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5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湖南省衡阳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考生注意:1、本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次、姓名、考号在答题卷上填写清楚。
3.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交卷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1.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唐代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A. 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
B. 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
C. 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
D. 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唐代墓志署名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的变化就是不再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为主,说明世家大族走向没落,反映了科举制的实施导致旧的门阀士族的衰落,故A正确;摧垮世代荫袭家族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而不是藩镇割据,故B排除;大一统局面在秦汉时已经出现过,故C排除;题意与民族交融无关,故D排除。
【点睛】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2.明清时期杭州东街(现建国北路)的丝行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开张,四月的小满一过,近到笕桥、乔司(方言“茧桥”“缫丝”的谐音),远到南浔、湖州,投售土丝的蚕农摩肩接踵……东街的土丝收购价一高,德清、海宁的蚕农摇船赶来了……从中可以得出
A. 杭城经济文化生活丰富
B. 杭城丝织业十分繁荣
C. 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
D. 资本主义萌芽始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材料,可知每年正月开张,四月蚕农繁忙,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交换非常活跃,实质上说明了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杭城的文化生活,故A排除;材料只是反映了土丝买卖,没有反映杭城丝织业十分繁荣,故B排除;材料并未涉及雇佣关系,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故D排除。
【点睛】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2、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5、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互相促进。6、国内贸易、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7、古代金融业与商业互相促进。
3.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改变)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
A. 礼乐制度分崩离析
B. 儒、墨两家与其他学派斗争激烈
C. 分封制的逐渐瓦解
D. 学术力图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分崩离析,但与材料强调学术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不符,故A排除;材料强调战国时期学术适应政治现实政治的需要,而不是儒、墨两家与其他学派斗争激烈,故B排除;分封制的逐渐瓦解与诸侯争霸有关系,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根据材料可知,诸子百家的宗旨是“以其天下”,即其学说服务于政治,故D正确。
4.《史记》记载,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亲与舍人共饮食,“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魏国贵族信陵君魏无忌“为人仁而下土,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致食客三千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贵族势力影响诸侯争霸的结局
B. 社会阶层的分化明显加剧
C. 对士阶层的倚重之风盛行
D. 权力下移成为诸侯的无奈抉择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贵族对士阶层的重视,但没有体现出诸侯争霸的结局,故A排除;士仍然属于统治阶层,士阶层的崛起与社会阶层的分化无关,故B排除;材料孟尝君“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 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土,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体现出战国时期贵族对士阶层的重视,对士阶层的倚重之风盛行,故C正确;贵族利用士阶层巩固统治,权力没有下移,故D排除。
5.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
A. 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
B. 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C. 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 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白虎观会议统一今文经义,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从西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占据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强化思想控制,故D项错误。
【点睛】“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是解题的关键。
6.董仲舒说:“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 主张天子显德以示民的重要性
B. 教化民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 论证“天人感应”的合理性
D. 强调“君权神授”的正当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意思便是人民未能直接承教于天,退而受教于王,因此王教化民众十分重要,故A正确;该题重点虽在强调教化民众,但并未说明目的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故B
排除;本题并未论证“天人感应”的合理性,故C排除;本材料的重点不在论证“君权神授”的正当性,故D排除。
7.在明朝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一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
A. 以“异端”而自居,倡导唯物思想
B. 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
C. 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李贽的思想主要是唯心思想,A项说法错误,故A排除;“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和“君不君,臣不臣”,这些言论反映了明朝政治的黑暗,对封建的三纲五常礼教是极大的挑战,故B正确;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与题意无关,故C排除;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D项说法错误,故D排除。
【点睛】李贽的思想主张:第一,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第二,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强调人的个性。第三,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第四,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8.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元自文章上言之,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以其自然故,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王国维肯定元杂剧的主要是因为它
A. 是元朝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产物
B. 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的历史
C. 体现元朝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
D. 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
【答案】D
【解析】
【详解】元杂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但本题强调其记录社会现象而体现的历史价值,故A
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元朝政治黑暗的内容,故B排除;“各阶级的政治主张”是对材料的过度解读,各阶层范围过大,故C排除;根据材料“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可知元杂剧反映了当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故D正确。
9.下图是西汉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墓出土的两枚印章,印文分别是“刘贺”、“大刘记印”。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隶书尚未得到推广
B. 书法艺术趋于成熟
C. 篆书印章端庄豪放
D. 篆刻重艺术轻实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篆书的艺术特色,并没有涉及到隶书,故A排除;材料中篆刻并不能说明中国古代书法的成熟,故B排除;结合图片中篆书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可以看出篆书印章端庄而豪放,具有美感,故C正确;篆书也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并不能只通过印章说明篆书重艺术轻实用,故D排除。
【点睛】秦以前的统称大篆;秦统一后的文字,称小篆(即秦篆、斯篆);汉代则出现了一种专用于摹印的书体称缪篆。属大篆范畴的,有金文、石鼓文、籀文;秦篆类的包括诏版、权量书体;汉篆则还有汉砖、碑额书体。而且在篆书中,一个字往往出现多种写法,有的甚至多达百余种。但是不论篆书有多少类别和多少写法,归根结底却"万变不离其宗"。
10.《罗马法史》记载:“《十二铜表法》中包含一些以和异邦人的复杂关系为前提条件的规范,比如涉及‘要式买卖’,意思是说,对异邦人不适用时效取得制度,人们永远可以针对异邦人行使追夺权。”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 优先保护罗马人的权利
B. 不保护异邦人权利
C. 只处理与异邦人的关系
D. 调节帝国经济纠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对异邦人不适用时效取得制度,人们永远可以针对异邦人行使追夺权”可知《十二铜表法》优先保护罗马人的权利,故A正确;对异邦人是否保护在题意中无法体现,故B排除;《十二铜表法》是成文法,也是公民法,因此只适用于罗马的公民,并不适用于异邦人。所以无法处理与异邦人的关系,故C排除;《十二铜表法》诞生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调节罗马帝国经济纠纷的主要是万民法,故D排除,
【点睛】《十二铜表法》的特点是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维护贵族利益。
11.柏拉图认为,财产最大的好处是有了钱财不至于存心作假或不得已而骗人了,从而不用担心鬼神的惩罚。这着重反映了他
A. 追求享乐主义
B. 强调人文精神
C. 支持神灵崇拜
D. 宗教观念浓厚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注重物质需求,而是人与神的关系,故A排除;根据“有了钱财不至于存心作假或不得已而骗人了,从而不用担心鬼神的惩罚”,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柏拉图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而不是神的意志,故B正确;材料说明柏拉图否定神灵崇拜,故C排除;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宗教观念浓厚”,故D排除。
12.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希腊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大地震。此处的“创新”体现在
A. 否定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
B. 文学艺术作品与宗教的融会贯通
C. 借人文主义否定了宗教信仰自由
D. 将解放欲求注入人文主义复兴
【答案】D
【解析】
【详解】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对人的束缚,反对禁欲主义,提供人的追求与享受,故D正确;文艺复兴只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神学,未牵涉到政治层面,也未批判否定古雅典的民主政治,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与古希腊的对比,与题意不符,故B排除;文艺复兴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故C排除。
13.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 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 挑战教会权威
C. 肯定王权高于教权
D. 否定信仰上帝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教并非废除宗教仪式,而是简化宗教仪式,故A排除;材料认为,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会垄断教义,具有绝对的权威。宗教改革后,人们绕开了教会,直接与“上帝”对话,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王权高于教权,故C排除;宗教改革并非否定对上帝的信仰,而是否定教皇的权威,故D排除。
14.下表为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欧洲文化水平提升情况。
据此可推知,当时欧洲
A. 知识普及推进科技创新
B. 思想启蒙推动社会进步
C. 人文思潮促进政治变革
D. 文化素质影响科技进步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只是反映的欧洲文化水平的提高,科技创新是指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而材料并未体现,故A排除;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8世纪中叶比17世纪中叶,“有阅读能力的人”“妇女的识字率”“出版新书”“普通人藏书量”都有所提高,根据材料“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发展,人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启蒙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故B正确;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领域内的改造和革新,更具体地说,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而材料中没有体现政治改革,故C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科技进步,故D排除。
15.1888年,法国陆军部长布朗热利用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积极宣传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主张,力图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这些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支持,全国掀起了崇拜布朗热的浪潮。这反映当时法国
A. 共和政体违背民意
B.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C. 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 帝制仍有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1870年,由于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惨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国建立起第三共和国。1888年,布朗热勾结保王党阴谋建立独裁统治,利用了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但说共和政体“违背民意”不符合史实,故A排除;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并不存在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这一说法,该选项是德国和日本的政治特征,故B排除;材料主要反映了法国君主政体与共和政体之间的斗争,并不涉及有关社会主义运动方面的信息,故C排除;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布朗热事件是被打倒了的保皇党分子反对第三共和国,企图复辟的一次阴谋政变事件。布朗热利用群众对共和派政府的不满,联合保王势力和沙文主义的爱国者同盟,妄图实行军事独裁。这说明当时的法国帝制仍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D正确。
16.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与这一建筑风格相类似的流派是
A. 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浪漫主义注重抒情和想象,体现出对未来世界憧憬,“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体现出是浪漫主义特点,故A正确;古典主义注重的是理性主义,与题意不符,故B排除;现实主义注重批判现实,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现代主义是反传统思维方式,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
【点睛】浪漫主义文学的突出特点是深入挖掘人类的情感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文学)的特点是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与传统大相径庭。
17.“它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使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它按照自己的美学观选择新的表现对象和方法,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悲观主义,与此相关联的异化观念和表现自我,是它的基本主题。”与材料中“它”的风格特征相吻合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大卫·科波菲尔》
C. 《等待戈多》
D. 《日出·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主义风格的文学艺术。《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故A排除;《大卫·科波菲尔》是现实主义文学,故B排除;根据“它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使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与此相关联的异化观念和表现自我”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们精神上呈现反叛、恐惧,怪异,与现代主义风格相符,《等待戈多》就是一部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故C正确;《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绘画,故D排除。
18.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法律,取消佃农享有长期土地耕作权的永佃制。在永佃制下地主不能随意收回佃农所租土地和增加租金。这一政策
A. 保护了广大佃农的利益
B.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 有利于土地的自由流动
D. 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取消永佃制,土地在租种到期后就能够去转交耕作权,提高了土地流转,故C正确;永佃制的实行是保护广大佃农的利益的,但取消永佃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佃农的利益,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政府征收地税的多少,因而不能得出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结论,故B排除;生产效益讲的是两个方面,开源和节流,材料中没有提到,故D排除。
19.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曾积极主张“保教”,立儒学为国教,作为变法的重要理论根据;后失败流亡日本,公开反对保教,告诫其最大危害是“束缚国民思想”。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意识到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B. 梁启超思想的西化
C.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 儒学主张违背时代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梁启超的思想。梁启超主张“保教”是借助儒学思想进行维新变法,而他反对保教是他认为儒家思想“束缚国民思想”,故A正确;题意主要反映了梁启超由主张“保教”到反对“保教”,并没有体现其思想的西化,故B排除;梁启超生活的时期中国社会性质并无变化,故C排除;题意没有体现儒学的主张,故D排除。
20.某一部学术著作统计了1890—1898年间,中国各大媒体宣传“维新”一词的数量。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维新”使用次数(1890—1898年)
A. 西方政治观念大量输入
B. 维新思想为民众普遍接受
C. 民主共和意识初露端倪
D.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呼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1890-1898年间各大媒体宣传“维新”一词的数量示意图看出,1895年后数量大幅上升,这和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思想的迅速传播相关,故D正确;材料中只是提到“维新”的使用次数不断增长,但并不能看出西方政治观念大量输入,故A排除;图示中看不出和民众之间的关系,故B排除;民主共和意识在辛亥革命时期传播的,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
21.1918年,《新青年》因销售不畅考虑停刊。1919年2、3月间,坚持使用古文体的林琴南以小说形式诋毁《新青年》,同时社会上“喧传教育部有训令达大学,令其将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三氏辞退”,《新青年》声名大振,销量大增。这反映出当时
A. 思想启蒙开始成为时代主题
B. 白话文运动已被大众普遍接受
C. 观念碰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D. 五四运动推动了社会观念转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启蒙思想开始成为时代的主题是19世纪末戊戌变法运动时期,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新青年》在同守旧势力的冲突中得到了发展,这不能反映白话文已被大众普遍接受,故B排除;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新青年》在同守旧势力的冲突中得到了发展,因此,材料反映出新旧观念的碰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故C正确;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是1919年5月4日,不符合题干材料“1919年2、3月”,故D排除。
22.胡适在《谈新诗》中写道:“初看起来,这都是‘文的形式’一方面的问题,算不得重要。却不知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由此可知胡适的主张旨在
A. 打破旧束缚促进思想解放
B. 废除格律诗推广新体诗
C. 废止文言文而推行白话文
D. 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可知,胡适强调文的形式的目的是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故A正确;材料中没有具体强调废除和推广的诗体,故B排除;“废止”说法过于绝对,故C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思想文化方面,没有提到政治制度,故D排除。
23.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为此,这些国家
A. 开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B.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 发展知识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与两极分化和社会公平问题无关,故A排除;两极分化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为了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完善了社会保障,缓解了两极分化所带来的社会危机,故B正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解决两极分化和社会公平问题无关,故C排除;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经济,与两极分化和社会公平问题无关,故D排除。
24.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量相称地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日本的这种追求
A. 冲击了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
B. 促进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
C. 改变了日本当时的国际地位
D.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日本要谋求与其经济大国相应的政治大国地位,这对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造成冲击,故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并不直接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故B排除;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只是日本的追求,并未使日本当时的国际地位得到改变,故C排除;依据所学可知,作为二战亚洲战争的策源地,军国主义传统尚存的日本对政治大国地位的谋求和军事力量的膨胀引起了亚洲各国对日本未来走向的担忧和疑虑,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故D排除。
【点睛】战后依据雅尔塔体系确立了两极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崛起,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日本在经济实力增强后,逐渐地谋求世界大国的地位,欧共体在外交上也逐渐的倾向独立自主,这些都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1945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1947年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该宪章,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这反映了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纵
B. 制定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违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C. 美国的经济霸权影响战后国际经济规则
D. 冷战的爆发是国际贸易组织流产的根本原因
【答案】C
【解析】
【详解】二战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非完全受美国操控,故A排除;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利于规范世界贸易,故B排除;材料中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说明战后的经济规则仍受美国的影响,故C正确;材料体现的信息发现发生在冷战之前,故D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6题11分,27题16分,28题10分,29题13分,共计50分。)
26.近年来,我县推行“文化强县”战略,王船山是我县文化人物的典型代表。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社会内有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外有清军虎视眈眈,明王朝处于两害相侵的困境,许多人仍处于“釜水将沸而游鱼不知”的境况。王船山(王夫之)在焦虑中产生对王(阳明)
学和禅学的怀疑,并试图以修正程朱理学、恢复传统经学来匡扶大厦之将倾,与顾炎武等人开讲求经世致用之新风。清朝入关后,王船山曾举兵抗清,事败后誓不降清。他指责李自成起义犯上作乱成为清朝帮凶。然而,他始终把清兵入关看作明亡的主要原因,把“尊王攘夷”摆在首位。其思想充满了对清朝入主中原的愤激之情,船山还是“西学中源”说的始作俑者,他指出:“西夷之可取者,唯远近测法一术,其他则皆剽袭中国之绪余。”
——摘编自周辉湘《船山学复苏与近代思想界的嬗变》
材料二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虽足针砭专制,究非真出新创。……至宋元之世,儒学化为理学,理学又专尚程朱。……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阳明继起,乃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论。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思想的特征,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阳明心学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王阳明的思想与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有何共同之处。
【答案】(1)特征:强调经世致用思想,具有浓郁的大汉族主义思想。背景:明末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封建理学僵化;儒家传统思想影响深厚;清初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2)原因:孟子思想的影响;程朱理学的僵化。
(3)共同:批判专制;反对孔子的权威;抨击程朱理学。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开讲求经世致用之新风”归纳出经世致用思想;依据“对清朝入主中原的愤激之情”归纳出大汉族主义思想。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围绕明清时期社会特征从社会危机、思想以及清初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角度回答,即明末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封建理学僵化;儒家传统思想影响深厚;清初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2)据材料二“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孟子思想的影响、程朱理学的僵化等方面概括。
(3)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批判专制、反对孔子的权威、抨击程朱理学等方面归纳王阳明的思想与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共同之处。
【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
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2世纪,托勒密总结前人500年的观测结果,提出了地心说体系。中世纪初,阿奎那用此理论论证上帝创世说。从此,地心说与基督教教义结为一体,成了神学的理论基础。16世纪的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后来,伽利略在其物理学和天文学发现基础上,驳斥托勒密的天文学,并宣传哥白尼学说。在旧学派占主导的学术界催促下,教会在1616年禁止了伽利略说话,并宣布哥白尼学说是“错谬的和完全违背《圣经》的”。但哥白尼学说还是得到帝谷、笛卡尔、牛顿等人的研究支持,1822年,教廷正式裁定太阳是行星系的中心。1835年,白塞尔用精密仪器发现了恒星视差,直接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绕太阳运动。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等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在实行“自新运动”之初,中国开始持续而系统地接受西方科学。1866年,京师同文馆开设了“算学”馆,旨在学习西方,第一任总教习说,“学会逻辑推理,掌握制造和务实的方法”“如能强调务实”,“学习所有基础知识,这是中国自强之路”。辛亥革命促使知识分子掌握了政权和权威,课程改革取消了中国古代的数学,除了保留使用珠算之外,照搬了西方的数学课程。直到“科学”这个词汇在1915年流行开来,没有一个中文词汇能够表达science在英语中的意思。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回国后,致力于普及西方科学,推动科学教育。如到1947年,中国已有34600名按照西方的方法培养的从业医生,这一人数随后10年又增加了一倍多。到了20世纪末,中国的所有医生至少都接受过一些西医训练。
——摘编自《世界:一部历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8世纪西方科技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中国对西方科学态度的演变及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与人类关系的认识。
【答案】(1)变化:近代科技诞生;科学技术从神学中独立开来;形成了新的科学体系;建立了实验科学。
(2)演变:先是部分学习,侧重西方军事科学技术;后是全面学习西方科学,深人到政治及思想文化领域。
目的: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科学是为了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现代中国学习西方科学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现代化人才,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增强综合国力。
(3)认识:科学对人类具有双重作用;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
【解析】
【详解】(1)本题根据材料“16世纪的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得出近代科技诞生和科学技术从神学中独立开来;“伽利略在其物理学和天文学发现基础上,驳斥托勒密的天文学,并宣传哥白尼学说”得出形成了新的科学体系;“白塞尔用精密仪器发现了恒星视差”得出建立了实验科学。
(2)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对西方科学态度的演变及主要目的。第一小问,可结合材料中洋务运动时、辛亥革命后和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对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从部分到全部、从军事科技到政治思想的变化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可结合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从挽救民族危亡、富国强兵、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力等角度作答。
(3)本小问要求学生利用历史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科学对人类既有危害又有意义的双重作用,人类应积极利用科学,让科学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3年中华民国正式公布《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在精神上进一步革除了旧学制中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道德现。1920年在该学制进行修改的过程中,教育部通令,凡国民学校都废止使用文言教材,代之以现代文教材,至1922年停止使用一切文言文教科书。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在教育建设上作了四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对教育机构与学校作直接的政治清理;第二,为工农及其子女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加快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第三,改革学制,制定试行新的中小学暂行规程,形成学校教育的稳态;第四,大力推行苏联教育学理论与教育经验。
——以上材料均摘自叶澜《“新基础教育”论》
材料三 1999年6日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8年小学净入学率已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为98.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至2.58%。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民国初期与新中国初期在教育变革上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及意义。
【答案】(1)相似:改革学制;对教育做政治清理,培养新政权所需人才;注重教育普及(平民化)。
(2)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意义: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标志着我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中华民国公布“壬子癸丑学制”和材料二中“第三,改革学制,制定试行新的中小学暂行规程,形成学校教育的稳态”得出都改革学制;根据材料一中“精神上进一步革除了旧学制中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道德现”和材料二中“对教育机构与学校作直接的政治清理”得出对教育进行政治清理,有助于培养真正的人才;根据材料一中停止使用文言文教材,代以白话文教材和材料二中“为工农及其子女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加快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得出注重教育的平民化。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得出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二小问,改革开放后我国重视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指明了我国教育的前进方向,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民素质。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孙文学说·第八章“有志竟成”》
材料二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年9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为避免类似欧洲“犹有社会革命”的发生,他先后提出过哪些具体举措?
(2)据材料二,概述毛泽东改善民生的基本主张。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改善民生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案】(1)举措: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2)主张: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个方面利益(或借鉴苏联模式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发展国民经济);改进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提高工人工资(或缩小贫富差距,或调节社会分配)。
(3)相同:发展生产。不同: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或先富带动后富)。
【解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分析与理解。结合材料“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归纳原因社会民生问题没有解决。为此,在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孙中山由进一步提出“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毛泽东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张。解答此题主要要结合材料归纳。如“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可以得出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个方面三利益;“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可以得出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可以得出提高工人工资。
(3)毛泽东向来主张发展生产、共同富裕;邓小平同样主张发展生产,但同时主张先富一部分人,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这是二者的差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