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50 KB
  • 2021-08-25 发布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 年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年级历史 12 月份月考试 卷 一、单选题(共 50 分,每题 1 分) 1.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 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古代中国 A. 以民为本的思想 B. 家国同构的观念 C. 分封及宗法意识 D. 君舟民水的理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认为治国与治家的法则相类似,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治国理念,故选 B 项;民本 思想的基本内涵为予民土地、予民农时、轻徭薄赋、予民恒产,排除 A 项;材料中古代治国 理念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但未提及分封制,排除 C 项;材料认为治国如治家,爱民如子的君 民关系不等同于君舟民水,排除 D 项。 2.大致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尚书・禹贡》是了解我国古代史的一篇重要历史文献,该书特别推 崇夏禹,将当时国人的已知世界划分为特色迥异的九州,认为大禹曾走遍九州,接受了各州 的朝贡特产。这些观点反映了战国时期 A. 恢复夏朝传统等复古思潮影响较大 B. 国家的统一日益成为政治现实 C. 地方割据的现实与渴望统一的矛盾 D. 开始形成天下一家的观念 【答案】C 【解析】 材料既强调了地方割据又强调了人们有渴望统一的愿望,即材料体现了地方割据的现实与渴 望统一的矛盾,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 料不仅仅涉及统一的问题,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尚未形成天下一家的观念,选项 D 不 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 3.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秩制: 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 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 A. 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 B. 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 C. 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瓦解 D. 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爵位是贵族政治的重要特征,秦汉都在不同程度保留了爵位制 度,表明贵族政治的影响仍然存在,D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选官用人制度,该项说法 与材料内容无关,A 选项排除。自郡县制实行开始,官僚政治就取代了贵族政治,B 选项排除。 “爵级”表明封建等级制度依然存在,C 选项排除。 4.汉初,韩信要求做齐王时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 刘邦改立韩信为楚王时说:“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这一现象表明西汉初年 A. 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B. 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 C. 社会风俗有待提高 D. 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说明韩信作为楚王 便于地方统治,显然说明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B 正确;郡国并行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A 错误;材料不是说明社会风俗的败坏,C 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郡国并行制下地方割据势力 威胁中央,D 错误。 5.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 时间阶段 数量(单位) 出身 所在 结果 唐玄宗(44 年 间) 8 多科举制出身;安史之 乱后奖赏军功 大部分都为宰相, 一直在中央 代天子巡边 唐肃宗—唐懿 宗(100 年间) 36 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 多数在藩镇,不在 中央 形成大量强藩 唐僖宗—唐哀 帝(34 年间) 67 强薄霸臣推荐 几乎全部在藩镇, 不在中央 藩镇之间频繁征 战 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 A. 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B. 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C. 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D. 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 形成大量 强藩”“藩镇之间频繁征战”等信息,可以看出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A 项正确;B 项逻辑 关系错误,应该是使相出现是藩镇割据的原因之一,排除 B 项;使相主要在地方,并没有涉 及分割相权,排除 C 项;材料无法得出是使相导致战争不断,这样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D 项。 6.2018 年 10 月 30 日,金庸先生与世长辞,《天龙八部》是金庸作品中的佼佼者,它涉及到了 北宋与当时少数民族政权的辽、大理、西夏、吐蕃对峙的情况。书中曾提到宋朝的中央机构 是“二府三司”请问“二府”指哪两个机构的合称 A. 三省长官和枢密院 B.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 三司使和枢密使 D. 平章政事和枢密使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二府三司制”中的“二府”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的合 称,“三司”指的是盐铁、度支和户部的合称,B 选项符合题意。三省长官和枢密院不属于二 府,A 选项排除。三司使和枢密使不属于二府,C 选项排除。平章政事和枢密使不属于二府, D 选项排除。 【点睛】二府三司制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 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 权力相互制衡。将政务、财政、监察等权分开,而大权则系於皇帝手中。 7.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 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 A. 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事务 B. 设“三衙”,收精兵 C. 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答案】A 【解析】 【详解】“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 武臣一人也”体现出宋太祖为了避免繁镇割据重演,选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故 A 项正确; 设“三衙”,收精兵,这是军事方面的措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B 项错误;各州郡财赋大 部分由中央掌握,这是财政方面的措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C 项错误;“强干弱枝”“守 内虚外”“重文轻武”是北宋的治国政策,故 D 项错误。 8.唐代科举考试中专设史科,通史即可入仕。皇帝还设立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使官修 正史的行为制度化,此制为以后各朝沿袭。这些做法 A. 有利于政府加强思想控制 B. 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C. 维护了历史记载的客观性 D. 推动史学成为独立学科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唐朝非常重视历史和官修正史,唐朝的这些做法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维 护封建统治,故 A 正确;材料只是说明科举考试内容中专设史科,不能说明科举制度的完善, 排除 B;官修正史体现了统治者的利益,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一定具有客观性,排除 C; D 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皇帝还设立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使官修正史的行 为制度化”,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9.吕思勉为晋朝惋惜:“然而大权始终为自北南迁的贵族所把持,使宋武帝(出身贫寒)一类的 人物,直到晋末,才得出现于政治舞台上,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损失。”造成这一损失的制度 原因是( )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大权为贵族把持,出身贫寒的人物难以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九品中正制导致的结果,选项 C 正确;世官制出现于先秦,而非魏晋,选 项 A 排除;察举制出现于西汉,选项 B 排除;科举制出现于隋朝,选项 D 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造成贵族把持政权的原因是选官制度存在的弊端,结合所学魏晋 时期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容易造成阶层固化,贵族垄断仕途。 10.明朝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开始突出,倍受大 臣们的尊崇,称其为首相,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多为首辅举荐,他们事事附和首辅,不敢有 什么意见。材料中的现象( ) A. 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 B. 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 C. 说明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 D. 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 【答案】A 【解析】 明代时期设置内阁,废除丞相,本身即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首辅的权力来自于皇权,其 地位与皇帝的信任有关,故 A 项正确;内阁不属于中央中枢机构,故 B 项错误;“内阁首辅” 能够参与决策取决于皇帝的信任与授权,随时可能收回,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首辅对大臣 有一定的影响,但其权力来源于君主,是君主权力加强的表现形式,故 D 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内阁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首辅的权力来自于皇权,其 地位与皇帝的信任有关。 11.阅读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对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雅典人口总 数 雅典公民总 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 40 万 约 4 万人 6000 人 501 人 抽签 举手 一审 制 慢神和蛊 惑青年 A. 民主阶层扩大 B. 采用间接民主 C. 国家权力滥用 D. 贵族政治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表格的内容可知,雅典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少数本邦成年男子,体现不出民 主阶层的扩大,故 A 项错误;从产生方式和表决形式来看,是通过抽签方式,这是直接民主 的表现,不是间接民主,故 B 项错误;这种抽签方式使不同素养的人参与判决,从而导致国 家权力的滥用与误用,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贵族政治的强化,故 D 项错误。 12.罗马《十二铜表法》中提到了“耐克逊”的交易形式,被用来表示契约,其规定:“借用 人应尽返还借用物或其代价的义务,借用人不如期履行债务时,贷与人得收为奴隶,使役之, 出卖之,杀戮之。”这说明当时罗马 A. 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借贷制度 B. 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对契约概念的表述比较原始 D. 法律肆意践踏公民的个人权利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中“交易形式”“契约内容”等说明当时契约处于原始状态,因为“贷与人得收为奴 隶,使役之,出卖之,杀戮之”,故 A 项排除,C 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早起的契约关系, 与公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无关,故 B 项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借贷关系中不能及时履行 债务所受到的惩罚,与践踏公民的个人权利不合,故 D 项排除。 13.18 世纪 70、80 年代,不管签署的是《邦联条例》还是《联邦宪法》,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所 追求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政体,而是要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 于统治的政府形式。从《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的转变过程,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A. 制定宪法保障精英集团的利益 B. 坚持贯彻孟德斯鸠的分权原则 C. 力图确立现代社会的民主范本 D. 坚持奉行妥协机制和实用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政体,而是要 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可知,美国的民主政治是政 治精英妥协的结果,体现了更加务实和灵活的实用精神,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保 护私人利益不等于保障精英集团的利益;B 选项错误,坚持分权原则不是材料主旨;C 选项错 误,依据材料可知,美国的政治精英们不是要建立流芳百世的政体,确立现代社会的民主范 本,而是要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故正确答案为 D 选 项。 14.2017 年初,特朗普签署了禁穆令。三天后,华盛顿州检察院向法院起诉联邦政府,认为这 一行政令明显违反了美国宪法精神。负责此案的法院决定在全美范围内冻结这一行政令,特 朗普虽不甘心但禁穆令遂告终止。这可以看出 A. 美国总统对联邦法院负责 B. 联邦法院拥有宪法解释权 C. 联邦法院是美国权力中心 D. 联邦法院拥有最终立法权 【答案】B 【解析】 美国最高法院负责司法解释权,B 正确;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A 错误;美国是三权分立政体, C 错误;美国立法权是国会,D 错误。 15.“它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 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 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它”是 A. 《权利法案》 B. 1787 年美国宪法 C.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答案】D 【解析】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在君主派和共和派的妥协过程中以微弱的优势诞生的,体现 了材料所述的史实,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规定英国是君主立 宪制国家,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1787 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总统制国家,选 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选项 C 不符合 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 16.《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际交往中国家主权的唯一体现者,但各联邦成员仍保留 了派遣和接受对外使节的权利。帝国军队也是由各邦分担的份额军队组成,巴伐利亚和符腾 堡都有自己的陆军部和邮政管理机构。此外,各邦还保留有教育、宗教、部分司法、征收直 接税等权利,这一现象 A. 植根于长期分裂的历史 B. 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C. 推动了统一市场的形成 D. 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保留了派遣和接受对外使节的权利”、“由各邦分担的份额军队组成”、 “都有自己的陆军部和邮政管理机构”、“保留有教育、宗教、部分司法、征收直接税等权 利”等信息,可以看出在德意志帝国联邦制之下,地方各邦保留较大权力,这一现象同德意 志历史上分裂割据状态下各邦长期分裂独立有密切关系,故 A 项正确;材料是表明各邦拥有 较大权力,同军国主义传统无关,故 B 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推动国内市场的形成,而 各邦保留较大权力,如征收直接税,这不利于统一国内市场的发展,故 C 项错误;材料是表 明各邦拥有较大权力,未体现其浓厚的专制色彩,故 D 项错误。故选 A。 17.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说,它“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大 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其评价反映出巴黎公社发生时 A 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未得到广泛传播 B. 世界无产阶级尚未实现联合 C.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D. 马克思没有对公社亲自指导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例外条件”和“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说明巴黎公社革命 爆发时,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故答案为 C 项。其 他三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A、B、D 项。 1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样一段情节:“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的昏头昏脑 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的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 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当时俄国掌握实际权力的是( ) A. 工兵代表苏维埃 B. 罗曼诺夫王朝 C.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 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 年 4 月实际掌握权力的是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武装力量,故 C 项正确,ABD 项错误。 点睛:解题的时间是“一九一七年的四月”。 19.在论及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时,马克思说:“看起来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 用,反倒起了警醒作用。”学者茅海建也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 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不能反映上述观点的是 A. 坚船利炮促使部分国人“开眼看世界” B. “师夷长技”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洪仁玕提出了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D.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答案】B 【解析】 【详解】“师夷长技”指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是制度,故无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项错误,故答案为 B 项。根据材料“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倒起了警醒作用”“ 提出了中 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可得出,坚船利炮促使部分国人“开眼看世界”;洪仁玕提出 了施政方案《资政新篇》;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故 ACD 三项表述正确,不符 合题意。 2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对清朝在全国统治的继续和其间的变嬗都有很大影 响,但它没有摆脱千百年来农民起义历史循环的结局,并不体现新的生产关系的生长。以下 结论与上述观点不一致的是 A. 《资政新篇》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B. 《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理想化 C. 太平天国运动使晚清中央集权被削弱 D. 太平天国运动是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运动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是太平天国运动沉重的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太平天国运动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起 义。《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这突破了旧式农民起义的范畴,故 A 项与 材料观点不一致,但是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追求小农经济,太平天国运动是小生产者 兼小私有者的运动,这些都符合材料的观点,但是不符合题意,故 BD 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冲 击了晚清中央集权,符合材料观点,但是不符合题意,故 C 项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 A 项。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太平天国运动沉重的打击了清 王朝的统治,但太平天国运动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起义。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定答案。 21.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 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 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及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 《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 《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D. 《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 个领域”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 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故选 C。AB 项还只是商品输出阶段;D 项在《马关 条约》后。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马关条 约》。 【名师点睛】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 销商品,或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资本输出: 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 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22.岳超在《庚子——辛丑随銮纪实》中描述到:“庚子年七月二十一日上午五时许……即见 御前侍卫、太监、宫女等随慈禧、光绪、隆裕、瑾妃及大阿哥等自宫内徒步走来……各王公 大臣,或骑马,或徒步,跻跻跄跄,随后扈从,形成一色彩纷呈之凌乱纵队……经由景山西 街出地安门西行。”当时慈禧等仓惶离开皇宫是躲避( ) A. 太平军 B. 义和团 C. 八国联军 D. 辛亥革命 党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庚子年七月二十一日上午五时许”“ 慈禧、光绪、隆裕、瑾妃及大阿哥 等自宫内徒步走来”“出地安门西行”并结合所学可知,慈禧等人离开皇宫躲避的原因是八 国联军攻入北京城,选项 C 正确;太平军时期并未攻入北京城,排除 A;义和团扶清灭洋,排 除 B;辛亥革命时期慈禧已经去世,排除 D。 23.陈旭麓指出:虽然新政产生于自上而下的过程,但 160 万新式学生的出现和众多八股士类 的淘汰则直接和间接地牵动了整个社会。新政造就了他们,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 这表明新政( ) A. 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B. 掀起了近代思想启蒙 C. 形成了实业救国的高潮 D. 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新政造就了他们,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等信息来看,清 末新政的本意是维护专制统治,但客观上推动新的社会力量的形成,并加剧了社会矛盾,从 而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故答案为 D 项。中国教育近代化由洋务运动开启,排除 A 项;维新 变法掀起了近代思想启蒙,排除 B 项;实业救国是在辛亥革命后发展到高潮,排除 C 项。 【点睛】清末新政由于改革政策的“支离、拖沓”和一些官员的“敷衍”,没有取得太大进 展,但“新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为辛亥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准备条件。 特别是清末新政中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这是民 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 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 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即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该规定 集中体现了 A. 君主立宪原则 B. 民主共和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直接民主原则 【答案】C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我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制,排除 A;B 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 料“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 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体 现了临时大总统与参议院的分权制衡的关系,故选 C;近代民主政治采取的是间接民主政治, 故排除 D。 25.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 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 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 三次高潮,所以这“三次高潮”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是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解放 战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它们的领导阶级并不相同;B 选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了,辛亥革命 和解放战争则成功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 解放战争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D 选项错误,辛亥革命要推翻清朝腐朽统治, 国民大革命要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解放战争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三者革命对 象不一致。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26.“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引起热烈反响。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D. 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 大指出当前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故 C 正确;中共二大提出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 A;中共三大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排除 B;八七会 议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排除 D。 27.1921 年中共一大召开,提出“组建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的目标;一年之后召开的中共二大上,却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 国”的“最低纲领”。上述目标的变化,缘于( ) A. 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B. 中共对国情认识的深化 C.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开始于 1924 年,中共二大时间是 1922 年,排除 A。中共 二大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中 国国情并提出了相应的革命目标,B 项正确。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一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排除 C。中共一大到二大期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一直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之间 的矛盾,排除 D。 28.毛泽东在汉口八七会议上将国共两党的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了一座房子。我们虽然“像新 娘子上花轿一样,扭扭捏捏、勉勉强强搬进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表 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忽视了 A. 农民问题 B. 领导权问题 C. 群众路线问题 D. 独立自主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在国民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是突出反 映出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忽视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故 B 正确;材料只是涉 及国共合作问题,无关群众路线和农民问题,排除 AC;在当时,国共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斗 争对中国共产党是必要的,所以不存在独立自主问题,排除 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联系所学国共第一次合作 的知识分析解答。 29.“蒋(介石)虽屡电诸将,要求‘努力截追’,‘务将西窜匪部聚歼于湖北以东地区,勿 使漏网’,并未能克竞全功。……至一九三五年九月,自峨眉山军官训练团下来,知道追剿 失败,自叹‘六载含辛茹苦,未竟全功!’”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 南昌起义成功 B.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C. 长征胜利进军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务将西窜匪部聚歼于湖北以东地区,勿使漏网”“至一九三五年九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材料指的是 1934-1936 年的长征,故 C 项正确;A 项是 1927 年;B 项 1927 年-1928 年;D 项解放战争时期。 30.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在尼克松主义 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由此看来, 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当时 A. 美国霸主地位不复存在 B. 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C.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 苏联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 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说明美国没有结束冷战,只是改变了冷战的方法,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 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故 D 项正确;美国仍然是世界霸主,排除 A;20 世纪末苏联解体后,世 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故 B 项排除;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崛起、西欧的联合对美国造成冲 击,但不是美国实行战略收缩的主要原因,排除 C。 【点睛】“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 段,一种方法”是关键信息。 31.如图是 20 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 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甲是英国、乙是中国、丙是法国 B. 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美国 C. 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D. 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0 年代中苏两国是同盟关系,共同对抗苏联,60 年代美苏争霸, 中苏关系破裂,而中美关系还未开始正常化,70 年代美国和中国关系正常化,共同对抗苏联。 综上,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故选 D。50 年代中法并未建交,排除 A;苏联和美国 在五十年代已经走向对抗,排除 B;中日建交是在 1972 年,这不符合材料五十年代的关系限 定,排除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战后世界格局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 来分析。 32.《中国大趋势》载:“(新)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 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独特”的民 主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村民选举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可知中国共产党建立起 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故 B 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材料“政党”无关,故 A 错误;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是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物 的机构,与材料无关,故 C 错误;材料未体现基层村民选举制度,故 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结合材料“使自己陷入政党争 斗的局面”可知是一种处理政党关系的民主制度。 33.列宁曾指出:“凡是居民生活习惯特点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 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其机构则用普遍、平等、秘密的投票方式来建立。”这可为我国下列 哪一制度的实施提供理论借鉴 A. “一国两制”构想 B. 村民自治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经济特区制度 【答案】C 【解析】 材料“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反映了民族区域 自治的主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这一理论,故 C 正确;“一国两制”构想与民族 区域自治无关,故 A 错误;村民自治制度属于基层民主制度,不符合题意,故 B 错误;经济 特区属于对外开放的表现,不是民族区域自治,故 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的关键信息“民族成分不同的国内的各个区域,都应该享有 广泛的自我管理和自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特点出 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通过这一 宪法条文的会议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是在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上,故 B 项正确。其它几项都与 1954 年无关。 【点睛】本题属于简单的题目,主要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信息。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这一关键词,联系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便可得出答案。 35.1992 年上映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 世纪 80 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 夫被村长踢伤后,为讨个“说法”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判刑。以下 对这部电影所反映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 ②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很大成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①与材料内容无关,平反冤假错案 是针对“文革”来说的.②出现于 1998 年之后,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从秋菊打官司的结果及其 官司打赢后的茫然心态可以看出③④符合题意,因此应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新时期民主 政治建设 36.1979 年 1 月 1 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告台湾同胞书》,引发海内外广泛热议。 它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是 A. 采用和平方式统一 B. 国共展开第三次合作 C. “一国两制” D. “九二共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 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故选 A。建议国共第三次合作发表 于 1981 年叶剑英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排除 B;一国两制提出 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排除 C;九二共识达成于 1992 年,排除 D。 【点睛】本题考察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过程,学生可用时间+事件+关键词的模式进 行识记。 37.2015 年 3 月,习近平主席在谈到两岸关系时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 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和“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 这里的政治基础是 A. “九二共识”的坚持 B. 海协会、海基会的沟通 C. 两岸“三通”的扩大 D. 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答案】A 【解析】 【详解】1992 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香港会谈中就“一个中国”问题及 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认识,即“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 个中国原则”。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A 正确;海协会、海基会的沟通是“九二共识” 达成的前奏,B 错误;两岸“三通”的扩大不符合材料中的政治基础的主题,C 错误;九二共 识不属于政党之间的合作,D 错误。 38.1954 年 4 月 30 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高度评价了此前中印谈判达成的协定。对印度 方面最终放弃在中国西藏的特权的态度,社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与此协定达成直接相关的 是 A. 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C.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中国实施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了印度与中国关系的改善,从而导致了中印谈判达 成协定,故选 A;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与中印之间关系的变化无关,故排除 B;周恩来提 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上,而且与题干中中印关系无关,故排除 C;“一 边倒”方针是在建国之初提出的,与题干中的 1954 年中印关系也无关,故排除 D。 39.“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 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 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在此次外交活动中,我国 A.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C.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 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3 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不符合“改变了会 议的航向”,排除 A;1954 年日内瓦会议是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不符合“改变 了会议的航向”,排除 B;由材料“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 人物”“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结合所学,该会议指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万隆会议顺利召开, 与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密切相关,故选 C;1972 年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符合 “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排除 D。 40.《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 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 鲜创造条件。”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 A. 万隆会议 B. 不结盟运动 C. 日内瓦会议 D. 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 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与材料所述相符,故 C 正确;万隆会议主要讨论的是亚非国家的发展 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霸权主义等问题,与材料无关,A 不正确;不结盟运动与材料“使朝鲜 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无关,故 B 不正确;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主要涉及中国恢复在联 合国的合法席位等问题,与材料无关,故 D 不正确。 41.20 世纪 70 年代是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的时期。下列发生在 70 年代的中国外交事件先后 顺序是 ①尼克松访华 ②重返联合国 ③基辛格秘密访华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尼克松总统访华是在 1972 年 2 月,②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 1971 年 10 月,③基辛格秘密访华是在 1971 年 7 月,④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 1972 年 9 月,因此按 时间排列,正确顺序为③②①④。故答案为 C 项。ABD 项,综上分析,此三项的排列顺序错误, 排除。 【点睛】排序选择题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 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排列式(先后顺序式)选 择题解题思路:①常规办法是首先确定每个事件的时间,然后进行排序。②首尾结合法。解 答此类选择题可采取首先从头或从尾判断,即先确定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如能确定 最早或最后一个,即使其中个别时间未掌握,也有可能选出正确答案,大大提高命中率。③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确定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能否准确、牢固掌握时间概念是 答好此种题型的关键。 42.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展 70 周年之际,为感谢中国等主要维和人员派出国,联合国使用多种 语言制作了一批图片和音视频作品,“谢谢中国,感谢您的服务和牺牲”是维和驻地民众对 中国维和部队的深厚情谊。目前,中国已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 国家。这些表明中国 A. 始终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方针 B. 开始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明中国为世界维和行动作出的贡献,维和行动体现出新时期中国外交坚持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特点,C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反霸维和的外交方针,A错误; 开始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是建国初期,B错误;材料体现出是新时期外交活动,不 是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D错误。 43.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承载 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由此可见,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的特点包括( ) ①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 ②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 ③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我国在新时期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 参与地区合作交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特点,选项 B 正确;一带一路 是中国发起,与联合国无关,因此③错误,选项 A、C、D 排除。 44.1938 年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 68.4%,而 1953 年仅有 14.4%出口 产品输往西欧。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二战后东欧经济的普遍衰退 B. 西欧各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国际关系变动影响经济联系 D. 意识形态的对立制约全球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 年东欧国家出口产品输往西欧的比重锐减,是因为两极对 峙格局的出现,即国际关系变动影响经济联系,故 C 项正确;材料是对外贸易的数据,不能 体现出东欧经济的普遍衰退,故 A 项错误;B 项和材料信息无关,故错误;材料信息涉及的 是欧洲,不是全球化,故 D 项错误。 45.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一段著名的演讲:“在世界历史上的当前时刻,几乎每一 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人民, 抵制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试图进行的征服活动。”该演讲的发表 A. 揭开美苏“冷战”的序幕 B.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C. 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D. 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 道路 【答案】B 【解析】 材料“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 行选择”“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人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杜鲁门主义,标志着 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故 B 项正确;A 项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 项是华约的建立; D 项是指马歇尔计划。 点睛:材料“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 式中进行选择”“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人民”是解题的关键。 46.1998 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 比例高达 8%。2001 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负担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 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日本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 彰显其经济大国地位 B. 尽已所能维护世界和平 C.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 积极配合联合国的相关行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日本负担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 现。”可以看出日本希望利用经济实力来谋取政治大国的地位,争取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答案为 C。A 不是材料中心内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日本维护世界和平,排除 B。D 不是材 料主旨,排除。 47.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 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 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该国际组织最可能是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欧洲共同体 D. 不结盟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反对美苏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将建立国 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故答案为 D 项。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是相互依存, 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排除 A 项;世界贸易组织致力 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排除 B 项;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 实力,排除 C 项。 48.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认为,德法之间的仇怨,“是一个魔鬼的圆箍,一个邪恶的圈套, 非破除不可”。戴高乐则表示,“必须尝试把历史进程颠倒过来,使我们两个民族言归于好, 并使他们的力量和才能联合起来”。法德的和解 A. 消除了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 B. 加速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C. 促进了西欧经济联合的进程 D. 表达了消除民族主义的设想 【答案】C 【解析】 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不可能消除,民族主义不可能消除,排除 AD;材料主要涉及法德的和解, 它有利于促进西欧经济联合的进程,故选 C;B 与材料无关,排除。 49.2014 年,随着克里米亚危机叠加乌克兰乱局,欧洲“新冷战”的阴云正在黑海畔若隐若现, 引发全世界忧虑。“新冷战”只会让各方“双输”,应求合作.促发展这体现出 A. 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C. 欧洲依然是世界的中心 D. “冷战思维”主导国际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材料“‘新冷战’只会让各方‘双输’,应求合 作、促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应该反对“新冷战”,故 B 正确;材料 未涉及经济全球化,故 A 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欧洲是世界的中心,故 C 排除;材料主旨不是 反映“冷战思维”主导国际关系,而是强调各国合作与和平发展,故 D 排除。 50.2011 年 10 月,西班牙《起义报》在新的“世界体系”一文中指出:“虽然西方传统大国 (美、英、法)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 国、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这反映了 A. 南北国家间的冲突加剧 B. 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C. 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D. “金砖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金砖国家体现的是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加强,B 选项符合题 意。材料未涉及南北国家间的冲突,A 选项排除。CD 选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二、材料阅读(70 分) 51.材料一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应当采取有步骤地摧毁帝国主 义在中国控制权的方针。不承认国民党时代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 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周恩来在阐释毛泽东这一方针时指出:帝国主义总想保留在中国的特 权,我们的方针是先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它们活动的余地。 ——复旦大学出版社 颜声殻《当代中国外史》 材料二 周恩来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 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制是必经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 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明《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第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也是一场复杂的多边外交斗争。 关于朝鲜问题,朝鲜、中国和苏联代表团提出的主张。因美国代表的阻扰没有达成协议。关 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通过最后宣言,签订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 协定,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统治,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材料四 这次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 “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命 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被 后人誉为 “首次被发展中国家宣布进行南南合作的会议”,其意义不仅体现于在现代国际关 系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上更是意义深远,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 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通过此次会议,在非洲大陆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沐涛《再论现代中非关系》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括这一方针实行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在建国初期提出的外交原则,并写出其具体内容。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指哪一国际会议? (4)依据材料三,说明这一会议的成果。 (5)根据材料并结合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史实,概括这次会议对新中国对外关系和现代国 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1)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或答“独立自主地和平外交方针”) 意义: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有利于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2)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4)意义:加强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形成了“万隆精 神”。 (5)影响:新中国打开中非交往的新局面,形成与亚非独立国家的建交高潮;有助于第三世 界的崛起,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解析】 【详解】(1)方针:根据材料“我们应当采取有步骤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控制权的方针。 不承认国民党时代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采取的外交政策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改变了中国半 殖民地的地位,有利于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从国家政权巩固角度看,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2)原则:根据材料二的主旨可知,这一外交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根据所学知 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 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国际会议:根据材料三“关于朝鲜问题”“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 那地区的殖民统治”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根据材料四“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 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可知,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 (4)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中,参加的国家是亚非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会上加 强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在 会上提出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最终形成了“万隆精神”。 (5)影响:根据材料“在非洲大陆打开了外交新局面”可知,万隆会议中,新中国打开中非 交往的新局面,形成与亚非独立国家的建交高潮;根据材料“首次被发展中国家宣布进行南 南合作的会议”可知,这次会议有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52.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点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 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 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 1950 年 5 月 9 日,法国外长舒曼向西欧国家提出了一份旨在建立一个欧洲煤钢共 同体的大胆计划。即建议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把煤和钢的生产整个过程交由一个高级公共机 构负责掌管,目的是使大家在经济领域团结一致,并进而在政治领域相互靠拢。舒曼计划的 中心观点是“欧洲建设非一时之力、一日之功”。这种渐进的一体化方式,有别于以住的各 种方法。……到了 1986 年,欧共体成员从原先的 6 国增加到 12 国。 ——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 20 世纪 50-80 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进程。 (3)材料二体现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什么特点? 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答案】(1)原因: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势力扩张”;摆脱美 国控制;法德和解。 (2)进程:1951 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 年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 年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后,欧共体从原先的 6 国发展到 12 国。 (3)特点:结成政治经济联盟、渐进性。影响:提高欧洲地位,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 各国的利益;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点文化遗产”“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 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可知,欧洲各国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 争教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是法德和解;从国际关系来看,在冷战背 景下,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原因是应对苏联“势力扩张”和摆脱美国的控制。 (2)进程:结合所学知识,梳理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注意题干时间段限制“50——80 年代”, 可列举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结合材料“到了 1986 年,欧共体成员从原先的 6 国增加到 12 国”可得出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后,欧共体从原先的 6 国发展到 12 国。 (3)特点:根据材料“的是使大家在经济领域团结一致,并进而在政治领域相互靠拢”可知, 欧洲联合过程中,又经济联盟逐渐结成政治经济联盟。根据材料“这种渐进的一体化方式, 有别于以住的各种方法”可知,欧洲的联合呈现出渐进性特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欧洲的联合对欧洲而言,提高欧洲地位,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从世界政 治格局来看,欧洲的联合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53.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 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予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 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 1947 年 3 月 12 日致国 会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 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 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 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 了。 ——据 1971 年 7 月 6 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1998 年 2 月 8 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 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注: 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 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是 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特征。从国际角度,分析导致该特征的主 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目的,简要分析其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 【答案】(1)国家:苏联。政策:“冷战”政策。 (2)特征:以谈判为主要方式(处于守势)。原因:欧共体的发展;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 动兴起。 (3)目的:建立单极世界。原因: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4)过程: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20 世纪 90 年代 初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 【详解】(1)国家:根据材料“杜鲁门总统 1947 年 3 月 12 日致国会的咨文”并结合所学可 知,这标志的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意味着冷战的开始,因此这一国家指的是苏联。政策: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 (2)特征:根据材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可知,尼克松时期 的对外政策以谈判为主要方式(处于守势)。原因:根据材料时间“1971 年 7 月 6 日”可知,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呈现三足鼎立局面,即欧共体的发展,日本的崛起;从世界政治格局 来看,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壮大。 (3)目的:根据材料“然而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 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可知,美国的目的是建立单极世界。原因: 根据材料时间“1998 年 2 月 8 日”可知,这一时期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4)过程:根据材料一可知,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根据材料二尼克松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根据材料三叶利钦的讲话可 知,20 世纪 90 年代初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