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5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孔子不以族源作为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认为华夏之作为违背礼乐文明则应贬其为夷狄,夷狄之作为符合礼乐文明则应褒其为华夏。孔子的态度说明
A. 华夷观念已经不复存在
B. 文化认同成民族间纽带
C. 华夏已被周边民族同化
D. 血缘关系失去政治意义
【答案】B
【解析】
孔子不以族源作为辨别华夷的首要标准,而是以违背还是符合礼乐文明作为标准,说明文化认同已经成为民族间的纽带。故答案为B项。材料阐述的是辨别华夷的标准,说明华夷观念仍然存在,排除A项;礼乐文明是华夏文明,接受礼乐文明只能说明周边民族被华夏同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血缘关系的意义,排除D项。
2.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A. 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 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 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 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西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政府重用儒学家做官,儒家思想倡导仁政、天人感应等思想,劝勉皇帝施行仁政,一定程度上对皇帝的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使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故C正确;民本主义思想对皇帝施行仁政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制约皇权的作用有限,排除A;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主要对象是政府各级官员,而不针对皇帝,B错误;D属于中央集权问题,皇权专制属于专制主义问题,D不符合题意,排除。
3.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书法艺术有这样的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B. 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
C. 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
D. 东方审美情趣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据题干“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主观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笔墨纸张等文具属于物质条件,故A项错误;士人群体的壮大属于主观原因,故B项正确;汉字的发展和魅力,并不属于主观原因,故C项错误;“东方审美情趣”说法过于笼统,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词“主观原因”,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士人群体的角度分析选项,注意排除客观原因,据此即可进行正确判断。
4.通过对比《东汉十四州示意图》与《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我们可推知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A. 汉唐间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B. 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 唐中央对吐蕃实施了有效管理
D. 汉唐间中央开始直接管理地方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示意图可以看出,汉朝时期南方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州的数量较少,而唐朝时期南方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道的数量大有增长,说明汉唐间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政府对南方的重视程度增强。故答案为A项。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完成,隋唐时期还没有完成,排除B项;唐朝时期吐蕃与内地的联系增强,不是“实施了有效管理”,排除C项;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中央开始直接管理地方,排除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应当从两幅示意图的变化信息来确定答案。《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和《东汉十四州示意图》相比较来看,唐朝时期在南方设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数量上看明显增多。联系史实可知,这是由于南方经济有较大发展,为适应社会状况,在地方行政单位设立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
5.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材料中乡约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加强基层治理
C. 确立儒学权威
D. 强化重农抑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可知,“乡约”制度旨在加强地方基层教化,稳定基层统治秩序,故B项符合题意。A项,“乡约”制度旨在加强对基层的管理,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乡约”制度践行了儒家伦理思想,而非确立儒学权威,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重农抑商思想,排除。
6.张载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夫之赞曰:“往圣之传,非张子其孰与归”。据此材料反映了
A. 社会道德环境的恶劣
B. 儒家批判佛道思想文明交融
C. 重建儒家正统的艰难
D. 宋儒重建儒家信仰的文化自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张载主张学习要以天下为己任,王夫之认可张载的观点,说明儒学家自身有一种文化自觉,故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得出社会道德环境恶劣的结论,A选项排除。材料不体现批判佛道思想,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重建儒家正统的艰难性,C选项排除。
7. 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朝贡贸易的弊端 B. 外贸无利可图
C. 倭寇日益猖獗 D. “海禁”政策的恶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海者,闽人之田”明朝海禁令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饭碗跟着也砸了。在广东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地区一向是通商出海的发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不许贸易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计。从材料中“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可以看出是海禁政策造成的结果,所以选D。本题没有朝贡体制,排除A;“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可以看出B项错误,故排除;材料的重点是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体现的是对国家政策的不满,故C项错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海禁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中的“海禁”政策。需要学生掌握它的内涵、原因和影响。其中,“海禁”的负面影响考查的比较多,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扩展,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与西方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发展生产力进行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8.明朝中后期,福建“多植甘蔗、桑树,耗地已三分之一,烟草之植,耗地十分之六七”,粮食虽丰年也不能自给,“仰粟于外,上吴越而下广东”。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新的生产关系兴起
B.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D
【解析】
材料“多植甘蔗、桑树,耗地已三分之一,烟草之植,耗地十分之六七”“
粮食虽丰年也不能自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福建地区为追求高额的经济收入,从而导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雇佣劳动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没有体现出土地兼并,故C项错误。
9.有学者指出,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同样的变革,是因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 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C.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D. 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同样的变革,是因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可知因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积极生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所以阻碍了中国生产方式的改革,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中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并不狭窄,而是因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积极生产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所以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C选项错误,中国家庭手工业产量的提高依靠的是人力和时间的增加,其生产效率低于西方机器生产;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廉价劳动力对生产方式变革的阻碍,并未涉及科学技术因素。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1876年,中日两国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
对答一
森: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李: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
对答二
森:中国不收其(朝鲜)钱粮,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属国。李: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
综合两则对答可知
A. 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
B. 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
C. 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
D. 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可知,李鸿章运用条约体系维护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故B正确;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材料信息无法体现1876年中日两国就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排除A;日本主张“不必尽依条约”,C错误;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国家利益之争,D错误。
11.1943年开罗会议前,中国代表团向美国说明“台湾澎湖是决定要收回的”。在讨论开罗会议公报草案时,中国代表坚持将“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写入公报,并得到美国代表的支持。中国政府此举意在
A. 联合美国以抵抗日本侵略 B. 突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性
C. 强化台湾地区的主权归属 D. 揭露日本对中国领土的野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开罗会议前后,中国政府多次强调对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被日本侵占领土的主权所有,并得到美国的支持,此举意在强化台湾等地区的主权归属,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国联合美国抗日的意图。结合所学可知,在此之前,中美已经联合对日作战;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国政府对台湾澎湖等地区主权归属的强调,不是突出抗日战争的重要性;D选项错误,此前日本已经占领包括满洲、台湾等在内的大部分中国领土,中国政府此举并非意图揭露日本对中国领土的野心。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2.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是因为二者都( )
A. 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B. 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C. 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D. 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比较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l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本质,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华生育文化源远流长。夏禹时期以后,人口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夏商时,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从孝的观念出发,要求世代相传,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口增殖思想。西周时,又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重男轻女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各家的代表人物都论述过人口问题,并成为中国古代各种人口思想的主要渊源。在地广人稀、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主张人口增殖始终是我国古代人口思想的主流。
——杨发祥《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
材料二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一文中较为完整地表述了他的早期人口思想:“盖今日之中国已大有人满之志矣,其势已岌岌不可终日。上则仕途雍塞,下则游手而嬉,嗷嗷之众,何以安此?”在论及“人满之患”的危害时,他进一步提出:“明之闯贼,近之发匪,皆乘饥谨之余,因人满之势,遂至溃裂四出,为毒天下”。随着孙中山从改良到改革的思想改变,其人口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百兆苍生之众”已不是“人满为患”,而是可以作为“发奋为雌,无敌于天下”的宝贵人力资源,是建设独立富强的有利条件。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不仅不同意当时中国人口太多的观点,而且还将人口作为避免亡国灭种的最有效的武器。他认为要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不仅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而且要把智力培养和爱国主义教育,国民新道德的教育作为培养革命建设人才的教育方针。
——摘编自《论孙中山的人口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有关人口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人口思想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答案】(1)特点:较早注意人口问题(历史悠久);出现重男轻女思想;人口思想十分丰富;主张人口增殖的思想是主流。
(2)变化:由初期认中国人口过多到后期主张只有增加人口数量,通过教育提高人口质量,才能避免亡国灭种。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孙中山思想的进步;孙中山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等。
【解析】
(1)特点:根据“夏商时,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从孝的观念出发,要求世代相传,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口增殖思想”得出较早注意人口问题;根据“西周时,又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重男轻女思想”得出出现重男轻女思想;根据“儒、墨、道、法各家的代表人物都论述过人口问题,并成为中国古代各种人口思想的主要渊源”得出人口思想十分丰富;根据“主张人口增殖始终是我国古代人口思想的主流”得出主张人口增殖的思想是主流。
(2)变化:根据“盖今日之中国已大有人满之志矣,其势已岌岌不可终日”“可以作为‘发奋为雌,无敌于天下’的宝贵人力资源,是建设独立富强的有利条件”“还将人口作为避免亡国灭种的最有效的武器”“要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提炼得出:由初期认为中国人口过多到后期主张只有增加人口数量,通过教育提高人口质量,才能避免亡国灭种。
原因:根据所学,分别从民族危机的加深、孙中山思想的进步、孙中山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等角度分析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对孔子的评价
时间
人物
评价
战国
孟子
孔子,圣之时也。
西汉
司马迁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南宋
朱熹
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
明末
李贽
孔子并非“天生圣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晚清
康有为
孔子为制法之王,所谓素王也。
民初
袁世凯
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人人都应该尊孔读经。
1917年
李大钊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摘编自陈典平《在尊孔与批孔之间:学术研究的自我迷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与近代史相关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看法:对于孔子的历史评价,历代出于不同之需要,褒贬各异,但对孔子的历史影响之大,却是一致赞同的。
说明:西汉时期,儒家逐渐成为西汉国家哲学,司马迁将孔子称为至圣之人。面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明朝中后期的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的权威,反对盲从孔子。为了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理论,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为改制创教的“制法之王”。民国初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李大钊等人打出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反对对孔子的偶像崇拜。
总而言之,对于孔子的历史评价,历代出于不同之需要,褒贬各异,但对孔子的历史影响之大,却是一致赞同的。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与近代史相关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依据表格中信息结合相关所学可得出历代对孔子评价不同但都突出其作用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从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对孔子评价的影响的角度进行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13年底张謇出任农商总长,立即着手经济法制建设。他深知,想要快速顺利有效地进行经济法制建设,仅靠自己和农商部的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上获得时任大总统袁世凯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下取得广大工商界的参与和拥护。对于国务院,张謇尽量利用机会宣示和解释自己制定经济法规的设想和方案,以争取获得支持和同情。对于作为法律审核机构的参议院、众议院和法制局,张謇设法沟通,除了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已表示希望两院给予支持外,还在某些重要法规交付审议时,希望参政院和法制局视情况而简化审核程序,尽速审议通过。对于工商界,张謇尽量兼顾工商业习惯,吸收他们所提出的合理意见,如不能吸收则给予解释说服。张謇在制定经济法规时较多地注意到了本国的经济状况,如《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就是根据清末资政院在全国各商会讨论和广泛的调查基础上拟订的。
《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案,经农商部邀请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条后而制定。其他经济法规的制定,也比较广泛地征求了工商界的意见。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进行经济法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经挤法制改革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作用。
【答案】(1)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
(2)特征:注意协调各方力量;广泛听取意见;关注国情。
作用:有利于改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的基础,为后世经济法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时间1913年,结合所学知识,张謇进行经济法制改革时的时代背景为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急严重,但此时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当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而张謇本人也提倡实业救国;张謇的经济法制改革既结合了本国商业发展的实际,也大量吸收了西方法律思想。
(2)特征:根据材料张謇在修订经济法规时注意协调官商各方势力;其在制定经济法律条例时广泛调查,听取政府部门、商人意见,而且在制定法律时尽量根据本国商人实际需要制定,关注本国国情。作用:根据所学,张謇经济法制改革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密不可分,而且其修订法律能照顾本国商人,符合本国国情,因此有利于改善经济秩序,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基础,为后世经济法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16.材料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城市规划师,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1949-1951年,梁思成主持北京城市规划期间,主张把城市区域分为工作、居住、文娱游息三大种类,它们之间必须有极短距离的联系。工作分为基本工作、服务工作两大类,它们中间需有合理的联络。居住区内部的构成,采用邻里单位的形式,一个邻里的人口约六、七千至一万人,邻里中心设施应包括文娱、福利设施和学校;中心周围是公园、体育场、儿童游戏场等。政府的行政中心区应自成一区,独立设置,该区应与城市其它功能保持合理的关系。鉴于北京旧城的状况和政府行政中心区的特殊要求,提出“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在城外建设新区是为上策。50年代,经过与苏联专家的交锋,其“方案”最终未被采纳。
——摘编自高亦兰、王蒙徽著《梁思成的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梁思成城市规划思想未被采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梁思成的城市规划思想。
【答案】(1)建国初,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施工技术条件不够;新中国刚成立,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威胁;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苏联城市规划和建筑创作方针的影响;人民受时代限制,对古城保护认识不足。
(2)重视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合理布局,配套设施较全,具有实用性;提出“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对古城具有保护性;从整体保护的构思出发,在城外建设新区,为未来北京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具有前瞻性;为今天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但其思想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50年代,经过与苏联专家的交锋,其“方案”最终未被采纳。”结合所学从建国初期的经济基础、技术力量、主要任务、国际环境、外交政策及苏联模式的影响、认识水平的限制等方面分析建国初期梁思成城市规划思想未被采纳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主张把城市区域分为工作、居住、文娱游息三大种类,它们之间必须有极短距离的联系。工作分为基本工作、服务工作两大类,它们中间需有合理的联络。”、“提出“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在城外建设新区是为上策。”结合所学从重视城市功能分区以及合理布局,具有实用性、有利于保护和老北京城、为未来北京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更大的空间,具有前瞻性、对我国现代北京城的城市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等方面评价梁思成的城市规划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