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 M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现象。下列政治制度与此相关的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宗法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是宗法制度中的嫡长子继承制,所以答案选A选项。郡县制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D选项涉及的是人才的选拔。这均与继承没有关系,故排除。
2.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
美国1787年宪法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
法国颁布1875年宪法
确立了共和政体
D
德意志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答案】B
【解析】A选项说法正确,《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形成;B选项说法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政体;C选项说法正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法国议会制共和制政体的确立;D选项《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政体。
3. 近代中国某地的一份布告称:“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其中“割台湾”的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C. 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列强侵略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屈辱《马关条约》,中国割地(“割台湾”等)又赔款,丧失更多的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所以应选B。
4. 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 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左图信息为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右图为开国大典,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可知二者都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新发展,C项符合题意,D项只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影响不是二者的共同点,AB两项仅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也不是二者的共同点。
5. 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现代中国通过下列哪些举措实现了“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结合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④“一国两制”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故①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故②正确;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③正确;“一国两制”与“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无关,故④错误,故①③④组合错误,故A排除。①②③组合正确,故B正确。①③组合错误,故C排除。①②③④组合错误,故D排除。
6.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公田变为私田 B. 铁犁牛耕的推广 C. 国家走向统一 D. 封建制度的确立
【答案】B
【解析】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这说明农业生产率的提升。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即铁犁牛耕的推广,故B正确;公田变为私田是生产关系的变化,故A错误;国家走向统一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封建制度的确立是上层建筑的变化,故D错误。
7. 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出的信息最恰当的是
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②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③男女分工明确 ④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体现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女分工明确,但是无法体现田园生活自然悠闲。由此可知,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8. 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 “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B. 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 “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 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答案】A
【解析】材料“泉州客商李充……往日本国……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反映了宋代商人与日本的海上贸易,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故A正确;李充并不代表官府,材料不能体现官民互惠贸易,故B错误;“朝贡”贸易以宣扬国威的政治目的为主,“厚往薄来”,材料反映的是商人与日本的海上贸易,并不能说明“朝贡”贸易体制是否发展起来,故C错误;材料“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说明商贸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管,故D错误。故选A。
9. 如图由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充分说明了
A. 古代抑商政策的结束 B. 商帮出现后的垄断
C. 商品经济的繁荣 D. 纸币方便携带,完全取代了金属货币
【答案】C
【解析】由图一到图二体现了金属货币向纸币发展的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纸币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商品的买卖,这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故C正确;抑商政策是封建时代的基本国策,故A错误;商帮出现是在明代,纸币开始使用是在北宋,故B错误;“完全取代”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
10. 《左传》记载,襄公四年(前569年),“土可贾焉”,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土地可以买卖 B. 土地禁止买卖 C. 农业水平提高 D. 土地私有出现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土可贾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土地可以买卖的现象,其本质是当时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故D项正确;题干设问的是本质问题,“土地可以买卖”属于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土地禁止买卖,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农业水平提高的问题,故C项错误。
11. 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A. 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 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 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 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答案】D
【解析】明代官府所需物资由最初让官营手工业的工匠生产,到明朝中后期直接向匠户征银,(到市场购买),这种现象持续增多,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地位遭到削弱,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用工方式”的变化,B项错误;政府用征收银两代替匠户生产产品,纳银代役为民营手工业发展提供了时间、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反映出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逐渐超过了官营手工业,C项错误。故选D。
12. 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
据图可知,当时
A. 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
B. 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
C. 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
D. 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
【答案】A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华投资多偏向运输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随着各主要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它们都加紧了殖民地的争夺,通过投资运输业能够有效的扩大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因此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A项正确;外国在华投资和所占比例情况不能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对外贸易从逆差转向“顺差”,B项错误;一战前,国际资本竞争激烈,并非趋于“和缓”,C项错误;仅从“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增加”及其在各行业中所占比例变化,不能得出“中国民族资本的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提高”的结论,D项错误。
13.
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A. 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 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 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 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题干中“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7世纪的荷兰凭借雄厚的商业资本和发达的造船业成为“海上马车夫”,D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并非仅限荷兰一国,排除A;B、C应为英国崛起的原因,与题意不符。故选D。
14.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B.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答案】D
【解析】500年前欧洲人拿着《圣经》到非洲的主要目的还是殖民掠夺,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拿着《圣经》传播基督教只是目的之一,不是主要目的,或者说传播宗教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仍然是殖民掠夺,“象牙”的拥有者易手,反映了经济方面的冲突,《圣经》的传播反映了文化、文明的融合,故D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文化融合,不是冲突,A和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经济冲突,不是融合,C错误。
15. 马克思曾说:“垄断是一个好东西,又是一个坏东西。”对此,一些史学家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这主要是指
A. 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 它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C. 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D. 它促使列强在全球范围加紧扩张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是一种社会进步,故B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故A错误;垄断组织激化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故C错误;促使列强在全球范围加紧扩张是垄断组织的消极影响,故D错误。
16. 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阶段
民族工业状态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短暂春天
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萧条
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
遭摧残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的涌入
A. 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B. 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C.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D. 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本题运用表格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提炼信息和概括归纳的能力。A材料没体现;题干没有涉及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排除;C错在“始终”上,C不符合史实。分析表格材料“列强放松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而列强卷土重来则民族工业萧条,再到日本的经济掠夺民族工业遭摧残以及美国商品涌入民族工业陷入绝境,这没个阶段都是在强调列强侵略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
17.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 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 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 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选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只是为了工业化奠定基础,“初步完成”这一表述错误,A选项排除。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C选项排除。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会导致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选项排除。
18. 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
A. 增强国营企业活力 B. 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
C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 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答案】B
【解析】1978年12月,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和党中央印发的关于战后西欧国家、日本及亚洲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讨论来看,这主要是为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服务的,B正确;国企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的,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A排除;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排除;材料侧重的是对外资和技术的引进利用,与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无关,D排除。故选B。
19.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确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 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 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答案】B
【解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的十四大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故选B;A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C项是在十五大上,D项说的是对外开放,三项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0. 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A. 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B. 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C. 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D. 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民国初年婚礼风俗的变迁。这一社会景象说明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故D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自由恋爱,故A错误;“普遍接受”说法绝对,故B错误;“已经彻底废除”说法绝对,故C错误。
21.
1929—1933年期间,美国有5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材料反映了这场经济危机
A. 爆发十分突然 B. 影响极其深远 C. 破坏性非常强 D. 波及地域广阔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5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 显然说明是经济危机破坏性极大,故C项错误;A、B和D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考点:罗斯福新政·1929-1933经济危机·影响
22. 胡佛政府在1929—1933年任期内,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敦促国会增加对公共工程的拨款。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
A. 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 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C. 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
【答案】B
【解析】“敦促”国会增加对公共工程的拨款等史实足以证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也是进行经济干预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积极推行以工代赈是罗斯福,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自由放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胡佛总统措施的实施效果非常不好,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3. 罗斯福新政是西方国家首次以政府形式在价值观上对“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提出回应与挑战。新政中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 整顿财政金融秩序 B. 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 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D.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政府形式……(优胜劣汰)”可知,材料讲的是通过政府手段加强对社会底层群众的援助,而最能体现的是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所以答案选C。材料没有涉及A,排除;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部调整,依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B说法有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之后才建立起来的,D不符合。
24.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A. 加剧了经济恶化 B. 实现了物价下降 C. 推动了通货紧缩 D. 放弃了经济自由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时期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导致出现滞胀的现象。这一时期密特朗进一步实行国有化措施,必然会恶化经济形势,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物价上涨,BC选项排除。放弃经济自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
25. 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A. 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B.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 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结合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农民利益,故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C项正确,B项排除;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在俄国二月革命期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属于斯大林时期,排除D项。故选C。
26. 1935年6月,访问苏联的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在日记中写道:“我从这次旅行中得出的主要印象和感觉”是“无比高涨的生命力和青春活力的强大浪潮……他们正在为全人类更美的、最好的、灿烂的未来而工作”。这一“浪潮”带来的成果是
A. 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
B. 推动农业蓬勃发展
C. 丰富了人民物质生活
D. 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答案】A
【解析】1935年6月,正值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年)期间。苏联的”二五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实现,与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关系密切。A正确。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C错误。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D错误。
27.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A. 农业上大规模种植玉米
B. 一味发展重工业
C. 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D. 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一些特点:“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是指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是指赫鲁晓夫改革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故答案选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
28. 对下列当今经济区域集团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差异
②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仅限于政治和军事领域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④经济区域集团化完全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由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其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差异,故①正确;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故②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如美国、墨西哥,故③
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既有阻碍又有促进作用,故④错误。故①③组合正确,故选C。
29. 一位记者曾经这样叙述其眼中的全球化:“一位英国王妃和她的埃及男友,乘坐一辆由一位喝多了苏格兰威士忌酒的比利时司机驾驶的装着荷兰发动机的德国汽车,被一群骑着日本摩托的意大利狗仔队追踪,在法国的一个隧道里发生车祸,抢救王妃的是美国医生,用的药主要产自巴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已经得到迅速扩展
B. 经济全球化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C.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贸易全球化
D. 经济全球化就是商品倾销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已经得到迅速扩展;经济全球化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贸易全球化。所以答案选D。
30. “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A. 传统文化的价值
B. 文化理念的趋同
C. 商业的文化功能
D. 外来文化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A选项符合题意。文化理念的趋同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材料与商业的文化功能无关,C选项排除。重视外来文化的影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
31.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
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设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忧。
材料三 《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对抗的特点。
(2)材料二体现中国的什么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些年来“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原因。
(3)材料三中“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时下的“多极”主要包括哪些力量和力量中心?
【答案】(1)对抗与缓和交替;“冷战”和热战并存(或欧洲“冷战”、亚洲热战)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原因:“冷战”思维影响;意识形态冲突;国家利益冲突;中国国力增强。
(3)趋势:多极化趋势。多极: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等。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得出:对抗与缓和交替、“冷战”和热战并存。
(2)“外交方针”,依据材料二信息“中国设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得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冷战”思维影响、意识形态冲突、国家利益冲突、中国国力增强等角度分析。
(3)“趋势”,依据材料三信息“‘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多极化趋势。“力量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等。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落实农村民生问题的实践
时间
1950~1952年
1953~1956年
1958~1978年
1978年至今
实践
土地改革
①
人民公社
②
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
影响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解放了生产力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④
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中国近代企业除表中所列之外还有哪一类?并举出一个代表性的企业。
(2)中国第一家民办机器厂发昌机器厂是方举赞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上海创建的,此厂创办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运用所学知识,将表格填写完整。
【答案】(1)类别: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企业。代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
(2)创办原因:外资企业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解体较早(最早开辟为通商口岸);上海商品经济较为活跃、地理位置优越。(其他言之有理可以适当给分)
(3)①农业合作化;②家庭承包责任制;③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④脱离了农村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析】(1)“类别”,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中国近代企业除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之外还有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企业。“代表性的企业”,依据所学知识得出: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
(2)“主要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外资企业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解体较早、上海商品经济较为活跃、地理位置优越等角度分析。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农村民生问题的实践是农业合作化;1978年至今农村民生问题的实践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人民公社的影响是脱离了农村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离开卡迪兹之后的第33天,我(哥伦布)进入了印度海,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居住着不计其数的居民的岛屿。我通过发布公开声明和展示国王旗帜的办法替我们最富有的国王占领了这些岛屿,岛上的居民无人表示反抗。”
——《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哥伦布占领的“这些岛屿”属哪一大洲?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联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所示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世界市场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哪一国家在这一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谈谈这一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大洲:美洲。
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或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等其他意思相近也可得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
影响: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大大加强等其他意思相近也可得分)
(3)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主导国家:美国。
影响: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基础;推动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解析】(1)“哪一大洲”,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占领的“这些岛屿”属于美洲。“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角度思考。
(2)“工业革命”,由材料二中的“汽车、飞机、电话、电报机”等信息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角度思考。
(3)“三大支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导国家”,依据所学知识得知是美国。“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基础;推动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等角度分析。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照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冶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内,下游漫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 ——据(清)《永定河续志》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1951年,开始在永定河上修建官厅水库,这是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1957年,《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1963年11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根治海河”前期,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
——据《海河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海河的意义。
【答案】(1)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建立岁修、抢修制度;改修河道,筑堤束水;修减水坝和减水引河。
效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未根治水患。
(2)意义:有效治理了水患;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现代化建没创造了有利条件;体现了制度优势。
【解析】(1)“措施”,根据材料一信息“直隶巡抚主持冶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得出:改修河道,筑堤束水;由材料信息“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得出:建立岁修、抢修制度;由材料信息“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得出:设立专门机构;由材料信息“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得出:修减水坝和减水引河。“效果”,依据材料信息“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未根治水患。
(2)“意义”,根据材料二信息“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得出:有效治理了水患;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体现了制度优势等角度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