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5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郑州市106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9月考试
高二年级 历史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2.孔子曾曰:“听讼,吾犹人也,但使无讼。”汉代司马迁也言:“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围绕治国之略,二者皆倡导
A.缘法而治 B. 礼乐教化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都
A.力图确立自身的正统地位 B.彻底否定三代的治国理念
C.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希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4.史籍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
A.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B.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
C.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D.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
5.歌谣:“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这一典故反映了西汉初年盛行
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
6.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7.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道:“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材料反映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孔子的德治思想
8.“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这材料中的思想最早由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9.下图为《三教图》。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
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10.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范仲淹创有范氏义庄赡养族人,各地士绅纷纷效仿,办有“义仓”“义学”“义冢”等等。这一风气逐渐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深入社会生活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重建三代宗法制度 D.强化对乡里的控制
11.电视剧《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12. 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A. 诚敬存之 B. 发明本心 C. 端坐澄心 D. 读圣贤书
13.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的修养 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 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14. 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 “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 “存天理,灭人欲”
C.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 “学者须先立志”
15.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内容看是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李贽“异端” D.经世致用思想
16.中国传统少儿蒙学读物《教儿经》中有如下的训诫:“……不会读书把田种,种田也要用番心……无田无地做买卖,开店铺面要寻人……买卖不成仁义在,一团和气福自生……百样手艺百样好,只怕玩耍不认真……上述引文
A. 体现了陆王心学的道德价值观念 B. 据表达方式判断应属于宋朝时期
C. 强调了传统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D. 打破了传统中国对“四民”的划分
17.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的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B.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18.禁书,泛指执政者或宗教领袖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或信众的信仰,禁止于己不利的书籍传播。他们往往采取强烈的排他行为,例如焚书或追杀原作者。下列作品被列为禁书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19.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否定 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补充完善
20.明清之际一些独立特行的学者们作出了一些典范性成就,在为学之道上体现出超越传统的动向。他们“超越传统”的主要表现是
①提倡经世致用 ②促进社会转型 ③提倡工商皆本 ④否定封建理学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1.“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驱动行事。”这表明了
A. 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B. 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 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D. 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22.苏格拉底曾说:“安提丰(注:智者的代表人物),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也就是愈接近于完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真谛是
A. 立足现实,追求完美 B. 物质富足,精神自由
C. 人欲有度,服从神性 D. 清心寡欲,讲究道德
23.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以用以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是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物欲之骚动的心灵的无理性部分。灵魂中的这两种品质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这反映出古典人文主义强调
A. 确立城邦正义的道德标准 B. 运用感性力量控制人的欲望
C. 追求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 D. 通过教化提高公民的素养
24.“哲学家治国”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社会政治建构的独创,他把理想国家的实现寄托在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柏拉图的这一主张旨在强调:
A. 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B. 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C. 将一切教育赋予政治意义 D. 人的品性是良好政治的基础
25.“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 鄙视贫穷 B. 认为财富即道德
C. 揶揄上帝 D. 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2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主张“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服从社会规范。”这批评了文艺复兴
A. 无节制地揭露教会丑恶 B. 片面追求个人的自由
C. 猛烈地抨击中世纪神学 D. 过分崇尚理性和科学
27.“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持此言论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A.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B.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C. 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8.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A. 否定了教会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 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 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 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29.德意志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娶了一位修女为妻,打破了欧洲中世纪教会不能拥有世俗婚姻的规定,亲身践履自己提倡的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这一行为表明马丁•路德
A. 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 B. 践行“因信称义”
C. 抛弃自己的宗教信仰 D. 主张政教分离
30. 有学者说,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流而异趋”,两者在知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chòu)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态度上看两者都挑战罗马教廷权威
B. 在目标上两者都主张削弱封建王权
C. 异趋指两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
D. 同流指两者都试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31题28分、32题12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者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8分)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8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是如何继承和批判传统儒学的?( 8)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
“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戈拉
材料二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并对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他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1)归纳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予以简要评价。材料二对材料一有关观点的修正有何重要意义?(8分)
(2)综合以上内容,你认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4分)
郑州市106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9月考试
参考答案
1-5 ABDAC 6-10 BCBBA 11-15 CDDAB
16-20 ABDCC 21-25 DDCDD 26-30BBABA
31答案 (1)思想主张:“君权神授”“大一统”。原因: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核心观点: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
(2)继承和批判: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批判“君为臣纲”的思想。历史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反封建的民主启蒙的特点,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
32.答案:(1)观点:根据自然法则,人人平等。人是评判万物的标准。怀疑神的存在。
评价:强调人人平等,在当时是一种进步思想。肯定人的地位和决定作用,怀疑神的存在,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张扬,但过分强调人的感觉作用,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
意义:强调人的理性、知识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对于纠正智者学派的缺陷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重点研究人类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