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9.50 KB
  • 2021-08-25 发布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1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14‎ 易错点1 对二战后的世界经济组织认识不清 二战后成立的某国际机构,以“促进汇价的稳定,维持会员国间有秩序的外汇安排”为宗旨。此机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错解】B、C、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二战后的世界经济组织认识不清,没有掌握各经济组织的主要宗旨。‎ ‎【正解】A ‎【解题思路】材料考查的知识是国际货币组织的宗旨,根据材料该组织是国际组织且是为了维护金融秩序,故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A选项正确;B选项的世界银行的宗旨最初是战后经济的恢复后来转为世界性的技术和发展性援助,和金融秩序的关系相对较小,故错误;C选项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是一个区域性的组织,致力于亚太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和多边贸易,与国际性的金融关系较小,故错误;D选项的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致力于贸易合作而非金融秩序,故错误。‎ 正确认识二战后的世界经济组织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时间 ‎1945年 ‎1945年 ‎1947年 ‎1995年 标志 性质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 具有法人地位的永久性国际组织 宗旨 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稳定国际汇率;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通过谈判消减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生活水平;扩大生产和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 ‎(2019年广东高考模拟)据1995年出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贸易纠纷案例汇编》统计,截至1993年,关贸总协定裁决的案件达230多起。这表明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A.规范了全球贸易秩序 B.协调了成员国间矛盾 C.减少了国际贸易壁垒 D.完善了国际贸易法规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关贸总协定裁决的案件达230多起”并结合所学知识来看,关贸总协定可以有效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故答案为B项。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贸总协定只规范了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秩序,以偏概全,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出国际贸易壁垒减少的问题,排除;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贸总协定成立之初只是一个临时协定,很多规则不严密,排除。‎ ‎【点睛】关贸总协定在解决国际经济贸易纠纷上,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关贸总协定解决国际经济贸易纠纷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至今没有具有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这就使许多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无法解决。‎ 易错点2 不能准确区分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某经济组织决定“自生效之日起在15年内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实施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以形成一个拥有3.6亿消费者,每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集团。”下列选项中,关于该经济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北合作,大国主导 B.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C.官方论坛,多重合作 D.承认多样,灵活开放 ‎【错解】B、C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性质、职能和作用。为了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美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由两个属于七国集团成员的发达国家和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组成,它们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内组成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次尝试。‎ ‎【正解】A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经济组织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以美国为主导,南部合作和大国主导是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显著特征,故答案为A项。B项,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特征,排除。C项,官方论坛,多重合作不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排除。D项,承认多样,灵活开放为亚太经合组织特征,排除。‎ 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比较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成员 欧洲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 权力机构 有超国家的权力机构 无超国家的权力机构 无超国家的权力机构 其他 统一货币为欧元 以美国为主导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性质 经济政治合作组织 区域性经济组织 区域性经济组织 特点 合作程度高,规模大 第一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区域集团 经济文化差异巨大,论坛式合作方式 体现趋势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 ‎(2019年广西高考模拟)下面为二战后欧洲某一组织的发展壮大示意图,其形成与发展反映出 A.美苏在欧洲的对抗加剧 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C.欧洲一体化的程度加深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各成员国决心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愈益密切的联合基础,1967年成为欧共体,1993年欧盟成立,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加入欧盟的成员国越来越多,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美苏在欧洲的对抗,故A项错误。欧盟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故B项错误。这体现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故D项错误。‎ 易错点3 不能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1916年列宁指出,“只要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过剩的资本就会输出国外,输出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提高利润”。列宁所说的情况在今天已经有所变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进行了对外资本输出。据统计,1996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为510亿美元,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5%。这种变化反映了 A.资本输出的本质已发生改变 B.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化主导力量 C.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有所增长 D.世界经济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错解】B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及其本质。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学生理解清了这一点,即不会出现错选。‎ ‎【正解】C ‎【解题思路】从材料“据统计,1996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为510亿美元,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5%”可以得出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在壮大,说明世界经济向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力量在增长,答案为C。材料无法体现资本输出的本质发生改变,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化主导力量,B错误。已经形成的说法错误,D错误。‎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1.贸易自由化 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加快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WTO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生产国际化 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缩短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金融全球化 世界性金融机构网络的建立使得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4.科技全球化 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和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 ‎(2019年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二战结束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组建的“七国集团”主导了全球经济秩序,到1999年该集团发展为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这一历程主要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B.世界经济向体系化方向发展 C.广大发展中国家迅速堀起 D.西欧联合推动多极化趋勢 ‎【答案】A ‎【解析】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七国集团”再到“二十国集团”,主要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中“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并未体现“体系化”,故B项错误。题干既涉及“西方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说法不符合题意,以偏概全,C错误;材料主要探讨经济全球化,D错误。‎ ‎【记忆点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1.背景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 ‎(2)二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 ‎(3)主要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 ‎2.内容 ‎(1)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组成的。‎ ‎(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它是通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建立起来的。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3.评价 ‎(1)积极方面 ‎①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稳定。‎ ‎②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世界各地经济的发展,发展相对缓慢的国家可以更多地得到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③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2)消极方面:‎ 对发达国家有利,为美国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条件,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记忆点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关系 ‎1.成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货币体系,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因其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特殊任务,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世界银行则是欧洲国家与美国间相妥协的产物,即美国帮助欧洲国家复兴经济,欧洲国家接受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制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制度,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因而,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 ‎【记忆点三】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异同 项目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贸总协定 不同点 性质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支柱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作用 稳定世界金融秩序 稳定世界贸易秩序,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 相同点 ‎①都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的产物 ‎②在三大组织中,美国都占有特殊地位 ‎③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化、制度化 ‎④都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忆点四】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1.原因 ‎(1)国际政治走向缓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促使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以应对国际竞争。‎ ‎(2)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务等)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3)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 ‎2.影响 ‎(1)有利于加强区域内各国经济的联系,促进其发展;也有利于加强集团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有利于全球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 ‎(2)区域集团均具有排他性,在一定程度上又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有阻碍作用,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区域集团中的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3.启示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要适应形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2)区域经济合作并不只是享受利益,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3)发展中国家应在经济区域一体化大潮中学会如何避害趋利。‎ ‎【记忆点五】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 ‎(1)特征 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 ‎(2)表现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占据绝对优势,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马歇尔计划等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2.20世纪70年代 ‎(1)特征 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表现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增长缓慢,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发展中国家开始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各种原料输出国和生产国组织(如石油输出国组织)建立起来,一批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韩国)脱颖而出。‎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 ‎(1)特征 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纵深发展,区域集团化步伐加快。‎ ‎(2)表现 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美、日、欧争夺势力范围和经济主导权的斗争直接推动了北美、亚太、西欧三大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在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出现了一大批各种层次的区域集团化组织。‎ ‎4.21世纪 ‎(1)特征 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全球化。‎ ‎(2)表现 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两种趋势都迅速增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知识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 ‎【记忆点六】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联系 ‎1.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1)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 ‎(2)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或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记忆点七】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及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1.含义 指经济全球化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双刃剑”作用的表现 ‎(1)对发达国家 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对发展中国家 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 ‎①机遇:引进发达国家技术、资金,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促进国家发展。‎ ‎②挑战:民族工业和民族经济受到冲击;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生态环境因发达国家高污染产业的转移遭到破坏;面临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3)对世界发展 ‎①积极:能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促使不同文明与民族间交流的加强。‎ ‎②消极:加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全球范围的文明和价值观冲突加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3.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1)顺应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 ‎(2)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经济全球化发展本国经济。‎ ‎(3)实施“科教兴国”,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强经济安全防范。‎ ‎(4)加强南南合作,合理运用全球化规则,致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自身经济主权。‎ ‎【记忆点八】全面认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影响 ‎1.机遇 ‎(1)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 ‎(3)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有利于我国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 ‎(5)有利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挑战 ‎(1)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会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激烈的竞争,有些行业会受到冲击。‎ ‎(2)中国的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1.(2019年4月浙江选考,25,2分)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这个条约旨在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联合的第一步是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标志着法德和解。根据材料“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可判断出是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C选项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属于美国复兴欧洲计划,主要目的是了防止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张,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A选项排除。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属于欧洲联合的第二步,B选项排除。欧盟具有政治和经济组织的双重性质,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2.(2019年江苏卷,20,3分)“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A.传统文化的价值 B.文化理念的趋同 C.商业的文化功能 D.外来文化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A选项符合题意。文化理念的趋同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材料与商业的文化功能无关,C选项排除。重视外来文化的影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3.1963年,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宾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十年来我们在收支平衡中能够允许亏空,是因为我们的债券普遍的被作为货币接受。”材料表明当时美国 A.外部债务大幅度下降 B.利用国际金融规则谋利 C.黄金的储备不断增加 D.任意调整黄金美元比价 ‎【答案】B ‎【解析】材料主旨强调的是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为自己谋利,材料“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强调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货币体系,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 ‎4.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临时试用协议书》。美日贸易战、美欧农产品战持续不断,这说明 A.关贸总协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B.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C.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 D.关贸总协定受到美国的控制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可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临时试用协议书》的宗旨是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但该协定建立后,美日贸易战、美欧农产品战仍然持续不断,这说明关贸总协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关贸总协定建立后贸易战、产品战仍然存在,不是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C选项错误,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尚未实现;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关贸总协定受到美国的控制。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5.下图反映了1955—2007年1美元兑换日元的数量变化,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二战后初期日美经济发展同步 B.日元贬值助推日本经济崛起 C.世界经济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D.美元优势地位逐渐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世界的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材料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了“1955—2007年”日元与美元汇率的变化,其中“1955—1971年”汇率基本保持稳定,“1971年”后汇率发生了较大的波动,而“1955—1971年”正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间基本一致,故D正确;“二战后初期日美经济发展同步”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日本经济的发展情况,与题意不符,故B排除;“世界经济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在图中看不出来,故C排除。‎ ‎6.如图为联邦德国的一幅讽刺漫画,标题为“在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路上”。这表明 A.欧共体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大 B.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利益之争 C.法国主导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英国与欧共体诸国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依据漫画,当英国轻松地越过比利时、荷兰以及卢森堡后,横亘在他前方的是硕大的难以逾越的法国,寓意英法之间的矛盾关系,英法争夺欧共体的主导权,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欧共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平衡,故A项错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法国的主导作用不如德国,故C项与史实不符;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阻力主要来自法国,漫画也没有说明英国受到其他国家阻碍的信息,故D项错误。‎ ‎7.下面是美国与墨西哥1989~1998年贸易发展情况图,由此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后 A.使墨西哥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B.使美墨形成了经济优势互补 C.有利于北美区域经济的发展 D.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据图示“美国与墨西哥1989~1998年贸易发展情况”可知美国对墨西哥的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说明美墨之间贸易推动了北美区域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墨西哥仍为发展中国家,排除;图示信息是美国对墨西哥的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与美墨之间的经济互补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出对发展中国家不利,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8.下边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部分活动简表。据此可知,亚太经合组 时间 活动及成果 ‎1989年 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 ‎1991年 韩国汉城第三届部长级会议确定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活动范围和方式 ‎1993年 美国西雅图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明确亚太经合组织的目标 ‎1995年 日本大阪第七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行动议程”‎ A.实现了亚太贸易自由化 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C.受到了发达国家的控制 D.维护了国际秩序的稳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亚太经合组织的部分活动简表”列举的活动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故答案为B项。亚太贸易自由化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亚太经合属于具有多边性质的合作论坛,没有受到任何国家的控制,排除C项;亚太经合属于论坛组织,不能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排除D项。‎ ‎9.1967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以求在经济、社会等领域互助合作。到世纪之交,文莱、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以及东帝汶先后加入以后,加快了建立东南亚自由贸易区的步伐。从东盟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A.东南亚区域国家合作逐渐深入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各个领域 C.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成立联盟 D.东盟国家的合作发展到政治领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区域集团化。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从“东南亚国家联盟”到东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东南亚国家间的经济、社会合作逐渐深入,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各个领域”的表述过于绝对,错误;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向东南亚自由贸易区发展,并未体现国家联盟成立的增多;D选项错误,“自由贸易”体现的是经济领域的合作,并未涉及政治领域。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有人认为从新航路开辟之后全球化已经开始,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A.会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B.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 C.对当今中国来说是利大于弊 D.对各国来说均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来看,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来说,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故答案为D项。A项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全球化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未说明全球化对当今中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排除。‎ ‎11.随着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货币制度甚至成为了大国兴替的催化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的传统资本主义强调重商主义,东印度公司以及为政府筹借战费的英格兰银行,加上巨额资本和海外市场触动的工业革命,代表着欧洲对国富民强的理解。而美国金融资本主义以发债独立、以债还债,更能够理解资本市场的深意,债务是革命中凝结力量的利益纽带,是新生的合众国得以巩固并收获信誉的可持续手段。1803年,通过向国内外发行公债,美国融资买下路易斯安那。交易兴旺的证券市场随后为工业革命、科技创新成功融资。至1804年,53%的美国公债由欧洲人购得,美国银行62%的股份也在外国投资者手中。‎ ‎——王巍《金融可以颠覆历史:大国崛起的秘密》‎ 材料二 1943年4月,为稳定战后世界货币体系并促进国际贸易,美国、英国各自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国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至此,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 ‎——李红梅《国际经济关系新格局与中国的谋略》‎ 材料三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冲击,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美国没有了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经与黄金总库成员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20世纪70年代初,在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般。”在巴黎,出租车上挂着“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甚至乞丐也在自己的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 ‎——常远《新常态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美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差异。‎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伦敦、巴黎等地“不再接受美元”的原因。‎ ‎【答案】(1)英国:强调重商主义;以政府控制的垄断公司为主;设立国家银行出错军费;巨额资本和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美国:以债务作为凝结力量与巩固信用的手段;证券市场为工业革命、科技创新提供融资;国家工作和银行股份被外国持有。‎ ‎(2)影响:一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使战后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发展,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美元在该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3)原因:20世纪7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进入经济“滞胀”局面;美国经济实力下降,霸主地位动摇;美元贬值,实行美元与黄金比价的自由浮动;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实行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解析】(1)根据材料“欧洲的传统资本主义强调重商主义,东印度公司……英格兰银行,加上巨额资本和海外市场触动的工业革命”从经济政策、扩张形式、国家银行的设立等分析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方式;根据材料“债务是革命中凝结力量的利益纽带”“交易兴旺的证券市场……在外国投资者手中。”从债务的作用、证券市场和对外国资金的利用分析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方式。‎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内容,从对世界和美国两个方面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20世纪60~70年代,……美元的信誉受到冲击”“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经济实力下降、浮动汇率制的出现和西欧日本崛起分析原因。‎ ‎【点睛】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1年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大事记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概括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或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趋势或特点,论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趋势: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明显。‎ 论述:二战后,在吸取贸易保护主义教训的基础上,1947年10月,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以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为宗旨,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1995年,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它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总之,二战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世界贸易的发展,贸易自由化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其他答案,如战后欧洲向一体化发展;各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或战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等,只要围绕材料中的事件,叙述史实正确皆可)‎ ‎【解析】根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临时使用定书》开始实施”“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可概括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明显。论述:联系所学知识,从关贸总协定成立的原因、过程、宗旨、作用等角度说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促进了世界经济联系;再联系所学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宗旨和作用,说明世贸组织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最后,进行总结说明,二战后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贸易自由化不断推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