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00 KB
  • 2021-08-25 发布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云南省通海一中 2018-2019 学年 10 月份考试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 I 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下列 观点,其中符合宗教改革的是( ) ①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②信徒皆为祭司 ③用理性的武器扫荡一切权威 ④回到《圣经》来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1998 年对 30 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他们心目中曾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选择邓小平的占 89%,究其原因不包括( ) A. “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 B. 邓小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思想 C.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 邓小平提出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3.普罗塔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他们主张的共同点是( ) A. 倾向于相对主义 B. 忽视道德的追求 C. 强调人类的理性 D. 认为人生而平等 4.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但其对“仁”的内涵没有定义,论语中大约有 60 多处说到“仁” ,意 义各有不同。这说明孔子的“仁”( ) A. 思想引领很不到位 B. 理论体系并不完善 C. 是无指向的空洞理论 D. 是具体的行为规范 5.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从本质上看,二者的相同出发点是( ) A. 实现社会和谐 B. 巩固统治者地位 C. 强调民本思想 D. 促进儒学发展 6.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 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 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7.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社会发展遭遇了重大挫折或损失,其主要表现是( ) ①大跃进 ②“教育革命” ③“百家争鸣” 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 8.历史学家杨奎松在《中间地带的革命》中指出:“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 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当世界上第一 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 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这说明五四运动之前( ) A. 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甚微 B. 知识分子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 C. 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全面 D. 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9.董仲舒说:“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由此可 见( ) A. 董仲舒的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B. 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其“天人感应”说奠基 C. 西汉武帝时期社会上出现道德信仰的危机 D. 这种人性论的新思想违背了正统儒家思想 10.康有为在 1897 年写道:“故今日欲开地中之矿,宜先开心中之矿、眼底之矿,心中之矿、 眼底之矿者何?开矿学、译矿书是也。不然,则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康有为强调的是( ) A. 教育的重要性 B. 开矿的重要性 C. 技术的重要性 D. 顺序的重要性 11.进入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和立法 ②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③确定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④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 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A. 书法 B. 绘画 C. 戏剧 D. 杂技 13.周杰伦在《本草纲目》中唱道:“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对材料的解读,不正 确的是( ) A. 赞美了中医学 B. 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C. 涉及的药物学巨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 《本草纲目》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 14.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 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 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 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 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15.下图是中国近代某著名杂志创刊号目录的局部图。下列言论属于该杂志提出并倡导的应是 ( ) A. “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 B.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 C. “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D.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6.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 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这是因为黄宗羲的思想( ) A. 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B. 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 C. 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 D. 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17.下列有关 19 世纪以来欧美文学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贝克特——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代表人物 B. 马克·吐温——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 C. 《约翰·克里斯朵夫》——海明威的代表作 D. 《老人与海》——运用了被称为“冰山原则”的创作手法 18.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 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______。材料空白处应是( ) A. 权利与金钱 B. 上帝和法律 C. 民主与科学 D. 智慧与德行 19.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 中吸取来的。”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 。下列作品中,与此 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 A.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 《格尔尼卡》 C.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D. 《老人与海》 20.1957 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 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 断主要是为了( ) A. 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 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C. 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 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21.“咱们走吧。”“咱们不能。”“为什么不能?”“咱们在等待戈多。”下列美术作品与上述对白作 品所反映的艺术表现手法相似的是( ) A. 《日出·印象》 B. 《干草堆》 C. 《鲁昂大教堂》 D. 《毕加索自画像》 22.“含毫势若斩蛟蛇,挫管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三峰巨石悬, 长画万岁枯松倒。叫瞰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材料描述的书法形式是( ) 23.以下有关绘画艺术特征的点评,与下图所示画作相符的是( ) A. 讲究布局,画面气势雄浑 B.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C. 注重描摹,力图再现实景 D. “钩勒工细,尽其精微” 24.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 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 材料表明“新教育”( ) A. 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 B. 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 C. 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D. 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25.《史记》记载:“古者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仪……三百五篇孔子皆 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编撰《诗经》的目的在于( ) A. 弘扬传统诗歌艺术 B.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 维护分封制的存在 D. 加强社会的礼乐教化 26.1956 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背景下提出的 ②强调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 ④这一时期涌现了《定军山》《渔光曲》等优秀 电影作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7.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 的尺度。”以下中国古代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 A.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B.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C.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28.清代学者吴定说:“道学之名,不见于经。自《宋史》创立道学之传,以尊濂、洛、关、闽 诸贤,一时从其游者,罔非沐仁浴义,暗然为心性之谋,何其盛也。”由此可见宋元之际( ) A. 道教形成众多流派 B. 道家与儒家思想交锋激烈 C. 理学成为儒学正统 D. 儒学经典开始成为科考内容 29.《焚书·何心隐论》说到:“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主要反 映了作者( ) A. 遵循学以致用 B. 倡导婚姻自主 C. 挑战正统思想 D. 鼓吹专制集权 30.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无权,推翻历时数千年专制之局;愿 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 A. 康有为 B. 袁世凯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分卷 II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 共 40 分) 31.(13 分)五四运动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 的解放和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 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陈独秀、蔡元培、胡适、李大钊得票相近。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四位人物中,你认为哪一位应排在首位?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何影响? (3)以上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发展演变的什么特点? 32.(13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材料二 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 ——《韩非子·五蠹》 材料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道德经》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哪些主张?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材料二体现了韩非子的哪些主张? (3)依据材料三指出,材料表达了哪些观点。试列出该学派的一些其他思想主张。 (4)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指出这一现象的历史称谓并说明 其意义。 33(13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 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 材料二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 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 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章句》 材料三 王阳明:“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 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 谓良知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主要阐述了王阳明的什么观点?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①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②是宗教改革的思想, ③是启蒙运动的思想,④是宗教改革的主张,强调《圣经》是信仰的唯一依据。因此符合题 意的是②④。故正确答案选 C。 2.【答案】D 【解析】“工农兵学员”是“文革”时期提出的,不是邓小平提出的,故 D 项不是其原因。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根据所学,智者学派和苏格拉 底思想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 不同点: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在社会道德观上,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而苏格拉 底则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 4.【答案】D 【解析】孔子的“仁”在为人处事、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规范引领作用,故 A 项错 误;孔子为儒家创始人,思想独成一家,不能说其理论体系不完善,故 B 项错误;60 多处“仁”, 意义各有不同,但每处都有具体的行为指向或思想引领,故 C 项错误;《论语》是记录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 60 多处“仁”,都是具体行为指导或思想引领,故 D 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两者客观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与主观出发点无关,故 A 项错误; 两者都体现了重视民众的民本思想,本质上是为统治者考虑,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者地 位,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和荀子“君舟民水”的思想客观上发展了孔 子的“为政以德”的民本思想,促进儒学发展,与主观出发点无关,故 D 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甲体现了王阳明理学的注重品德,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乙体现了黄宗 羲“工商皆本”和反对专制的思想;丙体现了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丁体现了顾炎武的“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7.【答案】A 【解析】历史上两次“百家争鸣”都是我国文化事业进步的标志,如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璀璨辉 煌,1956 年毛泽东倡导科学上百家争鸣,新中国科学技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故排除③。而 ①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打击,②对我国教育事业造成巨大挫折,④对我国科技文化事业造成 巨大损失,且三者时间符合题意,故 A 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题干中“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 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说明十月革命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很大, 故 A 项错误;题干中“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 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说明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知识分子提倡用温和的 方式改造社会,故 B 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故 C 项错误;题 干中并未体现社会主义思潮是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潮流,故 D 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董仲舒的人性论非圣人之性,也非斗筲之性而是中民之性,董仲舒的人性论实质上 是“中民之性”论,其人性的主体是“民”,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董仲舒认为“中民之性”包 含情,甚或性即是情,具有贪仁两面,与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皆不同,董仲舒提出 民性有“善质”而“未善”,民之向善需要王者的教化,从而从人性之维为天子的“出场”提供了理 论依据,由此可知,其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故 A 项正确;此材料与天人感应无 关,故 B 项错误;此题与道德信仰危机无关,故 C 项错误;董仲舒的新思想不是违背而是发 展了正统儒家思想,故 D 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要想推动采矿业的发展,必须先改变人们思想,而改变的方法就是通 过“开矿学、译矿书”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材料不仅是强调教育培养人才,还有“译矿书”,故 A 项错误;根据“不然,则欲其入而闭之门”可知材料不是强调开矿的重要,故 B 项错误; C 项与康有为思想一致,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学习技术的重要性,并非单纯论述开矿和学习 技术的顺序,故 D 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教育发展的表现,回忆所学发展教育的措施,从《义务 教育法》《教师法》“三个面向”“211”工程及大力支持和发展西部教育,可以分析判断出①② ③④都是符合题意的。 12.【答案】C 【解析】题干两句诗句体现了京剧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超脱了 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的特点,故 C 项正确;书法 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 品,故 A 项错误;绘画是一种在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或非自然,以其达到二维效果的 艺术,故 B 项错误;杂技指柔术(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 技艺,故 D 项错误。 13.【答案】D 【解析】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 的理论基础,故答案为 D 项。 1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陈独秀认为政治变革国民持观望态度,主要是人们的思想不解放所致,故 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C 项正确。 15.【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敬告青年》”可知“某著名杂志”为《青年杂志》,倡导民主、科学, 故 C 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黄宗羲的思想受西方的自然科学影响,与启蒙运动无关,故 A 项错误;黄宗羲的思 想没有跳出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理想,仍属于儒家思想范畴,故 B 项错误; 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法治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 思想武器,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故 C 项正确;新兴资产阶级出现在近代,与 题干无关,故 D 项错误。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的代表作。 18.【答案】D 【解析】要注意“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就可联系教材中西方人文主义起源即古代希腊人 文思想,由此可知答案选 D。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 的感情世界,与材料中“从人类心灵活动……吸取来的”相对应。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自由平等, 弘扬真善美,对应材料“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故选 C;A 属现实主义排除,B、D 项属 现代主义,排除;故答案选 C。 20.【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中时间“1957 年”,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已经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 过渡,故 A 项错误;三大改造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1956 年中共八大规定了党和人民 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因此毛泽 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故 C 项正确,B、 D 项错误。 21.【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对白出自《等待戈多》,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与之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的是《毕加索自画像》,这幅画体现了现代主义绘画的特色。 22.【答案】D 【解析】题中字体分别为:小篆、隶书、楷书、草书。材料是对草书特点的描述。 23.【答案】B 【解析】“讲究布局,画面气势雄浑”是山水画的特色,故 A 项错误;“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是文人写意画体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与题干所示画作风格相同,故 B 项正确;“注重描摹,力 图再现实景”与文人写意画主旨截然相反,故 C 项错误;“钩勒工细,尽其精微”是工笔画的技 术手段,从表现手法来说是与写意画相对的一种,故 D 项错误。 24.【答案】D 【解析】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不能算作是通才教育,故 A 项错误;消除宗教对人的 影响不是材料反映信息,故 B 项错误;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文艺复兴宗旨,故 C 项错误; 材料中“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信息体现资本主义的时代发展的需要, 故 D 项正确。 25.【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涉及礼乐教化,与弘扬传统诗歌艺术和分封制无关,故 A、C 两项错误;孔 子维护的是旧的奴隶社会统治秩序,故 B 项错误;“取其可施于礼仪……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 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说明了 孔子编撰《诗经》主要是为了礼乐教化,故 D 项正确。 26.【答案】A 【解析】《定军山》是 1905 年拍摄的,《渔光曲》拍摄于 20 世纪 30 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 不吻合,排除④。故选 A 项。 27.【答案】B 【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选择 B 项。 2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道学”指的是程朱理学,故 A 项错误;从材料“自《宋史》 创立道学之传,以尊濂、洛、关、闽诸贤”信息可知,《宋史》记载了宋代理学的四大流派, 即濂学、关学、洛学、闽学,没有涉及道家与儒家思想的激烈交锋,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 了作者对宋代理学昌盛时代的向往,宋元之际理学成为儒学正统思想,故 C 项正确;隋唐时 期儒学经典就成为科考内容,故 D 项错误。 29.【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映了明朝思想家李贽对传统的儒家正统思想的 批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 项。 30.【答案】C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由“自由神”“三民”“推翻专制”等信息,可知 蔡元培悼念的是孙中山。 31.【答案】(1)①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和领导者,积极宣传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 思想的统治地位;积极参与五四运动,被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以后,积极宣传 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0 年 8 月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中国 共产党早期组织。②李大钊: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扬民主、科学、新道德及新文学; 积极参与五四运动;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920 年春, 与陈独秀等酝酿组织工人阶级的政党。(如选蔡元培或胡适亦可) (2)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通过创办通俗的刊物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这一 现象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3)特点:中国思想界的主流经历了由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演变。 【解析】第(1)问是开放性设问,可任选一人回答,然后分层次归纳其主要活动。第(2)问要围 绕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分析这一现象及影响。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归 纳总结即可。 32.【答案】(1)主张:“仁”“礼”。 理解: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 “换位”思考,多 替别人想一想。 (2)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按照现实的需要去进行改革。主张以法治国,实行君 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表达了祸福相互依存、弱能胜强的观点。其他思想主张:“道”是本原,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等。 (4)百家争鸣。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 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1)题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即可; 第二问,注意结合孔子“仁”的思想分析归纳。第(2)题,注意紧扣材料二,从社会变革、以法治国、 加强君主权力三个角度,分析归纳。第(3)题,首先判断材料三体现的是哪一学派的主张,在此基础 上分析归纳即可。第(4)题,结合百家争鸣的状况,分析这一现象及其意义即可。 33.【答案】(1)现象:三教合一。 影响:儒学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2)观点:格物致知。 目的:“穷理”,朱熹把探究“理”作为认识事物的最终目标。 (3)观点:天理就在心中,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解析】第(1)问,材料论证的结论是“三教之大,其不可遗”这反映了三教合一;影响依据 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材料中反映出的是“格物致知”应紧扣朱熹“格物致知”作答,其目 的在于“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第(3)问注意从材料三中获取有效信息“夫人者,天地之心,天 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可知理在心中,人们所要做的 是扩充良知,克服私欲,即“致良知”的观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