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MB
  • 2021-08-25 发布

高中历史第4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4课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学案岳麓版选修4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4 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 课程标准 1.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2.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重点难点 1.列宁缔造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重点) 2.对列宁的政治遗嘱的认识。(难点) 从大学生到革命家 1.家庭出身 1870 年,列宁出生于俄罗斯辛比尔斯克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 2.投身革命 (1)1887 年,列宁考入喀山大学,不久因反对沙皇被流放。 (2)1888 年后,列宁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并于 1889 年建立萨马拉第一个马克思主义 小组。 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 1.准备 (1)1893 年,移居彼得堡并成立了一个中心领导小组,组织工人阶级同专制制度进行斗 争。 (2)1895 年秋,创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 动开始结合。 (3)创办《火星报》,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准备。 2.创立 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1)任务:建立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内容:通过了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 (3)结果:因在建党组织原则上的分歧,党内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和以马 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派。 3.发展——同孟什维克的斗争 (1)斗争 ①对孟什维克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批判。 ②1912 年,列宁主持召开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决定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 (2)结果: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列宁在十月 1.背景 俄国参加一战,经济陷入全面崩溃,人民生活极度艰难。 2.过程 (1)二月革命:1917 年 3 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2)《四月纲领》:列宁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 (3)十月革命:1917 年 11 月 6-7 日,攻占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4)意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1921 年春天,苏维埃国家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列宁多次听取农民和工人代表的意见,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2.内容 (1)农业:用实物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2)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并恢复私人小企业,同时进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3)商业: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3.性质 是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 4.结果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得国家经济明显好转。 (2)到 1925_年,苏俄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上都达到了战前的水平。 列宁的政治遗嘱 1.主要著作 撰写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等大量著作,创造性地丰富 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 (1)从理论上分析十月革命:认为俄国革命有一定的特殊性。 (2)经济文化建设方面 ①通过建立合作社来吸引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②应当增强教育工作的力度,同时在农民中进行文化普及。 (3)国家党政机关的改革方面:指出要克服官僚主义,认真选拔党政干部,改造国家机 关,加强党中央的团结,防止分裂。 (4)民族问题方面:提倡各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沙文主义。 3.1924 年 1 月,列宁逝世。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 1 问题 2 问题 3 问题 4 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及对列宁的评价 1.贡献 (1)革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 党,制定了革命路线;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 (2)建设方面: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及时调整政策,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出一条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 2.评价 (1)伟大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多国胜利论”的基础 上,结合俄国实际,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创立列宁主义。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 新纪元;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1.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 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 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 A.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B.发动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权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 列宁主张“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 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意思是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 制度,然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等。 【答案】 D 比较列宁在不同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项目 时间 理论阐述 理论指导 的实践 历史作用 启示 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 “一国胜利”理论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 理论指导 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二月革命期间 一切政权归苏维埃 七月事件 为夺权和建设 提供理论依据 十月革命期间 《国家与革命》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建 立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 向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 和平过渡论 实施新经 济政策 巩固了政权,为向 社会主义过渡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 2.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C 两项是马克 思和恩格斯的贡献,应排除;而列宁对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仅仅是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不完 整,故排除 D 项;列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多国胜利论”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有可能在 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即“一国胜利论”,故选 A 项。 【答案】 A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7 年 4 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 针对当时俄国的形势,发表著名的《四 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 材料二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 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材料三 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材料四 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的成立。 请回答: (1)1917 年 4 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材料一中“革 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俄国人民当时的什么要求? (3)根据材料四,我们能够得到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贡献 材料解读 材料一: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材料二、三分别指《和平法令》 和《土地法令》;材料四是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成立的图片。 解答思路 第(1)问把握时间信息点“1917 年 4 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革 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结合 这两次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回答。第(2)问的信息点是材料的出处,即:《和 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第(3)问结合文字“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成立” 和图片内容回答,本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答案不唯一。 【尝试解答】 (1)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二月革命后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 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任务: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第二阶段是无 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要求:对和平和土地的要求。 (3)信息: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列宁是苏维埃的领袖等。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列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出生于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 ②哥哥因谋刺沙皇被处死 ③1887 年在莫斯科大学学 习法律 ④1888 年开始阅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1887 年列宁在喀山大学学习法律,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 B 2.1917 年 11 月 6 日,某次起义爆发。次日晨,除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等个别据点外, 几乎整个首都都落入了起义者手中。这次起义是指( ) A.里昂工人起义 B.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C.巴黎公社革命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解析】 从材料信息“1917 年 11 月 6 日”“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等判断是俄国十 月革命,即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答案】 D 3.(2016·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21 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 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 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 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 【解析】 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 A 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背景,而非办法,故 B 项错误;1921 年 3 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 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故 C 项正确;1927 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 的方针,此后,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2015 年 1 月是列宁逝世 91 周年。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国家党政机关 的改革方面留下了哪些政治遗嘱( ) ①克服官僚主义 ②改造国家机关 ③加强党的团结 ④反对民族沙文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反对民族沙文主义是列宁留下的关于民族问题方面的政治遗嘱。其他三项均 符合题意。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克服日益恶化的粮荒,苏维埃政府在国家粮食垄断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 了强制征集余粮的非常措施。1919 年 1 月 11 日,颁布了名为“关于在各产粮省份收集余粮 和饲料交国家支配”的法令。为了满足国家的紧急需要,法令规定农民除口粮、种子粮和饲 料粮(其数量由政府确定)以外,全部余粮按国家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粮食征购的价格很 低……所以农民几乎是无偿将粮食贷给国家。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特殊的 过渡办法…… ——列宁《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报告》 材料三 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特殊的“战时共产 主义”向正常的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形式。 ——列宁《论粮食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三,分析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原因。 (2)材料二中提到“特殊的过渡方法”是指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苏俄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依据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有 何作用? 【解析】 本题通过三段材料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第(1)问从材 料中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第(2)问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 系来扩大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第(3)问,苏俄国情从材料三可以直接得出答案,作 用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答案】 (1)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为了巩固政权,集中所有的人力、 物力、财力。 (2)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向社会主 义过渡。 (3)国情:小农占优势,生产力水平低下。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 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政权。 课时作业(十四) 一、选择题 1.2016 年是列宁诞辰 146 周年,年轻的列宁经历了从大学到革命家的转变,下列不符 合史实的是( ) A.列宁诞生于 1870 年 B.中学时写了《人民生活美好的原因》 C.1887 年考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 D.1889 年建立马克思主义小组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A、B、D 三项均是列宁成长中的正确 史实,C 项中的“莫斯科”应为“喀山”。 【答案】 C 2.与列宁同样遭到流放的克尔日札诺夫斯基这样回忆道:“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宽广 的叶尼塞河边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最后一次散步的情景。这是一个寒冬的月夜,展现在我 们面前的,是西伯利亚一片冰封雪盖、辽阔无垠的大地。他雄心勃勃地跟我讲述了回到俄国 后的计划和设想。创办铅印的党报,把它迁往国外出版,利用这张中央机关报来建党,这样, 这个机关报将成为建造整个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大厦的特种脚手架……。”列宁设想的这份 “党报”就是后来出版的( ) A.《火星报》 B.《真理报》 C.《四月提纲》 D.《远方来信》 【解析】 解答本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党报”“建党”等关键词。1900 年列宁创办 了《火星报》,从思想和组织上做好了建党的准备。 【答案】 A 3.1917 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人人都 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俄国( ) A.掀起了二月革命 B.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发表了《四月提纲》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 本题考查二月革命,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由“1917 年”“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可知俄国掀起了二月革命。 【答案】 A 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以及土地改革、银行国 有化等一系列目标,却没有直接提出建立公有制等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由此可见( ) ①夺取政权是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主要任务 ②列宁抓住了当时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 题 ③实行公有制不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 ④革命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已 经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①由“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即可确定;土地、面包、和平是当时俄国人民最 关心的问题,列宁提出的目标即围绕这些内容,目的在于争取群众的支持,②正确;③错误, 这时俄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公有制还未提上日程,但不等于没有这样 的目标。《四月提纲》只是指导革命转变,它提出的时候还是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由民主革 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还未实现。 【答案】 C 5.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 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 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解析】 材料认为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及俄国历史土壤密切相关,故选 D 项。 【答案】 D 6.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这一演说 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B.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C.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改革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 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统治,革命已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 主义过渡。 【答案】 A 7.俄共(苏共)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起先打开了一半,我们说:实行地方性的商品 流转。但是地方流转根本没有守住自己的地方性的范围之内,它冲出去了。于是我们再打开 一半,打开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打开”的 本质含义是( ) 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通过租让制吸纳外国资本 C.允许农民进行农产品交换 D.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关系 【解析】 “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所堵塞的东西”,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利用国家 政权管理经济,实行完全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超越了当时生产力水平,引发了严重的经 济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资本主义,承认和运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 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故 D 项正确。其他三项都是新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排 除。 【答案】 D 8.孙中山、列宁都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下列理论属于他们共同之处的 是( ) A.都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B.都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C.都提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 D.都提出民族平等的理论 【解析】 孙中山和列宁都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 益并不一样。孙中山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提出社会主义的有关理论;列宁代表工人 阶级的利益,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因此 A、B、C 三项都只说了一个方面。他 们二人都提出了民族平等的理论。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火星报》 图二 1917 年 4 月 列宁在一次群众集 会上发表演说 图三 列宁在疗养地 (1)图一反映的是一份什么性质的报纸?这份报纸有什么作用? (2)图二说明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3)根据图三和所学知识,列宁在此期间做了哪些有益探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图片资料,获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问 首先从列宁办这份报纸的目的分析其性质,结合其宣传的理论明确其作用。解答第(2)问要 注意图二的时间是 1917 年 4 月,而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就是《四月提纲》的发表。解答第(3) 问从图注我们可以判断出发生的时间是 1918 年列宁遇刺之后到 1924 年之间的事,由此我们 可以判断出要回答的内容是列宁的政治遗嘱及其影响。 【答案】 (1)《火星报》是第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报纸。《火星报》大力宣传马克思主 义和革命理论,并团结人民群众,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从思想上做了准备。 (2)列宁的报告为革命指明了方向,列宁是十月革命的号召者、决策者和直接领导者。 (3)①认为俄国革命有一定的特殊性。②通过建立合作社来吸引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应当增强教育工作的力度,同时在农民中进行文化普及。③克服官僚主义,认真选拔党政干 部,改造国家机关,加强党中央的团结。④提倡各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沙文主义。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20 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 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在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 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 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材料二 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 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 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列宁《论策略书》 材料三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 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 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 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 (1)材料一中列宁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 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主要依据是什 么?列宁在提高俄国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又做了什么有益的探索? (2)概括材料二中列宁的观点,举例说明列宁在革命生涯中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 (3)材料三中“经济政策”和“退却”分别指的是什么?列宁主张“退却”的依据是什 么? 【解析】 本题考查列宁领导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从中感受列宁的伟 大贡献。第(1)问,是对列宁伟大一生的考查,可以从建党、革命、建设几个方面组织答案。 第(2)问,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实践,可根据俄国革 命的具体知识来回答。第(3)问考查列宁采取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学生可从俄国采取新经济 政策的原因来组织答案。 【答案】 (1)建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实行新经济政策。 (2)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列宁结合俄国社会实际,提出“一 国胜利”论,指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如答提出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将和平过渡改变为武装夺权亦可)。 (3)分别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依据:生产力的提高是布尔什维克党 刻不容缓的任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