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5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濛阳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在雅典,任何公民大会通过的法案若与现行法律相悖,或通过的时候不符合法定程序,公民可以在法律通过一年内向法庭提出诉讼,追究法案提出者以及会议主持者的责任,这被称为“违法法案指控”。这一做法表明
A. 公民大会已经名存实亡 B. 法律维护平民利益
C. 追责制促进民主制完善 D. 民主制度出现危机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所谓“违法法案追究”实际上就是一种追责制度,其用意在于督促立法有关人员一定要立足于正义和公正,说明该规定对权力机构有一定制约作用。C正确;该规定并未破坏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无法提现公民大会名存实亡,A排除;雅典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B排除;追责制是为了维护雅典民主制度,D排除。故选C。
2.古代雅典的梭伦为了发展雅典的手工业,允许外邦人获得雅典的公民权;而到了伯利克里时期却规定:“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一变化说明古代雅典
A. 手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
B.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C. 公民权利意识逐渐强化
D. 民主政治走向鼎盛
【答案】C
【解析】由材料梭伦时期“允许外邦人获得雅典的公民权” 到伯利克里时期“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的变化,可以得出获得雅典公民身份需要更多限制,由此推导出古代雅典的公民权利意识逐渐强化,故答案选C项。A、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雅典有一条法律规定,如果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入超过了“10个人3天的劳动”,就要遭到禁止,因此在这个时期奢华的墓葬纪念物几乎看不到。这说明
A. 贵族是雅典城邦的主体阶层
B. 贵族始终有强烈集体荣誉感
C. 雅典公民受到人文精神熏陶
D. 雅典政府剥夺了贵族的自由
【答案】C
【解析】材料“如果墓葬纪念物的建筑投入超过了‘10个人3天的劳动’,就要遭到禁止”,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富有贵族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远多于个人消费,并对其消费进行严格限制,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体现了古代雅典的人文精神,故C正确;雅典城邦贵族只占少数,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雅典的法律规定,无法体现贵族始终有强烈集体荣誉感,排除B;D表述太绝对,排除。
4.古罗马法谚有云“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比如,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表明,罗马法中的“和解”
A. 简化了司法程序
B. 与诉讼具有同等强制性
C 彰显了契约精神
D. 更能保障公民经济权益
【答案】C
【解析】从罗马民间谚语宣讲的“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及案例可知,双方认可的“和解协议”同决案具有同等法律效用,可知C项正确。谚语说的是重视和解协议,不是程序问题,A项错误;本题没有提及“诉讼强制性”,B项错误;这里的和解是突出了“协议”的,事先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愿的,不是所有和解,D项错误。
5.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对“法律圣经”理解正确的是
A. 罗马法的具体规范后代法学家不可更改
B. 罗马法的法律技术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
C. 罗马法已经完成了当今社会的立法工作
D. 罗马法蕴涵精神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答案】D
【解析】“法律圣经”是指罗马法蕴涵的精神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具有超越时空和民族的永恒价值,故D符合题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罗马法的具体规范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故A不符合题意;“任何”“完成了”显然没有历史地看问题,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1348年,黑死病传遍欧洲,给整个欧洲毁灭性打击。佛罗伦萨如地狱一般,无计可施的市民只能举行盛大游行,向上帝忏悔,结果更多的人感染了瘟疫,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这一变化
A. 使罗马教会对欧洲的控制动摇 B. 促使人文主义思想的加速到来
C. 体现了人民救助瘟疫能力有限 D. 导致了欧洲商路中心向西转移
【答案】B
【解析】纵情、享乐、狂欢体现了人们冲破教会禁欲观念,把握关注短暂的现实生活,这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故B正确;罗马教会对欧洲的控制动摇,在文艺复兴、尤其宗教改革后。排除A;“人民救助瘟疫能力有限”不符合材料中变化的主旨,排除C;欧洲商路中心向西转移是新航路的结果,排除D。故选B。
7.19世纪中期前,欧美最高建筑只有6层;1871年,芝加哥保险公司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幢现代钢框架高层建筑,开摩天大楼先河,共10层;19世纪末,美国出现29层、118米高的建筑;20世纪初,纽约建成了屋尔华斯大厦,已达52层、241米。其首先在美国大量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了大量资本
B. 充分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 城市化商业化带来城市地价飞涨
D. 为满足工业化后人们的住房需求
【答案】B
【解析】结合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材料现代钢框架,再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钢铁工业重工业飞速发展,电力电气使高层超高层适用的电梯出现,使摩天大楼成为可能,故B正确;ACD是一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同时ACD也是欧美的共同因素,排除。故选B。
8.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从而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
A. 剥夺了国会的立法权限
B. 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
C. 保证了总统的依法行政
D. 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
【答案】D
【解析】材料“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可以看出,最高法院行使1787年宪法的权力,维护宪法的权威,维护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D项正确,B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最高大法院的职能,没有体现出总统职能,故C项排除。
9.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反映出该宪法
A. 内容非常广博
B. 适应社会发展
C. 实现权力制衡
D. 蕴含自由观念
【答案】B
【解析】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说明该部法律适应了法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故B正确;内容广泛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权力制衡属于特点,观念自由属于理念,其他法律也具有,故C和D错误。
10.英国在1867年扩大选举权后,仍旧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获得这种权利。而德意志在帝国成立的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这显示出德国
A. 政治民主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
B. 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
C. 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
D. 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英国的选举权比德国选举权少,一定程度上反映经过改革之后的德国在政治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C项正确。不能简单通过选举权的比较,推断德国政治民主化水平高于英国,且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选举权只是民主权利中的一种,题干信息无法体现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 排除B。D项说法错误,德国皇帝是国家权力中心,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11.18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德国,以歌德、席勒为代表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以“天才、自由、创造”为口号,掀起一场文学狂飙运动,恩格斯热情称赞他们的作品“渗透了反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叛逆精神”。这场文学运动
A. 反对德意志帝国的专制统治
B. 代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顶峰
C. 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与鼓动
D. 凸显了工业社会的矛盾冲突
【答案】C
【解析】根据“18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德国”、“以“天才、自由、创造”为口号”、“渗透了反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的叛逆精神”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场文学运动应该是受到当时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与鼓动,故选C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才标志着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所以这场文学运动与反抗德意志帝国的专制统治无关,故排除A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到顶峰是在19世纪上半期,故排除B项;18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德国与工业社会的矛盾冲突事件不符,故排除D项。
12.1680—1830年塞内加尔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据如表可知,1680—1830年塞内加尔
A. 处于三角贸易的主导地位 B. 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
C. 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 D. 矿产资源开发始终迟滞
【答案】C
【解析】依据表格内容来看,塞内加尔出口逐渐以原材料为主,说明其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C正确;表格显示1680-1780年,一直以出口黑奴为主,结合所学可知,其处于次要地位,A排除;材料未体现民族独立运动,B排除;材料只是体现黄金出口少,不代表其开发迟滞,D排除。故选C。
13.根据表格可推知,这一时期英国
A.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 B. 工业革命条件更加成熟
C. 殖民扩张助推农业发展 D. 工业发展得以反哺农业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1800年比1700年农业经济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也有利于农业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和自由劳动力,工业革命的条件更加成熟,故B符合题意;A中“普遍”太绝对,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殖民扩张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反哺农业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欧洲工人中曾存在着一种自然权利思想:“适当的工作,应获得适当的工资”;但在1832年后,部分工人认识到,在现存地主、资产阶级当权的制度下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阶级斗争是社会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要手段。这一变化
A. 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 说明工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C. 受到英国议会改革的推动
D. 推动了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答案】B
【解析】“阶级斗争是社会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要手段”,说明工人阶级认识到了阶级斗争的必要性,这意味着工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故B项正确;马克主义的诞生是在1848年,故A项错误;这一变化是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结果,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无关,故C项错误;1831年法国已经爆发了工人运动,故D项错误。
15.下表可以反映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
1878年
主张赋予妇女投票权的修正案首次在国会提出
1912年
九个西部州通过了妇女选举权立法
1919年
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了该修正案
1920年
田纳西州成为批准该修正案的第36州,这标志着该修正案获得了四分之三以上州的支持,最终得以通过
A. 共和主义原则
B. 平等主义原则
C. 联邦主义原则
D. 孤立主义原则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九个西部州通过了妇女选举权立法,修正案首次在国会提出,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了该修正案”,可知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故选C项;依所学,共和主义原则主要指总统、议员主要有选举产生,有任期,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女性选举需要通过联邦与州政府的共同立法,而未强调男女平等的选举权,排除B项;依所学,孤立主义主要指美国在外交上不干预别国事务,排除D项。
16.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德、法、英等欧洲主要国家,都在不考虑财产资格的前提下允许所有男性公民拥有选举权。到1914年一战爆发时,全欧洲普遍实行了男性全民投票。这说明
A. 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废除财产资格是衡量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
C. 实行男性全民投票是为了应对战争的爆发
D.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大众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德、法、英等欧洲主要国家,都在不考虑财产资格的前提下允许所有男性公民拥有选举权。到1914年一战爆发时,全欧洲普遍实行了男性全民投票”可知,两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推动了民主权利的实现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没有涉及到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故A项排除;废除财产资格不是衡量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
17.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
A. 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
B. 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C. 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
D. 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远洋航行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表明科学的发展促进远洋航行的成功,故选择D选项;科技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远洋航行无关,故排除A选项;材料中确有提到技术进步推动科学发展,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选项;远洋航行确实顺应追求利益的共识,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选项。
18.下表是三次工业革命的制度基因与组织基因。据此可知
工业革命
领先国家
组织基因
制度基因
第一次
英国
大工厂生产形式
知识产权保护,土地制度
第二次
德国
发明家创办企业、企业实验室
科研型大学
美国
科学管理、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股份制企业、两权分离
第三次
美国
高新技术产业群
拜杜法案、金融市场风险投资
A. 大学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主体 B. 蒸汽时代产生科学管理体系
C.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逐步显现 D. 电气时代出现了知识资本化
【答案】C
【解析】纵观三次工业革命,从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到大学的知识生产,再到产学研合作和知识资本化,各个构成之间的联系逐步加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逐步显现,C正确;组织基因的不断创新使企业生产力和研发能力不断上升、企业管理逐步向科学和专业化发展,企业逐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A排除;电气时代和汽车时代的来临产生了科学管理体系和标准化大规模生产,B排除;互联网技术的岀现开启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识资本化给予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竞争优势,D排除。故选C。
19.14世纪的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认为“人如果不认识肖己,就不能认识上帝”,因而首先“人应该认识自己”。由此可知,此观点
A. 旨在宣扬忠实于上帝 B. 表达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诉求
C. 接受了路德教派思想 D. 要求打破天主教教会的绝对权威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重视人自身的观点,改变了之前对人的看法,表达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诉求。B正确;材料旨在宣扬人自身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A排除;路德教派产生于16世纪,不可能接受其思想,C排除;材料未体现要求反对教会的权威,D排除。故选B。
20.《全球通史》指出:“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ー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认为导致中西方远航强烈反差的根源在于
A. 自然地理因素的差异
B. 双方统治者治国思想的不同
C. 君主专制化程度的差异
D. 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差异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主要是为了寻找黄金;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造成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形态的不同,D选项符合题意;自然地理因素的差异并非是主要原因,A选项排除;西方国家是商业立国,中国是农业立国,最终还是体现在社会经济形态上,双方统治者治国思想的不同还是经济形态在政治上的反映,B选项排除;君主专制化程度的差异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21.下表是1750—188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表格数据的变化可说明
国家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美国
0.1
0.8
2.4
7.2
14.7
A. 垄断推动英美制造业领先世界
B. 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
【答案】D
【解析】表格显示1750年中国占据世界制造业主导地位,1930年之后英美等国逐渐占据世界制造业主导,主要是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展工业革命导致,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故D项正确。垄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物,不符合表格时间,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不能涵盖表格信息,故C项错误。
22.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而不是依靠圣礼、善功和神职人员。这一主张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因为
A. 否定了赎罪券的功效
B. 强调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 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D. 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的“信仰得救”,强调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因此马丁•路德的思想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A项是《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排除;CD项是因信称义的影响,排除。
23.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通过披挂或缠绕把一块布穿在身上,形成优美的重褶,如爱奥尼亚式希顿。公元前2世纪,由于数学方法黄金分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希腊服装的设计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 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B. 追求自由精神
C. 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
D. 崇尚理性之美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布一般都不裁剪,而是通过披挂或缠绕的方式……形成优美的垂褶”可知希顿是一种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但这是表面现象而并没有回答出希顿这种变化的本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自由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的相关信息,故B、C项错误。希顿设计的变化是由于黄金分割法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体现的是对理性的追求、对理性的崇尚,故D正确。
24.18世纪中叶,为利用水力,大规模的工厂都必须建在水流湍急的偏僻山谷,但远离原料和销售市场。曾经担任格拉斯哥大学实验员的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并获专利。它以煤作燃料,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摆脱了河流的限制。“万能蒸汽机”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科学理论的发展
B. 自由主义的影响
C. 专利政策的保护
D. 市场需求的推动
【答案】D
【解析】蒸汽机发明之前工厂必须建立在远离原料和销售市场的地方,蒸汽机发明实现了这一况状的改变,是因为市场的需求扩大,导致蒸汽机的出现,D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和事实,排除A、B和C。
二.材料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花是在全球流行了3000多年的传染病,大约于1世纪中期传入中国。至迟在16世纪中期,中国人发明了用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这一发明本质是令接种者感染一次轻微天花而获得免疫,体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以毒攻毒”的中医理念。明清时期已经有几十种痘科专书,还有以种痘为业的专职痘医。清朝还设立种痘局,并有专职官员管理出痘人的隔离情况。人痘术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发明,流传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伏尔泰认为这是“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人痘术18世纪初传到英国时,一开始遭到了比较大的责难和反对,被认为是逆上帝的天恩行事。整个18世纪欧洲因天花导致的死亡非常多。18世纪末,英国医生詹纳经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从牛痘脓包中取得痘浆接种到人身上,发明了简便安全的牛痘接种术。1805年,牛痘接种术由菲律宾传至澳门,很快遍布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科学家齐长庆在实验室制成此后为中国人长期使用的牛痘苗“天坛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大力推广全民种痘,并不断提高痘苗质量,最终在20世纪60年代末彻底消灭天花。从全球范围看,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消灭天花运动,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天花完全消灭。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
——摘编自孟庆云《从即毒消灾到种痘免疫》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痘接种术发明与推广的特点及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牛痘接种术发明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花灭绝对人类抗击瘟疫的启示。
【答案】(1)特点:中国发明;当时世界领先技术;体现中医理念;进行了总结;专业化程度高;政府推广;存在一定的风险。作用:保护了中国人民的健康;推动预防医学的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背景:中国人痘术传到欧洲;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天花在欧洲肆虐。
(3)注重科学研究;加强各国技术交流;依靠政府的力量;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等。
【解析】
(1)特点:根据“‘不治已病治未病’‘以毒攻毒’的中医理念”、“明清时期已经有几十种痘科专书,还有以种痘为业的专职痘医。清朝还设立种痘局”、“英国医生詹纳经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制成此后为中国人长期使用的牛痘苗”等信息总结概括。
作用:根据“1967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消灭天花运动,1980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天花完全消灭。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可知积极作用在于消灭了天花病毒,保护了中国人民的健康;推动预防医学的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根据“18 世纪末”可从国人痘术传到欧洲;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天花在欧洲肆虐等方面分析牛痘接种术发明的背景。
(3)通过天花灭绝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人类在抗击瘟疫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科学,采取科学的方法,依靠政府的力量;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最终一定能够战胜瘟疫。言之有理即可。
26.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古老的希腊哲学话语,完整的含义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解读。第一,人身方面,人必须有人身自由,人不能成为他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第二,精神方面,人必须有精神自由,人不能成为神及其代言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蒙昧、蒙骗中解脱出来。第三,物质方面,人必须有物质自由,人应当追求理性,追求科学,用发展生产力来克服物质世界的限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完整含义,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渊源。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源上说无不滥殇于这一思想,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摘编自张晖明等:《人文精神回归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近代欧洲文明发展的相关知识,任选一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近代欧洲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文艺复兴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体现了精神方面的进一步解放。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上来,体现了人身方面的进一步解放。
总之,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近代欧洲文明在不同历史阶段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解析】
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由材料关键信息“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源上说无不滥觞于这一思想”,由此概括观点:近代欧洲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人文精神。论证环节,可从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科学革命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古希腊人文精神,推动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等角度论证。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6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一种矛盾的历史现象: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兴起,另一方面是传统主义文化的强化。传统主义文化给资本主义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传统主义文化的勃兴首先表现在宗教节日增多。“黑死病”之后,随着人口和资源关系的改善,人们把多余的时间用于娱乐和消遣,同时由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也助长了迷信和宗教情绪。传统主义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吃喝之风日烈。因此,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迷信、愚昧和放纵,力图返本开新,重振原始基督教的纯净道德和风习。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改造并不完全是出于神学和道德方面的考虑,它也包含着经济方面的动机。经济因素在新兴民族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中以及世俗的、带有重商主义倾向的思想家的著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材料二
英国的“移风易俗”运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6世纪早年至1570年左右集中在宗教节日及庆典活动上。但是,传统的生活习性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1570年以后英国的“移风易俗”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革更为直接地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禁止赌博,反对酗酒,打击明娼暗妓,严肃性道德等。这场改革运动使英国完成了对传统主义文化的改造,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以上材料均摘自向荣《移风易俗与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移风易俗”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英国“移风易俗”运动的特点。
【答案】(1)原因:传统主义文化泛滥,不良社会风气盛行,社会资源浪费严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2)特点:注重道德教化,改良社会风气;政府与民间共同推动,逐步推行;涉及宗教活动与世俗生活;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一“传统主义文化的勃兴首先表现在宗教节日增多……同时由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也助长了迷信和宗教情绪。传统主义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吃喝之风日烈”得出:传统主义文化泛滥,不良社会风气盛行;由“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迷信、愚昧和放纵,力图返本开新,重振原始基督教的纯净道德和风习”得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由“它也包含着经济方面的动机。经济因素在新兴民族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中以及世俗的、带有重商主义倾向的思想家的著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2)“特点”:根据材料二信息“英国的‘移风易俗’运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政府与民间共同推动,逐步推行;由“16世纪早年至1570年左右集中在宗教节日及庆典活动上……改革更为直接地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禁止赌博,反对酗酒,打击明娼暗妓,严肃性道德等”得出:涉及宗教活动与世俗生活、注重道德教化、改良社会风气;由“这场改革运动使英国完成了对传统主义文化的改造,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得出: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