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8.50 KB
  • 2021-08-25 发布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第六单元 单元检测卷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六单元检测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2017·宁波期末]武昌起义后,归国途中的孙中山宣称:“此 后社会当以工商实业为竞点,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辞去临时大总 统一职之后又呼吁:“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最重要之政 策。”由此可见,孙中山在当时十分推崇( ) A.实业救国 B.民生主义 C.民族主义 D.节制资本 答案 B 解析 当时孙中山认为革命成功,救国已成,与材料中“武昌起 义后……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不符,故 A 项错误;当时孙中山认 为民族、民权主义都已达到,民生主义最需落实,与材料中“兴实 业……为当今最重要之政策”相符,故 B 项正确;“辞去临时大总 统一职之后”,清帝已退位,与材料中“兴实业”不符,故 C 项错 误;新三民主义提出节制资本,与材料中“武昌起义后”“当以工商 实业为竞点”“兴实业”不符,故 D 项错误。 2.[2016·新疆一模]1905 年,孙中山曾拜访位于布鲁塞尔的第二 国际执行局,并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当时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就 曾引述他的谈话:期盼中国“引进欧洲的生产模式与使用机器,但又 能戒除这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中国人 应该“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这说明孙中山的思 想( ) A.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 B.蕴涵了社会主义的要素 C.避免了西方道路的印记 D.符合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答案 B 解析 孙中山是革命活动家,材料中“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 病”表明了其现实追求,而非仅仅充满了理想主义,故 A 项错误; 第二国际主张社会主义,材料中“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希望成为 第二国际的会员”,表明孙中山借鉴社会主义,故 B 项正确;印记 仍在,与材料中“引进欧洲的生产模式与使用机器”不符,故 C 项 错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材料中“在未来建 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不符,故 D 项错误。 3.[2017·惠州期末]毛泽东说:“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 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 分析正确的是( )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B.三大政策涵盖和发展了新三民主义 C.新三民主义是实现三大政策的唯一途径 D.“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带有平均主义的思想 答案 A 解析 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的纲领,它蕴含着三 大政策的精神,故 A 项正确;三大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新三民主 义的内容加以提炼和概括的,体现的是精神实质,故 B 项错误;从 材料提供的信息看,新三民主义是纲领,三大政策只是实现纲领的具 体政策,故 C 项错误;D 项所述与材料无关。 4.[2016·扬州四模]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里说: “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历史地成为 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 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毛泽东是第一个代表这种自觉选 择的人。”下列哪些著作反映了毛泽东作出了“自觉选择”( ) ①《论人民民主专政》 ②《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③《井冈山的斗争》 ④《新民主主义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 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毛泽东是第一个代 表这种自觉选择的人”表明是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自觉选择”是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论人民民主 专政》是建国前毛泽东的著作,指导社会主义革命,故①错误;《中 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是毛泽东在井冈 山时期的著作,故②③正确;《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 的著作,故④错误;选择 C 项符合题意。 5.[2016·枣庄一模]《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 1940 年,是毛泽东 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代表作。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被直接吸 收、借鉴到这篇文章中来。毛泽东借鉴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三民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C.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D.毛泽东为全面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地位 答案 C 解析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但是仍代表资 产阶级利益,并未指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故 A 项错误;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建立于 1937 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毛泽东 之所以借鉴新三民主义主要在于其中的民族、民权、民生的某些思想 主张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具有一致性,如都主张反帝反封建,注重 改善工农生活,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 6.[2016·福州测试]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 案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 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 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毛泽东思想不是 毛泽东一个人的思想,而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故应选 C。 7.“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 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 最确切的回答是( )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所说孙中山的“几个口号”指的是三民主义,清政 府之所以“被几个口号叫垮了”,关键在于三民主义符合历史发展潮 流和趋势。故 B 项符合题意。 8.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 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 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 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①②提倡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在当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③④的任务已经完成。故 A 项符合题意。 9.1920 年 11 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 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 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 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中“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 清造成的恶果”的信息可知,孙中山认识到必须要反对帝国主义,故 本题选 D。 10.[2017·扬州月考]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 “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称延安是“思想工厂”。这里的“思 想”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答案 C 解析 延安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 主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途和方向,故选 C 项。A、B 两项发 生在土地革命时期,D 项发生在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 11.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 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 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 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 A.坚持“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 C.坚持“持久战” D.实行人民民主 答案 B 解析 毛泽东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就是因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 据”的道路。故 B 项符合题意。 12.[2017·常德高二检测]下面两幅图是有关中国共产党两次会议 的图片。这两次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走向成熟 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答案 A 解析 首先通过识图了解相关历史信息,图一反映的是遵义会 议,图二是中共七大。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而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只有 A 全面准确地概括了材料的信息。C 项只符合图二,B、D 两项与图一、 图二均不相符。 13.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对毛泽东著作和贡献的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 原”的理论 B.《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C.《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 说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 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答案 A 解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于 1925 年 12 月,文章的 中心是从各阶层的自身利益出发分析革命的敌友;“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是1930年1月毛泽东总结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出来的, 故 A 项符合题意。 14.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 20 世纪中国经 历的历史巨变。 关于上述巨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三次巨变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②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 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③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这三次巨变密切相关 ④使中国人民醒过 来的巨变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并未 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因此①说法错误;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了,因此④不正确。故 B 项符合题意。 1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局面,主要是由于( ) A.管理机制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答案 B 解析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十 一届三中全会则全面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其重要表现就 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故 B 项符合题意。D 项是以 B 项为前提和基础。 16.1977 年 4 月 10 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我们必须世世 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该论点提出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复“双百”方针 B.抵制“左”倾错误 C.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D.全面整顿国民经济 答案 B 解析 A、C 两项是新时期的主张,D 项是在 1975 年,故排除 A、 C、D 三项。据所学可知,“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思想继续 坚持“左”倾错误。邓小平提出论点的目的是抵制“左”倾错误,故 选 B 项。 17.1986 年 1 月 6 日,有世界性影响的美国《时代》周刊以中 国领导人邓小平为封面人物。邓小平当选封面人物可能是基于以下哪 些原因( ) ①他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深得人心 ②他实事求是的思 想作风 ③他的南方谈话改变了中国 ④他在改革的同时保持了政 治上的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1992 年邓小平到南方各地视察,发表重要谈话,使我国 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不符合题干中 1986 年这一时间点, 排除③,故选 D 项。 18.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 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有( ) ①1960 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②“文革”期间邓小平的 全面整顿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 ④中共十四大决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这种突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 90 年代以后实现的。 1992 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科学论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之后召开的 党的十四大则进一步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 C 项符合题意。 19.1992 年 4 月 8 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 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 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材料时间可知此书与邓小平南方谈话有关,邓小平 南方谈话中对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论述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 线问题,故本题选 D 项。 20. 漫画“冠小架子大”寓意深刻。它严重违背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哪一原则( ) A.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B.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C.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 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C 项不是“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内容,故错误。漫画讽刺部分官员脱离群众的现象,与 D 项原则有冲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0 分) 21.[2017·湖北四地联考](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格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1913年和1919年分别对三 百名中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 结果。 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予以说明。 答案 信息一:孙中山地位上升,成为被崇拜者的第一人。 说明:孙中山为保卫革命果实,发起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 运动等,宣扬民主共和思想,社会影响力提升。 信息二:崇拜孔子、孟子的人数减少。 说明: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尊孔复古”,提倡民主科学,儒学的 权威被打倒,孔孟思想被全盘否定。 信息三:梁启超、苏格拉底、华盛顿、培根、牛顿、卢梭等人的 崇拜者人数大大增加。 说明: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积极引进和传播西方的思想 文化,牛顿、培根、卢梭等西方科学家、思想家的影响在扩大。 信息四:马克思、列宁和李大钊榜上有名。 说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马克思和列宁得到了当时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崇拜,李大钊因宣传 马克思主义知名度提升。 解析 第一小问“信息”,依据表格提供的材料信息,从中任意 选取两组被崇拜者前后两次调查结果的数据变化,分析概括即可得 出;第二小问“说明”,可从 1919 年调查的背景入手,提取与变化 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信息(如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并加以分析说明即可。 22.(20 分)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 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 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 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 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 年 6 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 年 10 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 年 1~2 月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 ……90 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 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 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 世纪初,孙中山先后提 出了什么重要思想?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4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 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4 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 成果。(4 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90 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 人民完成和推进了哪三件大事?分别简述其意义。(6 分)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 点。(2 分) 答案 (1)思想: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历史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的发展(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 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或新三民主义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井冈山时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延安时期: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 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3)内容及成果:①“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 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 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4)大事: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 命;进行改革开放。 意义: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开创了中国历史发 展的新阶段;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揭开了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5)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联系实践,不断完善。(其他 表述,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第(1)问,材料一是三民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在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新三民主义。历史作用据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注意 要求回答的是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 面”的重大贡献,回答时不能只答理论而不答实践。第(3)问,由图 表可知,它涉及邓小平理论中“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社会主义的本质”等内容,据此回答实践成果。第(4)问,要 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史实中提炼三件大事,意义据所学 回答。第(5)问,据所学并联系材料可知,无论是三民主义、毛泽东 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都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不断完善。 23.(20 分)“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 绘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 材料一 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 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 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 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 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 良社会经济组织。 ——《孙中山文集》 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 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 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 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 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 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现代——“梦想照进现实”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1979 年 12 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 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 ——“小康战略”。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 年,中共 十三大确认“温饱(到 1990)—小康(到 2000)—基本现代化(到 2050)” 的三步走战略。 ——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6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 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5 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 景。(6 分) (4)关于“百年坎坷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谈 谈你的认识。(3 分) 答案 (1)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家的独 立是个人自由的前提;革命的同时进行经济社会改革。 (2)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 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3)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吸 取历史教训,进行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4)“中国梦”的主体是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国家独立是 “中国梦”实现的前提;制定方针政策要实事求是,既要立足国情, 又要借鉴外来的先进经验。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 力。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个 人不可太过自由……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 组织”等信息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反 侵略的结果、民族意识的提高及民族的复兴等角度回答;第(3)问, 从思想、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第(4)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在回答时要紧扣主题,言之成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