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5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高考考前45天大冲刺卷
文综历史部分(十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夏、商两朝,“天命”“天罚”思想盛行于世;西周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口号和“明德慎罚”的思想;春秋战国“非杨即墨”;从秦朝法家学说大行其道,到汉朝中期“引经入狱”。这一变化历程从本质上反映了
A.古代社会形态缓慢演进 B.古代法制思想的流变
C.神权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D.德治具有久远的传统
25.开元年间,唐玄宗专门发布敕令,禁止官僚阶层使用珠宝玉器和锦绣,并专门通过法令规制奢丽物质的织造,以形成“抑奢”的消费导向。这表明当时( )
A.政府意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合理消费观念已形成
C.政府担心奢靡之风助长腐败
D.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26.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的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财政压力,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兵权并允许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这说明唐朝节度使( )
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B.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失误
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 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27.“三言”、“二拍”摒弃了前代文学作品中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为主要描写对象,而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新的主人公。这主要反映了明代( )
A.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
B.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
C.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
D.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28.唐群英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1901年秋,她听了秋瑾谈话及亲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情景,慨然说道:“国之兴亡,匹妇亦应责无旁贷。不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是人皆有责!”这表明当时( )
A.儒学统治地位丧失
B.女性平等意识觉醒
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女权思想广泛传播
29.1926年7月到1927年4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而华北和东北则十分消沉,广东地区一度活跃的状态也发生扭转。造成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布局的不平衡性 B.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
C.革命形势的发展进程 D.城市中心道路的失败
30.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在自区向我们应该联合整个农民,造成广泛的农民统一战线,故意排斥富农(甚至部分地里)参加革命斗争是错误的……苏维埃政府应保障富农扩大生产写发展工商的自由。”这可以说明( )
A.土地革命出现“左”倾错误 B.社会主要矛盾正在改变
C.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中共阶级基础逐步扩大
31.下图是1952年创作的宣传画。该作品( )
A.促进了公共卫生观念的普及 B.开创了独特的群众动员方式
C.体现了现代主义美术的风格 D.反映了美国孤立政策的破产
32.雅典有一种专门的官员,坐在高高的地方监督集会的举行,如果他们发现法律遭到攻击,就会打断演说家的演讲,命令立即解散集会,要求人民散去,不能投票。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
A.贵族掌握国家最高司法权力 B.注重法律程序的正义性
C.法律监督是捍卫民主的武器 D.严格规范公民政治运行
33.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波提切利(1446—1510)运用新的绘画方法,发展了中世纪的装饰风格,创造出富于线条节奏、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其作品《春》《维纳斯的诞生》,富有生气地描绘了美惠三女神、女神维纳斯的形象。这些作品( )
A.体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B.表明现实主义已成为时代主流
C.推动非宗教理性时代的到来 D.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
34.引力波本身是时空的涟漪。当引力波出来的时候,时空会在与引力波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周期性的形变,而置身其中的物体也会发生周期性的伸缩。据此推测,为引力波假设提供基础理论的应该是( )
A.相对论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论 D.万有引力定律
35.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之前的国际体系中,西方一直占绝对主导地位。现在,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国家为中心,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表明( )
A.全球治理的主体日趋多元化 B.西方定制的世界规则已退出国际舞台
C.南北问题影响着东西方关系 D.合作取代对抗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41题、第42题为必考题,第41题25分,第42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题~第47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中国的人文主义文化传统中,对人的价值及尊严是十分崇尚的。儒家重视人的价值,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自孔子始,便一再地强调“入世”。“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可谓知矣。”孔子自己也坚守“不语怪、力、乱、神”,把人事放在首位。“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说明孔子具有比较强烈的非宗教意识和倾向。孔子之后,儒家也基本上是反宗教、反出世的,儒家学者都十分强调人事。儒家的《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儒家的经典,也没有主张超世脱俗的言论,都是针对现实社会需要的。
——摘编自丁卯《政治规约与思想传播——历史视域下的解放区木刻研究(1937~1945)》
材料二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道明会的萨伏那罗(1452~1498年),就有感于当时日益浮华败坏的世俗生活,而开始在佛罗伦萨宣讲,反对人文主义的风潮,提倡苦行、禁欲的生活,轻视尘世的价值,并曾率领狂热的信徒焚烧佛罗伦萨纤巧的艺术精品,最后因反对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而被杀。而在宗教改革时代的初期,由于马丁·路德过分强调“因信称义”的观点,毫不妥协地恢复了对人的罪恶本性的极端强调,认为唯有神的干预才能使人得以赦免。因此,引起大部分强调精神自由的人文主义者的反感。
——摘编自刘昕岚《“人文主义”与“宗教”——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儒家人文主义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儒家“反宗教”的历史因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出现反对人文主义风潮的社会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共同作用。(7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昌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董仲舒进一步将其阐发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凡是存在的现象,必然有其存在的缘由。为什么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华大一统的奇迹?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以“中华大一统现象”为例证明该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角度多元)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司法是此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北洋政府按照西方国家的司法改革要求,改革了旧有法制,设立了司法机构,但依然按照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设置司法机构。司法体制的独立是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如审判机构与检察机构的分立,易受干扰的行政法院——平政院独立于立法、行政及普通法院之外,直隶于大总统。此外,颁布的《法院组织法》中专条规定“法官不得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强调“司法不党”。对于法律人才的选用,强调专业化,重视法官素质,侧重于留学西方法学毕业生并在社会上素有声望的人。北洋政府的司法改革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逐步建立起了审判、检察、监狱、律师等一整套近代意义上的司法体制,为南京国民政府司法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政局的动荡不定直接影响了北洋时期的司法改革节奏,影响到了当时司法制度的理性设计与妥当运行,特别是司法执行环节问题突出,司法判决宣判之后却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摘编自谢冬慧《民国时期的司法改革及其当下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政府司法改革的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政府的司法改革。(9分)
46.【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节选)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
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全世界一切民主国家将无处不受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同时全世界的一切民主国家也将无处不起而抵抗。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在罗斯多夫胜利,伟大的苏联红军已经开始进入对德反攻阶段的情况之下,在英美两大强国具有丰富资源与极大军方的情况之下,在我们中国已经在日本侧面英勇奋战五年之久的情况之下,在德意日三国资源将届枯竭内部人心动摇的情况之下,即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尚能逞凶于一时,即使日本法西斯于其在太平洋作战的初期可能获得许多胜利,并可能截断我滇缅路,还可能对我举行残酷的战争,但法西斯阵线的最后失败局面与反法西斯阵线的最后胜利局面是已经确定了
——选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认识。(6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决定建造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担任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大桥的建设工作中。自1950年起,茅以升就对 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几个方案做了精确测量和深入研究,经过反复比较,于1955年确立下“大桥设计施工方案”。本来大桥的桥基建造准备要用建钱塘大桥时的“气压沉箱法”,并已请苏联专家做了鉴定。但茅以升根据进一步的地质钻探资料,认为采用沉箱作基础有巨大困难,因而将“气压沉箱法”改为“大型管柱钻孔法”。其后,茅以升用半年时间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试验,证明切实可行。铁道部和国务院很快批准了这个方案,1955年9月,大桥正 式动工。施工期间,茅以升主持的技术顾问委员会解决了建桥中的14个技术难题。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震惊了世界。茅以升为此欢欣鼓舞,他借出国访问和 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大力宣传新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他的著作《武汉长江大桥》被 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流传。
——摘编自张化本《茅以升与中国桥梁梦之为国建桥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茅以升投身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时代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茅以升作为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者的优秀品质。(6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Ⅰ卷
24.【答案】B
【解析】从夏、商时期的“天命”“天罚”思想、西周的“明德慎罚”、“春秋战国‘非杨即墨’”、“秦朝法家学说大行其道”到“汉朝中期‘引经入狱’”可知,我国自古以来注重以法治国,这一变化历程反映了我国古代法制思想的演变,故选B项;题干中法制思想的演变不能反映古代社会形态演进缓慢,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官僚政治的信息,排除C项;题干表明我国的法治具有久远的传统,排除D项。
25.【答案】C
【解析】由为防范“抑奢”的消费导向形成,唐玄宗专门发布“禁止官僚阶层使用珠宝玉器”,限制奢丽织造的敕令,可知唐政府担心奢靡之风助长腐败,不利于其统治的稳定,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重农,规制的是官营手工业,不是私人工商业者,A项错误;材料中政府的禁令等做法,不是对某种消费观的认可,而是对官员犯罪的预防,B项错误;仅有政府禁令、敕令,不能表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项错误。
26.【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时期在边疆地区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少数民族的侵扰,且节度使掌握募兵权也是中央财力不足导致的,说明节度使的出现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D正确,B排除;材料与民族融合无关,A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27.【答案】A
【解析】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市民阶层的扩大,材料中“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小说主人公,显然是市民阶层的扩大在文学作品中表现,故A项正确;明代传统伦理观念并没有瓦解,故B项错误;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是在清朝时期,故C项错误;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政治地位一直不高,故D项错误。
28.【答案】B
【解析】由20世纪唐群英、秋瑾等中国女性参加革命团体,强调“国之兴亡,匹妇亦应责无旁贷”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了当时女性平等意识的觉醒,B项正确;反侵略提
倡爱国,不能说明具有家国天下情怀的儒学丧失了统治地位,A项错误;女子也要爱国救国,是民族意识,不能说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C项错误;女子参加救国活动,不是女权主义广泛传播的表现,D项错误。
29.【答案】C
【解析】据材料“1926年7月到1927年4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而华北和东北则十分消沉,广东地区一度活跃的状态也发生扭转”,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国民大革命期间北伐的影响,工人运动活跃,而北方受军阀控制却消沉,广东则因北伐工人活跃的势头已过,故选C项;工业布局与广东地区工人运动活跃状态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社会主要矛盾不能说明造成工人运动状态的区域差异,排除B项;三大起义失败才标志着城市中心道路的失败,排除D项。
30.【答案】C
【解析】通过材料“联合整个农民,造成广泛的农民统一战线”可以看出,1935年时中共的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初步形成,故C正确;统一战线理论不属于左倾错误,排除;材料信息不能看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排除B;中共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而材料叙述的是农民问题,排除D。故选C。
31.【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52年”“人人防疫,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宣传“防疫”知识,有利于民众提高和普及卫生观念,故选A项;独特的群众动员方式早在建国前就已经开始,排除B项;该作品没有体现现代主义变形、夸张、怪诞等特点,排除C项;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标志着美国孤立政策的破产,排除D项。
3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如果他们发现法律遭到攻击,就会打断演说家的演讲,命令立即解散集会,要求人民散去,不能投票”可知,假如公民集会违背了法律,演说、投票等政治运动就会被终止,这表明雅典严格规范公民的政治运行,故选D项;掌握国家最高司法权力的机构是陪审员组成的陪审法庭,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法律程序的信息,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雅典社会对法律的维护,而不是对法律的监督,排除C项。
33.【答案】A
【解析】据材料“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波提切利(1446—1510)”“富有生气地描绘了美惠三女神、女神维纳斯的形象”可知,材料提到的作品均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故选A项;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时间不符,
排除B项;推动非宗教理性时代到来的是启蒙运动,排除C项;新古典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其绘画风格为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排除D项。
34.【答案】A
【解析】据“当引力波出来的时候,时空会在与引力波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周期性的形变”可知引力波会引起时空的变化,与此相关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选A项;生物进化论是关于物种演进的,与时空自身变化无关,排除B项;量子论是关于微观世界的,不会引起时空的变化,排除C项;万有引力定律是建立在绝对的时空观之上的,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35.【答案】A
【解析】据材料“现在……非国家行为主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知,在当今对国际秩序的维护中,多元主体作用日趋重要,说明全球治理的主体日趋多元化,故选A项;当今全球化趋势中,西方发达国家依然是最大的受益者,西方定制的世界规则并未退出国际舞台,排除B项;材料的论述角度已跳出了东西方关系的范畴,而是着眼于全球化发展,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国际合作及对抗,无法体现哪一个是国际关系主流,D选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第II卷
41.(25分)
【答案】(1)历史因素:小农经济发展;宗教的出世思想与儒家的入世思想相悖,违背儒家伦理;中国较早形成了稳固的世俗权力体系,世俗政权高于神权;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传统文化的主流,担心受到宗教神学的冲击;孔子等思想家个人喜好的影响。(9分,答出三点即可)
(2)社会背景:宗教神学影响根深蒂固;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出现极端倾向;早期资产阶级力量弱小。(9分)
(3)共同作用:打击宗教神学;强化世俗王权;重视人性尊严;关注社会现实。(7分,答出三点给6分,答出四点给7分)
【解析】(1)结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经济基础可得小农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一“自孔子始,便一再地强调‘入世’”
,结合宗教的出世思想可得宗教的出世思想与儒家的入世思想相悖,违背儒家伦理;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皇权至高无上可得中国较早形成了稳固的世俗权力体系,世俗政权高于神权;根据材料一“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结合佛道思想对儒学的冲击可得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传统文化的主流,担心受到宗教神学的冲击;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具有比较强烈的非宗教意识和倾向”等信息可得孔子等思想家个人喜好的影响。
(2)结合传统的宗教神学的影响可得宗教神学影响根深蒂固;根据材料二“有感于当时日益浮华败坏的世俗生活,……提倡苦行、禁欲的生活,轻视尘世的价值因”“毫不妥协地恢复了对人的罪恶本性的极端强调”可得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出现极端倾向;结合人文主义思想的阶级基础可得早期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3)根据材料一“儒家也基本上是反宗教、反出世的”,结合近代西方人文主义对宗教神学的主张可得打击宗教神学;结合儒家思想是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近代西方人文主义主张王权高于神权可得强化世俗王权;根据材料一“儒家重视人的价值”,结合近代西方人文主义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可得重视人性尊严;根据材料一“这些儒家的经典,也没有主张超世脱俗的言论,都是针对现实社会需要的”,结合近代西方人文主义强调社会现实的特征可得关注社会现实。
42.(12分)
【答案】示例:
观点:中华大一统现象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缘由。(2分)
论述:其一,中国中原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这里东有大海,西有青藏高原和荒漠,北有西伯利亚高寒区,南有南海和热带高温区,因此中原地区自然成为亚洲东部的地理中心。与此同时,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在数千年间始终能够创造出领先的文明与文化,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层出不穷,从而进一步形成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政治中心,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其二,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主体的部族,很早就实施婚姻开放的举措,各部族相互通婚,从而有利于部族交往与融合,进而促进大一统的形成。其三,从伏羲画卦、仓颉造字,到秦始皇书同文,中国人始终使用象形文字符号,这种文字有着非常稳定的信息传输性能(几千年前的字都很容易认得),而且能够超越语言进行信息交流,极大地促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认同,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8分)综上所述,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文化交流等因素共同造就了中华大一统现象。(2分)
(“答案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第一步审题,据材料“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可知,材料表达了中华大一统的思想,再由题干“凡是存在的现象,必然有其存在的缘由”可知,本题考查的是“中华大一统现象”出现的原因;第二步立论,按照题干要求,可以定观点为“中华大一统现象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缘由”等;第三步论证,注意题干“以‘中华大一统现象’为例”这一要求,可以从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步总结得出结论。
45.(15分)
【答案】(1)内容:设立司法机构;保持司法体制的独立;司法人员保持中立;选用专业的法律人才。
(2)评价:建立了近代意义上的司法体制;有利于维持北洋政府的统治;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建设奠定了基础。改革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制度设计与执行存在出入;受政局影响,改革节奏的波动性较大。
【解析】(1)内容:根据材料“北洋政府按照西方国家的司法改革要求,改革了旧有法制,设立了司法机构”可知,司法改革中设立司法机构;根据材料“司法体制的独立是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如审判机构与检察机构的分立,易受干扰的行政法院——平政院独立于立法、行政及普通法院之外,直隶于大总统”可知,改革中保持司法体制的独立,司法人员保持中立;根据材料“对于法律人才的选用,强调专业化,重视法官素质,侧重于留学西方法学毕业生并在社会上素有声望的人”可知,选用专业的法律人才。
(2)评价:根据材料“北洋政府的司法改革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逐步建立起了审判、检察、监狱、律师等一整套近代意义上的司法体制”可知,北洋政府通过改革建立了近代意义上的司法体制,得到了社会认可,有利于维持北洋政府的统治;根据材料“为南京国民政府司法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可知,改革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建设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改革了旧有法制,设立了司法机构,但依然按照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设置司法机构。”可知,改革具有保守性;根据材料“政局的动荡不定直接影响了北洋时期的司法改革节奏,影响到了当时司法制度的理性设计与妥当运行”可知,受政局影响,改革节奏的波动性较大。根据材料“特别是司法执行环节问题突出,司法判决宣判之后却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可知,制度设计与执行存在出入。
46.(15分)
【答案】(1)打击英美,称霸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截断滇缅公路,阻止中国获得国际援助(支援在中国战场的日本侵略军);配合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掠夺东南亚的资源,维持战争等。
(2)中国战场会短暂面临严酷局面;世界将会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反法西斯阵线终将胜利等。
【解析】(1)根据“日本法西斯于其在太平洋作战的初期可能获得许多胜利,并可能截断我滇缅路,还可能对我举行残酷的战争”并结合所学可知,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主要是打击英美,称霸亚洲和太平洋,截断滇缅公路,阻止中国获得国际援助和掠夺东南亚资源等。
(2)根据“可能对我举行残酷的战争,但法西斯阵线的最后失败局面与反法西斯阵线的最后胜利局面是已经确定了”可知中共对时局的认识主要是认为中国战场会面临严酷局面,但世界会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反法西斯阵线终将胜利等。
47. 15分)
【答案】(1)新中国的成立;“一化三改”;一五计划的实施;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工业化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每点2分,第4点3分,共9分)
(2)在精确测量、深入研究和反复比较基础上确立大桥设计施工方案,具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施工过程中不断解决技术难题,专业素养扎实;大力宣传新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凸显家国情怀。(三点6分,言之有理皆给分)
【解析】(1)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决定建造武汉长江大桥”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据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一化三改”,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的大规模开展,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等。
(2)据材料“茅以升就对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几个方案做了精确测量和深入研究,经过反复比较,于1955年确立下‘大桥设计施工方案’”可知,在精确测量、深入研究和反复比较基础上确立大桥设计施工方案,具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据材料“施工期间,茅以升主持的技术顾问委员会解决了建桥中的14个技术难题”可知,施工过程中不断解决技术难题,专业素养扎实;据材料“他借出国访问和 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大力宣传新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可知,大力宣传新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凸显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