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5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
安龙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分卷I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论语·乡党篇》记载,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马夫属“圉”,为最下等级之人。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此观点所体现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实际上主张( )
A.民贵君轻,实行仁政B.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
C.杜绝浪费,勤俭治国D.无为而治,缓和矛盾
3.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4.黄宗羲在《孟子师说》中评论:“周之制度,当以《孟子》为主,以正周礼之失”;“乃知孟子性善之说,终是稳当”;“故国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舍仁义更无他道”。由此可知,黄宗羲推崇孟子的( )
①以礼治国主张 ②性善论 ③仁政学说 ④兼爱思想
A. ①④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5.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中说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只是在学术思想界很有名,而法家却是在当时的政治影响上独步天下。”法家能够“独步天下”是因为( )
A.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意愿B.适应了奴隶主贵族称霸的要求
C.迎合了建立专制统治的需要D.顺应了民本思想的发展潮流
高二历史第1页
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造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 )
A.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C.已经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D.能够促进古代社会和谐
7.董仲舒的新儒学对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有一定作用,依据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学说
C.“屈民而伸君”D.统治者必须实行仁政
8.王守仁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
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9.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对上述材料评价正确的是( )
①已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 ②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③有违背历史潮流的一面 ④反对君主专制
A. 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D.③④
10.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题字“忠、孝、廉、节”,这些题字反映了( )
①人身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 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1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重实用B.重理论
C.重民众D.重实验
13.关于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中国书法五种主要字体是金文、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
②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和文征明
③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主要形式之一
④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气势是山水画的灵魂
A. 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4.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材料表明( )
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
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15.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 )
A.文人画B.元杂剧
C.京剧D.小说
16.“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
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
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 )
①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A. 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7.“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18.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该哲学家是( )
A. 苏格拉底B. 普罗塔哥拉
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
19.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院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主要违背了下列选项中的哪一学说( )
A. 三权分立说B. 自然权利说
C. 社会契约论D. 人民主权说
20.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 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 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高二历史第2页
C. 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 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21.据资料统计: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新教徒占70%,他们认为通过认识自然,人们能够认识上帝,发展科技是对人类有益的工作,能够荣耀上帝、有益于人类。这表明( )
A. 信仰宗教有助于科学的发展B. 新教一度成为科研活动的精神动力
C. 新教是科学家们的思想源泉D. 新教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完全一致
22.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B. 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C. 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D. 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
23.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前言中说:“我敢说,在(没有自由的民主社会)中是绝对见不到伟大的公民,尤其是伟大的人民的,而且我敢肯定,只要平等与专制结合在一起,心灵与精神的普遍水准便将永远不断地下降。”下列说法最符合作者本意的是( )
A. “平等”比“自由”更重要B. 寻求“平等”,更要捍卫“自由”
C. 没有“平等”就没有“自由”D. “自由”与“平等”必须紧密结合
24.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
A. 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 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 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 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25.□□□□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文中□□□□最确切的内容应当是( )
A. 智者运动B. 宗教改革
C. 文艺复兴D. 启蒙运动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达尔文主义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姨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达尔文主义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6分)
(3)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与经济政治活动关系的认识。(3分)
高二历史第3页
27.(15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3分)
(2) 图二中的绘画属于什么画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画种的主要特点有哪些?(5分)
(3) 结合图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7分)
28.(2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
——《春秋繁露》
材料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中的两句。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
——中华读书网
材料三 陆氏门人朱亨道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了什么要求?(6分)
(2)据材料二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和二陆的主要分歧。(4分)
高二历史第4页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6分)
高二历史月考答案解析
分卷I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可以看出孔子主张“爱人”,要体贴他人,即“仁者爱人”。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所以“仁”的思想不可能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A项排除;春秋时期孔子最早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以缓和阶级矛盾,所以说其进步作用在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B项正确;“仁”的思想不可能成为推动各国变法的理论论据,所以可排除选项C;选项D无从体现。
2.【答案】D
【解析】老子认为人民难以治理的原因是由于统治者的“有为”,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符合此主张的只有D项。
3.【答案】B
【解析】 题中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第一句古文干扰比较大,意思是周朝的制度,以《孟子》为主,来修正周礼的缺失,说明孟子的主张不是“礼”,故①错误;第二句古文“乃知孟子性善之说,终是稳当”可知②正确;最后一句古文“舍仁义更无他道”可见③正确;兼爱是墨子的思想,故④错误,B项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法家迎合了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并非符合人民的意愿,而是主张用严刑酷法来统治人民,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衰落,地主阶级兴起,法家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故B项错误;法家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正确;法家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时间“汉代”以及“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可知是符合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A项正确;“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 “天人感应”的思想满足了统治者的需求,而不是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可以看出难以摇撼的原因是与政治相结合,故C项错误;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可知儒家思想是政府统治的思想工具,而不是促进古代社会和谐,故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因此人君必须遵守天道,实行仁政,否则,天就会降灾异来谴责和威慑。
8.【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王守仁的心学,王守仁的核心思想就是“致良知”,认为是非善恶是人本身固有的本性。
9.【答案】B
【解析】 顾炎武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并未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排除①;②④符合史实;从材料中“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可知顾炎武主张加强宗法统治,以维护皇权,故③符合题意。因此选B。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朱熹是儒家学者,①正确;“忠、孝、廉、节”是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②正确;“忠”体现了忠君思想,表明③是正确的。④错误,理学也有可取之处。
11.【答案】A
【解析】 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作出判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B项不能体现“异质”;C项说法不正确;D项扩大了明末清初思想的影响。
12.【答案】A
【解析】 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土地丈量、谷仓容积”……说明注重实用。
13.【答案】A
【解析】中国书法五种主要字体是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文征明是明朝人;山水画的灵魂是意境。故选A项。
14.【答案】D
【解析】 戏曲是市民文化发展的表现,但在市民文化素养不高的时代,广为流传的戏剧不自觉地起到道德规范、教化的功能,统治者神化关羽,影响了戏剧的内容和价值取向,故D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文人画主要体现意境在画中,不符合材料中“声歌”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一寓之乎声歌之末”说明与歌剧有关,故B项正确;京剧属于正式宫廷喜剧,不符合材料中信息,故C项错误;小说不符合材料中“声歌”的信息,故D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达尔文的生物学出现在19时间中期,与启蒙运动无关,故①错误;牛顿和达尔文分别从物理和生物领域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两者也都促进了人类的思想的解放,故②③正确;牛顿的思想产生于17、18世纪,与工业资产阶级无关,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外古代哲学思想的理解能力。古希腊哲学家智者学派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孔子等思想家主张仁爱,孟子主张仁政,由此可见其共同点。
18.【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该哲学家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再由“他是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判断为苏格拉底。
19.【答案】B
【解析】三权分立说是关于政府权力机关职责分配和行使方面的理论,强调相互之间的分权与制衡,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自然权利说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材料中的规定把“其他人口”只作为“五分之三”计算,违反了平等观念,故B项正确;社会契约说强调人民和统治者之间的权力让渡与契约关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人民主权说强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20.【答案】D
【解析】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同时还出现一些新教派,他们纷纷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21.【答案】B
【解析】材料涉及的是“新教”而不是“宗教”,事实上,欧洲的中世纪是天主教会的大一统神权统治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利用神学思想压制发展,造成“黑暗的中世纪”,故A项错误;材料的中心是强调新教徒重视科技认识自然与宗教的关系,故B项正确;科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自然是他们的思想源泉,而不是新教,故C项错误;新教归根到底是宗教,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而科学是强调客观反映外在世界的,故D项错误。
22.【答案】D
【解析】路德宗教改革使西欧人从长期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但并没有否定神权统治。马克思“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也说明了这点。
23.【答案】B
【解析】解答这道题需对托克维尔有所了解,但当我们不了解其观点的时候,只有从题干中去把握。本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在(没有自由的民主社会)。”可以看出作者一直侧重强调自由。认为自由更为重要,所以B选项更符合其观点。
24.【答案】A
【解析】中世纪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宗教束缚,处于悲观、迷信、冷漠等状态,而文艺复兴倡导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B、C、D三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及影响。
25.【答案】D
【解析】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社会契约”,四个选项中,只有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明确指向了封建制度。
分卷II
26.【答案】(1)理解:“印记”指马丁·路德思想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宣扬的人文主义精神;“深化”指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强调国家权力高于教会。(6分)
(2)影响:促进了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武器(借口)。(6分)
(3)认识:思想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反映;它又影响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促进或制约社会的发展。(3分)
【解析】(1)结合所学得出,“印记”指马丁·路德思想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宣扬的人文主义精神,据材料一“
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结合所学得出,“深化”指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强调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2)据材料二中“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得出促进了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据材料三中“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得出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三中“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得出为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武器(借口),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殖民等几个角度回答。
(3)据材料二“达尔文主义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得出,它又影响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促进或制约社会的发展。
27.【答案】(1)书体:楷书(1分)。主流趋势: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2分)
(2)画种:年画。(1分)特点:内容喜闻乐见;以民间风情为主;具有生活上的实用性。(4分,答出两点即可)
(3)体裁:(长篇章回体裁)小说(1分)。社会背景: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壮大;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6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发展概况,解答此题注意结合材料所蕴含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和分析,特别要注意从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来分析思考。
28.【答案】(1)思想:君权神授(或天人合一)(2分)。要求:百姓要接受君王的统治(2分);天子治国要服从天命。(2分)
(2)状况:儒学思想受到怀疑(2分);民众普遍崇信佛教。(2分)
(3)朱熹主张“先观后悟”(2分);二陆主张“先悟后观”。(2分)
(4)特点:中国主流思想发展的过程是各流派思想相互影响和交流的过程。(3分)本质:适应封建专制的需要。(3分)
【解析】第(1)(2)问,可主要依据材料获取和归纳信息,难度不大。第(3)问依据材料“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进行归纳,可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朱熹、二陆在理学上对主观与客观认识的不同。第(4)问是本题的立意所在,要运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原理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