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2.00 KB
  • 2021-08-25 发布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曲塘中学2019-2020学高一上学期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江苏省曲塘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检测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历史上,一个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称之“义门”。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其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足足延续了十五世。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家族累世同居”体现了宗法制注重血缘关系和亲情的特点,故B正确;世袭制指某种职位或等级的世代相传,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分封制指周王分封土地和人口给诸侯,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郡县制是秦朝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家族累世同居……合众生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法制的角度正确理解该信息含义,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 A. 执掌奏章,下达诏令 B. 统领百官,处理政事 C. 监察官员,审理大案 D. 草拟诏书,审议执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可知在胡三省看来,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官员,审理大案,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供相关执掌奏章的信息,A项错误;统领百官的是丞相,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在御史大夫有草拟诏书的职责,D项错误。‎ ‎3.《南齐书·褚渊王俭传》载:“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则知殉国之感无因,保家之念宜切。”该现象缘于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体现重门第的选官特点,故选C;A是奴隶主贵族世代垄断官位爵位的制度,排除A;察举制是地方向中央举荐官员的制度,排除B;D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选官制度,排除。‎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南齐书”,结合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度,故排除ABD,故选C。‎ ‎4.“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 A. 创立皇帝制度 B.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 C. 推行郡县制度 D. 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可以看出材料涉及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郡县制,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详解】‎ ‎5.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秦朝的承相 B. 唐朝的门下省 C. 宋朝的枢密院 D. 明朝的内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并结合所学可知给事中应该隶属于唐朝的门下省,唐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权驳回诏书,故选B项;秦朝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宋枢密院负责军事,明朝内阁不是正式的中央机构,都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 ‎6.清蒋炯《踏车曲》描述了某劳动工具,“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该工具是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本题材料提到,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翻车的特点,结合图片信息,应该选C。A是曲辕犁,B是耧车,D是筒车,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7.织锦是宋代丝织生产中一项主要的品种,其中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有可能产自 A. 家庭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结合所学可知,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皇室、贵族使用,不在市场上流通,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农民个人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部分才在市场流通,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投放市场,供民间消费,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工场手工业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需要掌握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工场手工业的产品流向和特点。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8.西汉贡禹上书称:“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材料反映汉代官营手工业 A. 规模庞大,不计成本 B. 高效运行,管理严格 C. 分工细致,技艺精湛 D. 产品精美,面向市场 ‎【答案】A ‎【解析】‎ ‎“三服官”是汉代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表明规模大,耗费大,A正确。BC不符合材料,排除;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进入市场流通,故排除D。‎ ‎9.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B. 地域性商帮开始出现 C. 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D. 城市商业发展繁荣 ‎【答案】D ‎【解析】‎ ‎【详解】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排除A;商帮是地域性商人群体,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区域长途贩运兴盛的信息,排除C;当时苏州经济繁荣,商品应有尽有,反映了明代商业发展繁荣,故选D。‎ ‎10.明朝中叶歙人潘侃曾说:“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毂四方不可”;《许氏世谱》记有“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弛千里”。材料主要反映 A. 徽商无视国家经济政策 B. 长途贩运是徽商重要经营方式 C. 徽商资本雄厚吃苦耐劳 D. 徽州商业经营的传统源远流长 ‎【答案】B ‎【解析】‎ 材料只是反映了徽商的主要经营方式,没有体现徽商无视国家经济政策的观点,故A错误。由材料“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毅四方不可”、“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弛千里”可知,商人获得高额利润重要的经营方式就是区域间的长途贩运,故B正确。题干侧重阐述的是商人的经营方式,不是其资金的多少,故C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商人依靠长途贩运获得高额利润的信息,没有涉及商业传统的内容,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徽商的重要经营方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贾人几遍天下”、“非转毂四方不可”、“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驰千里”进行分析理解即可。‎ ‎11.历史课上,老师询问小明(左)和小文(右),你们心目中的好国君应如何治理国家,两人的回答如图。你认为小明和小文的阐述分别对应的思想家派系是 A. 儒家、道家 B. 法家、墨家 C. 儒家、墨家 D.‎ ‎ 法家、道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用刑罚、权术和威势统治臣民”体现了法家严刑峻法的思想。“顺应情势,让人民自由发展,不干涉人民的生活”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儒家和墨家思想,排除ABC项。故选D。‎ ‎12.“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此诗阐释的观点应属于 A. 朱熹 B. 陆九渊 C. 王阳明 D. 李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个个人心有仲尼,……只是良知更莫疑”可知此诗的观点是认为良知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只需要向内心探寻即可,符合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主张,故选C项;诗中所反映的观点是“致良知”,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强调“吾心便是宇宙”,李贽反对迷信权威,都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 ‎13.朱熹认为:“为吾民者,父义,兄友,弟敬,子孝……以上同保之人今仰互相劝戒,孝父母,恭敬长上,和睦宗姻,周恤邻里,各依本分……事迹显著,即仰具申,依条旌赏。”该主张产生的直接效果是 A. 理学观念逐渐渗透为民众的行为规范 B. 理学发展为心学 C. 经世致用成为时代风尚 D. 理学消解了佛教和道教的民间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孝父母,恭敬长上,和睦宗姻,周恤邻里,各依本分……事迹显著,即仰具申,依条旌赏”可知朱熹主张对符合儒家伦理规范的行为进行旌赏,这一做法有助于强化人民的伦理观念,从而使理学观念逐渐渗透为民众的行为规范,故选A项;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并没有将理学发展成为心学,排除B;经世致用出现于明后期,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C;D项说法明显不符合事实,排除。故选A。‎ ‎14.“他”肯定理离不开物,认识事物之理就必须“与物接”,所谓的格物穷理也就包含了接触自然界具体事物而认识其规律之义,含有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他”是 A. 朱熹 B. 陆九渊 C. 王阳明 D. 王夫之 ‎【答案】A ‎【解析】‎ 对材料进行分析可知,材料强调了理学家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而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朱熹是理学家,故选A;陆九渊和王阳明是心学家,故可排除;王夫之是唯物思想家,不是理学家,故可排除D。‎ ‎15.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极力宣扬并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 A. 程颐 B. 朱熹 C. 李贽 D. 王阳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关键信息“心存良知”,可知与心学家王阳明有关。王阳明认为人性是不能泯灭的,重要的是通过‘良知’让人分清善恶,让人的心变得向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 ‎16.据《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记载: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两岸建立商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娱乐行业。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封建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 交通便利是商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C. 城市商业发展逐渐摆脱时空限制 D. 商业发展促进了新的经济因素产生 ‎【答案】C ‎【解析】‎ A、B材料无法体现;“允许在开封汴河两岸建立商店”“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表明宋朝逐渐放松了对城市商业时空限制,故C正确;D材料无法体现。‎ ‎【名师点睛】‎ 尊重材料是解题关键,材料反映的是五代末期到宋朝逐渐放松了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17.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巔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 A.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C.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根据题干中“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可以定位这场运动指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清王朝的统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动摇北洋军阀统治的是发生于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排除A项;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是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排除B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是发生于1927—1937年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C项。‎ ‎18.据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等有关资料统计,从大沽炮台失陷的第二天到6月15日,清政府调京师、察哈尔、密云、热河、黑龙江、吉林等处兵勇共14900名。其中调赴通州一带防堵的9900名,调赴南苑防堵的4000名,调赴山海关防堵的1000名。据以上材料判断,此次布防应发生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咸丰朝”判断可知CD不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光绪朝时期,故CD错误;由“通州”、“南苑”、“山海关”防堵可知战争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故排除鸦片战争,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 ‎19.1866年,清政府最早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途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印象深刻。他在《乘槎笔记》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此时的曼彻斯特 A. 城市规模世界之最 B. 是英国的重工业基地 C. 出现纺织垄断集团 D. 是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可以看出,此时的曼彻斯特已成为世界棉纺工业之都。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曼彻斯特的城市规模,排除A项;棉纺织业属于轻工业,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垄断现象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产生的,排除。‎ ‎20.如图是太平天国西征时在鄱阳湖大败曾国藩湘军的场景,下列关于太平军西征历史描述正确的是 A. 打败湘军后,西征军迅速占领许多州县,夺取清朝半壁江山 B. 由于孤军深入,西征最后失败 C. 西征军曾一度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 D. 配合西征,壮大实力,太平天国颁布了《资政新篇》‎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太平天国的西征取得了辉煌的军事成果,占领许多州县,夺取清朝半壁江山,A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由于孤军深入,最后失败的是北伐军,北伐军曾一度打到天津郊区,震动郊区,排除BC;《资政新篇》的颁布是为了挽救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的统治危机,并非为了配合西征,排除D。故选A。‎ ‎21.《真理与价值》一文中提到:“文艺复兴运动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 抨击教会的禁欲苦行 C. 弘扬民主共和的精神 D. 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弘扬民主共和的精神是启蒙运动而非文艺复兴,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文艺复兴的确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文艺复兴也极力抨击教会的禁欲苦行,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文艺复兴宣扬的是资产阶级的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分清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明白弘扬民主共和的精神的是启蒙运动。‎ ‎22.下表是《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表》‎ 地方权力 ‎ 中央与地方重合的权力 ‎ 中央权力 ‎ 调控州内贸易;设立公共教育体制;制定地方性法规等 ‎ 保证税收、健康及公共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等 ‎ 调控州际及对外贸易、宣战、发行货币等 ‎ 该表反映了美国的政治体制是 A. 邦联制 B. 联邦制 C. 中央集权制 D. 地方分权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表》主要反映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关系,材料表明地方权力主要涉及调控州内贸易;设立公共教育体制;制定地方性法规等,而中央权力主要涉及调控州际及对外贸易、宣战、发行货币等。可见美国的政治体制是联邦制。故选B。‎ ‎【名师点睛】‎ 美国政府构成原则 ‎(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在联邦与州的关系上,肯定了联邦的权力高于州的原则,同时也确定了联邦与州的分权原则。(2)分权制衡原则。将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别授予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的出现。(3)民主制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政府构成原则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3.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 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 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C. 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 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可知这等于接受了由外国人协商关税税率的原则,是对于国家关税主权的出让,所以B符合题意;A选项不符合史实,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CD。‎ ‎24.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役的中外兵力对比表(单位:人)。由此表可知这次战争( )‎ 战役 ‎ 时间 ‎ 英 ‎ 法 ‎ 英法联军 ‎ 中国 ‎ 第一次广州之战 ‎ ‎1856.10 ‎ ‎139 ‎ ‎ ‎ ‎ ‎ ‎15000 ‎ 虎门之战 ‎ ‎1856.11 ‎ ‎1380 ‎ ‎ ‎ ‎ ‎ ‎1700 ‎ 第一次大沽之战 ‎ ‎1858.5 ‎ ‎660 ‎ ‎518 ‎ ‎1178 ‎ ‎10000 ‎ 八里桥之战 ‎ ‎1860.9 ‎ ‎3500 ‎ ‎1500 ‎ ‎5000 ‎ ‎34000 ‎ A. 是由英法两国共同发动的 B.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 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D. 使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认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图表信息“中外兵力对比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与图表主旨不符,排除;B项结论仅从图表信息无法得出,排除;D项“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图表信息无从体现,排除;从图表中清政府投入的“巨大数额兵力”,再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局——清政府战败,可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25.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得越少。”上述言论反映了苏格拉底哲学思想是 A. 认识你自己 B. 无知者无畏 C. 崇尚知识 D.‎ ‎ 崇尚理性和法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得越少”可说明苏格拉底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体现了他崇尚知识的哲学思想,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苏格拉底崇尚知识,而不是认识你自己、无知者无畏、崇尚理性和法律,排除ABD项。故选C。‎ ‎26.马丁·路德指出,“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上述论述旨在 A. 宣扬信仰得救 B. 否定宗教信仰 C. 主张民族国家 D. 批判专制王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可知马丁路德强调的是宣扬信仰得救,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宗教信仰,B选项排除。CD选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 ‎27.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可分割。”以上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康德 D. 卢梭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社会秩序是一项神圣权利”、“权力与自由”体现了社会契约、自由平等,结合所学可知,卢梭主张的是社会契约论,D选项符合题意。伏尔泰主张的是开明君主专制,A选项排除。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B选项排除。康德提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C选项排除。‎ ‎28.观察下图,你认为导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 工业革命的影响 C. 圈地运动的影响 D. 殖民扩张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我们要注意到表格中所给出的三个时间:1801年、1851年、1901年。这三个时期表达出19世纪的英国各行业就业人口比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和服务业比重明显增多,农业减少。结合当时的背景,我们得出工业革命对此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发生于15世纪,不符合这个大背景;C选项错误,圈地运动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14/15世纪);D选项殖民扩张在16-17世纪迅速发展,但是没有对服务业和工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点睛:解答本题可以从时间角度入手。从材料来看,表现出的是19世纪的英国个行业比例的变化,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时间,根据选项来依次比较排除,选出最合适的选项。‎ ‎29. “刚诞生的共和国组建了一个反映启蒙思想原则的政权……□□领导人将联邦政府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同意遵从这份宪法,保障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及宗教信仰自由等个人自由。”文中“□□”可填入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刚诞生的共和国……反映启蒙思想原则……联邦政府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美国建立,制定1787年宪法,体现了启蒙思想原则,故B正确;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不是共和国,故A排除;法国不是“联邦政府”,故C排除;1871年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不断思索和反思自我……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人而不是自然界的事务上”,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宪法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30.某同学在阅读《欧洲史》时,看到这样一条史料:“17世纪……的商船吨位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3/4,拥有1.5万艘商船,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挪威的木材、丹麦的鱼类、波兰的粮食、俄国的毛皮、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棉纺织品、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等,人都由……商船转运。”其中省略的国家是 A. 西班牙 B. 荷兰 C. 英国 D. 法国 ‎【答案】B ‎【解析】‎ ‎“17世纪……的商船吨位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3/4,拥有1.5万艘商船,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发达,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材料省略的国家是荷兰,故选B。‎ ‎【名师点睛】‎ 材料关键信息有“17世纪”“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联系所学知识,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31.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陈旧的制度”被淘汰是通过 A. 《权利法案》颁布 B. 责任内阁制形成 C. 1832年议会改革 D. 两党制度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责任内阁制形成形成于18世纪中期,当时英国还没开始工业革命,排除AB;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这是英国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出的重要一步,C正确;英国最早在光荣革命前产生了组织松散的辉格党和托利党,1832年议会改革后,托利党改名为保守党,辉格党改称为自由党,并且开始形成严密的党组织及领导核心,D与题干不符。‎ ‎32.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包括 ‎①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 ‎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 ‎③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④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属于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的表现,故①不选,“商业革命”是指贸易范围空前扩大,美洲的玉米、可可、马铃薯、烟草传入到欧洲,商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②③④正确,选B。‎ ‎【点睛】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引起“商业革命”:贸易范围空前扩大,美洲的玉米、可可、马铃薯、烟草传入到欧洲,商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两个沿岸次序不能调换)。3)引发“价格革命”:依靠固定地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活动的资产阶级地位上升。4)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5)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促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6)葡、西等国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 ‎33.16世纪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几乎涉及到了每一个人。对于宗教改革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 导致新的教派出现 B. 使宗教摆脱了神的影响 C.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 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只是改变了人们信仰的方式,而没有使宗教摆脱神的影响,人们仍然信仰上帝,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34.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答案】A ‎【解析】‎ 题中的“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即是市场需求的扩大,它成为工业革命产生及扩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35.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既然不可能把国王挡在门槛之外,那得就正视国王一直在场的事实。需要谋划的是如何把国王关进笼子。”17世纪以来,英国国王最终被关进笼子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光荣革命的进行 B. 《权利法案》的颁布 C.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 1832年议会改革进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把国王关进笼子”是指限制国王的权力,题目要求“英国国王最终被关进笼子的标志性事件”,英国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故选C。A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标志,故排除B。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 ‎36.“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富丽堂皇的船只无帆无风也能航行得象箭一样快……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能在一瞬间传遍世界,镰刀自动收割,纺车自行转动,铁犁自动开沟,而我们仍象过去一样渴望得到面包。”这是19世纪晚期一位克罗地亚农民发出的感叹,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 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 B. 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 C. 生产工具的重大革新 D. 社会矛盾得到基本缓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中的“富丽堂皇的船只无帆无风也能航行得象箭一样快,……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能在一瞬间传遍世界”可知A正确,又因为它们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故B正确。而根据“镰刀自动收割,纺车自行转动,铁犁自动开沟”可知C正确。根据“而我们仍象过去一样渴望得到面包”可知社会矛盾尖锐,故D错误。根据所学,工业革命后,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尖锐,故而社会主义学说由此而诞生。‎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 ‎37.马丁·路德宣称:“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此理解最全面的是( )‎ A. 世俗政权主持宗教仪式 B. 教会有权解释《圣经》‎ C. 消除了教皇与世俗的隔阂 D. 国家政权应该高于教会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这说明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世俗政权主持宗教仪式,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解释《圣经》,故B项错误;这一主张激化了教皇与世俗的矛盾,故C项错误。‎ ‎38.1803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总统杰斐逊虽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据此可知美国(  )‎ A.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B. 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C. 国会权力至高无上 D. 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1803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总统杰斐逊虽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可知,美国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美国实行行政权(总统)、立法权(国会)、司法权(法院)三权分立与制衡,每一项权力都受到其他两项权力的制约。故答案为D项。美国实行行政权(总统)、立法权(国会)、司法权(法院)三权分立与制衡,排除AC项;美国总统选举是介于间接选举与直接选举之间的一种选举制度,不是由国会选举产生,而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排除B项。‎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二、材料题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及其它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16、17和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络已经形成,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网络的中心,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但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佛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三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遭到拒绝……并带来了大批科学仪器作为礼物,希望以此引起清朝的重视。但清政府却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就一概视为“奇巧淫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指出在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对外贸易中欧洲处于怎样的地位?在欧亚贸易中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应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中国的政治因素分析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 ‎(3)结合英国的国情分析材料三中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背景,并指出马嘎尔尼在中国的遭遇反映了清政府怎样的心态?‎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亚贸易地位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答案】(1)地位:欧洲居于主导地位。‎ 根本原因:亚洲以自然经济为主体。‎ ‎(2)变化:下降。‎ 原因:中国仍坚持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遭到列强侵略。‎ ‎(3)背景: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兴起(对外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 心态:天朝上国(夜郎自大)。‎ ‎(4)问题:工业文明战胜农业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解析】‎ ‎【详解】根据“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及其它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可知在欧美非三大洲的贸易中欧洲居于主导地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在于亚洲主要是以自然经济为主,自给自足。‎ ‎(2)根据“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络已经形成,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网络的中心,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可知随着欧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出现下降。原因可从中国国内的专制政治、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等方面进行概括。‎ ‎(3)根据“1792年”并结合所学可从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兴起的角度总结相关背景。根据“清政府却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就一概视为‘奇巧淫技’”可知反映了清朝天朝上国的心态。‎ ‎(4)结合所学并综合材料内容可知,欧亚贸易地位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为工业文明战胜农业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0.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中华文体库》‎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四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 ‎(2)材料二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 ‎(3)根据材料三,概括马丁路德的观点。‎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5)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答案】(1)特点:重视人的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崇尚道德;尊崇理性。‎ ‎(2)阶级:新兴资产阶级。‎ 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3)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4)批判对象:更加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并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政治追求:追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性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5)认识: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不断向前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主要是重视人的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和崇尚道德与理性。‎ ‎(2)根据“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指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宣扬资产阶级思想。‎ ‎(3)根据“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可知马丁·路德认为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4)根据“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批判对象上,启蒙运动指向的是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在政治追求上,启蒙运动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内容,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5)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内容可知,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