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5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南阳一中2019年春期高二年级第四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分)
1.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
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
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 稳定西周统治范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分封制得以实行的前提是"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始实行";C项说法错误,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除了分封制外还有宗法制和礼乐制度。D项正确,因为"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而实行分封制,可以有效地管理地方,稳定西周的统治。故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并非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
3.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赦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 分封制受到冲击
D.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诸侯不在勤王,这表明了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西周后期周天子的权力就已衰落,周赧王属于东周,故A项错误;贵族政治彻底瓦解是在北宋,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制,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勤王不成”,这反映的实质是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严重冲击。
4.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 保证了决策机密
B. 强化了专制皇权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适应了军务需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措施,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不难发现“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
直接由皇帝、军机处,不经过六部,毫无疑问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保证了”的说法过于绝对化,而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不是“寄信上谕”的作用,只是一个特征,排除;D项说法与“寄信上谕”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寄信上谕”
5.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以看出,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故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6.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B. 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
C. 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
D. 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存在,故A项错误;汉高祖刘邦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了郡国并行制,故B项正确;唐朝三省六部制是为加强专制主义的,而藩镇割据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故C项错误;为了加强皇权,才废除丞相,实行内阁制,故D项错误。
7.“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A. 秦都咸阳
B. 唐都长安
C. 宋代东京
D. 明代苏州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市”专门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的场所。古代政府对市都有严格规定,如汉代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中央设置亭楼,四面建有门、墙,可见管理是相当严格。而这种状况到宋代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打破了原先空间好时间上的限制,不用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形成了商业街。城郊农村出现“市”。“市”的发展说明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详解】题目中的城就是政府办公和人民居住的场所,市指商品交易场所。“城区即市区”就是说居住区和商业区不再分开了,这种情况出现只能是宋朝以后,宋朝的市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所以排除A项和B项,答案只能从C项和D项中选, D项虽也属于“城区即市区”但是不是较早期的情况,故不选D,由此正确答案为C。
【点睛】汉代的“市”有专门管理机构。南北朝时形成草市,有“草市尉”管理。唐代出现夜市。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8.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 自耕农经济盛行
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 均田制破坏严重
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A
【解析】
根据表格可知,20——130亩占有比例最大,说明自耕农经济盛行,A正确。而131——300亩和300亩以上的占有比例不足百分之十, 说明土地集中现象并不突出,B错误。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崩溃,C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农业生产效率,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中各种数据的代表含义。自耕农每家每户占有土地应是少量的,符合20以下和20——130两个层次,且占有比例较大,说明自耕农经济占主流,即可得出答案。
9.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 ④①②③
B. ④①③②
C. ④②③①
D. ②④③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机户出 资,机工出力”最早出现于明朝中后期, “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开始于春秋战国,“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出现于宋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唐代的越窑,故正确的顺序是②④③①,,排除ABC,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宋代的商业;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瓷器;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井田制
10.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导致大量农村市场和中小城市的产生,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商品化,故答案为C项。唐朝时期我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说明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排除B项;D项夸大其词,与史实不符,排除。
11.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答案】A
【解析】
君主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种观点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故答案为A项。这种主张不是为了保护环境,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天与天子即君主的关系,排除C项;这种主张在儒家思想中本来就已包含,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董仲舒以较为曲折的方式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如宣扬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1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齐”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专制思想,故排除;C项强调向善的思想,故排除;D项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个人修养的重要想
点睛:本题契合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热点,考查考生对个人修养重要性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在享受科学主义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遇到很多严重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核威胁、能源危机、精神危机,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被高度物质化。而儒家思想恰恰在人类社会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身心和谐方面有着独到的理论基础和经验,特别是儒家思想在个人的修身养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家国情怀”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13.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大意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顾炎武主张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因此选C,ABD三项都与题干意思不符。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
1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
A. 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B. 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C. 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 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宗羲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黄宗羲认为学校“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可知他强调的是学校可以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在题干中没有涉及到,黄宗羲思想不具备近代民权意识,排除C项,D项中“实用人才”在题干中不能体现,排除。
15.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题目和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读的能力。材料中二者“同归于治”,体现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合流,佛教受儒学影响,主动适应社会,A项正确;儒、佛开始出现合流是在唐朝,B项错在“开始”;当时占据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学,C项错误;儒学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D项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三教合流
16.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 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 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
D. 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在英国人看来是报复性的战争,在中国人看来是一场对鸦片战争的清剿,双方看问题的立场不同,材料“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说明英国发动的战争不是正义性的,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故B项错误;中英双方对战争的看法体现了中西文明的冲突,材料没有指出鸦片战争的性质,故C项错误;双方的看法都是从各自国家的角度来看待战争,没有点明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一场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双方都抹杀了战争的实质,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评价
17.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
英国
日本
其他国家
1894
69.49
6.26
24.25
1900
62.99
11.20
25.81
1905
55.71
14.04
30.25
1910
50.89
16.14
32.97
1914
48.31
20.39
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 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表格中“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的数字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故A项正确;此时,英国仍然是过激强国,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倾销为主,故C项错误;晚清中国国际地位比较低下,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列强侵华•《马关条约》
18.“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选自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这三次“革命”分别是指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封建制度被推翻、新中国成立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 秦朝统一全国、武昌起义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的封建国家;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故此题选B;辛亥革命后,我国的还有封建制度,故A可排除;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的是在1956年,故可排除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意义远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重大,故可排除D。
19.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表明抗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解之事,必须“抱定三年五年如一日的精神……铲除短期得失之念,不致因小胜而浮,因小败而丧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国共的共识
C. 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D. 国共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共产党也主张持久战,这说明国共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故D选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以国共合作为标志的,故A选项错误;全面抗战路线是共产党的主张,故B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故C选项错误。故选D。
20.如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 国际环境有利
B. 民族独立实现
C. 社会性质改变
D. 政府大力支持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有一次高潮,原因之一是当时民国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又有一次高潮,原因之一是国民政府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C选项正确;民族独立实现在新中国成立后,故A选项错误;社会性质改变也在新中国成立后,故B选项错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日本侵华,美国经济侵略,国际环境不利,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曲线示意图类型的选择题的解题关键是根据题干要求找出相应的曲线段,本题的两次高潮明显在一战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据此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和条件,最后即可找出相同点。
21.孙中山指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见.”以上论述旨在
A. 肯定实业救国论的积极意义
B. 批评实业救国论存在的不足之处
C. 强调共和是实业救国的前提
D. 探讨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共和是实业救国的前提,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肯定实业救国论的积极意义,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实业救国论存在的不足之处,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故D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内容
22.下列言论,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机器制造之事,为今日御侮之资,为自强之本”
②“国人欲摆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③“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
④“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速立宪法”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①②
C. ①②④③
D. ③②④①
【答案】A
【解析】
是20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的主张,②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③是20世纪初辛亥革命思想;④是19世纪晚期维新思想主张,依据时间排序A正确。
23.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这说明了
A. 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 B.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C. 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与农民收入相比,工人收入水平高,这主要是因为上海、武昌等地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故工人的收入要比从事小农生产的农民收入高,C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排除A。不同通过收入的高低,推断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排除B。题干信息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4.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 反对向西方学习
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禁止使用的名词来看都是一些外来词和新名词,因此禁止使用的目的是维护传统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维新思想等内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信息,B项错误;C选项错误,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5.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 B. 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
C. 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 D. 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
【答案】B
【解析】
材料表明地主阶级抵抗派、维新派从不同层面进行改革思想,体现出先进中国人不断追求独立富强的表现,B正确;A中衰落说法错误;地主阶级不是民主宪政,C错误;D属于文艺复兴影响。
26.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A.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D. 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答案】C
【解析】
材料“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属于民众思想觉悟问题,说明陈独秀意识到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C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任务,A错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错误;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进程充满曲折,D错误。
27.魏源曾盛赞美国民主制度“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同…可不谓周乎!”据此可知魏源
A. 对美国民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
B. 深入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C. 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D. 看到了近代美国在制度上的长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只是强调美国的民族之都比中国的好,但并没有谈及“系统”认识,故A项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到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故B项排除;魏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会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故C项排除;魏源认为墨利加洲的民主制度,比起乾纲独断的中国式的“古今官家之局”优越得多,又“公”又“周”,尽善尽美,看到了近代美国在制度上的长处,故D项正确。
【名师点晴】综合认识魏源的思想: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基于这一目的,他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办法: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增设水师科;改革考试制度。他的思想是爱国的,进步的。因为在民族危机面前,魏源冲破闭关锁国的思想束缚,提出向西方学习,掌握敌人的场地,克敌制胜,这是他爱国的重要表现。他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魏源的思想主张。
28. 辜鸿铭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觉得很怪异,都在发笑。辜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呀!”闻听此言,学生一片默然。后来促成“同学脑袋里的辫子”逐步被“剪掉”的是
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是指传统文化思想对人的束缚,结合史实可知近代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极大地解放了当时中国人的思想,之后的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思想的解放,所以③④符合题意,答案选D,①②两项没有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所以A、B、C不选。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批判儒家正统思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29. 1876年,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办学主旨为:“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王韬主持书院期间,“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材料体现该书院( )
A. 中体西用的办学理念 B. 经世致用的办学特色
C. 文化渗透的办学目的 D. 中西并重的办学内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分析得知,格致书院的办学主旨体现的是“西用”而非“中体”,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格致书院的学习内容“工艺之法、制造之理”“旁及时事、洋务”可知,格致书院突出学以致,用利国利民,故B项正确;格致书院的办学是“以西学为主”“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与文化渗透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说明格致书院重在学习西方,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教育——格致书院
30.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 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 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答案】A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时间“1987年”。是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两岸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31.1945年10月,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
A.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 一国两制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四大自由……”等关键信息可知,体现这种论述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答案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2.“1963年,周恩来同志把对台湾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台湾统一于中国。
四目:1、统一后,除外交权统一中央外,台湾军政大权等悉委于蒋介石;2、中央拔款支援台湾建设;3、台湾社会改革可从缓,双方协商进行;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上述材料不能说明中央对台湾问题:
A. 其政策有别于港澳问题的处理方式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决定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D. 灵活务实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决定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是在八十年代,故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但是符合题意;材料信息“统一后,除外交权统一中央外,台湾军政大权等悉委于蒋介石”说明该政策有别于港澳问题的处理方式,故A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台湾统一于中国”说明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故B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一纲四目”反映了灵活务实的外交原则,故D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从材料中判定正确的选项,然后排除即可。
33.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世界大国地位的起点”。这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
A.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B. 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C. 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D.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
【答案】D
【解析】
“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世界大国地位的起点”是说抗日战争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所以要把抗日战争放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这一大背景下来分析,故选D;AC不符合史实,B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ABC。
34.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 “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 “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 “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度的提高
D. 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6年以后工业总产值高于农业总产值,排除A;“三大改造期间”是指1953-1956年期间,而图中显示1953年-1955年期间工业总产值低于农业总产值,排除B;“一五”计划完成时是在1957年,而1956年以后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趋势,排除C;1958年大跃进开展,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因此选D。
【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35.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 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 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 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 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答案】D
【解析】
材料的中心句为“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此话正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时所说。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在防止激进(左),提防保守(右)的问题,强调的是要敢于试验“证券、股市”这些代表“市场经济”的事物。因此排除A,C。B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也可排除。
【思路点拨】本题要注意概括材料,把握材料中心句子。
36.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信息“争取越南……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可知,该国际会议参与国有中国、法国和美国,且与和平解决越南问题有关。这次会议应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美、英、法、苏及有关国家外长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议,故A项表述正确;B项的参与国为亚非国家,故排除;中国并未参加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故排除C项;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于1971年,晚于法国殖民者撤出越南的时间——1956年,故排除D项。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日内瓦会议
【名师点睛】新中国初期外交2015年考到万隆会议,今年考查的是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是近两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可以用图示法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及成就。
37.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的提出
D. 参加日内瓦会议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抓住材料“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来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我国外交成熟重要标志,故A项正确。
38.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 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 参与发起建立APEC
C. 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所以答案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39.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该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A.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 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 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指20世纪80、90年代的苏东剧变,这些国家纷纷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排除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排除B;1982年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D。
40.《人民日报》曾刊发一则“喜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向从事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工作者和一切有关人员,致以最热烈的祝贺……”。该“喜报”是祝贺我国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 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索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中央文革小组”可知,处于文革时期,“从事核武器研制和试验”可知,是核技术研究。结合所学可知,该“喜报”是祝贺我国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故C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属于航空航天技术,故B项错误;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索是在1965年,属于医学技术,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央文革小组”“从事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由此判定这是1967年爆炸第一颗氢弹。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的竞争环境,强化了人们对各自国家的认同。秦统一中国使一统天下的国家观获得政治上的实现。到了西汉,“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更进一步地被意识形态化。自汉魏之际开始,对国家忠诚被凸显出来,唐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的很多例证,也证明了这。两宋士人基本达成一种道德共识:凡沾旧国一命之恩者,不应再改仕新朝。面对金兵的南下,华北民间自发组织的“民兵”、“忠义军”等抗金武装表现突出。清代在修撰《明史》时也专设《贰臣传》以待明朝降臣,这可看作是加强国家认同的一种举措。
——摘编自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后来,同盟会在政纲中又阐述了排满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之间的逻辑。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庄严宣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随后,在清帝退位诏书中也承认:“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位共和立宪国体。”这表达出满洲人对新国家的认同。
——据《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清帝退位诏》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国家观的变化趋势,并简析这些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国家观相比,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家观有何发展,并对其予以简要评价。
【答案】(1)趋势:从对地方政权的认同发展为对大一统国家的认同;从政治上的认同到意识形态的认同;从上层统治者的认同逐渐向社会下层百姓的认同扩展;对本朝的认同逐步强化。
原因: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或“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统治者强化集权统治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因素(如民族对立、政权并存等)的推动等。
(2)发展:突出主权在民;认同共和国,反对封建专制;强调对不同族群利益的尊重;平等对待各民族。
评价:立足于救亡的现实需要;代表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或“推动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强化了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有利于保证我国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解析】
本题根据材料一“一统天下的国家观……大一统……对国家忠诚被凸显出来”,据材料二“排满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民族之统一……共和立宪国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主权在民、认同共和国、平等对待各民族等方面指出与传统国家观相比,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家观有何发展。再从救亡的现实需要、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等方面对其予以简要评价。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形象五花八门,观点迥异。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1)古代: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文化,但有失偏颇,美化的成分很大。(2分)中国古代制度文化长期领先世界,并有鲜明的特色,如科举制度、世俗政治、重视教化等。(1分)但实行君主专制,皇权凌驾法律,是人治而非法治;(1分)儒家宣扬纲常伦理的等级秩序和重理轻欲的人性禁锢,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宗教迷信。(1分)伏尔泰美化中国制度文化,其目的在于借中国文化来宣传其改造法国社会的启蒙思想。(1分)
(2)近代: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片面的,有故意丑化之嫌。(2分)近代中国,统治者固然愚昧腐朽,政治经济落后,(1分)但中国人民是勇于反抗外国侵略,也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太平天国、义和团、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都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都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则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进程。(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西方对不同时期中国的评价,注意题目要求,选取两个时期进行说明,首先概述题目的含义,然后表明态度,寻找史实进行论证方面主要结合所列明的观点,既要看到中国不同时期的优点,又要结合史实明确指出西方国家所站的立场和目的,对不同阶段进行全面客观的叙述。
43.材料 1901年,清政府发布上谕,云:“人才为政事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于是,各地督抚纷纷遵旨办理,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书院改学堂的热潮。大多数书院的课程发生了重大变化,增加了西学、新学的比重,削减了旧的分量。书院从科举中剥离出来,向近代学校形态过渡或直接转化为新学堂,被纳入了新教育的体系中。
——摘编自马晓艳(近代化理念下教育体系的转型——以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进行书院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进行书院改革的意义。
【答案】(1)原因:清末“新政”的需要;传统书院教育不能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西方近代教育思想传人的促进;国内人士要求进行教育改革的推动。
(2)意义:促进西学或新学的进一步传播;为最终废除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加速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1901年,清政府发布上谕”,结合所学得出清末“新政”的需要;根据“大多数书院的课程发生了重大变化”得出传统书院教育不能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根据“增加了西学、新学的比重”得出西方近代教育思想传人的促进;根据“各地督抚纷纷遵旨办理,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书院改学堂的热潮”得出国内人士要求进行教育改革的推动。
(2)意义:根据“增加了西学、新学的比重”得出促进西学或新学的进一步传播;根据“削减了旧的分量”得出为最终废除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根据“书院从科举中剥离出来,向近代学校形态过渡或直接转化为新学堂,被纳入了新教育的体系中”得出加速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
44.【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威尔逊希望通过其十和平原则实现其充当国际誉察的威望。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英、法两国不得不借助威尔逊的声望和“中立”的地位,发表一个空洞的声明以抵消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十和平原则中第大唱“公开外交”令英法大为恼怒。战后“英国想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钳制美国,而美国则想对日本作一定让步,讨取好感,以使拆散‘英日同盟’。因此,双方都不愿得罪日本”。
于是,德国将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与日本。到华盛顿会议召开时,美国提出,“建立在各国共同放弃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扩张,通过密切的国际合作共同分享中国的原料和市场,维持远东的和平”。1922年2月,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中国解决了山东问题。
——摘编自冯晖《美国在巴黎和会及华盛倾会议上有关山东问题的态度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巴黎和会上英、美对日的态度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东问题最终赢得解决的原因。
【答案】(1)态度及目的:英国与日本接近,组建“英日同盟”,其目的是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势力钳制美国。美国对日本作一定让步,其目的是要拆散威胁自己在远东和太平洋利益的“英日同盟”。
(2)原因:欧美列强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方面矛盾激化;美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华原则得到列强认可;中国推行了灵活务实的外交方略;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推进。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英国想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钳制美国”以及所学可知英日接近以牵制美国;依据材料“美国则想对日本作一定让步,讨取好感,以使拆散‘英日同盟’”可知美国的态度和目的。
(2)依据材料“建立在各国共同放弃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扩张,通过密切的国际合作共同分享中国的原料和市场,维持远东的和平”和所学从欧美矛盾、美国“门户开放”政策、中国政府外交策略以及国内五四运动斗争等回答。
4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黄道婆是元代前期松江府人,曾漂泊到海南崖州从事很长一段时间的植棉和棉纺织劳动。黄道婆中年回乡后,看到家乡棉纺织生产的落后情况,决意使之改变。她向家乡人传授在崖州学到的整套棉纺织技术并结合内地传统的纺织工艺,进行改革:用她从崖州带回的棉种培育出适合于当地种植的优良棉种;用双把手摇轧棉的搅车代替原有的用手剥脱棉籽;用绳弦大弹弓代替指拨线弦小弓;制成脚踏三锭纺车;借鉴和汲取黎族织造“崖州被”的经验和方法,发展汉族传统织造工艺,创造了具有江南特色的“乌泥泾被”。这些织物具有独特的风格,被称为“云布”,风行一时。在黄道婆逝世后,松江府地区很快成为全国植棉业的中心,乡人为她造墓树碑,建祠塑像,奉祀香火,敬如神祗。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黄道婆改革棉纺织技术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黄道婆的历史功绩。
【答案】(1)特点:结合传统织造工艺;改良棉种和棉纺工具;融入民族特色形成独特风格。
(2)功绩:改进了棉纺织技术,提升了劳动效率;推动了江浙一带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她向家乡人传授在崖州学到整套棉纺织技术并结合内地传统的纺织工艺……培育出适合于当地种植的优良棉种……制成脚踏三锭纺车;借鉴和汲取黎族织造……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结合传统、改良棉种和工具、融入民族特色等方面概括黄道婆改革棉纺织技术的特点。
(2)功绩,根据材料“发展汉族传统织造工艺……松江府地区很快成为全国植棉业中心,乡人为她造墓树碑”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进技术、提升效率、棉纺织业发展、改善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简要评价黄道婆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