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00 KB
  • 2021-08-25 发布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枣强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试题总分100分 用时: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的诸侯不仅要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团结,还要深入土著居民之中,更须与周王室保持密切的关系,以为藩屏。这说明分封制 A. 有利于周朝统治的巩固 B. 实现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 C. 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 D. 弥合族群之间的巨大差异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西周的诸侯不仅要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团结,还要深入土著居民之中,更须与周王室保持密切的关系,以为藩屏”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周朝统治的巩固,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不是分封制;C选项中“避免”一词表述绝对。分封制下宗族内部冲突仍然存在;D选项中“巨大”一词表述片面。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占卜在商朝占有重要地位,商王事无大小,都要占卜。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这一变化 A. 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 B. 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 C. 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控制 D. 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的是君王由相信天命到否定天命观,强调民心的重要性,体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治者要求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需要,故B项正确;在阶级社会中,统治者的措施是着眼于自身利益的,故不会提高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西周没有宗教神学,主权在民是近代西方的内容,故排除CD两项。‎ ‎3.西周一贵族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其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 妻室 子嗣 妻(正室)‎ B.二哥(20岁)D.四哥(15岁)‎ 妾一(侧室)‎ A.大哥(23岁)‎ 妾二(侧室)‎ C.三哥(18岁)‎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按照这一规则,正妻所生的第一子为嫡长子,继承天子的王位,称为大宗,二哥属于正妻所生第一子,理所当然是大宗,故B项正确。A、C和D都不是正妻所生第一子,相对于嫡长子,只能是小宗,故A、C和D项错误。‎ ‎4.“(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说:“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天下之显诸侯。”根据材料可知周代 A. 完全建立在同姓亲族基础之上 B. 分封的主要标准是德才兼备 C. 异姓诸侯国受到排挤 D.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答案】D ‎【解析】‎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说明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的亲族,故D项正确;A中完全说法错误;B不符合分封制按照血缘关系原则;C中排挤不符合题意。‎ ‎5.中国古代汉族人姓名中往往带有辈名,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其堂兄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卿”就是颜真卿兄弟们共用的辈名,表示他们是同辈关系。这反映了 A.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B. 宗法体系中大宗处于支配地位 C. 宗法观念严格区分亲疏长幼关系 D. 血缘政治中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其堂兄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卿”就是颜真卿兄弟们共用的辈名,表示他们是同辈关系”突出的血缘关系,强调的是利用宗法观念对亲疏长幼关系的区分,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分封制,A选项排除;大小宗是一种相对关系,材料未体现,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神权色彩,D选项排除。‎ ‎6.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谈到中国古代早期形态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他意在强调古代早期政治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以血缘关系构建国家政治结构 C.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D. 以宗法关系为基本特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未有君臣之分也”可知,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通过占卜等手段,利用神权巩固王权,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天子与诸侯的血缘关系,没有体现宗法制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的信息,故BD不符合题意。‎ ‎7.西周建立后,前代商王朝与“四土”方国间“莫敢不来王”的归附臣属关系,变为了地方诸侯“莫不事王”的政治关系。这一变化表明,周代 A. 结束了商代地方分权制度 B. 加强了对地方的政治控制 C. 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D. 消除了地方分权割据隐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来王”到“事王”的变化,反映了周代由商代臣属关系变为君臣间的隶属关系,这是对地方诸侯管理加强的结果,说明周代对地方的政治控制加强。故答案为B项。A项,周代分封制下对地方仍是分权管理,地方分权制度并没有结束,排除;C项,周代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更不会开创中央集权新模式,排除;D项,周代分封制虽加强了对地方控制,但由于分权体制的存在,地方分权割据隐患是很大的,而不是消除,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8.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 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这表明 A. 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B.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 C. 西周封国的自主权有限 D. 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和“周初封邦建国,‎ 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可以知道西周分封制较商代政治制度更有助于国家结构的稳定,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体制是秦朝建立时期形成,故A选项错误;材料仅涉及西周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并未说明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且与史实不符,故C选项排除;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9.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A. 父子 B. 兄弟 C. 平等 D. 大宗与小宗 ‎【答案】D ‎【解析】‎ 材料讲的是周武王灭掉商之后,将其弟周公分封于鲁,这就是分封制,联系他们的是血缘,形成的是宗法制,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10.考古学家在考察西周时期长江流域楚文化时发现,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一致的礼乐文化因素,如青铜礼乐器、相似的墓葬制度,以及基本相同的文字系统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完全相同 B. 分封制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分封制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D. 西周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一致的礼乐文化因素”可知,分封制推动了分封的诸侯国对周文化认同,故选C。材料只能说明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一致的因素,不能说明完全相同,排除A;分封制是对地方的间接控制,排除B;西周时期周天子并未建立君主专制,D项说法无从谈起,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作用,学生可结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其他选项做出相应排除。‎ ‎11.近年来,修族谱、立宗祠、祭祖宗、寻亲会祖,甚至宗族械斗在农村蔓延开来,各种家族组织不断涌现。在当前的一些地方,农村社区文化的宗族色彩日益浓厚,利用祭祀祖先、唱族戏、婚丧嫁娶等礼仪、风俗将村民族人联结起来。这表明 A. 宗法制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B. 宗法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C. 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地区愈演愈烈 D. 宗族势力及宗法观念的影响仍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修族谱、立宗祠、祭祖宗、寻亲会祖”与宗法制有关,“利用祭祀祖先、唱族戏、婚丧嫁娶等礼仪、风俗将村民族人联结起来”说明宗族势力的影响依然存在,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宗法制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作用,故A项错误;B中的“普遍认同”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宗法制的影响,并不是封建迷信思想,故C项错误。‎ ‎12.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A. 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B. 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C. 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 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A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制就已经开始瓦解,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与冲击封建等级制度无关,C排除;家国体制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D排除。‎ ‎13.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员“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此官职是 A. 太尉 B. 丞相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从材料中的“纠弹为之责”来看,此官职应当是御史大夫,故答案为C项。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郡守负责地方行政事务,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项。‎ ‎14.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以下对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政治制度 B. 都加强了皇权 C. 都以血缘为纽带 D. 都属于官僚政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秦以前的封建政治”中的封建政治指的是分封制;材料中的“秦以后的郡县政治”的郡县政治指的是郡县制,二者都是地方的政治制度,A选项符合题意;分封制主要盛行于西周时期,当时尚未出现皇帝制度,B选项排除;郡县制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C选项排除;官僚政治的显著标志是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由一定的任期,郡县制体现的是官僚政治;分封制体现的是贵族政治,D选项排除。‎ ‎15.春秋争霸战争期间,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这一历史进程造成了 A. 县制普遍取代封邑 B. 世卿世禄制被废除 C.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 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春秋时期小国不断被兼并使得统一的趋势初现,这种趋势体现为区域性的局部统一,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体现了大国兼并小国,而并没有涉及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故A项不符合题意;世卿世禄制度的废除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内容,故B项不符合题意;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君主专制制度形成,故C项错误。‎ ‎16.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含义是 A. 由神权政治转向君权政治 B. 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 由城邦国家转向领土国家 D. 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政治的理解。根据题干中“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可知是分封制下世袭的贵族垄断政权,体现贵族政治的特点,而秦朝以后“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无世禄之臣”,可知是郡县制下皇帝任命的官员不世袭、无领地,完全听命于皇帝,体现了官僚政治的特点,综合材料可知体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D项正确。题干没与体现神权政治、血缘政治,排除AB;中国古代不是城邦国家,排除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17.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皇帝制 ‎【答案】C ‎【解析】‎ 秦以前国家政治权力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来进行分配,秦确定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C项正确。AB项是西周实行的制度,实行世袭制;D项皇帝制也是世袭的。‎ 点睛:首先要明确“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指什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四个选项中找出答案。‎ ‎18.著名学者王亚南在分析秦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后指出,“其中最基本的措施,则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材料表明秦朝实施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是 A. 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B. 加强中央集权 C. 使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 D. 打击贵族势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封制下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权力较大,难以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郡县制度下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是明秦朝实施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故A项错误;实施郡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此时已经是封建社会,奴隶已经不复存在,故C项错误。打击贵族势力也不是实施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19.有学者指出,春秋时期各国执政都是出身于特定的世卿家族国君基本上无权任命执政,而战国宰相等高官多是由本国国君任命,宰相或者由国君最亲近的子弟姻亲担任,或者由出身寒微的士人担任。这反映了 A. 血缘宗法制度完全被破坏 B. 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建立 C. 各国出于富国强兵的需要 D. 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随着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激烈,各国采取多项措施招揽人才,既有姻亲也有更多的出身寒微的士人出将入相,这反映了各国出于富国强兵改革的需要。故答案为C项。A项,战国时期,血缘宗法制并未全面破坏,排除;B项,“全面”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虽然宰相等高官由国君任命,但不能说明君主专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排除。‎ ‎20.秦朝“三公”中属御史大夫权限的是 ‎①负责军事 ‎②负责监察百官 ‎③协助丞相 ‎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御史大夫负责协助丞相,监察百官,②③正确,故选B;①属太尉的职守,④是宰相的职能,排除①④,故AC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御史大夫权限”,联系所学秦朝三公九卿制的内容分析解答。‎ ‎21.春秋战国时期,“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在腹里繁华之地称为县,在边鄙之地则称为郡”。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 郡县的设置扩大了周朝疆域 B. 血缘关系是授郡授县的依据 C. 从贵族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D. 设置郡县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材料没有涉及领土扩张,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克敌者……”可知军功是士大夫受郡受县的依据,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春秋战国按军功受田,逐渐打破原有的分封制,体现了从贵族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故C项正确。‎ 点睛:材料“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 ‎2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B.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C. 开创皇帝制度 D. 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结合所学可知,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朝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秦朝,统一全国,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故D正确;AB是经济措施,不符合“从政治上看”,排除;皇帝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排除C。‎ ‎2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禹、四会、龙川、博罗四县,郡所设在番禹(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下列有关任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但可以世袭 B. 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 他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 他象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所以郡尉任嚣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因此B选项正确。A、C选项错误,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或中央任命,且不可世袭;D选项错误,秦的郡守、县令等地方官,官位不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封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4.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韩非子》中“天下”一词使用频率最高,如“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这反映了当时 A. 法家思想融合了百家之长 B. 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 C.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D. 秦国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频繁,出现天下统一的趋势,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表明国家统一已经是历史发展趋势,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法家思想融合了百家之长,排除A;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但不能体现“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排除B;材料反映了国家统一的趋势,不能体现秦国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解答。‎ ‎2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A.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 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 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 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反映的是郡县制,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形成了森严的等级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影响,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没有涉及到君主专制 ,排除D项。‎ ‎【点睛】本题主要是理解材料信息,结合郡县制的影响回答。‎ ‎26.《元史·地理志》记载:“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县一千一百二十七。”材料说明的是我国古代 A. 中央政治制度 B. 地方行政体制 C. 地方的监察体制 D. 选官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行省——路——府——州——县”层级鲜明,数量清晰,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体系。故答案为B项;材料仅仅涉及的地方政治制度,未涉及中央政治制度、地方监察体制和选官制度,排除ACD项。‎ ‎【点睛】本题是概念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理解每一个核心历史概念的时空范围、典型特征和主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7.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使诸侯分土变小,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兴起,②唐代边境要地设置军镇,即节度使造成了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③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管,④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强化了专制主义与地方割据势力的大小无关,故答案选①③④,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监察制度变化 ‎【名师点睛】‎ 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阶段。复习时注意一个“继承”、把握两个“趋势”、抓住三个“创新”。‎ 一个“继承”:西汉和唐朝明显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 两个“趋势”:一是从汉到元宰相制度的变化,体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二是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三个“创新”:从汉到元时期,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机构)、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这三大制度不仅对中国古代而且对当今社会都有重要影响。‎ ‎28.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中书省负责 A. 决策 B. 审议 C. 执行 D. 司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唐朝的时候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29.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 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 明成祖设内阁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 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 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答案】C ‎【解析】‎ 西汉通过削弱王侯势力来分化地方官权力,故A错误;明太祖丞相已经废除,故B和D错误;宋代把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三司分割的是财政权,故C项正确;‎ ‎30.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②“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③“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 ①④②③ B. ②③①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是先秦时期世官制;②是汉代察举制;③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④是隋唐时期科举制,故D项正确。‎ ‎31.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 A. 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B. 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C.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D.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干中的“智力精英集团”指的是知识分子,该学者认为科举制度利用人性的弱点把知识分子纳入到统治集团,从而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C项表述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史实。‎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2.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A. 西汉时期 B. 魏晋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一曰德行高妙…二曰学通行修,…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可以看出当时选拔官吏的标准是德行、学识、才能;结合所学知识,以德行为选拔标准的是察举制;故选A。B指的是九品中正制,C、D指的是科举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名师点睛】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学生要了解其基本演变过程。在了解汉朝选官制度时,我们知道察举制,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然而,在当时还存在另一种选官制度——征辟制。二者往往被相提并论。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 ‎33.科举制的实行,使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其主要原因是 A. 举制是由孔孟创立的 B. 举制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C. 考生全部来自太学 D. 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官员 ‎【答案】B ‎【解析】‎ 科举制度考的就是儒学,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隋唐时期才有科举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考生不一定来自太学,社会底层的人也可以参加科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能用来解释材料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科举制度使儒学的影响力进一步的提升。‎ ‎34.隋唐时期,宰相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认为坐着对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 A. 中央集权的强化 B. 封建等级秩序的模糊 C. 古代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 D. 君主专制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材料“由坐到站再到跪”表明宰相的地位逐渐低下,皇帝的权力逐渐增强,这说明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与材料意思正好相反。‎ 点睛:材料材料“由坐到站再到跪”是解题的关键。‎ ‎35.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名目有很多,如贤良方正、孝悌力田、茂才异等、孝廉、直言极谏等。后来,“孝廉”逐渐成为使用较多的一种名目。材料中所述的选官制度为 A. 世官制 B. 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答案】D ‎【解析】‎ 材料““孝廉”逐渐成为使用较多的一种名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以品行为标准的察举制,故D项正确;A项是以血缘为基础的,B 项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C项是以门第为标准的,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材料““孝廉”逐渐成为使用较多一种名目”是解题的关键。‎ ‎3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五花判事),再由宰相(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敕书才算……”这反映出唐代 A. 相权较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 B. 三省互相牵制,削弱宰相权力,强化君权 C. 三省体制中门下省的权力最大 D. 科举制提升唐代官员政治素养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凡遇军国大事,先中书省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可知,中书省审核裁定、皇帝画敕后,若门下省不同意,就得退回重拟。这反映了门下省决策中的核心地位,C正确;据所学可知,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只是二者的分工不同,因此说“相权较重”不准确,A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中书省、门下省二者的权力及其分工,没有涉及尚书省,因此 “三省互相牵制”的说法不准确,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的内容,故D错误。‎ ‎【点睛】唐朝的三省制: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分别为: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37.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 A. 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 B. 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 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D. 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行省是中书省的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故C项正确;行省制是秦朝推广的郡县制的重大发展而非笼统继承,排除A。行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并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能彻底解决,排除B;秦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排除D。‎ ‎38.宋初为削弱宰相的权力,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行的“二府”机制 ‎②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③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④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宋初实行“二府”机制,就是利用枢密院来分割宰相的权力,宋初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①②③正确;派文臣做地方官不是削弱相权,④错误,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39.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扩大民主权利 C. 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D. 完善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朝设置宰相人数较多,是为了防止宰相专权,加强君主专制,答案为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应该是调整地方官制,而不是调整中央官制,A错误;三省六部制度是专制体制的表现,不是民主的表现,B错误;中央三省六部制度是加强皇权,而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职权特征和作用来分析。‎ ‎40.(唐)李华《中书政事堂纪》曰:“政事堂者,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省议事,即以议事之所,谓之政事堂。……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据此判断唐初政事堂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 划定了君权的具体范围 B. 强调了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 C.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 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答案】C ‎【解析】‎ 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但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无关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君不可”等字眼说明唐初政事堂划定了君权的具体范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臣不可悖道于君”等字眼说明唐初政事堂强调了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常于“门下省”议事足以证明唐初政事堂也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完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41.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 扩大统治区域 B. 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C. 加强专制皇权 D. 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犬牙交错”的原则增加了区域内的管理和交流的难度,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故本题答案选D项;实行“犬牙交错”的原则并不能扩大统治区域,排除A项;“犬牙交错”的原则造成了同一行政区内的较大差异,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排除B项;“犬牙交错”的原则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是加强专制皇权,排除C项。‎ ‎42.汉武帝时,某官员可“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注: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能否,断治冤狱……”该官员的身份应是 A. 丞相 B. 郡守 C. 御史 D. 刺史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刺史是可以到地方巡察、监察地方官行政的官员,D项正确;丞相和御史是中央行政长官和监察长官,不能到地方巡视监督,AC项错误;郡守是地方行政官员,是被监督对象,B项错误。‎ ‎43.《元史卷202》载:“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官”的管辖权属于 A. 宣政院 B. 腹里 C. 理藩院 D. 驻藏大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元世祖设立宣政院,由“帝师”(即国师)管辖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军政事务,A项正确;腹里是中书省的辖区,与佛教、帝师无关,B项错误;理藩院和驻藏大臣分别是清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和西藏的机构,CD两项不符合题意。‎ ‎44.魏晋时期,各级官学普遍衰落,开馆授徒的私学也十分有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士族的各种家学却全面繁盛,由此造成平民家庭出身的人才远远少于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这说明当时 A. 教育被士族阶层垄断 B. 选官强调门第与教育发展相适应 C. 儒学的发展受到挑战 D. 寒门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被关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官学、私学普遍衰落,而士族的各种家学全面繁盛,导致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在社会上占据优势。而九品中正制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强调被选拔者的门第出身,这应该是为了与当时的教育发展相适应,故B项符合题意;当时官学虽然衰落,但仍然存在,因此不能说教育被士族阶层垄断,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出儒学的发展状况,C项不符合题意;当时寒门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受阻而非被关闭,D项不符合题意。‎ ‎45.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C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D说法不正确。‎ 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46.唐贞观初年,因山河形势之便,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23年)增为十五道,置采访处置使(职名),职掌与汉武帝所设置的十三部刺史略同。由此可知,唐代设置“道”的目的是(   )‎ A. 加强全国各地交通往来 B. 削弱藩镇长官的军事势力 C. 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监察 D. 进一步分割地方行政区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23年)增为十五道”“ ‎ 置采访处置使(职名),职掌与汉武帝所设置的十三部刺史略同”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采访处置使与西汉时期的刺史略同,刺史是西汉时期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因此唐贞观初年到开元二十一年增设道,并且设置采访处置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力度,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道”是唐朝监察区,而与交通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贞观初年到开元二十一年间设置的道数量增加,设置监察地方的官员,没有体现削弱藩镇的问题,并且藩镇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后逐渐形成,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道的数量增加,设置了监察地方的官员,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没有体现分割地方行政区域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47.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科举制 A. 打破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B. 有利于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 促进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D. 影响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宗教信仰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人们将科举的人视为文曲星下凡,将考试的贡院称为选佛之场,将登记的名册称为千佛名经,可见人们把科举考试看得很神圣,表达了人们期望神佛保佑,科举及第的愿望,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故D项正确;A、B、C项,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都是科举制的作用,但材料主旨在于古代民间对科举及第的崇拜,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作用。故A、B、C项错误。‎ ‎48.三省六部制是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 A.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 B. 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 有利于选贤与能,保证政治清明 D. 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减少了决策失误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唐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且相互制约,减少了决策的失误,故选D项。A项反映的是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而材料是中枢政务机构问题,故排除;三省六部制只是削弱了相权,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故B项说法不准确;C项是唐朝科举制推行的意义,与题意无关。‎ ‎49.北宋前期,中枢机构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的局面。这说明,当时北宋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C. 削弱了中央集权 D. 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中枢机构分化事权,也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反映的是中央官制而非地方管理制度,所以不能削弱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势力,故BCD不符题意。‎ ‎50.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 A. 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 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 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 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度,标准是血缘关系;汉朝察举制的选拔标准是孝廉;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是门弟声望;唐朝时期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汉朝察举制的选拔标准是孝廉,因此A选项排除;世官制的标准是血缘,因此B选项排除;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是门弟族望,因此D选项排除。‎ ‎51.‎ 中国古代某位皇帝下诏书说:“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署,分理天下庶务,大权一归朝廷,立法至为详善。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与材料相符的史实是 A. 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B. 宋太祖设参知政事,罢黜宰相 C. 明太祖废除丞相,加强皇权 D. 清雍正设立军机处,加强皇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指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加强皇权,C选项符合题意。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属于分割宰相的决策权,A选项排除。宋太祖废除丞相说法错误,B选项排除。丞相在明朝就已经被废除,到清朝不存在丞相存废问题,D选项排除。‎ ‎52.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 B. 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 C. 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明代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行政机构,选项D正确;明代中后期,部分内阁官员本身品轶较高,选项A排除;内阁权力来源于皇帝,因此无法制约皇权,选项B排除;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选项C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明代内阁的主要特点,即始终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行政机构。‎ ‎53.“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这是古代某位皇帝所下诏书内容,下列措施属于该皇帝采取的是 A. 设内阁,权分六部 B. 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 C. 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 D. 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后,鉴于自己政务过于繁忙,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答案为D。材料显示的信息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是明成祖设立的内阁,A错误。设三司使出现在宋朝,排除B。设军机处出现在清朝雍正时期,排除C。‎ ‎54.明清县级政府中领取俸禄的朝廷命官人数有限,不领取俸禄或只领取少量津贴的辅助人员众多。这些人员包括国家明确设立的书吏和差役,正印官自行雇佣的幕友和长随。这反映了 A. 乡绅阶层主导县级治理 B. 县级政府管理人浮于事 C. 国家治理权力向县下延伸 D. 中央对县的控制渐趋削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清时期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地方乡绅人数不断扩大,县级政府雇佣了他们作为辅助人员,这与当时地方治理的复杂有关,也表明对地方治理的加强,故选C。材料显示乡绅阶层作为辅助人员,而不是主导县级治理,A错误。材料表明政府中不拿俸禄或领取少量津贴的辅助人员多,但是并没有说明人浮于事,B错误。材料意思是加强了中央对县的控制,D错误。‎ ‎55.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这反映了当时 A. 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B. 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 C. 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 D. 内阁对皇权制约的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皇帝与内阁长期争执,但是内阁不能从根本上制约皇权,故而皇帝可以30多年不上朝,内阁由于不是中央的行政管理机构,所以不能够很好的管理中央官制,导致中央行政的怠慢,这体现了明朝内阁制度的弊端,A正确;内阁的出现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B错误;此时丞相制度已经被废除,不存在君权和相权矛盾激化问题,C错误;内阁属于皇权附属物,不会对皇权形成制约,D错误。‎ ‎【点睛】内阁制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的作用.性质.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56.康熙帝时将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理藩院的主要职责一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二是处理与俄国的关系。这反映当时 A. 蒙古、新疆地区叛乱频繁不易管理 B. 满族主要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 C. 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 D. 清朝统治者的天朝上国观念浓厚 ‎【答案】D ‎【解析】‎ 由机构名称“理藩院”可以得出,其处理的是与清王朝有宗藩关系的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比较浓厚,D正确;A与史实不符;B说法本身不正确;元代宣政院主要管理西藏事务,二者职能不同,C不正确。‎ ‎57.明代中后期地方上设立巡抚3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三司”则处于巡抚下属地位。上述举措有助于 A. 统一协调地方权力 B.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C. 削弱地方行政权力 D. 完善中央和地方官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巡抚最初是临时差遣机构,属于中央派遣到地方督查机构,材料中对于巡抚掌管权力和地位不同规定可以看出,巡抚的设置主要是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巡抚设置主要是协调地方权力,不是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也不是削弱地方权力,故B和C项错误;巡抚主要是完善地方官制,不是完善中央的官制,故D项错误。‎ ‎【点睛】明巡抚之名,始见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命懿文太子巡抚陕西,亦系临时差遣。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始设巡抚 。明代巡抚多进士出身。其初,内地巡抚由吏部会同户部推举,边地巡抚由吏部会同兵部推举;嘉靖十四年(1535),始不分内地、边地,由九卿廷推。也有总督兼巡抚者,合称为督抚。明代,巡抚虽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同时,巡抚每年要赴京师议事,也体现了朝廷对地方统辖权的加强。明后期巡抚的易置往往受朝廷门户左右,而最后点定之权又重归权阉。清因明制,在各省设置巡抚。清代巡抚是一省最高军政长官具有处理全省民政 、司法、监察及指挥军事大权。‎ ‎58.清代雍正帝时期,军机大臣“承旨”时多是以单独朝见皇帝的“独见”方式,而乾隆时期的承旨则由一人“独见”变为数人“同见”的方式,并成为定例。由此推知,乾隆时期 A. 国家决策注重集思广益 B. 军机大臣职权得到扩大 C. 皇权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 中央行政效率大为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独见”承旨容易出现军机大臣专权改变旨意,而数人“同见”实际上起到了对旨意如实落实的监督作用,反映出了乾隆时期皇权专制的加强。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中的“承旨”,说明是要替皇帝撰写圣旨或承办事务,而不是议政,不会起集思广益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不能反映出军机处职权的变化,也就不能反映职权的扩大,排除;D项,行政效率应体现为决策的落实情况,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 ‎59.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A. 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 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 军机处的设置,意味着封建制度已经衰败 ‎【答案】A ‎【解析】‎ 材料说明按照葫芦画瓢,不准随意改动,说明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故A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60.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A. 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 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C. 军机处应予以撤销 D. 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庆帝认为军机大臣权重,并强调军机大臣只是奉旨行事,反映出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的危害,即可能对皇权造成危害。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来要惩罚军机大臣的意思,排除;B项,该项表述是军机处的作用,与材料中皇帝认为军机大臣权力过大可能威胁到皇权内容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撤销军机处的内容,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地方长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61. 结合材料一,说明“周”与“秦”分别建立了什么制度,各有何影响?‎ 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62. 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实行的中央官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官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雍正帝建立了君主独裁的政治体制,把封建专制推向了顶峰。它保证了中央集权,实行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一元化统治,特别是最高层的统治集团维持了长时期的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由此而起的政治动乱,如权臣、外戚、宦官专政等。‎ ‎——李治亭《清康乾盛世》‎ ‎63. 雍正帝“把君主专制推向顶峰”的举措是什么?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其做法产生的影响。‎ ‎【答案】61. 周:分封制,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但容易导致地方割据。‎ 秦:郡县制,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 ‎62. 制度:三省六部制。‎ 作用:共议国政,减少决策失误;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 ‎63. 举措:设立军机处。‎ 影响:保证了中央集权;加强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统治;利于维护长期稳定统一(避免了政治动乱),提高办事效率。‎ ‎【解析】‎ 试题分析:‎ ‎【6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实行分封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作用。从材料“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作用。‎ ‎【6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中可以概括出唐朝实行的中央官制是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6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帝“把君主专制推向顶峰”的举措是设立军机处。从材料“保证了中央集权,实行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一元化统治,特别是最高层的统治集团维持了长时期的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由此而起的政治动乱”中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