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 MB
  • 2021-08-25 发布

2020届二轮复习(江苏专用):专题十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件】(55张)

  • 5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十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总纲目录 高频命题点 一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高频命题点二 经济体制改革 高频命题点 三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建立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不懈 探索,最终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 不断攀升。 线索一: 1949—1956年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 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 3—1957年)。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 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 线索二 : 1956—1976 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 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曲折发展的时期 , 这一探索阶段既有成就也有失误。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 事件有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国民经济调整 等。 线索三: 1978年至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时期。这 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 放的探索阶段(1978—1992年),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建设道路的探索;二是改革 开放的深化阶段(1992年至今),主要是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探索。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农村 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年“南方谈 话”的发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及确立等。 要点提炼 联系 影响 “改革开放” 政策 “改革” 改革是对内而言的,改革是 变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 生产关系,目的是促进生产 力的发展 ①我国的改革和开放是同 时进行的,二者是相辅相成 的关系 ②改革是开放的条件,开放 是改革的外部推动力 ①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 力 ②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③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 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开放” 开放是对外而言的,一方面 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 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 指放宽政策 1978年底,当地物资局通知宁江机床厂下一年产量应从525台降至200台, 同时该企业却了解到许多地方买不到机床。几个月后,该厂在《人民日报》 刊登了国内第一份机床自行销售广告,四个月内就承接订货1 400台。这表 明,当时国家   (  B  ) A.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C.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 D.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1978年底,当地物资局并不了解市场需求;几个月后,宁 江机床厂则通过刊登广告承接了较多的订单,这反映了企业的自主权扩大,表 明 当时国家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经济比例的变化,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 高频命题点一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 (2019江苏徐州期中)1955年10月29日,毛泽东邀集全国工商联执委会的委 员进行座谈。这次座谈讨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C  ) A.组建中央人民政府  B.制定社会主义宪法 C.改造私营工商企业  D.研讨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    C  组建中央人民政府是1949年,A项错误;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是1954年,B项错误;“1955 年”“全国工商联”表明座谈讨论的主题是对资 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C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D项错 误。 2. (2019江苏常州1月)右图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 解读正确的是   (  B  ) A.“一五”计划完全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C.“大跃进”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D.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中共八大总路线的贯彻执行 答案    B  海报中“祖国工业飞跃发展吓得英国胆战心惊”表明当时我国 人民追求高速度的工业化建设,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大跃进”时期的宣传作 品,虽然内容有点夸大,但是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B项正确。“一 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A项错误;“大跃进”违背了经济 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C项错误;中共八大的总路线是既反 保守又反冒进,是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与海报内容不符,D项错误。 3. (2019江苏苏州1月)下表是1953—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统计表(税额 单位:细粮亿公斤),由此可知   (   )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A.农业税已逐渐成为当时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二五”时期农业税比例上升 时间 农业实 产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 实产量(%) 合计 正税 附加 合计 其中:正税 “一五”时期 8 017.80 933.21 847.45 85.76 11.60 10.60 “二五”时期 6 983.20 833.32 745.66 87.66 11.90 10.70 1963—1965年 5 004.50 374.02 333.42 40.60 7.50 6.70 C.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征收情况呈总体下降趋势 D.到1965年,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答案    C  由表中数据看出,农业税征收由“一五”时期的11.6细粮亿公斤 到1963年至1965年的7.5细粮亿公斤,呈总体下降趋势,C项正确。农业税比重 未超过11%,表明农业税并非当时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A项错误;人民公 社化运动导致农民生产效率低下,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错误;材料反 映的是我国农业税征收的情况,而未涉及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调整任务,D项错 误。 1.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可以比作“一体两翼”:“一体”指社会主义工业 化这个主体,“两翼”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工业化建设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 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3)从根本上说,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改造服从社会主义工业化,而社会主义工业化又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探索 时间 背景 内容 评价 中共 八大 1956年 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苏共二十大的影响 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认识了国情,明确了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中共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大跃进” 运动 1958年 过高估计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迫切要求 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不切实际的高速度 违反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 人民公社 化运动 1958年 对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切实际的估计 党中央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 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了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的觉悟,挫伤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历程 探索 时间 背景 内容 评价 “八字 方针” 1960年 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三 年经济困难局面 “调整、巩固、充实、提 高”方针,调整严重失调的 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属于党中央纠“左”的重 要措施,从1962年起,经济逐 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 完成 3.1956—1976年经济建设的失误原因及经验教训 (1)失误原因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影响,致使民主法治观念淡薄。 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况。 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 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 会主义的心理。 (2)经验教训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②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 可照搬别国模式。 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发 展的实际水平,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⑤要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既不能落后,也不能超 前。 ⑥要坚持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 1. (2019江苏单科,12,3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 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 …… 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 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B  ) 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答案    B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矿建设为切入点,考查“一五”计划 建设成就,同时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历史解释素 养,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进程。   由材料“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 …… 从而使我 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一 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我国工业 落后面貌,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并未完 成社会主义工业化,A项错误;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C项错误;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D项错误。 2. (2018江苏单科,11,3分)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 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 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   ) 发放时间 每人每月定量 出处 1954年7月开始 1.5斤 北京市档案馆票证 展览中的文字介绍 未予说明 1斤 《北京粮食工作》 1957年11月17日开始 1.5斤 《中国商业四十年》 1957年12月1日之前 1斤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 油供应办法》文件 1957年12月1日之后 1.5斤 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答案    C  从表格信息看,“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油供应办法》文 件”为原始史料,即第一手史料;北京市档案馆票证展览中的文字介绍和《北 京粮食工作》《中国商业四十年》两部经济著作均为后人撰述,为第二手史 料。第一手史料比第二手史料更为可信,故C项正确。展览中的文字介绍为 后人整理加工,有主观色彩,A项错误;从表格信息看,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并 不完全一致,B项错误;真实可靠的原始史料是可以证明历史真相的,D项错 误。 3. (2016江苏单科,13,3分)右图是我国“一五” 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 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D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答案    D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 人们非常重视生产和发展,但绿色环保的意识和观念尚未形成,B项错误;船只 如梭说明河道运输非常繁忙,但是无法体现我国当时交通运输业基础建设的 状况,C项错误;题干信息“大规模建设”和图中两位工人满面春风地劳作,显 示出了他们建设祖国的热情,D项正确。 1. (2019江苏南京、盐城1月)下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 计示意图。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      )   A.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B.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高频命题点二 经济体制改革 C.世贸组织对华贸易的促进    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答案    B  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激发了市场活力,与材料 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相符,B项正确。材料反映 的是对内改革而非对外开放,A项错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市场经济 体制基本建立是21世纪初,均与题干时间不符,C、D两项错误。 2. (2019江苏苏州期初)1985年《羊城晚报》记者刘婉玲以一篇《从“星期六 工程师”引出的 …… 》文章,报道了许多工程师周末下乡镇企业“走穴”的 情况。材料中的“走穴”现象说明(  C  ) A.我国知识经济开始兴起   B.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 C.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   D.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答案    C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在美国开始兴起,与时间“1985年”不符, A项错误;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下建立,而1992年我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目标,与时间不符,B项错误;材料中“许多工程师周末下乡镇企业‘走 穴’”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受到冲击,分配制度发生变 化,C项正确;1992年我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与时间不符,D项错 误。 1.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过 程 思 想 上 邓小平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姓“社”姓“资”的标准 中共决策的推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原则具体化 政 策 上 1997年中共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创新,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 践 上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特 征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联合 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效率和公平并重 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的长处 在根本目标上,实现共同富裕 意 义 市场机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2.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调整 主要原因 核心内容 结果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 产力的发展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 民土地所有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 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农业合作化 (1953—1956年)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 的需要 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 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1958年) 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 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 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至今) 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 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实行 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 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 负盈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 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比较世界近现代史上三大经济发展模式 英国模式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 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 并存 工业化道路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 资本主义大农场 集体化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2017江苏单科,13,3分)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 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 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  B  ) 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答案    B  材料信息表明,只有打破外贸垄断体制,提高产品质量,扭转出口亏 损局面,才能扩大出口创汇,这就需要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因此B项符 合题意。A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与题干中的“1981年”不符;世贸组织成 立于1995年,从时间上可排除C项;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排 除D项。 2. (2014江苏单科,10,3分)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 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 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 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  D  )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答案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安徽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 到户”,这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萌发,与题干中的“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 行’的‘对应’行为”相符,故应选D项。A、B、C三项都属于政府行为,与 题干中的“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不符。 3. (2013江苏单科,12,3分)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 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答案    C  “甲线段”是1990—1995年。这一时期,邓小平“南方谈话”进 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奠定了基础。受此理论的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本题选C项。 (2019江苏七市3月)面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定,江苏省委抓住机 遇,果断决策,把“加快发展沿海、重点发展沿江”的战略列入全省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八五”计划,并着重制定了开发建设沿江经济带的总体规 划。这里的“重大决定”应该是(  C  ) A.创办第一批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高频命题点三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答案    C  “重点发展沿江”体现了江苏省委配合开发开放浦东,带动长江 流域,C项正确。经济特区创办与江苏无关,A项错误;沿海港口城市开放的重 点在沿海不是沿江,B项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与开发建设沿 江经济带无关,D项错误。 1.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原因及发展阶段 (1)原因 ①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 展的大势。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 国的发展。 ②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 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③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 , 只有对外开放才能紧跟世界先进水 平 , 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 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过渡。 (2)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一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放权、让利、减税 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 ②第二阶段: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阶段。 ③第三阶段 : 从 2001 年至今 , 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经济体制与 国际规则全面接轨。 (3) 特点 :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 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2.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 不同 近代中国对外开放 现代中国对外开放 背景 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了扩大海外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 党中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 , 特别是吸 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 在坚持国家主权独 立的前提下 , 主动实行对外开放 基础 鸦片战争后,中国部分主权遭到破坏,对外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 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本着平等互利原则,为了 扩大外贸,吸引外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经营 管理 性质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政策 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影响 便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随着侵略的深入,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日益 巩固,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 (2015江苏单科,13,3分)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 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 …… 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 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   (  A  ) 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答案    A  据题干信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 主义”“开放”等可以判断,这一讲话针对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怀疑和 担心。正确选项为A项。B、C、D三项与题干所述历史阶段特征不符。 2. (2012江苏单科,11,3分)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 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 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 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C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答案    C  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解读题干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实行相对封闭的对外政策,而20世纪 70年代末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反映了中国由思想禁锢逐渐 转向对外开放,C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反映单边外交向多边外交的转变,排 除A项;B、D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1980年,步鑫生接任濒临破产的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一职,其采取“联产计 酬制”的做法,按照完成定额好坏对工人进行考核,实行实超实奖,实欠实赔, 超产得奖不封顶,欠产扣赔不保底的政策,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他这一做法   (  B  ) A.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借鉴      B.引入市场化管理冲击了企业僵化的局面 C.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      D.旨在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    B  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素养。改革开放初期,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在 海盐衬衫总厂进行企业改革,创品牌、闯路子,努力搞活经营,严格内部管理, 打破“大锅饭”“铁饭碗”的局面,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B项正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