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5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秦朝时,尚书是少府的属官,设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丞以及左右曹诸吏等。汉武帝时期赋予尚书决策的职能,司法审判大权也转由尚书和廷尉共同行使。这表明( )
A.尚书日渐成为汉代的中枢机构
B.秦汉政治制度的传承相对较少
C.汉武帝之前皇权遭到相权制约
D.西汉中央官制中出现制衡机制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秦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虽有自己的办事机构,但地位相对低下。汉武帝时期,尚书享有决策权,“司法审判大权也转由尚书和廷尉共同行使”,说明尚书日渐成为朝廷的中枢机构,故A项正确。仅一项制度不能得出秦汉政治制度传承的整体情况,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只能反映汉武帝时期尚书权力和地位迅速上升,与其他机构是否形成制衡关系,材料无法体现,D项错误。
2.(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袖执掌朝政。从此,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
B.大司马大将军掌握决策权,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
C.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
D.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
解析:选D。霍光掌权位于三公之上,而非剥夺相权,故A项错误;外戚以大司马大将军身份入内朝并不意味着军人执政,故B项错误;卫青入内朝加强了皇权,故C项错误;外戚专权掌控内朝成为惯例,故D项正确。
3.“太子年幼继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变成宦官专权的局面。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外戚、宦官权力过大 B.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
C.君权至上的结果 D.中央集权所致
解析:选C。外戚、宦官权力过大是材料的现象,不是根源,故A项错误;虽有外戚、宦官专权,但他们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
是皇权的延伸,君主的权力并没有受到制约,故B项错误;外戚和宦官是皇帝的亲信,之所以能交替专权,关键在于他们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是君权至上的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
4.(2019·江西贵溪一中高考押题卷)南朝时期,寒人通过充将帅、掌机要(中书舍人)、任典签(代表皇帝监察地方诸王刺史)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 )
A.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 B.文化教育的逐渐下移
C.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 D.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
解析:选C。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是在东汉,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化教育,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南朝时期寒人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南朝历代君王为了强化皇权,任用寒人,在内朝寒人典掌机要,在外朝寒人通过担任典签对地方进行控制和监察,此外,南朝时的将帅大多出身寒门,根据以上分析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故C项正确;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5.(2019·武汉模拟)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 )
A.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
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
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D.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
解析:选C。材料没有体现三省六部运作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三省长官行政级别降低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豆卢钦望因品级低不敢参与政事,可知三省六部主要职责是处理军国政事,是行政权集中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三省六部的长官,没有体现出当时官僚机构的完整,故D项错误。
6.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这一要求( )
A.凸显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
B.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C.说明唐代科举资格审查严格
D.在于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题目中牵涉的是唐朝的科举制,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可以得出:扩大唐朝统治基础是错误的,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唐朝科举资格审查的严格,故C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到控制科举的比例,故D项错误。
7.(2019·衡水中学高三摸底考试)北宋初立,有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后采取措施,在众多州县之上设置一级行政机构“路”,以此达到“振领而群毛理”之意。这一做法( )
A.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 B.严密了地方监察体系
C.可收统摄管理之功效 D.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
解析:选C。在州县之上设置新的行政机构“路”,显然是扩大而非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故A项错误;“路”是新设置的地方行政而非监察机构,故B项错误;相比宋初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作为其上级行政机构的“路”在数目方面必然相对较少,有利于收统摄管理之功效,故C项正确;设置新的行政机构并不一定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
8.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
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
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解析:选C。依据材料“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可以判断是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遏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故B项错误;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严格制约,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C项正确;行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
9.(2019·榆林模拟)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这确保了监察权力的( )
A.分散行使 B.法制化
C.独立运作 D.世袭化
解析:选C。材料说的是“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不是说监察权力分散行使,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监察权力的立法保障,故B项错误;据材料“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可知这样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监察权力的继承问题,故D项错误。
10.(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押题卷)“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
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材料主要反映明朝废丞相后( )
A.权力过于分散 B.行政效率提高
C.中央集权加强 D.君权空前强化
解析:选A。根据材料“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可知,明朝出现“事难画一,缓急不辨”局面,究其原因就是“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导致的权力过于分散,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可知,明太祖罢丞相所导致的是行政效率的低下而非提高,故B项错误;明朝罢丞相之后出现的是专制皇权而非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项错误;明朝废丞相后确实出现君权空前强化的局面,但材料并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
11.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
B.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
C.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
D.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对地方机构的改变,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体现在中央机构变化上,故A项错误;明朝是封建王朝,其机构设置虽有互相监督的作用,但不能体现出民主化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中设置的布政使司等官员不是宰相权力下放后的结果,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各行职权,权力分化,又各设左右布政使防止专权,可知该举措的目的是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12.明代中后期,皇帝长期不理朝政,内阁的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相权也转归于寺人(宦官)。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明朝的君主专制有所削弱
B.吏治腐败和政治纷争不断
C.内阁在朝廷中的地位上升
D.宦官成为明朝的中枢官员
解析:选B。宦官通过朱批和票拟来插手朝政,逐渐把持朝政并干预朝廷事务,致使吏治腐败,君主“荒政”,权力之争不断。据此可知,B项正确。皇帝“荒政”并不等于皇权遭到削弱,A项错误;C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D项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黑龙江哈三中模拟)宰相是中国古代辅政首脑的统称,它上承皇帝制度下启官僚制度,
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宰相及宰相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
河南
河北
陕西
山东
山西
甘肃
江苏
湖北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西汉
11
4
7
12
1
1
7
唐
63
49
67
21
44
27
20
10
两宋
20
8
2
8
4
8
2
19
8
15
14
明
7
9
2
8
4
15
7
19
6
10
12
材料二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数目统计表
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及数目(后者用括号表示)
西汉
咸阳(4)、沛县(7)
唐朝
长安(28)、咸阳(7)、西安(10)(今浙江衢州)、秦安(12)、陇西(6)、闻喜(8)、苏州(6)、安平(7)、洛阳(12)、荥阳(6)
两宋
开封(7)、杞县(3)、安次(3)、寿县(4)、衢县(3)
明
晋江(6)、余姚(3)、湖州(3)
注:材料一、二表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陈国生
《论我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材料三 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不断用近臣外派来掌控国家,一旦权重,即被替代闲置)。
——李俊《中国宰相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论证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宰相制度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表格,宋以前宰相籍贯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山西、江苏,宋代以后除上述地区以外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也有分布,可以得出宋以前集中且主要在北方各省,宋代以后南移和均匀化;根据材料二表格,宰相籍贯分布:西汉主要分布在咸阳、沛县,唐朝主要分布在长安、咸阳、西安、洛阳,两宋以开封居多,明朝晋江居多,由此可以得出历代帝乡所在地,政治中心区附近分布密集。第二小问成因,可以从经济中心的转移、南方文化教育发展、选官制度的变化、政治和军事中心的特殊条件等角度回答。(2)首先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如:相权不断削弱,通过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使相权削弱;再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
答案 (1)特点:宋以前集中且主要在北方各省,宋代以后南移和均匀化;历代帝乡所在地,政治中心区附近分布密集。
成因:经济中心南移;南方文化教育发展;唐以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导致世家大族垄断选举,科举制的实行使选官范围扩大,宰相籍贯分布均匀化;政治和军事中心给人物行政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治中心倍受统治阶级重视,所以帝乡多宰相,宰相籍贯分布在政治中心尤为密集。
(2)观点一:相权不断削弱。
论证:秦代三公九卿制中宰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天下政务。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逐渐转到尚书台。魏晋至隋唐,三省六部制趋于成熟,相权弱化。北宋设三司使、枢密院和参知政事分割相权。明代废宰相设内阁,宰相制度不复存在。
观点二:通过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使相权削弱。
论证:汉承秦制,宰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天下政务。汉武帝为了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朱元璋加强皇权,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其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明成祖时,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康熙帝设南书房作为内廷决策机构钳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帝创设军机处。乾隆帝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内阁也形同虚设,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
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
唐代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
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
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
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从材料表格中唐代至明代“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三方面都可进行作答;“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等都可作为论题,然后辅以相关的史实论据即可。
答案 示例一: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
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示例二: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
示例三: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
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