉及到家、国知识点,其次,中国古代一直实行的是家天下的皇位世袭制度,与“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不符,故排除C;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的转变过程中,实现了任命官吏从世家大族手中转移到中央政府,强化了中央集权,故D错误。‎ ‎6.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A. 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 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C. 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 D. 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可以看出秦朝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A项中的消亡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秦朝加强皇权,不是强调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和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故B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考查秦朝皇帝制度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的分析理解。‎ ‎7.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其中有专门掌管宫室内部事务的,如少府、奉常、宗正等,两汉沿袭秦制。隋朝时,成立了专门的侍御机构殿中省,掌管所有与皇家有关的侍御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中枢机构权力更加明晰 B. 皇帝独尊地位日益遭到削弱 C. 家国同构社会结构瓦解 D. 皇帝侍御机关权力不断扩张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朝时三公九卿部分机构既管理全国事务,也管理皇室相应事务,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下中央政府职能不清,但到隋朝时期,皇室内部事务由专门设立的事务机关管理,实现了国家事务与皇室事务的分离,使中枢机构的权力更加清晰,故答案为A项。B、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点睛】本题的解答应当根据所学秦朝时期中央官制的特点,即家国同构的管理方式,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从这一变化中反映出的发展趋势来回答。从材料信息来看,家国同构的色彩逐步减弱,说明中枢机构权力更加明晰,据此确定答案。‎ ‎8.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朝的“三公九卿”中的一些职位是专为皇帝事务所设,即皇帝事务与国家事务同等对待,反映出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化国为家,皇权至上,答案为B;材料反映的是这些职位与皇室的关系,A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没有涉及官员产生方式,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D内容,排除。‎ ‎9.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举竞选,三也。”钱穆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 A. 秦汉、明朝 B. 西周、秦汉 C. 西周、隋唐 D. 秦汉、隋唐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由封建而跻统一”是以战国至秦朝统一后废分封行郡县为代表,说明中国古代由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的发展,到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材料中“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是以西周至春秋战国时宗法制和军功爵制转向秦汉隋唐时期的“士人政府”为代表,说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材料中“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是以由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为代表,说明选官用官制度中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和标准的变化。综上所述,“第一级演进”是秦汉,“第二级演进”是秦汉至隋唐,“第三级演进”是隋唐。故答案为D项。A项,明朝实行科举制,但是在隋唐之后,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第三级演进是实行科举制,秦汉时期与之不符,排除;C项,西周属于封建时期,没有完成“统一”,排除。‎ ‎10.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攻打匈奴 C. 修筑长城 D. 推行郡县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秦始皇认为,天下初定,如果“又复立国”会导致“树兵”“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材料意思是天下刚安定,如果再分封诸侯国,会导致战争,再去平息争斗,就太难了。因此,秦始皇吸取历史教训,废分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故D项正确;ABC三项的内容与材料主旨都不符合,不是“求其宁息”的措施,故排除ABC三项。‎ ‎11.在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有一个说法:管行政的中书省是我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官是我用来医治这两手的。这说明 A. 官僚政治的工具性 B. 三权之间相互牵制 C. 大大提高行政效率 D. 家国一体政治特征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大机构分工明确,其中御史台是为了监督“管行政的中书省”和“管军事的枢密院”,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可见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官就是皇帝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所以材料说明了官僚政治的工具性,故A项正确。材料只强调政府机构的分工,没有体现三权的相互牵制问题、行政效率的问题、家国一体的特征,故排除BCD。 ‎ 点睛:解决材料式选择题时应首先总结出题干材料的主旨,然后看选项是否符合材料的主旨。‎ ‎1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点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下列做法的结果与这种演变特点不一致的是 ‎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 ‎②宋朝设置枢密院 ‎③明初设殿阁大学士 ‎④元朝设置中书省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导致王国坐大,威胁到中央集权的加强,故①符合题意;宋朝设置枢密院分割的是宰相的军权,有利于君权的加强,但不合题意,故排除②;明初设殿阁大学士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也不合题意,故排除③;元朝的中书省享有大权,不利于君权的加强,故④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13.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 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 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 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答案】A ‎【解析】‎ ‎【详解】“划清了界限……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表明汉代与秦朝原有的体制已经不同,但实际上却又是对秦朝体制的重建,因此涉及于此的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既有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又有分封诸侯的内容,故A项正确;B项是汉代创新的,与题意不符合。C项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符。对官吏的监督的体制秦朝也有,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4.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 ‎15.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 A. 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 B. 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 C. 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 D. 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太宗签署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可知门下省能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故答案为A选项。材料涉及的是三省六部而非三公制度,B选项排除。最高决策权是皇帝而非门下省,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科举制,D选项排除。‎ ‎16.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 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A。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本身无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D。‎ ‎【点睛】清朝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然后经皇帝批准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考生只要理解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再结合题干和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17.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 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 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 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 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 ‎18.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 A. 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奉旨笔录,上传下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军机处一日日程”可知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秉承皇帝旨意,上传下达,D项符合题意;军机处是清代皇帝的秘书机构,没有任何实际权力,更不可能参与决策,故排除AB项;军机处是政务机构,而非陪读陪写机构,故排除C项。‎ ‎19.清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的推行 A. 利于皇帝严密掌控行政体系 B. 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 C. 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 D. 建立起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 ‎【答案】A ‎【解析】‎ ‎【详解】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有利于皇帝对行政体系严密控制,答案为A。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密折制度的实行并不是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C错误。密折制属于封建君主集权的体现,不是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D错误。‎ ‎【点睛】密折制度的存在,一方面使得朝廷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密折直接送达御前,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奏折不必积压,因此可以及时的了解下情,快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广大臣下可以用密折言事,它可使群臣直言进谏,因为密折的内容是非公开的,只有皇帝和上奏折的大臣才知道,这项规定使得上密折的大臣们可以直言进谏,弹劾百官,而不必惧怕外人知道而遭遇不测。密折制度使得官员之间互相牵制,彼此监视。臣子之间的猜忌、监督,导致他们为了保住官位,只能选择对皇帝绝对忠心。‎ ‎20.据清代抽样调查资料统计。当时本族直系上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的总人数中约占13%,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影响是 A. 实现了社会公平 B. 增加了官员数量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扩大了统治基础 ‎【答案】D ‎【解析】‎ A项中“实现了”表述均过于夸大化,故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官员数量的信息,排除B;材料无关科举制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关系,排除C;由材料“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的总人数中,约占13.33%,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44%”可知科举制的实施有利于寒门士族通过科举考试参与国家政权,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D。‎ ‎21.“它是蒙元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一份重要遗产,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材料评价的是 A. 郡国并行制 B. 节度使制 C. 行省制度 D. 内阁制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蒙元统治者”“行政区划”“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价的是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行省制度,故C项正确;A项是西汉初年实行的,排除;B项是唐朝实行的,排除;D项是明朝设置的,排除。‎ 点睛:材料“蒙元统治者”“行政区划”“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蒙元统治者”这个时间点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22.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材料表明近代中国 A. 通过运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 B. 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世界 C. 领事裁判权的丧失促进了外交近代化 D. 在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下转变了外交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说明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外交逐渐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说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B正确;近代中国虽然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但并没有维护了国家主权,A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领事裁判权,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在国际法著作的影响下,中国转变了外交观念,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23.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说,“它(中国)可以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造成一系列特殊的权利关系”,而美国必须获得这些“巨大特权”。这反映出 A. 甲午战争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B. 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已开始相互勾结 C. 列强在华争相划分势力范围 D. 美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最大受益者 ‎【答案】A ‎【解析】‎ 材料“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欲在华建铁路、开采矿山、开设银行,体现出列强要扩大对华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图谋,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列强之间的相互勾结,“开始相互勾结”这一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的设想,故C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 ‎24.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 点睛:“现实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 ‎25.近日,甲午海战中战沉的战舰“经远号”被考古队发现,这是甲午海战遗迹考古的又一成果。这场战争结束后,发生了一系列事情,下列哪项描述是在此战之后发生的 A. 九龙司地区成为殖民地 B. 外国可以在华投资设厂 C.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D. 上海等地成为通商口岸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此次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战后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再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故B正确;九龙司成为殖民地是1860年的《北京条约》,故A错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1856年《天津条约》,故C错误;上海成为通商口岸是1842年《南京条约》,故D错误。‎ ‎26.1895年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第六款第四条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这一规定:‎ A.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C. 使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地途径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体现出列强输出资本的侵略方式,D正确。A是甲午战争失败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B是开辟通商口岸的影响。C是《辛丑条约》的影响。‎ ‎【点睛】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或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27.1901年10月,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由西安回銮,“除省城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既休”。这一现象表明 A. 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 B. 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 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 D. 屈辱条约引发朝野共愤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除省城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既休”可知,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社会的离心现象明显加深,民众对清政府日益淡漠,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故答案为A项。B项,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与中国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的结论,排除;D项,材料信息体现了下层民众对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不满,但未反映政府官员的态度,该项中“朝野共愤”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8.“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警告外国侵略者告示中的一段话。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三元里人民抗英 B.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 新疆人民警告俄国侵略者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以及“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即可判断这一事件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自发为保护乡里而进行的的反英斗争,选项A正确;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新疆人民警告俄国侵略者两件事情中都有官军参与,并非自发,排除选项B、D;义和团运动并未涉及保护乡里的内容,排除C。‎ ‎29.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朝于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此举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边防,发展了当地经济,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叙述和史料实证 B. 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 C. 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 D. 历史结论与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 ‎【详解】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历史结论指的是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作出的一种主观认识。“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朝于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属于历史叙述,“此举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边防,发展了当地经济,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属于历史解释,故C正确;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此举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边防,发展了当地经济,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属于历史解释,A不符合题意,排除;“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朝于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属于历史叙述,B错误;“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朝于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属于历史叙述,历史结论指的是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作出的一种主观认识,D不符合题意,排除。‎ ‎30.“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事件是 A. 清军平定回部的叛乱 B. 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C. 林则徐远赴虎门销烟 D. 邓世昌血染黄海碧涛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大将筹边”、“湖湘弟子”、“天山”、“玉关”等信息可以得出,这里的大将是指湖南人左宗棠,所反映的事件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故选B;清军平定回部叛乱是由乾隆皇帝实现的,故与题干中的“大将筹边”、“湖湘弟子”不符,所以排除A;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地点和邓世昌血染黄海碧涛都与题干中的“天山”、“玉关”不符,故排除CD。‎ ‎【点睛】一套试卷都是难题的试卷不是好试卷,每套试题都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基础题,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对,再有大约一半左右的中档难度试题,还有约20%左右的难题,这样的试题设计才有一定的区分度和效度。所以考生在考试过程之中,要争取把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题都做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难题尽量争取即可。千万不能看清基础题,在这样的题上不丢分就等于得分。这一题就属于基础题,或者说是送分题,得不到就可惜了,可见注重基础有多重要。‎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种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代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总结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两种模式,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认识。‎ ‎【答案】(1)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趋势: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2)措施:皇帝亲理朝政;设立军机处。‎ ‎(3)模式:宰相相互牵制、监督;—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在正式体制外设非正式机构——汉武帝时的“中外朝制度”;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 ‎(4)认识: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加强。‎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制度依据材料一中“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的信息可归纳出分封制、郡县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来分析,可归纳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2)具体措施结合材料二中“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的信息可归纳出皇帝亲理朝政;再联系清代君主专制加强的史实,可归纳出军机处的设立。‎ ‎(3)第一小问模式从材料三中“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的信息来归纳,史实结合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过程来分析列举即可;第二小问认识可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趋势,特点等角度来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 ‎32.近代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南京条约》‎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马关条约》‎ 材料三 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氷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 ‎——《辛丑条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人在中国取得的特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侵略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在中国取得的特权。‎ ‎(3)归纳材料三中列强对中国官吏的要求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⑴特权: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设置官员管理通商;协定关税。目的: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⑵特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⑶要求:于所属境内保平安;对反抗镇压不力的官员“即行革职,氷不叙用”。问题:说明了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⑷影响:《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南京条约》,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可以概括出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侵略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本题考查《马关条约》,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可以得出特权。‎ ‎(3)本题考查《辛丑条约》,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三“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即行革职,氷不叙用”等信息,可以概括出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了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本题考查近代西方国家的侵华及其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这三个条约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来回答即可。‎ 三、论述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分析材料,以“制度创新与实践”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观点,论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 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 阐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面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很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示例二: 论题: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 ‎ 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门第之风盛行,豪强左右政局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才能的下层平民得不到重用,社会平等性没有体现,政权持续的腐败。唐朝开始全面推行科举取士,通过考试和才能来选拔人才,一定程度满足了下层民众的政治需求,推动了唐初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分封制与郡县制论者的争论,同时强调了王夫之对封建论者的批判,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要好得多”。因此提取主题时可以从争论的角度入手,具体围绕着王夫之对郡县制的认识展开。论述时结合所学,主要谈分封制的弊端,谈郡县制对加强中央集权及巩固统治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对二者展开比较,从而论证王夫之的观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