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7.0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等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1.商朝的神,始终不脱宗族神、部落神的性格,而西周却出现了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天神权威,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权也必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天命观树立了君主权威 B. 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疆域
C. 宗法制维系了等级秩序 D. 礼乐制加强了中央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分封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商时代还未能开创一个超越政治力量的共同文化,殷商的神,始终不脱宗族神、部落神的性格。随着分封制的推行,新创之周逐渐成为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西周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大,必须建立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天神的权威,以此来维护统治,故B项正确;“天命观树立了君主权威”与材料“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权也必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不符,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君主树立权威,故A项错误;宗法制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统治,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项错误;礼乐制有利于维护分封制下等级秩序,与加强中央权力没有直接关系,并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汉初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影响,东西方各处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为此汉朝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这表明郡国并行制
A. 带有浓厚的家天下意识
B. 易留下地方割据的隐患
C. 加快了边患问题的解决
D. 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是在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的背景下实行的,郡国并行的本质是东西异治,是汉初给予东方社会的一种特殊政策。这种东西异制的政策缓解了文化冲突,有利于汉初统治的稳定,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为此汉朝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东西异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和东西方各处文化习俗差异而导致的冲突,不能得出浓厚的家天下意识,故A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恢复一定程度出现地方割据的隐患,但这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故B选项错误;郡国并行制的实行从长远的角度看不利于中央集权,因此不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故C选项错误。
3.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比例均衡、形态流动、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孤芳的排外心理。唐宋瓷器的不同特点折射出
A. 唐宋政治体制的变革
B. 中国文化心态的变化
C. 国际市场范围的扩大
D. 中国制瓷工艺的进步
【答案】B
【解析】
由“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到“纹饰低调、比例均衡、形态流动、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孤芳的排外心理”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文化兼容并蓄而宋代则孤芳排外,体现了中国文化心态的变化,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不选,唐宋的政治改革都是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会影响瓷器风格的变化;C项与材料无关;D项不选,材料主要说的是唐宋瓷器色彩、风格等有明显不同,而未比较工艺的进步与否。
4.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分布大小港口有一百多处。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中国出口的商品有236种之多。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 清政府逐渐废除“海禁”政策
B. 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
C.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出超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分布大小港口有一百多处。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中国出口的商品有236种之多。”
信息可知,当时中国与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故B正确;据所学可知,康熙帝曾一度放开海禁,并不是逐渐废除海禁,由此判断A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资本主义萌芽,而是强调海外贸易发达,C错误;材料只是反映海外贸易发达,没有涉及出超问题,D错误。
5.下表是1891年至1902年江南制造局炼钢厂产量(单位:吨)统计。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
产量
年份
产量
年份
产量
1891年
9.84
1892年
62.58
1893年
36.67
1894年
341.80
1895年
32063
1896年
348.97
1897年
2058.55
1898年
747.03
1899年
673.84
1900年
564.24
1901年
387.23
1902年
558.74
A. 实业救国思潮涌现 B. 中体西用思想已经成熟
C. 工业化的进程曲折 D. 独立工业体系开始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数据显示,1897年是高峰,后又开始下降,1902年小幅度回升,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曲折,故C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实业救国的相关信息,排除A;1895年后洋务运动就失败,排除B;当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根本谈不上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建立,故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洋务企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对题干相关数据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決问题的关键。
6.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
A. 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 B. 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 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 D. 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见其“1902年,……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可见,1902年—1905年的清政府军队里已有许多举人、廪贡、秀オ,这说明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A正确;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上层的思想文化运动,而不是解放了所有知识分子的思想,B以偏概全;清政府军队里已有许多举人、廪贡、秀オ,当时科举制内容是儒家经典选拔人才,与军队近代化无关,C错误;据所学可知,1905年9月才废除科举制,而与材料“1902年,……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不符,D错误。
7.影响表中1927年至1928年、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党员总数(万人)
工人党员比例(%)
农民党员比例(%)
1927年五大前
5.8
50.8
18.7
1928年6月
13.0
10.9
76.6
1949年底
448.8
2.5
59.6
1956年
1250.4
8.8
52.4
A. 工农联盟的发展壮大 B. 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C. 中国共产党工作中心的转移 D. 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27年中共五大上工人党员比例占50.8%,而农民党员比例仅18.7%,而1928年,距离五大不到一年,工人党员比例下降到10.9%左右,而农民党员比例上升到76.6%。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五大召开于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同一年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城市转向农村。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更多农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者。同样,1949年底工人党员比例为2.5%,到1956年上升到8.8%,而农民党员比例则从59.6%下降到52.4%,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当的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由此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开始转移到城市,所以城市工人党员的比例开始上升。因此,造成两次党员比例变化的共同原因是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故答案为C
;表格数据本来就显示中共是工农联盟组成,没有比较不能说发展壮大,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革命统一战线、不能体现出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BD错误。
8.有学者指出,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了中国的市场化变革,例如个体户的大量涌现活跃了城乡私营经济。这说明
A. 边缘力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力 B. 国家政策推动私有经济不断壮大
C. 民间力量助推经济改革的开展 D.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并举例论证个体户的大量涌现活跃了城乡私营经济,可知在中国市场化过程中民间力量的推动作用极大,C项正确;A项错在“主力”,排除;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9.古代雅典,在公民大会审议城邦管理事务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这说明在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
A. 雅典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B. 界定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
C. 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 D. 政治家左右政局的主要手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雅典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广大的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被排除在外;材料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而在公民大会“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因为这些人是公民,故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公民演说自由,B正确;据公民的范围可知,不是每个雅典人都可以演说,而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故A错误;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是看他是否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C错误;D与材料无关。
【点睛】雅典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广大的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10.“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舟、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
A. 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
B. 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C. 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 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欧洲的城市中心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北部地区。结合材料中16、17世纪的时代背景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欧洲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获得“优势”。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是要适应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材料主要反映了欧洲城市的发展,不涉及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发展;C选项错误,到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最终取得世界殖民霸权;D选项错误,欧洲北部城市发展较快,而地中海地区城市发展停滞不前,不涉及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经过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1.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偶像崇拜的。两者
A. 对人的地位的认识摇摆不定 B. 有利于思想解放运动发展
C. 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 D. 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哥白尼的思想有助于人的地位提高,康德的思想是直接推崇人性,二者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特征,所以二者都有利于近代思想解放,答案为B;哥白尼从自然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康德从人文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二者的认识并不是摇摆不定的,排除A;康德的思想没有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C错误;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统治的是哥白尼日心说,D错误。
12.据统计,在1831年英国有选举权的人约占成年人口的4.4%,英国符合选举资格的农村选民约占农民总数的4%,城镇选民约占城市居民总数的1%多一点。这说明英国
A. 君主仍然掌握实权 B. 议会下院掌握实权
C. 民主改革势在必行 D. 工业革命受到阻碍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有选举权的人占成年人口太少,以及城镇选民占城市居民总数比例更少等信息可以看出,英国民主改革势在必行,工业资产阶级应当掌握更多的政治权利,选民的城乡分布应当更为合理,故答案为C项;这一时期责任内阁制早已形成,君主不再掌握实权,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工业革命即将结束,没有受到阻碍,排除D项。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世界经济发展中,采取经济民族主义政策也并非弱国特有的现象。如英国长期保留传统的经济藩篱,据统计,英国在1796-1845年中的大多数年份关税率是30%—35%,最高的年份达65%。英国1846年废除《谷物法》,取消许多进口货物的关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后,欧洲国家响应英国,有保留地开放门户时间并不长。1879年,俾斯麦发表演说呼吁加强保护主义。他指出,广开门户使德国全部产业的发展和整体的经济地位蒙受损失,采取保护主义的一些国家正在繁荣起来。他指的正在繁荣的国家显然主要是美国,美国建国后不久即推行联邦财长汉密尔顿提出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通过一系列关税立法扶植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除了武力扩张、禁运等传统形式,还出现了外贸国家垄断制、反补贴、反倾销、最惠国待遇、促进企业联合建立卡特尔等保护手段。
——摘编自陆灵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嬗变》
材料二:目睹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倾销商品,攫取巨额利润,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其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振兴商务,鼓吹商战,商战成为中国人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之最响亮的口号。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向中国大肆输出资本,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路权、矿权。与之相应,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提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他们曾经寄希望于满清政府之自强御侮,然而清政府腐败无能,一次又一次地出卖国家利权,不能不令人大失所望。最后,他们总算从西方民主主义思想中找到了民权思想,并将实现民权视作维护国权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对收回利权运动的发展与流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九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
【答案】(1)主要特点:随国家实力的变化而调整;重视保护和发展本国工业;保护本国经济手段多样化。
原因: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国际竞争加剧。
(2)趋势:由侧重于“利”到侧重于“权”(由侧重于经济利益向政治主权方面转变);利权观念与资产阶级民主观念合流。
影响:发展了民族经济,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有利于西方进步思想的传播;推动了国内社会变革。
(3)认识:经济民族主义是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之后产生的一种以本民族的利益为诉求的思想;经济民族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孪生物;经济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
【解析】
【详解】(1)特点:从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规律角度,并结合材料中英国、德国、美国经济发展状况概括特点之一。从经济民族主义的作用角度,并结合材料“广开门户使德国全部产业的发展和整体的经济地位蒙受损失,采取保护主义的一些国家正在繁荣起来”“通过一系列关税立法扶植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概括出特点之二。从经济民族主义实施的方法角度,并结合材料“这一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除了武力扩张、禁运等传统形式,还出现了外贸国家垄断制、反补贴、反倾销、最惠国待遇、促进企业联合建立卡特尔等保护手段。”概括出特点之三。
原因: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提供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19世纪,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方面的表现概括。
(2)趋势: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内容的变化方面,根据材料“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 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提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概括得出变化的趋势。影响: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变革等方面回答。
(3)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经济民族主义含义,双重影响等方面认识。
14.下面四幅漫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支付手段也从传统的现金到现代的刷卡、移动支付、刷脸支付等多种方式。
朱慧卿漫画
请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两张或两张以如图片,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论题:改革开放前后新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选择图一,图二)
论述:经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确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质供应的紧张局面,城乡居民只有持票证到供销社才能买到日用生活品。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对外开放的发展,生产力得到解放,物资供应逐步丰富,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百货商场逐渐取代供销社成为人们新的购物场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购物方式也了巨大变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示例二:论题: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选择图一、二,四)
论述:上世纪70年代,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资供应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可以去商场自由购物。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快速崛起,网络购物拓宽了人们的购物渠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综上,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
若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消费观念变化等角度拟定论题,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从图一购物到供销社到图二购物到商场,可得出论题:改革开放前后新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论述:可从“一五”计划后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物质匮乏,说明图一城乡居民只有持票证到供销社才能买到日用生活品。可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解放、物资供应逐步丰富、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说明百货商场成为人们新的购物场所。最后,进行总结:人们购物方式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5.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除不断修订《宪法》中对国家荣誉制度的相关规定外,还陆续制定和修订了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尤其是2015年12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的通过,对我国国家荣誉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度体系、制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到目前,我国主要国家荣誉称号和政府奖励的种类有:军事类的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等;经济类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科技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此外还有武警类、文艺类、教育、体育、文学、医学类等。2007年开始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经地方和各系统的推荐后,利用媒体和网络广泛宣传候选人的主要事迹,然后按社会公众、万名公众代表和评选委员会投票支持率分别占30%、30%和40%的权重相加,得出每位候选人的总支持率,最后评选出获奖名单。
——据彭怀祖《我国国家荣誉制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等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荣誉制度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家荣誉制度建设发展的意义。
【答案】(1)注重立法;种类多,领域全面;构建起较完整的体系;评选程序公开、公正、民主。
(2)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全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国家除不断修订《宪法》中对国家荣誉制度相关规定外,还陆续制定和修订了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尤其是2015年12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的通过,对我国国家荣誉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度体系、制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可知注重立法;根据材料“军事类的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等;经济类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科技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此外还有武警类、文艺类、教育、体育、文学、医学类等”可知种类多,领域全面,构建起比较完整的体系;根据材料“2007
年开始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经地方和各系统的推荐后,利用媒体和网络广泛宣传候选人的主要事迹,然后按社会公众、万名公众代表和评选委员会投票支持率分别占30%、30%和40%的权重相加,得出每位候选人的总支持率,最后评选出获奖名单。”可知评选程序公开、公正、民主。
(2)国家设立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就是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根据所学可以从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全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答案。
16.材料 1783年美国承认美国独立,华盛顿辞去大陆军总司今,大陆军解散。独立后的关国中央政府缺乏权成,松散的邦制下危机四伏。华區顿在給多位友人的信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1787年5月25日,各州选浪代表在费城议事堂召开制宪会议,华被推举为议长。费城的仲夏异常热,华盛顿丝不动地坐在议长席上。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争和不断要协,9月17日,全体代表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1789年,根据联邦宪法,华顿当选为第一任美国统。在任期间,建和完善联邦政府机构,鈕建最高法院,实行司法独立;建立合众国银行,建立財税部度。179%年,在第二任总任期结東后,坚决拒绝第三任的请求。后回到其农庄,直至去世也安葬共农庄
——编自树《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87年美国费城制究会议的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对美国民主制度建立和发展的主要贡献。
【答案】(1)背景: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胜利;独立后松散的邦联制和软弱的中央政府无法保障本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长期受欧洲启蒙思想家自由、民主、权利分散和相互制约等观念的影响;英国议会制、君宪制度的启示等。
(2)贡献:担任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独立立下卓越功勋;为制定1787年宪法和联邦体制殚精竭虑;担任美国总统期间,进一步完善美国民主制度;以身作则,不贪恋权力,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后的关国中央政府缺乏权威…华盛顿在给多位友人的信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结合所学从美国独立、邦联制弊端、启蒙运动思想及英国制度影响进行分析。
(2
)根据材料“建立和完善联邦政府机构,组建最高法院,实行司法独立;建立合众国银行,建立财税制度…坚决拒绝第三任的请求”结合所学从美国独立、法律及民主制度建设、个人示范作用进行概括阐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