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0 KB
  • 2021-08-25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课时38 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和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作业)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规范练38 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和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一、选择题 ‎1.(2019云南昆明一中第一次摸底测试,2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菲律宾、印尼亡国,越南、缅甸抵御外敌时指出“夷烟夷教,毋能入界,嗟我属藩,尚堪敌忾”;他还探讨英国所以强大的原因,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这反映出魏源(  )‎ A.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近代化 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C.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2019甘肃兰州二模,28)中国近代译著的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等方面,1861—1895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这说明(  )‎ A.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兴盛 B.向西方学习的维度日渐多样化 C.“中体西用”思想得以传承 D.自强运动激发民族意识觉醒 ‎3.有学者认为,早期维新派主张设立议院,基本都是从得民心、通上下之情、集思广益、办事公平的考虑出发的,并未将议院视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也没有提出制定宪法。这一叙述意在论证(  )‎ A.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没有体现儒家民本观念 B.早期维新派主张参照德意志帝国体制改革 C.早期维新派没有主张以君主立宪取代专制 D.早期维新派的主张纠正了西方议会制弊端 ‎4.(2019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一模,29)西方媒体曾评论近代中国某一事件“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这一事件(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B.借助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变革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5.(2019广东惠州模拟,29)19世纪末,梁启超认为“由科举出身者,于西学辄无所闻,由学堂出身者,于中学亦茫然不解。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其意在(  )‎ A.批判传统的封建礼教 B.打破传统体用文化偏见 C.借西学推动制度革新 D.提供反清革命理论依据 ‎6.(2019安徽安庆二模,28)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表《驳保皇报书》一文,说“夫今日专制之时代也,先必破坏此专制,乃得行君主或民主之立宪也。既有力以破坏之,则君主民主随我所择。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主张(  )‎ A.在君主制和民主制中择其一 B.以君主制作为民主制的过渡 C.将民主制和君主制有机结合 D.反对君主立宪倡导民主共和 ‎7.(2019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30)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 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 ‎8.(2019安徽安庆示范中学高三联考,29)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的集合体,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华侨;直到1924年以后,国民党才发展为一个开放的、具有广泛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  )‎ A.中国政党政治的成熟 B.军阀割据政治环境较为宽松 C.“三大政策”的推动 D.孙中山加强了革命领导核心 ‎9.(2019山西百日冲刺考试,29)1915年,陈独秀撰文表示:“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据此可知,陈独秀强调(  )‎ A.法律应保障个人自由平等权利 B.借鉴苏联的经验以实现自由平等 C.实行分权制衡以维护宪政成果 D.实现主权在民必须根植中国传统 ‎10.(2019广东汕尾二模,29)李大钊指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二大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而此二大精神之自身,又必须时时调和、时时融会,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胡适则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主张“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上述观点(  )‎ A.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 B.论证了西方文化的合理性 C.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两面性 D.全面颠覆了国人道德观念 ‎11.(2019广东湛江10月调研测试,29)古代文书不加标点,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困难,因此1919年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标点符号的使用,表明(  )‎ A.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B.白话文完全取代了文言文 C.“尊孔复古”受到批判 D.“文学革命”的影响扩大 ‎12.(2019广东惠州一调,30)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范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  )‎ A.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 B.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C.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D.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二、非选择题 ‎13.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个国家独立自强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据英人地理全志稽之,我中华幅员八倍于俄,十倍于米(美),百倍于法,二百倍于英,地之大如是。五洲之内,日用百需,无求于他国而自足者,独有一中华。……而今顾腼然屈于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 材料二 晚清时期的中国所匮乏的是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政治形式,因此梁启超所致力建构的是一种以国民共同体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国家者,以国为一家私产之称也。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因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梁氏的民族主义既是自由民主的,肯定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是共和主义的,强调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 ‎(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奇愤”因何事件而起?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产生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 ‎14.(2019江西赣州模拟,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今是患贫,不是患不均。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他;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无产专制便用不着。所以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摘编自孙中山《民生主义》‎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相关知识,围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课时规范练38 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和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1.C 材料中体现了当时魏源对其他国家的抵抗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叙述,不是社会发展的近代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天朝上国的思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嗟我属藩,尚堪敌忾”和“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可知面对列强的侵略,魏源主张抗敌救国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魏源对当时各国的分析及态度,并未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故D项错误。‎ ‎2.C 题干反映了1861—1895年的近代译著中科学类占主体,再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思想可知,C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近代思想兴盛,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前,向西方学习仍以科学领域为主,尚未深入政治领域,排除B项;甲午战争以及之后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激发民族意识觉醒,排除D项。‎ ‎3.C 题干中“早期维新派主张设立议院,基本都是从得民心……出发的”,体现了一定的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体现早期维新派向哪一国政体学习的问题,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并未将议院视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也没有提出制定宪法”可知,早期维新派并未提出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只是主张在坚持君主专制的前提下作出改变,早期维新派设立议院的侧重点在于公平,非深入地反专制,故C项正确;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西方议会制的做法,故D项错误。‎ ‎4.B 由材料“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可以推断材料中的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联系史实可知该事件为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借助传统儒家思想宣传变法,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故D项错误。‎ ‎5.B 题干中“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说明梁启超认为中西方文化有共通之处,“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说明梁启超主张人才应该精通中学和西学,这样就为变法制定了一定的人才标准,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可知梁启超的言论打破了传统的中学与西学对立的看法,故选B项;‎ 梁启超主要论述中学与西学的共通之处,并没有批判封建礼教,排除A项;梁启超用中学与西学有共通之处来打破传统的观点和看法,并非借助西学来推动制度的革新,排除C项;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不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D项。‎ ‎6.D 材料“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认为与其选择折中的君主立宪制,不如一步到位,实行民主共和制,故D项正确。‎ ‎7.C 通过题干中“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到后期“孙中山进一步指出:‘……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可知其对农民阶级的关注由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故C项正确;题干论述的是孙中山前后认识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故A项错误;三民主义的核心不是民生主义而是民权主义,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论述的是革命的依靠力量,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故D项错误。‎ ‎8.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有利于国民党团结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推进革命,扩大了国民党的群众基础,因而国民党能够从“少数知识精英集合体”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具有广泛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故C项正确;20世纪初,中国的政党政治尚处于起步阶段,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统治逐渐走向反动、割据,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国民党“发展为一个开放的、具有广泛政治动员能力的现代型政党”,故D项错误。‎ ‎9.A A项表述与题目中“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相符,故选A项;苏联是1922年成立的,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排除B项;题干并未涉及分权制衡,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国法与个人自由、权利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 ‎10.A 李大钊认为,西方文明和东方传统缺一不可,同时要不断实现东西方文明的调和融会。胡适实际上也主张,只有在外来的学理和本土的传统实现紧密结合,才会创造出新的文明。这些观点和主张拓展了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宽度,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涵,故A项正确;材料中主张中西文化的合流融会,并没有单独论证西方文化的合理性,也没有颠覆国人传统的道德观念,故B、D两项错误;主张东西方文明的结合,不等于知识分子的两面性,故C项错误。‎ ‎11.D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而不是强调近代出版业的发展情况,故A项错误;据材料“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可知此时白话文并未完全取代文言文,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白话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而未涉及“尊孔复古”受到批判,故C项错误;材料“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体现了新文学的规范使用,说明“文学革命”的影响在扩大,故D项正确。‎ ‎12.C 题干主要述及评判东西方文化标准的变化,而“中体西用”思想不仅仅是指文化方面的标准,故A项错误;民主科学思想与题干无关,故B项错误;把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中西方文化融合,故D项错误。‎ ‎13.参考答案:(1)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 观点:天朝上国观念依旧存在;初步了解西方;认识到中国人自身存在不足。‎ 原因: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 ‎(2)进步: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开始具有民权的认识;将民族意识与国家独立自由联系在一起。‎ ‎(3)简析:有利于中国向西方学习,促进了思想启蒙;推动了反专制求民主的斗争;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4.参考答案:示例一 论题:孙中山借鉴了马克思主义。‎ 论证:孙中山自1894年创立兴中会以来,历次革命屡败屡战、屡战屡败。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为其指出了一条新路。同时,孙中山看到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尖锐的社会对立,也不愿重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其民生主义原本就试图以“平均地权”的方式缩小贫富差距。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孙中山一定程度上吸收借鉴了马克思主义,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扶助农工”等社会主义色彩的内容。‎ 结论:孙中山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其民生主义有了新的发展。‎ 示例二 论题:孙中山指出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 论证:马克思主义形成于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列宁主义与十月革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相对薄弱的俄国取得成功。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与上述地区情况迥异,生产力水平、社会文明发展程度远远落后。照搬马克思主义,搞城市革命,消灭资产阶级,在中国不可能取得成功。作为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主张“师马克思之意”,不“用马克思之法”。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结论:孙中山指出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应该师其意不用其法。‎ 示例三 论题:孙中山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 论证:马克思主义既指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也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专政等推动社会变革的具体要素。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者,希望将来的中国如社会主义般美好;但他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可能认同无产阶级专政。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他看到了工农群众的力量,开启了国共合作,顺应了大革命的潮流;但他没有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后来的革命实践,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看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结论:因其自身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孙中山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首先,分析材料,概括出观点:可以是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可以是反对或者是认同马克思主义但是与当时中国的实际不相符;其次,结合史实进行说明。如选择孙中山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可结合三民主义中对民生主义发展的史实进行论述,特别是新三民主义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节制资本”的目的是扶助农工,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