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5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1. 成语“黎民百姓”今指普通老百姓。但“百姓”原指贵族阶级,后来随着“百姓”地位的降低,才和“黎民”一起成为一般平民的统称。以下关于“百姓”词义的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A. 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东周时期,反映了土地私有制产生,宗法制遭到破坏
B. 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隋唐时期,反映了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的推行
C. 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两宋时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扩大
D. 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近代以后,反映了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宗法制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题干中“百姓”的含义、地位变化的理解。在宗法制下,只有贵族阶层才有姓氏,一般平民有名无姓。而随着春秋战国社会的经济大变革,宗法贵族的特权逐渐被消除,平民也有了自己的姓氏,而贵族的地位日渐下降,“百姓”不再是特权了。综上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隋唐时期”错误,排除;C项“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扩大”与“百姓”词义变化不符,排除;D项明显错误,排除。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 《韩非子•功名篇》:“桀为天子,能制天下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韩非子主张
A. 礼教、仁义、感情都是不需要的
B. 人君应该将所有权力集中,并提高威望以服人
C. 定法应该清楚,使得民众皆知,并以严刑重赏来执行
D. 君主应该具有一套驾驭臣子的手段和方法
【答案】B
【解析】根据“桀为天子,能制天下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表明韩非子认为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人君应该将所有权力集中,并提高威望以服人,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定法应该清楚,使得民众皆知,并以严刑重赏来执行”,排除C;D反映的是韩非子主张的“权术”,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能制天下贤也,势重也”“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联系韩非子的思想分析解答即可。
3. 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A. 发展史观
B. 天命史观
C. 循环史观
D. 英雄史观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韩非对于三个历史阶段进行了评述,材料中观点的大体意思 是:上古中古人口稀少,条件简陋,可以行仁义;现代社会人多物少,争于气力,因此就不可以行仁义,而需要 用法治。每一时代的世情事态都不一样,一切政治政策都要以当时的世情事态为出发点。这与法家的主张一致, 这种观点表现出人们对历史认知的发展,也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反应,因此选择进步史观,故A项正确。B 选项是一种消极的 态度,与材料不符;C 选项强调循环,而材料强调发展进步;D 选项材料中没有出现英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对于历史史观,我们比较常见的有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 比较细致的史观也体现在历史材料中,如本题的进步史观,循环史观。此外还有发展史管,时代史观等等。每一种历史史观都有自己的意义,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优劣之分。
4.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 君主无为而治
B. 强化血缘等级
C. 推行礼乐仁政
D. 实行严刑峻法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家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翻译题干所述内容为“君主统治人们,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要求人民去拼战,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尽力农作”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的是严刑峻法,正确的选项是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
5.
先秦有思想家提出:“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根据材料判断,该思想家认为造成当时社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统治者
A. 倡导“为政以德”
B. 未以“道”治国
C. 推行“法无不为”
D. 主张“人性本恶”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认为造成当时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统治者不能以“道”治国,故B正确;“为政以德”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和老子材料中表达的观点不吻合,故A错误;推行“法无不为”体现的是法家的思想,和老子的观点不吻合,故C错误;主张“人性本恶”是荀子,和老子材料点不吻合,故D错误。
6. 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沦,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 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 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 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答案】A
【解析】由“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沦,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可以看出董仲舒批判不同思想,最终给予统一的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主要是通过此措施来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不选,道德与统一思想无关;C项不选,“神华儒学”材料没有体现;D项不是儒家思想的用意。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沦,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统一思想的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7. 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A.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深得人们拥护
B. 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的主张
C. 墨子主张选贤任能深得士人拥护
D. 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扩大
【答案】D
【解析】“兼爱”“非攻”是墨家的思想主张,这不是墨家显赫一时的社会根源,选项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并不适合历史发展潮流,新兴地主阶级不会支持墨子的主张,故B错误;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人们渴望安定的环境,发展经济,墨家思想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小生产者队伍,故D正确,C错误。
8. 儒家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 儒家的“仁政”思想
B. 墨家的“兼爱”思想
C. 法家的“刑过不避大夫”思想
D.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答案】B
........................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墨家思想
9.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主张
A. 体现了百家思想的融合
B. 反映了平民的政治诉求
C. 否定宗法世袭制度
D. 导致涌现了大量人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所给材料中“举贤才”“因能授官”“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表明,他们主张按照才能选拔官吏,否定世卿世禄制,故C项正确;A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选官制度不可能体现平民的政治诉求,故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名师点睛】在中国学术史上,先秦是诸子百家争鸣、学术发展繁荣的黄金时代.各家代表人物以及诸多学人士子,或著书立说,或聚徒讲学,或互相争鸣,既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发挥余地和想象空间,后人应该更好的保护与继承。
10. 战国时期,庄子说“人勿胜天”,而荀子不仅明确提出“人定胜天”,而且还指出“国家存亡皆与天无关,而是取决于人的做法”。这说明
A. 道家缺乏精神追求
B. 儒家具有人文理念
C. 儒道政治要求不同
D. 道家主张天人和谐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荀子肯定了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性和人对国家兴亡的决定性,这种对人的肯定性,体现了人文思想,B项正确。庄子是追求精神自由的,所以不缺乏精神追求,A项错误;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道家政治要求,无法说明不同,C项错误;尽管道家思想中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材料信息体现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D项错误。
11. “黄老”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但按照《史记)记载,“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由此可见,汉初奉行“黄老之学”
A.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 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
C. 受司马迁的影响比较大
D. 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
【答案】D
【解析】经过秦末战乱,汉初社会经济十分凋蔽,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汉初奉行“黄老之学”,但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A;由材料“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这说明汉初奉行“黄老之学” 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故选D;汉初奉行“黄老之学”是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故排除BC。
12.
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目的是
A. 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
B. 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 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
D. 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董仲舒发展了儒学,强调加强君主专制,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加强统治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C正确;AD的根本目的是加强统治,A从属于C,排除;B是董仲舒儒学思想形成的原因,不是目的,排除。
13. 宋儒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通过研究经典“本文”,直接探求圣人“本意”、经典“本义”,发掘经典中所蕴含的儒学价值,“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反映出宋儒
A. 否定传统经学
B. 重申儒家义利观
C. 强调主体意识
D. 批判周孔之道
【答案】C
【解析】材料“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直接探求圣人“本文”和“本义”,可知宋儒并非否定传统经学,排除A;B与材料无关,排除;宋儒探求“本文”和“本义”,可见并非批判周孔之道,排除D。由“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14. 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A. 主张改造理学
B. 重书本轻实践
C. 注重道统权威
D. 强调学术创新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了圣人之道、圣人之道等的重要性,这是在注重、维护道的统权威,但是材料并未涉及改造理学、重书本轻实践的信息,材料强调的是传统的继承而非学术创新,所以本题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15. 中国古代医学有通行的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学
A. 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答案】B
【解析】材料“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反映了行医中重视德行,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医生,而不是病人,故A项错误;医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医学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16.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主张知、行分际,“先知而后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为知而不行,是不知,据此可知
A.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对立
B. 阳明心学主张以行代知
C. 朱熹重知轻行、知行脱节
D. 阳明心学更注重道德实践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知而不行是不知,可得出王阳明心学更注重道德实践,故选D;A项表述有误,排除;不能概括为以行代知,排除B;C项表述有误,知行脱节,排除。
17. 唐代女服的主要特征为风华美丽、不拘一格、个性突出,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的绚丽开放,呈现一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的风格。这一变化反映
A. 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
B. 宋代治国理念发生根本变化
C. 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D. 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女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体现了宋代理学的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故A选项正确;宋代治国理念是重文轻武,但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故B选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唐代,但女服的特点由开放到拘谨,故C选项错误;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也无法说明女服的特点由开放到拘谨,故D选项错误。故选A。
18. 《余姚六仓志·风俗》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
A. “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B. “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
C. “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
D. “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嫁妆中必预备凶服”的信息,可知这体现了重视孝道的伦理观,故C项正确;A项是宗法制的表现,B项反映的是礼乐等级制度,D项体现的是重农思想,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B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19.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这说明
A. 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
B. 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的程度
C. 文明的交融和汲取具有明显的差异
D. 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可知,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是自然地和以需要为基础的,但是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是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转型与嬗变”,故排除D,选C。材料中“中国文化的魅力”不是“中国的近代文明”,所以排除A;B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0.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核心思想是
A. 维护封建礼教
B. 反对迷信崇拜
C. 主张学以致用
D. 抨击腐朽统治
【答案】B
【解析】“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材料体现反对迷信孔子,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结合所学,李贽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封建礼教、排除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联系明末思想家李贽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
21. 明清时期有思想家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这一表述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A. 宣扬个人英雄史观
B. 抨击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 主张为天下人立法
D. 蕴含近代民主法制的基本精神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结合所学,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因此主张为天下人立法,以限制君权,C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思想家的社会责任感,而不是宣扬个人英雄史观,排除A;B不符合史实;D超越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范畴,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清时期有思想家”“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联系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解答即可。
22. 顾炎武倡导分权众治的思想,“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这一思想在清朝社会中的实际作用是
A. 纠正了君主专制弊端
B. 废除了君主制
C. 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 强化了君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可以看出顾炎武还是认可君主专制体制,只是通过分权以各治其事,故选D。A项错误,与材料中心思想相反;B项明显错误;C项错误,早期民主思潮实际上还是封建正统思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的思想。
23.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 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C. 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 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答案】B
24. 有学者认为,16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直面的课题”大致可以总结为两个:一是形成秩序的能力不再为士大夫独有,而是一边广泛向庶民开放,一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二是把在经济、社会中活动的主体个人的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据此可知,这些知识分子
A. 主张挽救瓦解的社会结构
B. 质疑理学构建的纲纪伦常
C. 顺应市民阶层发展的潮流
D. 萌生否定君主专制的思想
【答案】C
【解析】16世纪后半期,即明清时期,根据“一边广泛向庶民开放”“把在经济、社会中活动的主体个人的行动和追求利益的欲望定位于秩序之中”说明知识分子顺应市民阶层发展的潮流,形成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思想,故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第II卷材料题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37年出版的《莱布尼茨哲学发展史》指出,莱布尼茨思想有两个源头,一是西方的柏拉图。二是东方的中国哲学。1773年霍尔巴赫在《社会的体系》中赞美孔子对政治与道德结合,以至于“在中国,理性对于君主的权力。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功效”,他主张以德治国,要求“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汤因比(1889——1975)和池田大作(1928-)研究发现,就使破碎的世界整合,唯有靠中国而不是西欧或西欧化的国家,中国宗教世界观中存在的人道主义,如佛教所具有的合理主义,道教顺其自然的直感,将使中国文化为世界统一的文化主轴
——据王文科、白风城《论中国文化哲学对近代欧洲的影响》整理
材料二由于19世纪末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居于优势地位,欧洲人自然会这样认为:他们的卓越地位来源于其文明的优越性,而这则又反映出他们作为一个种族的优越性。他们深信上帝创造的人上不同的,它将白人造得更聪明,所以白人能指导劳动,能指引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劣等种族。这样就有了“白人的责任”这一概念——用理想主义的责任来掩盖当时的帝国主义的一种说教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政党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来自120多个国家,200多个政党和政党组织的领导人齐聚北京,共商大计。这次大会名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关好世界:政党的责任”。媒体报导:这样的大场面,在世界政党史上可谓罕见。在中国19大后开这样的会是非同寻常的,也是内涵深刻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共、中国推行全球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伟大尝试,是中国全球治理改策的核心价值观念
——摘编自央视新闻的报道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对18世纪欧洲的影响,说明“欲使破碎的世界整合,唯有靠中国(文化)”的根据。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与当今中国对全球治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1)影响:为欧洲反封建反专制的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借鉴和启示;促进了西方哲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欧洲政治观念的转变
根据:以儒家思想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主张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有利于整合“破碎的世界”(答上两个方面就可得。
(2)不同之处:
欧洲:推行种族优越论(或推行霸权主义、实行强权政治)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主张在平等基础上,合作共赢、互惠互利)
原因:
欧洲: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欧洲列强不断向外侵略扩张,征服世界的能力增强;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增强了欧洲列强经济势力;欧洲中心论调的盛行。
中国:儒家“和天下”的历史传统;邓小平和平外交理念的延续;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影响;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解析】(1)影响: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对18世纪欧洲的影响”,联系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和哲学的发展分析解答。根据:由“中国宗教世界观中存在的人道主义,如佛教所具有的合理主义,道教機顺其自然的直感,将使中国文化为世界统一的文化主轴”联系儒家思想主张分析得出:以儒家思想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主张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有利于整合“破碎的世界”。
(2)不同之处:
欧洲:根据“这则又反映出他们作为一个种族的优越性”得出推行种族优越论。
中国:根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关好世界:政党的责任”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因:
欧洲:根据“由于19世纪末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居于优势地位”所学知识,分别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欧洲列强不断向外侵略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增强了欧洲列强经济势力和征服世界的能力,欧洲中心论调的盛行等角度分析回答。
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分别从儒家“和天下”的历史传统,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增强,邓小平和平外交理念的延续,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影响,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等角度分析总结。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中国
西方
古代
甲骨文的“呷”(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摘编自《“人民”词义的变迁》
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的词根,公民(politest)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人是城邦权利的主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
近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人民”词义的变迁》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
——摘编自《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上表是中西方关于“人民”含义的诠释。将表中“人民”含义的诠释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提取有关“人民”含义诠释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示例一
不同:古代中国:官民对立,等级森严;
近代中国:主张人民是国家的主体,百官是人民的公仆;
说明: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发达;专制集权体制;儒家纲常伦理。
近代中国:西方文明的影响;社会巨变(转型);
示例二
不同:古代中国:官民对立,等级森严;
古代雅典:公民是城邦的主体;
说明:古代中国:大河农耕文明;专制集权体制;儒家纲常伦理。
古代雅典:海洋商业文明;民主政治的确立;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示例三
不同:古代雅典:公民是城邦主体,但不包括妇女,奴隶;
近代西方:公民主体和权力都不断扩大;
说明:古代雅典: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生产力发展和认识能力有限;
近代西方:社会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思想的解放;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发展;
【解析】依据“提取其中有关‘人民’含义诠释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说明”,从“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得出:中国古代官民相对,等级森严;由“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得出近代中国主张人民是国家的主体、百官是人民公仆。然后分别结合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分析解答。也可以提取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比较,也可是提取古代雅典与近现代西方比较等,结合所学史实予以阐述说明即可。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虽然未能取得成功,但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反思。阅读材料
材料一康有为写道:“臣读各国史,只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城市为墟,而革变频仍,迄无安息,遂入汩渊,不知所极.”后来又在《法国革命史论》中写道:“吾国久废封建,自由平等已两千年,与法国十万贵族压制平民.事既不类,倡革命而言压制者已类于无病学呻矣
——《中国近代史料选辑》
材料二康有为指出,变政的核心就是实行君与民分享权力,君权与民权并存共荣的“君民共主”制。他从儒家思想中为民主寻根,并以西方思想化入其中,指出民主思想并非西方所独有,在儒家大同思想中也可以找到其依据,即所谓“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追根溯源,君民共主制甚至起源于中国。康有为说:“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不但“进贤杀人”等大疑大事要谋及庶人卿士,有关国命存亡的战争,迁都等等要政,更要“待于国人之皆可”。
―摘编自吴乃华《试析戊戌维祈思想家的新民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对中、法历史的描述是否符合事实,分析他作此描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分析其在中国实行改良的原因。
【答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不符合事实。原因:康有为认为,法国革命使人民死伤无数,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中国已实现自由平等,倡导革命者属于无病呻吟,康有为的口的是反对革命,倡导改良。
(2)特点:将西方资本上义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上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势力根深蒂固,过于强大;君民共主制在传统儒家思想里有一定渊源.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符合事实。原因:根据“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城市为墟,而革变频仍,迄无安息”“吾国久废封建,自由平等已两千年,与法国十万贵族压制平民.事既不类,倡革命而言压制者已类于无病学呻矣”进行提炼归纳。
(2)特点:根据“他从儒家思想中为民主寻根,并以西方思想化入其中”得出将西方资本上义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原因:根据所学,回答维新派具有软弱性、妥协行的原因即可。
2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17年,王国维接连发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周制度论》三作,运用“二重证据法”,以新出土的甲骨卜辞与纸上的旧材料参照对证,不但证实了《史记》关于殷商世系的记载大致无误,而且发现《山海经》《莲辞•天问》等古籍中的神话传说,也非全属荒诞,而是有相当的史实为依据,由此开出一条“古史新证”的路子来。同一年,胡适由美国留学归采,初登北京大学讲坛,讲授“中国哲学史”。胡适在北大,“丢开唐虞夏商,径从周宣王以后讲起”,认为“我们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开出另一条疑古辨伪的道路
——据陈鸿祥《王国维传》
(1)根据材料,概括1917年王国维、胡适上古史研究思路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国维“古史新论”的研究方法及其创立的历史背景。
【答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不同:王国维“古史新政”,胡适“疑古辨伪”;相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方法:二重证据法(将地下之学问与纸上之学问结合,考证历史)
背景: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文化自信下降;新文化运动兴起,思想界百家争鸣;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甲骨文,金文等新材料的发现;
【解析】(1)不同:根据材料“开出一条‘古史新证’的路子来”得出王国维“古史新政”,根据“开出另一条疑古辨伪的道路”得出胡适“疑古辨伪”;相同:根据材料可知,二者都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方法:根据“运用‘二重证据法’”得出二重证据法。背景:根据“1917年”,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可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文化自信下降;新文化运动兴起,思想界百家争鸣;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等角度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