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5.5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
姓名 __ _ 准考证号 _ _
(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湖南省五市十校2019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
命题单位:益阳市箴言中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扩大了地方权力
B.提高了行政效率 D.导致了冗官场面
2.著名法学家四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 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
A.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 B.法律必须是正义和公正的体现
C.法律必须维护广大罗马人民的利益 D.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
3.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A.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D.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4.右图是英国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塑造的一尊林则徐夫妇蜡像。关于英国人塑造蜡像原因,清政府驻英副使刘锡鸿参观后认为英国人非常敬重林则徐“忠正勇毅,不以苟且图息肩”的品格;王韬认为大清帝国钦差大臣林则徐放在蜡像馆门旁显眼处,竟然成了一个门卫!感到莫大耻辱。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刘锡鸿站在清政府立场上看问题,不足为信
B.王韬观点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大,缺乏现代气息
C.历史本就“横看成岭侧成峰”,任由后人评说
D.评价历史易受研究角度的影响,有一定主观性
5.陈旭期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別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B.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C.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 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6.《卿云曲》杵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 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
C. 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D.涌现出了许多拥有爱国精神的仁人志士
7.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 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 强化物资管制
8.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
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依法治国方略
9.十届全国人大列入
规划的立法项目共76件,审议106件76件,审议106件草案并通过了100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废止了8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对59部法律作出修改;国务院废止了7部行政法规,对107件行政法规作出修改。这些举措
A.表明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完成 B.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卓有成效
C.推动了立法机构多元化发展 D.有利于民主法制体系的完善
10.下表整理自《试析十月革命胜利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文,反映的是反映的是俄、德、美三国在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工人占国家全部工厂工人数的比重情况。材料意在说明十月革命时
A.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 B.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
C.俄国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 D.国际工人援助了十月革命
11.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12.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国会建议美国在十年内实现登月,并要求国会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国会几乎没有经过讨论就批准了肯尼迪的要求。这表明
A.“分权与制衡”原则遭到破坏 B.美国放弃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冷战冷战影响了美国的国内政治 D.美国极为重视科技与教育
13.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这重在说明美国
A. 不再谋求单边霸权主义 B.单方面制裁带来了深刻教训
C. 积极寻求大国之间合作 D.一定程度上认可多极化趋势
14. 中国古代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制新农具,如耧车、曲辕犁、风力水车等,这反映出古代中国
A.农耕技术缺乏进步 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C.生产工具比较落后D.小农经济较为分散
15.公元前598年,鲁僖公拥有公田10苗,私田10宙,每亩缴税L20斤,此年他应肖纳实物税多少斤?公元前590年,鲁懔君拥有公田10亩,私田10亩,每亩缴税120斤,此年他应当纳实物税多少斤?
A. 1200 斤,1200 斤 B.2400 斤,2400 斤
C. 1200 斤,2400 斤 D. 2400 斤,1200 斤
16.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这表明当时汉王朝
A.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经济
C.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 D.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
17.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由需求引起发明的模式在工业单命的进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一个领域的发明产生了不平衡,会刺激其他领域相反的发明来纠正这种不平衡。下列发明的史实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飞梭珍妮机 B.飞梭水力织布机
C.骡机水力纺纱机 D.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
18.为了找到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相信地圆学说的意大利水手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展开了海外探险,结果,碰到了美洲大陆。对这一事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提法。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四种说法分别强调的角度是
①“当时如果没有哥伦布,也一定会有别人碰到美洲大陆”
②“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③1984年,美洲学者建议称之为**两个文明会合”
④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两个大陆相遇500年”
A.①文明平等②全球文明③欧洲屮心④必然性原因
B.①全球文明②欧洲中心③必然性原因④文明平等
C.①欧洲中心②必然性原因③文明平等④全球文明
D.①必然性原因②欧洲中心③全球文明④文明平等
19.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铕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 20批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民主政治对特权阶级的冲击 B.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C.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 D.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
20.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成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的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1. 1927〜1937年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高等教育获得了新的发展,高等教育机构地域分布为:上海 22所,北京(北平)15所,广东和河北各8所,湖北和山东各6所,江苏5所,浙江、江西、福逆各4所,湖南、广西、云南、河南、辽宁各2所,安徽、四川、新疆、甘肃、吉林、察哈尔各1所,陕西、绥远、宁里等9省区则连一所大学也没有。影响高等教育机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闲民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B.国民经济逨设运动人才需求突出
C.西方列强进行文化侵略 D.近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22.—定时期流行的口号也能折射历史,如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背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②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③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④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急于求成的心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包括
A.人民公社体制废除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上海浦东正在启动对外开放 D.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结束
24.民国初年,上海一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以亮纱及轻纨制之,肤雪玉肌,显豁呈露。裙之料,则以最薄之纱,虽蔚如未着。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A.作者态度相对保守 B.说明民国时社会风气开放
C.上海服饰引领全国潮流 D.当时女性肓目崇洋
25.大萧条时期,芙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修订了 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这一做法
A.刺激对外贸易增长 B.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棋式
C.使资本主义各国之间贸易摩擦加剧 D.加快了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进程
26.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较快,达到6.8%,通货膨胀得到控制;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0.3%下降到1986年的3.4%。促进美英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凯恩斯主义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B.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发挥市场作用
C.新经济的出现 D.增加公共开支以促进就业和发展
27.“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觅按共产主义原则来渊ft闲家的生 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为纠正错误,苏联实施的经济政策
A.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B.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
C.使苏联经济快速发展,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D.使苏联逐步走出经济大危机的阴影
28.从1928年起,苏联政府广泛推行农产品的预购合同制,向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采购粮食。下图是1928至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和国家采购粮食数量的统计。这表明
A.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B.农业投人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D.政府大世采购粮食提高农民收入
1944年(布宙顿森林协定>规定黄金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1971年12月美,英,法等 十国达成“华盛镯协议”,美元对黄金贬值7.89%,黄金官价由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1973年2月,美困迓布羌元再贬值10%,各西方国家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协议失效。导致美元贬值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与苏联长期争摒,经济实力增强 B.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滞胀”影响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D.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崛起
30.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下列组织归属于模式3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夹,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摘编自故宫相关文史资料
材料二 在伯里先利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有:“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元老院,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
——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
材料三“唯一接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忐《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长期沿用的经济基础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4分)
(3)以美国为例,说明现代民主制度是如何突破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局限的?(4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4分)
3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眙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千,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材料二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贵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血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方面超越前代乃至世界的地方。(6分)
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
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
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給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嵘起与中国模式》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所有制的角度看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是如何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进行探索的?(6分)
(3)从三次改革调整机遇中,谈谈你对现代经济改革的认识。(2分)
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湖南省五市十校2019年上学期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历史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D
C
A
B
B
D
C
D
C
D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D
B
D
D
D
D
A
C
B
B
C
D
A
1.C 解析:根据材料“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等信息可知,该做法使职权集中,具有较高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涉及中央机构的调整,没有体现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涉及中央机构调整,与扩大地方权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冗官局面,排除D项。
2.B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要抓住材料信息“适用于一切民族”以及“正确的理性”。根据材料信息,A项将自然本质与自然事物混淆,C项将适用于一切民族曲解为维护罗马人民的利益,自然法与雅典民主没有关系,D项排除。故最佳答案为B项。
3.A 解析:本题以美国政治权力的制衡为背景,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材料“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不是专制君主”强调了在美国权力的制衡,虽然“政治和官僚精英”的权力很大,大大超过了普通的公民,但不是“专制君主”,其权力受到制约,据此分析可知材料重在强调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故选A。
4.D 解析:“不足为信”的说法具有明显的阶级立场性,结论过于片面化、绝对化,故A项排除;王韬是晚清早期维新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宣传早期维新思想,与史实不符,故B项排除;历史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结合的产物,C项陷入历史认识的主观随意性,没有看到历史的客观实在性,故C项排除;刘锡鸿、王韬对同一事件表达了不同看法,反映了历史评价易受研究角度的影响,有一定主观性,故D项正确。
5.C 解析:领导阶级是“三次高潮”最主要的不同点,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国民大革命是在多个阶级的统一战线下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的,解放战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了,辛亥革命和解放战争则成功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解放战争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国民革命、解放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三者的革命性质都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任务都是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要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国民大革命要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解放战争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因此革命对象不一致,故D项错误。
6.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中华民国的国歌”和歌词“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故答案为A项。歌词没有涉及共和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习俗的变化,排除C项;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7.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叙述了日本在侵略中国同时,使用经济手段对中国进行经济控制和掠夺。我们要认清这件事情的本质,日本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在经济上转嫁危机,以达到用中国的经济支撑自己侵略中国,B项正确。A项错在“国统区”,扩大了实际范围;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故C项错误;题中是银行和货币,没有物资,排除D项。
8.B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三大基本制度。关键信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没有陷入政党斗争局面。根据三大政治制度的涵义等分析,B项符合题意,A、C两项是三大基本制度之一,但不符合题意;D项是新时期的治国方针,也不符合题意。
9.D 解析:材料中的十届全国人大和十一届全国人大的法制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民主法制体系的完善,故选D。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巨大,目前还未完成,排除A项;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指的是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法制建设,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中国的立法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是多元化发展,排除C项。
10.C 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俄、德、美三国中俄国工人占国家全部工厂工人数的比重最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十月革命时俄国工人阶级最集中,战斗力更易发挥,故C项正确。材料数据无法说明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故B项错误;材料数据也没有反映国际工人援助了十月革命,故D项错误。
1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史论推断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不相违背,A项不符合史实;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是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B项不符合史实;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1971年,C项不符合史实;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成为解决欧亚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环境等各种安全问题的关键组织,所以答案选D项。
12.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会之所以很快批准肯尼迪的要求,是因为美苏冷战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遭到破坏,故A项错误;太空开发是为了对苏冷战,而此时对美国极为重要的是冷战,故B项错误;美国重视科技与教育,也是服务于美苏冷战的大局,故D 项错误。
13.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依据材料“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可知作者认为美国不得不认可多极化趋势,并做一些妥协,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后,谋求单边霸权主义一直是美国的对外政策;B选项不能完整的概括材料信息,错误;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可知美国尚未积极寻求大国之间的合作。
16.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汉代盐铁专营后,国家通过控制铁器的生产和销售,南方许多部落得以归附,体现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盐铁专营后财政收入提高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打击工商业发展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削藩”的信息,排除D。
19.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使得劳动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必须普及义务教育,因此材料的变化是由于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原因,应排除。
20.D 解析:根据材料“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可知是垄断组织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组织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故D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殖民扩张与掠夺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尚未出现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排除C项。
21.D 解析:从高等教育机构分布来看,上海、北京、广东和河北等东部沿海地区分布较多,其他地区分布较少甚至没有,这说明了沿海地区近代化水平比较高,从而导致高等教育机构分布较多,故D项正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人才需求突出,促进近代教育发展,但不是影响高等教育机构地域分布的因素 ,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变化和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故A、C项排除。
22.D 解析:“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既能反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又能反映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急躁的情绪。故①④正确。不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生产力,而是此口号太片面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②③错误。故答案选D。
24.A 解析: 从材料中“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可知,作者认为当时上海服饰跟原来的道德相违背,甚至不能接受,反映出作者的保守,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上海地区,没有谈到其它地方,故B项错误;材料只介绍了上海服饰出现的变化,没有谈到其他地区在效仿上海,不能体现“上海服饰引领全国潮流”,故C项错误;不能仅仅根据“衫则仿西制而无领”就说明女性盲目崇洋,故D项错误。
25.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反映的并不是罗斯福新政而是美国提高关税来保护贸易,所以美国的这种做法只能起到加剧贸易摩擦的消极作用,而不能起到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的作用,也不能起到加快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和刺激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的作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26.B 解析: 西方国家由于受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的影响,进入20世纪80年代纷纷减少对国家干预措施,压缩社会财政开支,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D两项错误;C项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模式,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28.C 解析: 材料数据表明1928至1931年苏联粮食产量下降,但是国家采购粮食数量却大大增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苏联的工业建设有关,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故C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数据无法得出农业投入不足导致粮食供不应求,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
29.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美元对黄金贬值7.89%”、“美国宣布美元再贬值10%”,联系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由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使得美元贬值,故D项正确;A项与苏联长期争霸,经济实力增强,不符合史实;美国和西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发生了“滞胀”,排除B项;先有美元贬值,后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C项错误。
30.A 解析: 模式1的特点是政治、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最高的是欧盟,故C项错误。模式2中只是进行贸易方面的合作,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区,故B项错误。模式3强调自愿的原则,没有法律义务,符合亚太经合组织,故选A。世界贸易组织不属于区域性合作组织,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6分)
(1)特点:皇权至上;等级森严;中央集权。(2分,答出两点即可)
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分)
(2)主要表现: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定期召开;拥有相对完备的民主政治机构;抽签选举大多数的公职人员(4分)。
(3)实行间接民主而不是直接民主,由民众选举产生公民代表来行使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和平衡。(4分)
(4) 联邦制原则体现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妥协;国会参众两院议席的分配体现了大小州之间的妥协;宪法关于黑人公民权的规定体现了南方与北方的妥协。(4分,答出两点即可)
32.(10分)
(1)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2分)
原因: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②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2分,答出两点即可)
(2)工业化:制瓷业发展,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2分)
商业化: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海上贸易空前兴盛。(2分)
货币化: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2分)
33.(14分)
(1)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到允许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2分)
原因:战争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政治危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模式失败。(4分,答出两点即可)
(2)中国: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借鉴了市场经济模式,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分)
美国:在私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市场经济为主,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3分)
(3)认识:改革是协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互相借鉴发展经验;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