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 M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陕西省安康中学 2020 届高考模拟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第 I 卷 (选择题共 140 分)
24.西周以分封作为立国的根本,天子执掌封君大权,诸侯必须听从天子的“王命”,
诸侯国内的 大卿也由天子任命。此外,周天子还用宗法来区分亲疏远近,用礼制来维
系君臣关系,又用 联姻来巩固宗主与异姓诸侯的关系。这表明西周时期
A.执政集团权力集中 B.家国一体特征凸显
C.地缘政治渐趋成熟 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5.下表为汉代不同史籍对社会现象的相关记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 B,棉纺织业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C.手工业生产发展的状况 D.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生产逐渐分离
26.唐朝科举状元较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北方地区状元的数量占据唐代有籍可
查的状元总数的多半。但自宋代开始,状元多出自南方,虽然北方个别地区的状元数量
也不少。对“唐宋状元分布的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A.科举取士日益公平公正 B. 皇帝个人好恶决定政制走势
C.国家统一促进制度传播 D. 时局变化影响科举取士格局
27.右图为明代著名画家陈洪缓所作的《屈子行吟图》,该图把屈原与画家本人相映照,
整个画面叙事有效地结合了历史与现实。这反映出当时
A.程朱理学的世俗化
B.士人对理想人格的独特追求
C.画家喜好发生变化
D.文人画成绘画主流创作形式
28. 19世纪 90年代,梁启超把乐观纯真、与时俱进的性格特征渗入家庭教育之中,用
自己的人格魅力立身垂范,影响子女们的成长,推动了平等观念在家庭中的运用与确立,
成为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鲜明特色。这一做法
A.说明家庭教育成为救国的重要途径 B.使“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深入人心
C.开启了中国家庭教育的近代化历程 D.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29, 1914年 3月,北洋政府颁布的《矿业条例》规定“凡与中华民国有约之外国人民,
得与中华民国人民合股,取得矿业权”“外国人民所占股份,不得逾全股份十分之五”。
这一规定
A.兼有引进外资与维护主权之意图 B.便利了列强攫取中国的矿产资源
C.不利于中国民族工矿企业的发展 D.旨在扭转中国重工业薄弱的局面
30.下面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著名战役形势示意图 。这次战役
A.促进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的实现 B.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C.提升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影响力 D.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31. 1955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深山探宝》,讲述了一群资源勘探队员们的故事。他
们高歌:“哪怕高山无边的森林,哪怕河水道路艰难,我们骄傲地高举着队旗,勇敢地
走向生活,为了寻找地下的宝藏,把青春献给祖国。”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基本实现 B.矿产资源开采取得重大进展
C.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社会共识 D.经济战略激发群众劳动热情
32.在罗马法文本中,《法学阶梯》只论述私法,附加一些刑法和程序法的媒介性主题;
《学说汇纂》也是如此,仅在第一卷不成系统地讨论了一些官员的职责;《汉漠拉比法
典》十二卷也只有最后三卷涉及公法。仅从数量上言,罗马法中的大量篇幅皆为有关私
法之规定。这说明
A.自然法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B.古罗马重视对公民个人权益的保护
C.罗马法确立了现代人的私权意识 D.罗马法强调个人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33.卢梭认为,与自我保存、精于算计和自私自利相比,作为人们共同意志体现的公意
更适合作为 国家社会的基础。自由作为人的天性,在社会状态下,是被“公意”所约
束的。据此可知,卢梭
A.主张建立英式君主立宪政体 C.阐释了代议制民主的合理性
B.指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D.认为社会契约是政治合法的基础
34.下面是 1921- 1929年美国货币(美元)在市场的投放量情况统计图(单位:10亿)。
据此推知,这一时期美国
A,积极的财政政策利于缓解经济危机 B.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抑制了经济衰退
C.社会经济繁荣背后潜伏着一定隐患 D.自由放任政策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扩大
35. 1949年上半年,苏联作家协会准备出版系列文集,包括《美国生活方式》《俄罗斯
进步活动家论美国》《进步美国人反对战争贩子》等。苏联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反美题材
的剧本《注定要失败的阴谋》等,再次出版《战后西欧》《在日美国人》等图书。苏联
作家协会和作家出版社的做法
A.说明美苏的关系走向缓和 B.表明苏联掌握了冷战主动权
C.助推了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D.适应了苏联对外战略的需要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60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连续性和中国疆域的拓展变化是一致的。秦汉王朝致力于边
疆的开拓,在夏商周疆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对我国版图的莫定和疆域的形成起了十分
重要的作用。到了清代,统治者接受并极力倡导“大一统”的思想观念,并在全国各民
族当中广泛传扬,使这一观念成为其完成统一事业的思想基础。至此,一个清晰完整的
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并给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各个
民族时中国政治和文化的连续性及疆域的延续性基本保持着向心力。中央集权的政治秩
序必须伸展到整个中国 文明的广阔疆域,必须包纳所有作为中国文明的分子的全体子
民,不论其属于哪一个民族。 中国的政治形式,也从未受到过来自内部或者外部的否
定或严重挑战。
——摘编自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和历代疆域的关系》等
材料二 从现代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一词是在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
榨之下,无数国人在近代以来特别是民主革命的进程中高度关注中国的前途命运,明确
提出来的新概念并且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而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新中国”名词出现
和内涵发展中,更 是无数中国人探索国家未来的结果的具体表现。……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先后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献,使“新中国”成为中国共
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主要旗帜。 在解放战争进程中,毛泽东又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
政》,中国共产党时建立“新中国”的途径问题也有了思考和转变。1949 年 10 月 1日,
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新中国”实现了真
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
——摘编自史宏波等《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在探索救亡图存过程中对
“新中国”未来的政治构想,并简要说明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积极探索的重大意义。(13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为不同学者时人类文明史社会阶段的划分。社会阶段依据人类文明进程的前
沿轨 迹划分,时间节点是相对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并不同步。
——摘编自何传启《世界整体和六个重点领域现代化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
求: 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材料 医疗福利制度是宋代政府仁政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儒、道、佛等中华传统文化
在宋代的传承和发扬是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它在统治阶层重视医学的背景下逐步建立和
实施,以 政府行为为主导,以皇族及官员、军人士兵和平民百姓等阶层为对象,以“医
乃仁术”为宗旨,以实施医疗福利和稳定社会秩序为目的,通过奏议、诏令及各种规章
制度的颁发,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建立,形成自上而下运行的医疗福利体系。宋代
医疗福利制度的决策过程,主要通过颁布诏令以实施。皇帝诏令中所包含的医疗福利内
容有赈济灾民、救治疫病、抚恤鳏寡笃疾、收养弃儿、关注军事医疗、掩瘗尸骸等,这
些诏令与诸臣奏议形成对应关系,反映出帝王对于臣子所奏事项的积极回应。诏令内容
体现了对平民百姓医疗福利的重视,这与 统治者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讲求仁政治国,
稳定国内环境相关。
——摘编自杜昔《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医疗福利体系形成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医疗福利体系形成的影响。(9 分)
46.【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分)
材料 与一战后不同的是,除了对侵略国施以惩罚之外,盟国还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改造
措施。 一是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造。在欧洲,由美、英、法、苏四国对德国
领土实行分区占领,进行了比较彻底的非纳粹化运动。在亚洲,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单独
占领,进行了民主化改造。日本制定和平宪法,走上和平非战的道路,成为战后秩序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盟军的占领,以强制的方式对德、日进行了改造,使其脱离了原先
的发展轨道。在某种程度上, 德、日两国可以说获得了新生。当然德、日两国在接受
改造的程度上存在着很大区别。二是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设立欧洲国际军事
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是人类在战争处置上的一大进展。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伸张正义
对战犯实施惩罚,还受害者以公道,也是对后来者以警示。
——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盟国对德、日侵略国改造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盟国对德、日侵略国改造的积极影响。(9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
材料 宋恕(1862-1910),浙江省平阳县人,我国清末一位重要的维新改革思想家。宋恕
早年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主张维新变法,其女性解放思想颇具特色,被称为“近代
改良派中系 统批判‘夫为妻纲’的第一人”。宋恕对旧的婚姻制度提出了批判,认为
包办的婚姻“不得自由之事,莫过于强行判合”,宋恕主张改变传统的婚嫁礼律,在选
择结婚对象的过程中,要尊重男女的意见,妇女还可以提出离婚然后再婚,并给予经济
保障。宋恕主张女性应该多接受教育,他认为“女子无学”是女性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
“女子无学”也是国家贫弱的重要原因,兴办女学对于个人的成长,对于社会风气的改
善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女性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陋习,为使女性较快地摆脱缠足之苦,
宋恕曾用白话文写了《遵旨婉切劝谕解放妇女脚缠白话》, 文章通俗易懂,论述了女
性缠足的害处和放足的好处,并且介绍了具体的放足方法。
——摘编自信海茹《宋恕女性解放思想简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恕女性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恕女性解放思想形成的原因。(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