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50 KB
  • 2021-08-25 发布

【历史】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二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 第I卷 选择题(48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2个小题,共48分)‎ ‎1.《周礼》记载: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这种见面的礼节反映了 A. 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B. 父子君臣间的“和合”‎ C. 宗法分封的等级制度 D. 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 ‎【答案】C ‎【解析】推手的位置说明身份等级不同,这与宗法和分封等级观念有关,C正确;A属于宗法制关系特点;材料没有说明父子君臣关系,B错误;材料论述不是礼乐制度,D错误。‎ ‎2.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B. 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 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D. 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答案】C ‎【解析】题目中未涉及中央与地方间关系的变迁,排除A;材料“儒教……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可知B项中的“出现质变”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儒教……在夏商周,是……原始儒教……以后,是……国家宗教”体现了儒学的政治化趋势,C正确;D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孔子……被……神圣化”不符,故排除。‎ ‎3.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源远流长,战国时秦国多次颁布赦免令,秦始皇在位期间多年不赦,两汉时期记录在案的大赦达140余次。这反映了 A. 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B. 君主专制逐步加强 C. 法律制度日益完善 D. 外儒内法成为主流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秦始皇时期多年不赦、而两汉时期大赦达140余次,反映出两个朝代的治国理念发生了变化,即由法家主张的严刑峻法转变为儒家的宽厚仁慈治天下。故答案为A项。多年不赦到多次大赦,不能反映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B项;赦免制度的变化不等同于法律制度的完善,排除C项;汉朝时期外儒内法政策中“内法”的含义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D项。‎ ‎4.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丝、茶出口概括简表。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种桑养茶。这一现象反映了 品名 ‎1843年 ‎1855年 茶 ‎1300多万斤 ‎8400多万斤 丝 ‎1000多包 ‎5600多包 A. 农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中国出口贸易占优势地位 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 D. 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种桑养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也日益加深,故C选项正确;材料数据无法体现农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时中国仍然以小农经济占主导,故A选项错误;仅仅以丝、茶出口的数据也不能说明中国出口贸易占优势地位,故B选项错误;当时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不是已经解体,故D选项错误。故选C。‎ ‎5.英国将鸦片战争解释成“先进文明战胜落后文明,并给落后文明带去新生”的战争,对这种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 忽视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B. 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C. 英国发动战争是正义的 D. 全面的看待战争的影响 ‎【答案】A ‎【解析】英国将鸦片战争解释成“先进文明战胜落后文明,并给落后文明带去新生”的战争,而战争的实质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这种观点忽视了战争的侵略性质,故A正确;英国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而侵略中国,材料观点实际上是站在西方列强的角度,为侵略战争辩护,BC错误;材料观点实际上是站在西方列强的角度,为侵略战争辩护,并非全面的看待战争的影响,D错误。‎ ‎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认为:“14年抗战”的提法,……意味着“九一八”以来可歌可泣的壮烈抗战,被认可被还原;……对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是有力回击,……有利于对日本侵略罪行的完整揭露。对于这种看法(“14年抗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强化了对日本侵华罪行的控诉 B. 体现了对以东北抗联为代表抗日力量的尊崇 C. 抨击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历史观 D. 批判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答案】D ‎【解析】“九一八”以来国民党也有爱国将领进行抗战,所以“14年抗战”的提法并不是批判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4年抗战”的提法的确强化了对日本侵华罪行的控诉,也体现了对以东北抗联为代表的抗日力量的尊崇,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对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是有力回击足以证明” “14年抗战”的提法抨击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历史观,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7.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一是历史趋势,是正道。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下面有关台湾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台湾同胞普遍认同 B. 和平统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方针 C. 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的方针 D. “九二共识”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是处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故D正确;台湾仍然存在台独分子,A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并非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方针,排除B;“九二共识”是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并非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的方针,C错误。‎ ‎8.如下表为1843—1850年间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情况一览表。这些历史现象出现 年代 白银兑换制钱文数 指数 年代 白银兑换制钱文数 指数 ‎1843‎ ‎1656.23‎ ‎123.93‎ ‎1847‎ ‎2167.44‎ ‎162.16‎ ‎1844‎ ‎1724.12‎ ‎128.96‎ ‎1848‎ ‎2299.34‎ ‎172.02‎ ‎1845‎ ‎2024.74‎ ‎151.51‎ ‎1849‎ ‎2354.98‎ ‎176.19‎ ‎1846‎ ‎2208.36‎ ‎165.22‎ ‎1850‎ ‎2230.32‎ ‎166.86‎ A. 体现了清王朝实施银本位制度 B.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 C. 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D. 民众对制钱需求量增大 ‎【答案】C ‎【解析】在材料中,我们并不能看出清王朝实施银本位制度,排除A;材料信息体现了银贵钱贱现象,但并不能看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排除B;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银贵钱贱,这造成农民的负担加重,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看出民众对之前需求量增大,排除D。‎ ‎9.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掠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史料选取不同 B. 史观运用不同 C. 内外时局不同 D. 社会性质不同 ‎【答案】C ‎【解析】1906年还处于清政府统治之下,教科书对于试图推翻清王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当然认为是“倡乱”;而1933年是在国民政府统治之下,且面对日本的侵略,需要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因此对太平天国运动能给予正面评价,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史料选取和史观运用方面的不同,排除A、B项;1906年和1933年中国均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排除D项。‎ ‎10.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刘复基、杨洪胜、彭楚藩三位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回答清政府官员“为何要造反”的责问时,彭楚藩答称:“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材料可以说明 A. 清政府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 B. 武昌起义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 C. 部分政府官员同情革命党人暗中支持 D. 《辛丑条约》签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答案】A ‎【解析】材料“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反映了《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宁愿将中国让给列强,也不给予国人,说明其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故A正确;武昌起义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不是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部分政府官员同情革命党人暗中支持,故C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故D错误。故选A。‎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A.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B. 华夷观念正在转变 C. 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D. 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可以全免关税”能很明显地看出当时部分官员对于关税主权的不在意,说明这部分官员缺乏近代主权意识,A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晚清官员对于主权意识的淡薄,不是说明华夷观念的转变,B项错误;材料中官员不懂得主权意思,显然不具有国际法意识,C 错误;材料中官员认为西方列强是想通商,官员并不清楚通商的真正目的,所以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12.下表反映了 时间 事件 ‎1957年 美国北极星战略导弹试验成功。‎ ‎1960年 美国导弹核射实验成功,次年装备美国海军核潜艇。‎ ‎1960年 苏联第一代导弹核潜艇下水。‎ ‎1962年 苏联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引发古巴导弹危机。‎ ‎1972年 美苏签署《反导条约》,限制反弹道导弹部署的数量。‎ ‎1974年 美苏签订《苏美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条约议定书》。‎ A. 美苏在博弈中相互妥协 B. 科技发展强化了冷战思维 C. 美苏逐渐放弃军备竞赛 D. 核战争的阴霾已远离人类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在冷战中加强了军备竞赛,但又通过签订条约来限制双方在军备竞赛上的发展,这就反映了美苏在博弈中相互妥协,故选A。B项的说法明显错误,依据材料是不能得出B项这样的普遍性认识的,当今世界科技仍不断发展,还能继续强化冷战思维吗?故排除B;依据材料可知,美苏没有放弃军备竞赛,故可排除C;依据材料可知,美苏放弃军备竞赛使人类笼罩在核战争的威胁之下,故排除D。‎ 第II卷 非选择题(5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二 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材料三 观察分析下列两幅图片 材料四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对五四运动认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何体现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是什么?提出这一目标的依据又是什么?‎ ‎【答案】(1)北洋军阀的统治黑暗,巴黎和会中国收回主权的正义要求遭拒绝;新文化运动的宣传与推动。‎ ‎(2)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异: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 ‎(3)体现:毛泽东率军到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巩固和扩大根据地。‎ ‎(4)目标: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求民主。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解析】‎ ‎(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可以分析出五四运动的原因之一是新文化运动的宣传与推动;另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其它原因是北洋军阀的统治黑暗,巴黎和会中国收回主权的正义要求遭拒绝。‎ ‎(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一的“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和材料二“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可以看出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从材料二中的“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可以看出毛泽东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而材料一中的孙中山则没有看到这一点。‎ ‎(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片一可以看出是毛泽东率领军队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图片二体现的是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和扩大根据地。这些都体现了材料二中毛泽东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的观点。‎ ‎(4)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四“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和“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不难分析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是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求民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出这个目标的依据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时期 阶段性特征 人物或事件 观点或著作 经济 政治 科技与文艺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古希腊工商业有较高水平的发展 伯利克利时代及其后,雅典民主政治由盛转衰 古希腊的史诗、戏剧、雕塑作品、史学和医学、几何等自然科学成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斯多亚学派(西塞罗等)‎ 人“生而平等”‎ ‎(希腊化时代)罗马共和国—“罗马法”‎ ‎14—17世纪 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文艺复兴(但丁、莎士比亚等)‎ 肯定人,歌颂人性 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 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 ‎《神曲》《哈姆雷特》《蒙娜丽莎》等 宗教改革(路德等)‎ ‎《九十五条论纲》“信仰得救”‎ ‎17、18世纪 ‎“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 启蒙运动(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 自然权利说、社会契约伦、主权在民说、分权学说等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近代代议制建设时期 牛顿经典力学、浪漫主义文学与艺术等 ‎——摘编自朱能《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及其对文明进程的影响》‎ 上面是公元前5世纪——18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历程的大事年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论题:全面认识西方思想史上的“理性”思潮。阐述:理性精神古已有之,智者学派、苏格拉底、西塞罗等众多古代思想家、科学家无不具有这种精神;古代思想家、科学家分别表现出所处时代对人、自然、社会等的理性认识,一般具有贵族化或精英化特点;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理性”开始从精英走向大众: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已经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不仅对理性的功能有充分的信任,而且对使用理性的能力充满自信。‎ ‎【解析】‎ 结合公元前5世纪——18世纪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历程的大事年表可以看出,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发展状况、代表性观点都会有所不同。可从两个阶段或三个阶段发现其变化,拟定题目,并联系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即可。‎ ‎15.冷战严重影响国际关系的正常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冷战中美苏双方往往通过意识形态的棱镜来看待对方,把对方视为敌人……美苏的意识形态斗争同它们争夺战略优势与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欺骗性……共同的战斗未化解美苏之间长期存有的互相猜疑。美国谴责苏联的帝国野心和俄罗斯扩张主义情结,苏联指责美国在世界扮演宪兵、形成霸权。‎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不结盟运动于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成立,25个国家参加了其第一次会议,但是到了第二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时,参与国家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贝尔格莱德会议的关键政治内容是强调成员国的团结,警告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并呼吁所有国家不要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到20世纪60年代末,国内政治的不稳定使得不结盟运动履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承诺的工作陷入困境。‎ ‎——文安立《全球冷战》‎ 材料三: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城,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姜宪明何苗《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不结盟运动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两个联盟”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主次关系”变化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1)原因: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两国互相猜疑。‎ ‎(2)历史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第三世界更多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美苏冷战”严重威胁第三世界的和平。‎ 影响: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3)欧盟和北约。理解:两极对峙格局下,北约作为美国领导的军事政治集团,在资本主义阵营内发挥主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欧盟成立,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欧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4)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局势 ‎【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欧洲的“两个联盟”欧盟和北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 ‎(1)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冷战中美苏双方往往通过意识形态的棱镜来看待对方,把对方视为敌人”“美苏的意识形态斗争同它们争夺战略优势与利益结合起来”“共同的战斗未化解美苏之间长期存有的互相猜疑”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 ‎(2)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并结合材料中的“警告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并呼吁所有的国家不要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等信息来回答。联系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3)根据材料中的“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可知,“两个联盟”分别指欧盟和北约。根据材料信息,“主次关系”的变化应当是指欧盟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提高。‎ ‎(4)从材料反映的信息看,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局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