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9.50 KB
  • 2021-08-25 发布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控制。‎ ‎5.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 15 -‎ 早期政治制度的建立,维系了对广大领域内不同族系和不同文化群体的统治,并使之逐渐华夏化,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商周治国(如仁德之心、重视历史传承)、分封制和礼乐制度对早期华夏文化形成的影响(如文化认同、“雅言”的出现)。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家国同构”和宗法观念的历史概念以及对华夏文明形成的影响需重点关注。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全国卷中命题较少,仅在2013年全国卷Ⅰ中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查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海南卷也仅在2015年考查郡县制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秦朝对国家统一和疆域拓展的历史贡献符合当前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应重点关注。‎ 一、夏、商政治形式 ‎1.王权承袭:夏启时期,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政治形式 ‎(1)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2.内容 ‎(1)对象:周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做诸侯。‎ ‎(2)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3)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影响 ‎(1)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消极: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 ‎(1)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2)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由嫡长子继承其地位。‎ ‎(3)从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3.特点:嫡长子继承,等级森严,强调血缘关系。‎ ‎4.影响 ‎(1)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四、礼乐制度——权力认同制度 ‎1.概念:“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 ‎2.目的: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 15 -‎ ‎3.内容: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商汤的“仁德”政治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他“从宽治民”,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扩展了统治区域,远居黄河上游的氐人、羌人部落等纷纷来纳贡归服。商汤有许多轶事典故,其中“解网施仁”反映出他“仁德”治国的思想,是成语“网开三面”的历史来源。‎ 西周乡遂制度 乡遂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乡遂”制度也就是“国”和“野”对立的制度。西周、春秋时期,周王和诸侯都城及四郊以内的地区,称“国”,“国”中之人称“国人”;四郊以外的地区称“野”,“野”的居住者称“野人”,或称“庶人”“鄙人”。“国”的范围指国都及其近郊,划分为若干“乡”进行管理,“乡”以下分为州、党、族、闾、比。“遂”的范围指边远农村地区,分别设邻长、里胥、赞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进行管理。春秋中期以后,这一制度逐渐废弃。‎ 正确区分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但分封制并不是全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宗法制中的“两个凡是”:凡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必选宗法制;凡是考查继承权,不管排行,只看嫡系,嫡长子继承是基本原则。‎ 郡县制最早出现不是在秦朝 早在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上已不再进行分封,而是改为设置郡、县;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广泛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各地。因此,郡县制最早出现不是在秦朝。‎ 区分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一种决策方式,强调皇帝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权、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4.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 15 -‎ ‎5.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五、秦的统一 ‎1.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2.拓展疆域 ‎(1)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 ‎(2)岭南:平定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3)“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3.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郡县制 ‎(1)内容:地方设有郡、县两级,“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县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2)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皇帝制度: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取“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3.三公九卿制 官职 职责 议政 三公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备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九卿 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七、汉承秦制 ‎1.地方: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曾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汉武帝时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2.中央: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热考主题一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历史概念]‎ ‎1.贵族政治 夏、商、西周时期,国家政权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他们依靠血缘和出身世代享有世袭的特权。这就是历史上的世卿世禄制度,这一时期的政治被称为“贵族政治”。‎ ‎2.“封建”的不同含义 - 15 -‎ ‎(1)西周的“封建”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封建”,它是相对于郡县制而言的,意指分封人民、土地给诸侯,建立国家。‎ ‎(2)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封建制度”是以生产方式划分的,是一种社会形态。‎ ‎[史料实证]‎ ‎[史料一] ‎ 读史 史料一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特点。解读本史料应注意图中文字信息和封国地域分布上的特点。由图中“周王室贵族”“武王弟”“周公长子”等信息分析同姓封国数量上的特点;从封国的地理分布可看出同姓封国地域分布上的特点。‎ ‎[史料二]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中国历史·先秦卷》‎ 读史 史料二以句号为界分为两层,分别反映了王室与诸侯之间的纵向联系、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史料三]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 15 -‎ 读史 史料三中第一句话体现了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第二、三句话说明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1.据史料一指出图示中同姓封国与异姓封国相比在数量与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什么明显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的统治策略。‎ 提示: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居于战略要地。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2.史料二反映出分封制有何特点?‎ 提示:王室与诸侯间纵向联系加强;诸侯国之间横向联系加强。‎ ‎3.根据史料三,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影响: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稳定当时的统治秩序;后期由于诸侯国拥有较大的权力,使周天子的权威被削弱。‎ ‎[系统认知]‎ ‎1.分封制的特点 分封对象 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分布地区 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纵向联系 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影响 ‎(1)积极方面 ‎①分封制改变了商朝内外服制度下王畿内外松散的联盟关系,确立了严格的君臣关系,由之前的诸侯承认天子转变为天子分封诸侯,由不同家族对天下的统治变为同一家族对天下的统治。通过分封制,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加强了统治。‎ ‎②分封的过程使地方的权力来源于中央(周王室),分封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统治网络,商的方国被周的封国代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中国古代第一次实现了上层政治组织的统一。‎ ‎③分封制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交流。一方面,被分封子弟及其率领的技工等与封地的土著族群相互通婚,构成一个多元的社会,促进了民族融合。另一方面,周朝的很多思想文化在分封制的影响下被传播到各地,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国不断向周围的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 ‎(2)消极方面 - 15 -‎ 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维系的政治军事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王室实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统一和安定。‎ ‎3.分封制对后世社会的影响 ‎(1)分封制影响着后世皇权专制和皇权至尊的皇族分封体制。‎ ‎(2)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的政治控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纽带,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人们的心理认同,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3)分封制使中华文化在整体传统文化格局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如我国各省份的简称有些就来源于分封制下的封国名称: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等。‎ ‎(4)分封制对中国的风俗文化影响深远。如中国的很多姓氏来源于古代的封国或封地名称,如姓氏中的齐、鲁、赵等;战国时秦国与晋国曾联姻,后世就把两家联姻称为“秦晋之好”。‎ ‎[素养落实]‎ 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 A.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B.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C.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D.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解析:从材料所述现象可知,弓鱼国宗族墓地的墓葬规模呈现等级制,联系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分析,这是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的体现,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所述的等级并不是阶级矛盾,故可排除B项;墓葬规模的大小反映的是等级而不是贫富悬殊,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故排除D项。‎ ‎2.据《春秋》记载,在242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 A.分封制逐渐瓦解 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解析:材料体现了鲁君朝贡“天下共主”周王的次数远远低于齐国、晋国,说明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大,反映了奴隶社会的分封制走向瓦解,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鲁君朝贡的信息,诸侯之间的联系只是表面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周天子权威的衰落和诸侯称霸的情况,B项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周王室已经衰微,C项错误。周王一直都没有实现高度集权,这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并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D项错误。‎ ‎ 运用时空观念解决历史问题 第一,以时间概念作为解题的“突破口”。审题时首先要注意提取材料的时间概念,并联系时代特征,这是理解题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知识的前提。可以直接排除不符合时间概念的选项,也可以直接突破背景、原因类非选择题的思路限制。‎ - 15 -‎ 第二,用空间概念开拓解题的思路。审题时的空间地理概念也非常重要,考生要在头脑中构建与史实相联系的历史地图,发现历史事物在空间上的联系,往往这样做就可以开拓新的思路。在备考中对一些常见的历史地理术语要结合地图搞清楚,如中国传统的关中(今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平原)、中原(今河南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关内、关外(明清以前多以函谷关为界区分关内与关外,明清时主要指山海关内外)、江南(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江东(以安徽境内长江为界的长江下游江南一带)等。‎ 如上面两题,若把控了有关分封制的几个关键时限节点——源于商、施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战国,则答案手到擒来。‎ 热考主题二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历史概念]‎ ‎1.宗法制与宗法观念 ‎(1)宗法观念 指由宗法制派生出来的宗族(家族)观念,以“尊祖、敬宗”“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为主要内容,强调“忠孝”及“亲亲尊尊,男女有别”的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 ‎(2)宗法制与宗法观念的区别与联系 宗法观念是由宗法制派生出来的,是宗法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但其也有相对独立性,即在宗法制瓦解后,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而是一直延续下来。‎ ‎2.家国同构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史料实证]‎ ‎[史料一] ‎ 读史 史料一中图片及“宗庙”“祖庙”“家族”等信息说明宗法制是以家庭为中心,按血缘关系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 - 15 -‎ ‎[史料二]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新唐书·狄仁杰传》‎ 读史 史料二反映出宗法观念影响深远,最初武则天想立她的侄子为太子,后受宗法观念的影响,又立她的儿子为太子。‎ ‎[史料三] 漫画与历史 读史 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核心,重男轻女。‎ ‎1.史料一反映出宗法制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宗法制以家族为中心,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区别亲疏。‎ ‎2.史料二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三思立,庙不祔姑”的现象?‎ 提示:问题:最高统治权的继承问题。原因:中国古代宗法观念浓厚,武则天与武三思是姑侄关系,并非母子关系,因而按宗法制度,武三思即便成为皇帝也是“庙不祔姑”。‎ ‎3.时至今日,宗法制早已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依然存在,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 提示:凝聚亲情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寻祖探源、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某些家族重修家谱、族谱等。‎ ‎[系统认知]‎ ‎1.宗法制的特点及实质 ‎(1)特点 - 15 -‎ ‎①宗法制是区分嫡庶、亲疏关系,目的是在家族内部确立地位、财产继承权的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宗法制是影响古代中国社会与家庭结构的重要因素。宗法制崩溃后,嫡长子继承制和王位世袭制长期延续,而其得以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延续。‎ ‎②宗法制度下,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政权、神权、夫权和族权。族权是从父系社会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政权的补充。宗法制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2)实质: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体系的核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融为一体,是周朝统治者维护奴隶社会政治秩序的基础。‎ ‎2.家国情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1)含义: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缘—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2)在早期政治制度中的体现: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等级秩序,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宗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礼乐制度是西周文化的精髓,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安定,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准则,对价值观的传播、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起促进作用。‎ ‎(3)评价 ‎①由于在古代中国经济中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 ‎②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最高统治者以天意自居,通过垄断神权来加强王权;国事以占卜方式决定 浓厚的部族色彩 由于是从父系氏族演变而来,三代的政治、法律及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封国自主权较大,天子对诸侯领地并无实际统治权;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周的文化及习俗在不断传播和影响着诸侯国 贵族政治特征明显 世卿世禄制下,官僚都是贵族,贵族有封地但无薪俸。诸侯国内的劳动者不对国家承担赋税等义务,只对诸侯履行义务 - 15 -‎ ‎[素养落实]‎ 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商(朝)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立于宗庙的先王神主,称之为“示”。“示”有大小之别,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 C )‎ A.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B.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 C.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 D.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 解析:重视血缘关系是早期政治制度共同的特点,材料中的“示”把等级秩序与血缘亲疏联系起来,形成了商朝的权力运作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不符合题意;宗法制度形成是在西周,故B项错误;“家国同构”是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结果,故D项错误。‎ ‎2.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查的85位主政者中,世族占92%。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81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8人,共计占总数的42%。此现象说明( C )‎ A.王公数量大幅减少 B.诸侯权力受到威胁 C.宗法制度日趋衰落 D.官僚政治已经成熟 解析: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此时期为加强诸侯王的权力,各国先后不同程度地实行了以才授官,从而使依据血缘关系授官的世官制日渐瓦解,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宗法制度的衰落,C项正确。王公人员主政者的相对减少,并不能说明王公数量大幅减少,A项错误;以才授官的实行加强了诸侯王的权力,B项错误;官僚政治在战国时期逐步形成,D项中“已经成熟”说法错误。‎ ‎ 厘清血缘政治、宗法制、官僚政治的来龙去脉 ‎(1)宗法制形成于西周时期,是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权力继承制度。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种依血缘亲疏来传承权力的运作机制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确立。‎ ‎(2)夏商周政治中已经初步具备官僚制度的早期发展模式,尽管它们与后代官僚制度差异明显,但商周政治体制的若干制度因素,其实已经开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先声。‎ 春秋战国时期官僚政治开始形成,当然这个形式的过程在各个诸侯国的进程是不一致的。特别是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家为了巩固新兴地主阶级对农民的统治,扫除旧贵族势力的羁绊,进行激烈的兼并战争,都加强了国家机器,初步形成了以王为首的封建官僚政治。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使早期官僚制度渐渐脱离了贵族政治的羁绊。‎ - 15 -‎ ‎热考主题三 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概念]‎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 ‎(1)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 ‎(2)官僚政治: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用来描述继传统政治(权威)、神授政治(权威)之后的官僚行政模式的一个名词。古人曰:“吏事君者”,谓之官;“官者,管也”;官,“治众之意”也;“同官为寮”;“政化治理”,谓之政治。可见,从汉字训诂上讲,官僚政治,就是官僚事君治民众治政事等意思。它起源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诸侯国变法,并在秦统一后不断发展演化。‎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雔,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读史 史料一中“周文武所封子弟……后属疏远”指因血缘关系淡化而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反映出周王室的衰微,进一步揭示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史料二]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读史 史料二中“天之变局”是指统治阶级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 ‎[史料三]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读史 史料三中“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揭示出郡县制打破了官员依靠血缘关系世袭的传统,官员选择由皇帝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实现了“公天下”。‎ - 15 -‎ ‎1.根据史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提示: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2.综合以上史料,概括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的趋势。‎ 提示: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从地方分权到集权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系统认知]‎ 秦朝大规模推广郡县制的原因 政治上 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初步形成和推行为秦朝推行郡县制奠定了政治基础 思想上 法家思想奠定了秦朝推行郡县制的思想基础,郡县制本身就体现了法家中央集权思想,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疆域上 秦朝疆域空前扩大,为秦朝推行郡县制提供了现实可能 文化上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局面的形成,加速了秦朝郡县制的推行 ‎[素养落实]‎ 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1.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复杂深奥)。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随意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C )‎ ‎①文中的“原理”是指分权制衡原则 ‎②“秦之定制”奠定了后世的基本政治格局 ‎③作者认为“后世”的官制没有创新 ‎④作者对“原理”的开创持赞赏态度 A.①③ B.①④ ‎ C.②④ D.②③‎ 解析:材料中秦朝治民、治军、监察官吏分别对应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者有分权,但是并非制衡的关系,其中丞相为百官之首,故①错误;材料“后世官制,变化繁赜(复杂深奥)。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表明“秦之定制”奠定了后世的基本政治格局,故②正确;材料本身无法反映后世官制有没有创新,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制度始终处于创新过程中,故③错误;材料“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随意而设也”表明作者对秦朝开创的制度持肯定态度,故④正确。故答案为C项。‎ ‎2.柳宗元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黄宗羲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 - 15 -‎ A.柳宗元肯定了帝制的合理性 B.黄宗羲继承和发展了柳宗元的思想 C.二人观念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D.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后者正确 解析:材料“以郡县取代封建”“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表明柳宗元肯定的是郡县制的优点,并非帝制,故A项错误;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与柳宗元肯定帝国的成就的观点相矛盾,故B项错误;柳宗元通过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对比,指明郡县制的优点,而黄宗羲结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批判君主专制,二者的内涵不同,但都有其合理性,故C项正确;二者的观点是相矛盾的,但柳宗元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性,不能只强调黄宗羲思想的正确性,故D项错误。‎ ‎ 对秦朝中央和地方制度的辩证认知 ‎(1)从制度本质上认知三公九卿制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是反映的本质却不同(第1题)。三公九卿制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的三权分立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产物。‎ ‎(2)从历史时期上把握郡县制的影响 ‎ “封建—郡县”之辩是古代政论的重要命题,也是因时而异、价值多元的命题。秦朝、唐朝、明清之际对这一命题探讨较多,这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第2题)。秦朝处于封建社会初期,需要通过郡县制来建立集权统治,巩固统一。唐朝时藩镇割据威胁集权统治,需要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明清之际是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以郡县制为基石的君主专制的弊端愈益显现,极大阻碍社会进步。总体看来,这一命题围绕着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弊展开,分封制的缺陷是地方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易形成割据势力;郡县制的缺陷是中央集权与专制削弱了地方的自主性,使地方缺乏独立发展的空间。‎ 热考主题四 考点综合拓展 综合拓展(一) 夏商周三代文明传承的表现 文字沿革 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三代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 宗法观念 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 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 民族观念 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 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 15 -‎ 传统文化 综合拓展(二) 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转型 个人 权力 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高度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地方 权力 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 政治 制度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 权力 执掌 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的职业官僚掌握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