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50 KB
  • 2021-08-25 发布

历史卷·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二11月月考(2016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2015级第三期11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古代隐士大多追求逍遥自得、精神自由,下面思想家中与隐士精神一致的是 ‎ A.荀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 2.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3.隋唐初创时,以儒经作为考试内容,“儒学多门,章句繁杂”,李世民令颜师古订五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又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从此以后,经有定本,疏有正义。其主要目的在于 ‎ A.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 B. 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 ‎ C.确立儒家的正统地位 D. 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 4. 尽管理学从北宋中叶便登上了思想舞台,但对政界的影响并不大,可以说有宋一代,理学一直受到朝廷的压抑。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在于( )‎ ‎ A.理学主要研究哲学问题 B.统治者深受佛道的影响 ‎ C.理学提倡“正君心” D.理学尚未形成系统 ‎ 5. 明清时期,李贽主张在自由竞争中“各遂千万人之欲”,王夫之鲜明地提出了“人无不自谋其生,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的命题,戴震亦认为“凡事之经纪于官府,恒不若各自经纪之责”。三者观点的共同之处是( )‎ ‎ A.反对重本抑末,主张“工商皆本” B.反对闭关锁国政策,主张对外开放 ‎ C.反对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经济运作 D.猛烈抨击封建伦理道德抑制人性 ‎6.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右图汉字字体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楷书——草书——行书——隶书 B.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 C.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D.楷书——行书——草书——隶书 ‎ 7.“诗言志,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 A.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B.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 C.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D.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 ‎ 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9.下面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表格数据突出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B.儒家重人伦轻自然 ‎ C.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实施 ‎ 10.《中国文史》在论述先秦的一部作品时写道:“诗人采用象征、比喻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山川日月、香草美人、千里流沙、蜿蜒八龙等罗织起来,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虚幻世界;另一方面,诗人又通过一系列曲折迷离的情节来展示对现实政治和坎坷人生的悲剧性思考。”该作品的风格为 ‎ A.内容古朴的现实主义 B.脱离真实世界的唯心主义 ‎ C.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 D.关注自己内心的人文主义 ‎ 11.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 ‎ 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 材料评论的是 ‎ A.顽固派的“抱义而处”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 C.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 12.郑观应曾言:“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郑观应意在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振兴教育 ‎ 13.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 ‎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 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 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 14. 新文化思想家们认为,只有人性、思想的解放,中华民族的振兴与现化化才有希望。在这一理念下,一切旧的思想、道德、文学、风俗习惯、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都受到了极大批判。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振兴 B.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 C.结束了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D.意在创造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 ‎ 15.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民国之后逐渐减少,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的品质。这主要是因为 ‎ A.理学开始遭到批判 B.中国近代教育起步 ‎ C.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6.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萌生 ‎ A.民权主义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民主主义思想 ‎ 17. 1899年,孙中山提议成立团结中华民族的统一国家以抵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为此,他提出在西藏修建铁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边防并促进西藏经济发展。这表明当时他认为 ‎ A.民生是实现民族主义的保障 B.应该明确坚决反对帝国主义 ‎ C.三民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的纲领 D.应重视民族平等与祖国统一 ‎ 18. 1917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说: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材料表明当时要“应世界之潮流”的主要任务是 ‎ A.实现民族主义 B.实现民权主义 C.实现民生主义 D.颁布《临时约法》‎ ‎ 19. 孙中山说:“清虏执政于兹三百年矣,以愚弄汉人为治世第一要义,吸汉人之膏血,锢汉人之手足,这满汉升迁调补之符。……是以小子不自量力,欲乘变乱推翻逆胡,力图自主。”材料主要体现了孙中山 ‎ A、推翻封建专制的大无畏气概 B、敢为天下先的革命首创精神 ‎ C、借“满汉”矛盾为革命造势 D、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坚强决心 ‎ 20.“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 A.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B.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 C.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 21. 学者韩毓海在《从世界千年史看毛泽东的战略遗产》写道:“毛泽东找到了一种政治和组织的方法,将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宰割下分崩离析的中国大地重新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使被视为最封闭、最保守、最落后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中国的黄土高原,重新崛起为最具革命性的力量所在。”下列著作或思想完成于这一“心脏地带”的是( )‎ ‎ 22.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同志通过一系列文章表达了他对中国革命及其建设的主要观点。以下言论出自土地革命时期的是 ‎ A.“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 B.“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 C.“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D.“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 23.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1978年,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是由于 ‎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重量向重质转化 ‎ C.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 D.国家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 ‎ 24. 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这是邓小平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B.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 C.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 D.南方视察期间的讲话 ‎ 25.“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在于( )‎ ‎ A.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 C.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D.使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 26.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对外开放的突出成果 ‎ C.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 27.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调整 ‎ A.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 B.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 C.确保了人才结构合理 D.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 28.赵本山二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多次获得全国“小品王”的称号,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过十余部影视剧,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当代文坛领军者王蒙称之为“赵本山文化现象”。“赵本山文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发展才是硬道理”方针的提出 B.“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 ‎ C. “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提出 D.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提高 ‎ 29.1956年4月,中共中央指出:在物理学方面,不能说牛顿的物理学是封建的,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是资本主义的,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我们中国现在发展科学……说某某学者或某某学派是资产阶级的,那科学的发展就完蛋了。 这一表态 ‎ A.对学术争论观点做出的权威结论 ‎ B.强调科学研究与思想形态结合紧密 ‎ C.是对新中国学术观点多元化的肯定 ‎ D.强调科学研究要不断否定旧观点 ‎ 3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材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 ‎ A.得到了美国大力援助 B.打破了美国单极世界 ‎ C.实践了“科教兴国”战略 D.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个小题,40分)‎ ‎ 31.古代中国文化是一元,儒学长期处于独尊地位。近代多元文化生态的出现,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历史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 ‎ 董仲舒对策贤良,请表章(彰)六经,罢黜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自兹以往,儒学之尊,迪绝百流,遂乃兴学校,置博士……二千年来国教之局,乃始定矣。‎ ‎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 材料二 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晚清以来,士人的学术视野也较以前宽广得多,打破了传统的界限,而开始了对西学的研究。‎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 材料三、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分析这一主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6分)‎ ‎ (2)概括并论证材料二的观点。(8分)‎ ‎ (3)中国共产主义者曾多次将“外国的进步文化”与“中国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试举两例说明。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6分)‎ ‎ 32.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是即民族主义之原动力也”1901),今日当以集全国之锋刃向于恶政府”1903)。‎ ‎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 “今者中国……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1905),“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1906)‎ ‎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 “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 ‎ ——1924年孙中山演说 ‎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 材料三 (苏联)8·19事件的第二天,邓小平同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进行了一场谈话: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老祖宗不能丢,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 ——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年谱》‎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和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共同点。(4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原因。(12分)‎ ‎ (3)据材料三和所知识分析当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怎样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4分)‎ ‎ ‎ 高2015级第三期11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5 BBDCC 6—10 BADCC 11—15 BBBCC ‎16—20 CABCD 21—25 DACDC 26—30 DABCD ‎31.(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影响: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但不利于其他学术思想的平等发展,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分析,各2分,共4分)(2)观点:西学在中国逐渐传播,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2分)‎ 论证: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19世纪末,维新思想成为主流,康有为借助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进入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1915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解放了思想,各种新思潮涌现,马克思主义也开始在中国传播。(任举三例论证,共6分)‎ ‎(3)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4分)(若只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而未进行具体说明,只得2分)‎ 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吸收;将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4分)‎ ‎32.(1)共同:反对清政府专制统治;反对列强侵略;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4分)(2)有一定联系,古代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2分)‎ 有本质差异:古代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其本质是为君主服务;近代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 ” 4分)‎ 必然性(原因):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封建统治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6分)‎ ‎(3)形势: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分)‎ 践行:通过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2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