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 MB
  • 2021-08-25 发布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1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创新设计】(浙江选考)2018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 8 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 21 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 1.“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 反映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解析 人民公社化运动将若干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与“大组变做合作社”不符 合,故 A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与“大组变做合作社” 不符合,故 B 项错误;1953~1956 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故 C 项正确;中共八大确立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与题意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右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 年发行的股 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 年度股息红利及 1956 年一、二 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 化,主要因为( ) A.国民经济的调整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全行业公私合营完成 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股息红利”“定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涉及内容为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只有 D 项与此相关,故选 D 项。 答案 D 3.周恩来说:“我们新民主主义的制度是一个过渡的制度……走完了这个过渡阶段,就到 达了社会主义社会。”后来的实践表明,这个过渡阶段的结束实际是在( ) A.中共八大召开时 B.三大改造完成时 C.“一五”计划结束时 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 解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 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促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答案 B 4.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下面这幅历史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1956 年初,上海第一家公私合营商店开业 A.拉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 B.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使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 D.改变了新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解析 根据“公私合营”可知,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只有 C 项符合 题意。 答案 C 5.(2016 年 3 月宁波模拟)“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 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同时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 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文中的“大会”指的是( )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解析 从“主要矛盾变化”“工作重心转移”等信息可判断为中共八大。故选 B 项。 答案 B 6.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 为中共八大( ) 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解析 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开始探索中国经济建设的会议,八大正 确分析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故 A 项正确;“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 B 项 错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中共十三大,故 C 项错误;八大属于经济 探索会议,与革命经验总结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7.(2016·温州十校高一联考)1958 年 8 月,国家计委提出的“二五”计划意见书中规定指 标为“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 53%左右;农业总产值 30%左右”。关于这一指标 评价准确的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贯彻了“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促进了经济全面快速地发展 解析 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时间不符合,故 A 项错误; 通过材料判断,这一时期应是大跃进时期,片面追求工业的高指标,从而违背了经济发展 的客观规律,不会促进经济全面快速地发展。这一做法违背了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故 B、 D 两项错误,C 项正确。 答案 C 8.(2016 年 9 月金华十校联考)读下图。1958 年,为了在“两年到三年”内“超过英国”, 中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该运动的最大特点是( ) A.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 B.变革生产关系,追求高速度 C.公有化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 D.鼓足干劲,科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 根据时间“1958 年”,以及“超过英国”等内容可知这是“大跃进”运动,因此 它的特点是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 答案 A 9.(2016 年 9 月嘉兴教学测试)“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 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说 明( ) 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 B.大跃进的“浮夸风” C.“文革”的严重错误 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解析 材料反映了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大跃 进时期的流行口号。 答案 B 10.(2016 年 9 月绍兴适应性考试)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 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踢得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 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 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解析 ①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②反映了“大跃进”时期,③反映现在社会生活, ④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 答案 C 11.某学生搜集了以下相关资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你认为他整理的主题是( ) A.政权巩固 B.曲折探索 C.改革创新 D.盛世华章 解析 从题目中涉及的内容来看,既包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正确探索,如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和中共八大召开,也包括重大的失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 动和“文化大革命”,因此,他整理的主题是曲折探索。 答案 B 12.“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但在 1971 年和 1975 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 9.2%和 11.9%。出现这一历史 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D.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 解析 “文革”期间经济破坏严重,期间有周恩来、邓小平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有利 于经济的发展。A 项出现于 60 年代初;“文革”(1966~1976 年)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 排除 B、C 两项。 答案 D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作报告 (1)材料一两图反映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其实质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图示显示的大会中心内容是什么?有何地位?与材料一有何联系? 答案 (1)事件: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建立。 (2)内容:客观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国内 主要矛盾,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地位:体现了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是一次成功探索。 联系: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是八大召开的背景。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二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以这两个事件为代表的经济建设失误造成 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 20 世纪 50~70 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我们 可以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解析 对于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失误,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失误背后隐藏的规律, 并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 答案 (1)事件:“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1959~1961 年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2)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认清主要 矛盾,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清国情,实事求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