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0 KB
  • 2021-08-25 发布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石家庄二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 一、选择题 ‎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 A. 禅让制开始出现 B. 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C. 分封制开始出现 D. 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此时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B正确;禅让制早已出现,而不是这时才开始,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分封制,排除CD项;‎ ‎2.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不是向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说明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重要,反映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帝”是商王心中的最高神,祖先地位并未高于神;B、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宗法观念,不是占卜决策国家大事,也不是王权的神秘色彩。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 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 B. 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C. 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 D. 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商代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故B项正确;商朝的人事实际上由统治者主导,故A项错误;商代虽然生产力落后,但祭神是商王垄断神权的手段,与生产力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故D项错误。故选B。‎ ‎4.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封建”、“郡县”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清朝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部落时代”指原始社会,“郡县时代”指秦朝。“封建时代”指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以达到封邦建国的目的,故称“封建时代”。故选A。秦朝与西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清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因此BCD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5.考古资料表明,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 A. 各国诸侯都是姬姓王族的后裔 B. 各国青铜器都来自周王的赏赐 C. 宗法制注重同族文化的延承性 D. 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答案】D ‎【解析】‎ ‎【详解】‎ 先秦时期,各诸侯国与周王朝的青铜器物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这是分封制带来的结果。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向四边传播,故D项正确;分封制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故A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的诸侯国的青铜器都是来自周王的赏赐,B错误;材料阐述的是分封制度下的礼乐制度,并不是宗法制,C错误。故选D。‎ ‎6.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这一变化 A. 强化了天子权力 B. 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 C. 降低了女性地位 D. 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商王等各级贵族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有利于实行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政权的稳定性。故答案为B项。A、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贵族政治早已形成,排除D项。‎ 点睛:宗法制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通过规定宗族内严格的等级制度,以此确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地位,避免因权力分配不均和继承问题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从而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通过实行宗法制,在保证各级贵族垄断政治权力和特权地位的基础上,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稳定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 ‎7.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度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选官制度的变化 D. 科举制的推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百姓,战国以前,多为贵族的总称。商代贵族总称“百姓”。战国以后,“百姓”多为贫民的通称,与“民”同义。百姓由贵族专称到贫民的通称,反映贵族势力的衰弱。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宗法制的衰落,B正确;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A错误;选官制度此时仍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依然是血缘为标准,C错误;科举制是隋唐以后推行,D错误。故选B。‎ ‎【点睛】‎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战争、井田制的崩溃、王室衰落,特别是商鞅变法的种种措施,如军功爵制,尤其是后来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开始的官僚政治,这一切都极大地消弱了贵族势力。同时平民地位有所上升。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贵族宗法势力的衰落。‎ ‎8.春节在农历纪年中是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又叫“政月”。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避皇帝嬴政的名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中国古代的这种避讳文化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B. 皇位世袭 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皇帝制度。一月古时本叫“政月”,因为秦始皇的名讳而改为“正月”,读音也进行了修改,说明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并没有体现皇位世袭的内容,故排除B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是商代政治的主要特点,故排除C项;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与皇帝制度无关,故排除D项。故选A。‎ ‎【点睛】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秦始皇更改月份名称来避他名字的讳,体现了皇帝地位的至高无上。‎ ‎9.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它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从中我们需要汲取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A. 发展的方法 B. 比较的方法 C. 全面的方法 D. 史料解读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体现的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即全面的方法故选C项。A选项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的问题,结合特定历史时期分析特定历史问题,材料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B 选项指的是通过横向或者纵向的对比来分析历史问题,材料没有体现出比较的内容;D项是通过分析具体史料来进行分析历史,材料没有体现。‎ ‎10.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主管宗庙礼仪,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少府主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主管皇帝家族事务,卫尉主管宫门屯卫。这些举措体现的核心政治理念是 A. 唯才是用 B. 天下为家 C. 民主法治 D. 天下为公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九卿”的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显然是化国为家的体现,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家国一体的特点,不是唯才是用,A错误;秦朝是君主专制,不是民主法治,C错误;材料是家天下的思想,不是天下为公,D错误。故选B。‎ ‎11.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下达各官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而是直接交与御史大夫办理。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 牵制承相,加强君权 B. 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 掌控军权,统领全国 D. 控制地方,便于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御史大夫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丞相的职责,从而分散了丞相的权力,对丞相起到了牵制作用,加强了君权,故选A项;根据“皇帝不愿差使承相,而是直接交与御史大夫办理”可知题意并未体现御史大夫辅佐丞相,故排除B项,掌控军权的是太尉,故排除C项;御史大夫的设立不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排除D项。‎ ‎12.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皇帝制 ‎【答案】C ‎【解析】‎ 秦以前国家政治权力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来进行分配,秦确定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C 项正确。AB项是西周实行的制度,实行世袭制;D项皇帝制也是世袭的。‎ 点睛:首先要明确“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指什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四个选项中找出答案。‎ ‎13. 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对某些地区或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可以保证国家政令畅通,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古代从中央至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的正式形成始于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元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我们古代从中央至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的正式形成始于秦朝,因为秦朝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不再世袭,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命,这样也就做到了实行垂直管理可以保证国家政令畅通,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垂直管理体系 ‎14.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A. 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 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C. 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可知,设置监御史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D正确;监御史是检察官员,不掌握地方行政权,A错误;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负责监察百官,监御史负责地方检察,B错误;汉惠帝时期仍然推行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是地方侯国割据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联系所学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 ‎15.‎ 汉武帝时任用外戚和功臣作为自己的侍中,如任命外戚身份的卫青为大将军、霍去病为骡骑将军,任命功臣金日磾为光禄大夫,任命重臣霍光为奉都大将军、大司马等。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A.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尝试恢复贵族世袭制度 C. 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D. 中央集权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汉武帝的侍中(汉武帝身边的亲信)多是外戚,重臣和功臣,并担任要职,说明汉武帝将权力向自身集中,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故选C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主要表现的是血缘分封制度被郡县制度所取代,这是秦朝的制度变化,A项错误;材料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不是世袭制度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皇权的加强,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问题,D项错误。故选C。‎ ‎16.“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官人法 D. 世官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两汉时期实行以才能和品德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材料中“德行与能力”“有德之士”可知是汉代的察举制,B正确;军功爵制主要是战国时期以军功为标准的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 C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以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D是以血缘关系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故选B。‎ ‎17.据《南齐书》记载: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A. 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B. 为平民入仕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 C. 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动 D. 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表明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做官依据,世家大族垄断重要官职,门第低下享受不到政治权力,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动,C正确;“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不能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A错误;此制度下平民由于门第低下,不能享受政治权力,B错误;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选拔官吏的权力不在中央,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错误。故选C。‎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结合所学九品中正制的知识解答即可。‎ ‎18.唐朝前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从决策到实施须涉及众多政府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是:‎ A. 工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工部→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应该由工部具体执行,故选B;ACD不符合唐朝的运作程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唐朝前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联系所学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分析解答。‎ ‎19.按照宋制,皇帝诏旨须经朝廷商议进呈,再由皇帝审阅批准,才能发付朝廷执行。皇帝未经朝议擅自将诏旨发出,将会招致宰相的批评和抵制。这反映了宋代 A. 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B. 中央官制的完善 C. 皇权与相权的对立 D. 君主权力的弱化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皇帝未经朝议擅自将诏旨发出,将会招致宰相的批评和抵制”,可知相权对皇权的制约,A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官制完善,B错误。材料讲的是中央决策的程序问题,不是皇权与相权的对立,C错误。根据史实可知,宋朝中央设二府三司,君主专制有所加强,D错误。‎ ‎20.宋以前,谏官劝谏的对象是皇帝,御史台、御史弹劾的对象则为官员,谏诤对事,弹劾对人。而宋神宗元丰改制时则规定谏官的职责可以同掌讽喻规谏,谏官有权监督大臣。此后,谏官的主要对象则改为官员,出现了“台谏合一”的趋势。据此可知,宋代 A. 监察机构日益多元 B. 吏治腐败问题较严重 C. 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D. 规范官员的选择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谏官的职责由劝谏的对象是皇帝,到掌讽喻规谏,权监督大臣,谏官的主要对象则改为官员,加强了君主专制,C正确;“台谏合一”无法体现监察机构日益多元化,排除A;材料信息与吏治腐败无关,排除B;“台谏合一”强化了君主专制,并非规范官员的选择方式,排除D。‎ ‎21. 宣政院,初名总制院,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设置,由国师八思巴统领。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朝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将总制院改名为宣政院,以帝师总领院事。宣政院的“院事”包括( )‎ A. 掌管吐蕃兵马的征发 B. 管理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C. 向各省宣达朝廷政令 D. 负责考察和选拔中央官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中“因唐朝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可知宣政院管理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事务,所以B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宣政院 ‎22.元代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如下:其一,长官拟定所议之事;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三,长官综合所议做出裁决: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这一做法 A. 有效地控制了宰相权力 B. 制约了行省长官的权力 C. 避免了官僚之间的内斗 D. 提高了行省议事的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议事程序”中“其二,言员同堂议论”、“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可以看出,这一做法对“行省”长官的权力一定程度上有监督、制约作用。B正确;材料是“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不是“朝政”而且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官员的权力制约,与控制宰相无关,A 项错误;“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并不一定就能够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C错误;行省议事程序加强了行省官员间的制的,不利于提高行省议事的效率,D错误。故选B。‎ ‎23.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日至28日皇宫收到奏章1160件,共计32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 A. 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 B. 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C.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 由军机大臣共议国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384年为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根据材料中政务繁多的情形,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故选C;明太祖废除了丞相,A错误;汉代设立中朝,以应对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排除B;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公元1384年”“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联系所学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以及影响分析解答。‎ ‎24.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历程是 A. 禅让制—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B 禅让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世卿世禄制—科举制 C. 世卿世禄制—禅让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D. 禅让制—九品中正制—世卿世禄制—科举制—察举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课本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最早是禅让制,之后被世袭制也就是世卿世禄制取代,西汉时是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隋唐是科举制,故符合此顺序的是A,BCD选项都错误。‎ ‎25.“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后惊讶地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告诉西方人一件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利玛窦感慨的“事实”主要得益于 A. 君主制 B. 内阁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科举制的出现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结合材料“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可知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选项符合题意。君主制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内阁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辅助机构,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行省制是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C选项排除。‎ ‎【点睛】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雏形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正式诞生于隋炀帝大业年间,唐宋均有所发展改变,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清末逐渐被废除,1905年清朝进士科最后一试的结束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完结。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科举制极大的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这也是利玛窦感慨的原因。‎ ‎26.明朝中期以后,许多内阁重臣极力讨好有权势的宦官,如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尽管权重位尊,但也向司礼太监冯保投“晚生”帖。此现象本质上反映出 A. 皇权专制强化 B. 内阁权力削弱 C. 国家决策混乱 D. 宰相权力弱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明朝后期皇帝重用身边无权无地位太监参政,主要目的是集中权力于一身,本质是皇权专制的强化,A正确;内阁权力此时并没有削弱,只是太监权力的上升,B错误;皇帝仍然掌握决策大权,C错误;宰相在明朝初期就被废除,D错误。故选A。‎ ‎27.钱穆先生指出,明朝历史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始终没有超过正五品,因而“其官仍以尚书(正一品)为重”,其署衙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这是因为 A. 朝野普遍认为阁臣头衔无足轻重 B. 明内阁不是法定的权力中枢机构 C. 六部尚书掌握朝廷的最高决策权 D. 明朝政治腐败官僚体系混乱不堪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明朝历史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始终没有超过正五品”可知内阁大臣职位品衔不高,材料“其署衙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更能说明上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主要原因内阁不是法定的中枢机构,故B正确。因为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因而无规定品级,不是头衔无足轻重,故排除A。六部尚书只是形式上的执行机构,无決策权,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官僚体系混乱不堪,D错误。‎ ‎28.“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入直靖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A. 适应军事战争需要 B. 剥夺宰相的决策权 C. 方便皇帝就近控制中央政府各部门 D. 防止宦官参与政事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可以看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是用兵西北,防止军事机密的泄露而设置,A正确;宰相在明朝已经被废除,B错误;材料说明军机处设置最初目的是军务需要,C和D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故选A。‎ ‎29.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 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C. 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D. 精简机构和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明清时期捍卫了国家领土的主权,保卫了多民族国家的有效统一,从这个角度说值得赞赏,故A正确;明清时期实行特务机构和文化高压等政策,社会环境并不宽松,B错误;思想高压控制属于消极影响,故C错误;精简机构和提高行政效率属于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注意本题的题意:对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赞赏。所以要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所以排除消极方面的评价,在结合具体知识来分析它的有利一面的体现。‎ ‎30.在雅典类型的希腊城邦中,其公民的平均文化素养显然远比同时代其他古代民族高。他们广泛开展各种节庆体育游艺活动,以及大规模的哲学、戏剧、造型艺术等活动。这些活动 A. 促进了城邦民主精神发扬 B. 克服了直接民主的弊端 C. 实现了平民与贵族身份平等 D. 激发了居民的参政意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希腊城邦大多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许多公民积极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他们出入于会堂、广场、集市、剧院、法庭、神庙等公共场所,倾听演说,发表政见,参与表决,观看表演,投入到城邦政务中去。这些活动促进了城邦民主精神的发扬,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古代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弊端并未因为公民平均文化素养较高和文化艺术活动频繁而被克服;C选项错误,古代雅典并未实现平民与贵族身份的平等;D选项错误,古代雅典拥有参政权的是成年男性公民,不是居民。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1.古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又被称为“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里的“男性公民”是 A. 全体成年男性 B. 除奴隶之外的成年男性 C. 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D. 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公民通常由除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本邦的成年男子组成,他们参加城邦行政和司法事物,答案为D;A错在还有奴隶和外邦人,排除;B错在还有外邦人,排除;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子可能有外邦人等,C错误。‎ ‎32.梭伦改革规定,按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 A. 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B. 打破贵族垄断政权 C. 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D. 满足男子参政愿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故B项正确;梭伦改革中实行的财产等级制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贵族的特权,但不能说“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措施促进了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发展而不是“崛起”,故C项错误;D选项错在“男子”,男子并不一定是公民,故D选项错误。‎ ‎33.雅典的直接民主反映在,他们的公民可以在聚会时提出驱逐某一位会影响雅典民主制度的官员,他们也可以罢免当时的政府,立刻更换执政团队,这些是雅典民主制度的特色。这一制度的建立者是 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苏格拉底 D. 伯里克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材料“公民可以在聚会时提出驱逐某一位影响其制度的官员,也可以罢免当时的政府”指的是古代雅典公民可以通过公民大会实行陶片放逐法或者利用建立新政府的方式,直接行使管理城邦事物的权力,此规定与克里斯提尼改革相关,故B符合题意;梭伦实行的是财产等级制度等,A错误;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的思想,不符合题意,C错误;伯里克利提出观剧津贴等措施,D错误。‎ ‎34.“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 A. 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B. 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体雅典人的利益 C. 雅典男人必须参加民主政治 D.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明显的弊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可知,伯里克利强调雅典公民关心政治的必要,鼓励公民积极参政,A选项符合题意。雅典民主政治是维护雅典公民的利益,B选项排除。伯里克利强调的是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C选项排除。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明显的弊端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35.苏格拉底指出:“用豆子抓阄的方式来选举国家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这种方式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比管理国家事务要轻得多。”材料说明苏格拉底 A. 反对雅典的城邦制度 B. 批评雅典民主运作方式 C. 支持雅典发展工商业 D. 主张由各行业轮流治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中“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即古希腊轮番而治,“非常愚蠢”即苏格拉底反对这种办法。这反映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素质不高的人甚至傻子都可以抓阄成为国家的领导人,B正确;材料苏格拉底反对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不是反对的城邦制度,A错误;材料不是支持发展工商业,C错误;材料反对雅典轮番而治的方式,D错误。故选B。‎ ‎36.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材料认为雅典民主 A. 易形成集体暴政 B. 是一种直接民主 C. 引发持续的战争 D. 是少数人的民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说明了雅典民主容易造成多数人暴政,A正确;材料说明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是容易导致集体暴政,不是说明雅典民直接民主的特点,B错误;材料不是说明民主导致的战争,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多数人暴政,不是少数人民主,D错误。故选A。‎ ‎37.‎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这一规定反映了罗马法的实质是 A. 严酷野蛮 B. 保护雅典人民的利益 C. 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D. 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的实质。从夜里行窃的人当场被杀是合法的可知,该规定体现罗马法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答案选C项。严酷野蛮是《十二铜表法》的外在特点而非实质,排除A;《十二铜表法》从根本上保护的是古罗马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罗马法重视培养良好道德,排除D。‎ ‎38.《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这一规定 A. 打破了贵族的司法垄断 B. 标志罗马法体系完成 C. 保留野蛮落后的习惯法 D. 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可以看出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强调法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的司法垄断,故A项正确。B项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排除。保留野蛮落后的习惯法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罗马法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的分析理解。‎ ‎39.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这使得罗马帝国 A. 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 B. 统治者加强了对外邦人的镇压 C. 建立起完善的民主政治 D. 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说到随着罗马帝国扩张,原有的公民法难以适应新的需要,新扩张到的地区的人在罗马的财产权没有办法保证,而罗马法本身是保护私有财产的,所以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罗马帝国把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使之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就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D正确;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A错误;材料说明的是罗马为了适应对外扩张需要发展了罗马法,不是对外邦人的镇压,B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法律的完善,不是民主政治的完善,C错误。故选D。‎ ‎40.西塞罗曾说:"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唯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西塞罗意在强调“自然法”是 A. 一种具体完善的法律条文 B. 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法律的先驱 C. 众多罗马法律的集中汇编 D. 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的法律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说明这里强调的是一种法律理念,D正确;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属于法律观念,A错误;B是罗马法的深远影响,B错误;众多罗马法律的集中汇编是《查士丁尼法典》,C错误。故选D。‎ ‎41.早期罗马法规定,债务口头契约的成立,必须完成5名见证人在场见证等严格的仪式;到了后期,书面债务契约日益普及,其成立只要求“双方当事人在意思与理解上一致”即可。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罗马成文法开始取代了习惯法 B. 罗马法日益注重形式主义 C. 罗马法更加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D. 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罗马法。从材料给出的信息可知,早期罗马法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关系增多,不可能需要所有的交易都要有5名见证人在场。因此,原有的契约形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书面契约的应用称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故选C。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A项错误。罗马法始终注重形式主义,但后来日益淡化了,故B错误。材料的重点在于契约成立的条件,罗马法始终注重保护私有财产,D项与本题无关。‎ ‎42.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的创制者既有军伍大会、地区大会、平民大会及元老院等立法机构,又有裁判官等长官,还有包括被授子“公开解答权”的法学家在内的诸多法学家。这表明 A. 元老院具有法律解释权 B. 裁判官是罗马法的执行主体 C. 罗马法维护了平民利益 D. 罗马法创制主体的多元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法律的创造者有社会的不同阶层所构成,体现罗马法的创制者具有多元性的特点,故答案为D。材料不能体现元老院具有法律解释权,A错误。材料说明制定法律的主体有裁判官,但是不能说明是罗马法的执行主体,B错误。材料内容不能体现罗马法维护了平民利益,C错误。‎ ‎43.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国的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既须严格遵守使用一定的法律术语,又要严格履行一定的诉讼方式。术语用错了,理由最充足也会败诉。这主要说明罗马法 A. 只适用于罗马公民 B. 诉讼过程简单高效 C. 执行中不具备可操作性 D. 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罗马法在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一定的法律术语以及诉讼方式,显然具有不灵活的特点,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D正确;公元前2世纪使用的是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A错误;材料说明罗马法的形式主义,并不是简单高效,B错误;材料中的罗马法具有可操作性,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 ‎44.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发展的一座高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 唐朝的“三省”是三个政府机关,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与皇帝一起在政事堂讨论国家大事并作出决定、制定政策。三省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的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运行机制,叫“三省制”。在一般情况下,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发布“最高指示”。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朝的三省制。‎ ‎【答案】三省相互制衡,防范宰相专权;加强了君主专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三省职责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弥补政务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和所学可知三省相互制衡,防范宰相专权;依据材料“三省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的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运行机制”和所学可知加强了君主专制、减少决策失误以及提高行政效率;依据“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和所学可知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梭伦认为:“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摘编自蒋晓光《梭伦改革与社会公平》‎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答案】特点:改革措施比较中庸(或兼顾各方利益)。‎ 影响:积极:缓和了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基础。‎ 消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解析】‎ ‎【详解】特点:依据材料“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可知是中庸的思想。影响: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的角度思考回答。积极的角度从缓和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以及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基础回答;消极的影响结合所学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回答。‎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