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0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 级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本题共 48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早期的卜辞中,“帝”是掌管风雨、年成及王的祸福的天神,到商朝末期,祖先神逐渐成 为晚商社会的最高神,并由此出现了帝祖崇拜合一的趋势,进而促进了现实中王权的发展。
这种人神关系的发展反映出
A. 宗法制确立 B. 政治的理性化
C. 小农经济发展 D. 专制王权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帝’是掌管风雨、年成及王的祸福的天神”“祖先神逐渐成为晚商社会的最高神,并由此出现了帝祖崇拜合一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在占卜中由早期的祈求天神保佑到更重视宗族祖先的保佑,体现了从神到人认识的转变,也体现了统治者在政治方面的理性化趋势,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从神到人认识的转变,反映了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没有强调宗法制的确立,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时期没有建立小农经济,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小农经济相关的信息,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时期没有出现专制王权,故D选项错误。
2.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攻木”、“ 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说明官营手工业中各个部门分工非常明确,充分体现了生产专业化的特点,故本题选C项。
【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3.据《乐记·乐论》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该材料
A. 明确了社会的等级关系
B. 规范了宗庙行径的祭祀活动
C. 强调了统治秩序与和谐
D. 规定了贵族政治生活的总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材料的主旨大意是:对于统治者来说,秩序与和谐是维护统治的重要前提。没有秩序,就会陷入混乱;没有和谐,人心就会涣散,这样,统治将无法维持下去。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材料中未涉及等级关系,排除A;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材料本身未强调宗庙祭祀活动,排除;选项D与材料无关,排除。
4.孔子说,君子在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同时还能坚持独立思想而不苟同于人,小人习惯于附和苟同别人的观点,但内心深处却并不友善。后世儒者经常以此诫勉君臣,这体现出儒学
A. 具有调节政治关系的功能
B. 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C. 倡导与人为善、社会和谐
D. 重视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来看,孔子的思想被应用到君臣关系上,这说明孔子的儒学思想在政治领域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故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对社会的影响;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不是材料要传达的含义。
5.春秋时期,养士之风兴起,但被时人指责为私心膨胀、不忠谋逆的行为;战国时期,养士成为 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一种时髦风气。"战国四公子"、秦相吕不韦门下都收养着数千门客,形 成了"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观念。这一变化说明
A. 儒家学说不受时人重视 B. “礼崩乐坏”的局面不可逆转
C. 开放兼容观念已成强国共识 D. 士族门阀开始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春秋时期“养士”被视为“不忠谋逆的行为”战国时期形成"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观念,这说明商周以来传统的宗法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B选项正确;
材料内容主要通过“养士”之风盛行的史实体现了当时礼崩乐坏的现象,没有体现儒家学说不受当时人重视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传统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的现象,没有强调开放兼容的观念,并且没有体现开放兼容观念已成强国共识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士族门阀在魏晋时期逐渐兴起,故D选项错误。
6.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 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B. 实行宽松商业政策
C. 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D. 重建官营商业制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诸侯争霸
7.《国语.越语》中记载,妇女快分娩时得报告官府,由官府派医生守护,生男孩的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的奖励两壶酒一口猪。生三个子女的,由官府派给乳母哺育。该措施
A. 反映了传统的重男轻女 B. 反映了越国徭役赋税繁重
C. 使越国的国力得到增强 D. 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生男孩的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的奖励两壶酒一口猪。生三个子女的,由官府派给乳母哺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猪比狗重要,越国政府奖励生产的妇女,这项措施有利于人口的增加,有利于越国国力的增加,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越国政府奖励生产的妇女,生女孩后奖励的东西比生男孩多,没有体现重男轻女的现象,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徭役赋税的问题,无法得出越国徭役赋税繁重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增加的人口既是可以劳动力也可以是兵力,人口增加有利于富国强兵,因此D选项不全面。
8.战国时期,时常出现学派因内部意见不一而分裂的现象,相传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墨子死后,墨分为三。这表明
A. 各派学说随时代不断革新 B. 分散的小农经济影响学术发展
C. 学在民间推动学术自由 D. 政治的分裂状况日益严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相传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墨子死后,墨分为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墨两家的分化体现了当时学术相对的自由,学术下移及文化的融合推动儒墨两家认识逐渐产生分歧,派别众多,体现了学术的相对自由发展,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分为八……墨分为三”反映的是一种分化,而不是体现各派不断发展革新,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儒墨两家在孔子和墨子后的发展状况,没有体现小农经济影响学术发展,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学术相对自由发展的状况,没有体现政治的分裂状况,故D选项错误。
9. 士曾经是底层贵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由武士而蜕化成了文士,他们中不少人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互相辩驳,并且成为当时推进社会变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士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急剧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嬗变
B. 官学与私学界限被打破,士是文化的主要传播者
C. 诸侯争雄,为人才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历史契机
D. 技术进步,改变了士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意,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底层贵族的士阶层借助社会变革之际,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阶层出现了流动,故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士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反映了这种趋势,BC项说法并未体现士阶层的流动性,故B.C项均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技术的进步与士阶层的关系,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士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0.学者对秦始皇陵修陵人乱葬坑中的人骨取样进行 DNA 检测,数据显示劳工中既有汉族,也有 少数民族,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南方,没有样本显示明显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个体。检测结 果还不能为乱葬坑中人骨种族属性下最终的结论。这一研究说明
A. 秦政权的统治政策具有明显地域性 B. 秦政权带有鲜明的北方游牧民族色彩 C. 现代科技为考古学提供了精确方法 D. 现代技术可以拓展史学研究的领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者通过现代技术DNA检测秦始皇乱葬坑中的人骨取样,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史实,对该历史现象的认识进一步拓宽,说明现代技术可以拓展史学研究的领域,故D选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是个案,不能由此得出秦政权的统治政策具有明显地域性,材料内容也并没有强调秦朝政策的地域性,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没有样本显示明显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个体”可知,秦政权并没带有鲜明的北方游牧民族色彩,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检测结果还不能为乱葬坑中人骨种族属性下最终的结论”可知,不能说现代科技为考古学提供了精确方法,故C选项错误。
11.湖北云梦出土秦简记载,时有甲、乙两人到官府告发丙、丁二人私铸钱币,并呈上新钱一百一十个和铸钱所用的模具两套。这一案件说明当时
A. 民间货币种类繁多,币制混乱 B. 已统一并建立了法定货币制度
C. 已建立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D. 普通民众的守法意识逐渐增强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到官府告发丙、丁二人私铸钱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已经统一货币,建立相应法律制度,故B选项正确;秦朝已经统一货币,故不可能出现货币种类繁多,币制混乱的现象,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建立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故C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私铸钱币违反法律制度,不是说明民众的守法意识逐渐增强,故D选项错误。故选B。
12.《史记》记述了汉代经济作物的分布“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 川千亩竹”。按橘、漆、竹皆为亚热带植物, 上述植物的分布与当下不符。这说明
A. 文献史料具有主观性,不可尽信 B. 实地调查的方式优于文献研究
C. 南方农业经济水平逐步超越北方 D. 要在具体的时空环境下理解史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按橘、漆、竹皆为亚热带植物, 上述植物的分布与当下不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但是处于不同的温度期,北方地区较今天更加温暖,在分析这条史料时,要结合汉朝具体的时空背景,而不能以今天的地理情况去武断否定史料的价值,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中某些植物分布与当下不符,并不是由于司马迁主观原因,随意编造造成的,而是气候的变化造成,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研究是一门讲究实证的学问,但因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有时候实地研究的客观条件根本不存在,而此时,文献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故B选项说法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对南北方的经济进行对比,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故C选项错误。
13.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东罗马帝国金币及仿制品计40多枚。这些金币跨越两个世纪(408~610年),其中新疆出土5枚、宁夏4枚、青海2枚、内蒙古2枚、甘肃1枚、陕西8枚。这说明当时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优势
B. 政治动乱并未完全阻隔陆路贸易
C. 黄金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
D. 西北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的描述上来看,中国与东罗马帝国的交往很频繁,且时间跨度很大。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双方的优劣势;B选项正确,408~610年无论是中国还是罗马帝国都有很多战乱出现,但是并没有影响双方的交流;C选项无法从材料得出;D选项错误,无法从材料中确定。
14.周朝以王畿的方言作为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的方言,政府任其自然。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秦汉时期
A. 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 实现了文字的统一
C. 小农经济的发展
D. 大一统思想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的方言,政府任其自然”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统一文字,所以在交流方面不需要采取共同的语音,B正确;实行郡国并行制,主要涉及到的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划分,不会影响到语言问题,A错误;小农经济的发展和语言文字的统一无关,C错误;大一统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只是秦汉时期,把它作为统治思想,D错误。
【点睛】秦朝用小篆统一文字,泛着用隶书统一文字,实现了文化交流交往的信息载体的统一,这样就不需要特别强调语音的统一,所以中国会出现各种方言并起,并且并用的现象。
15.战国时期至汉初,官僚贵族豢养舍人的现象十分普遍,舍人们协助主人处理家务或政务,还可能被主人举荐做官。西汉中期以后,在朝廷打击下,这些舍人逐渐大量补任郎官,成为正编官吏。这种变化说明西汉政府
A. 废除举荐选官制以提高中央权威
B. 推动私属公职化以强化专制集权
C. 打击世家大族势力以废除贵族政治
D. 建立户籍管理制度以维护社会治安
【答案】B
【解析】
A项不符合史实,西汉时期察举制就是举荐选官;B项正确,由“舍人们协助主人处理家务或政务,还可能被主人举荐做官”到“这些舍人逐渐大量补任郎官,成为正编官吏”可以看出把私人的下属变成公职,以此加强专制,故本题答案选B项;C项说法错误,当时没有废除贵族政治;D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体现“户籍管理”。
16.西汉丞相公孙弘在自己的府邸里建造“客馆”,以招揽才学之士。公孙弘去世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氂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脾(婢)室矣!”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了
A. 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
B. 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
C. 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
D. 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没有涉及地方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列举了西汉宰相的名字,并不能说明丞相更替频繁,故B项错误;“客馆”的荒废不能反映丞相有任免官员的权力,不选C;丞相府从“客馆”到“客馆丘虚”,再到“马厩、车库、奴脾(婢)室”,丞相府的地位不断下降,反映的是丞相权力的下降,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17.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人之所贵,主人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 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 百姓皆重商轻农 D.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与社会实际情况相违背,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倾向,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百姓抑商的信息,故A项错误;“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当时百姓皆重商轻农,故C项错误。故选D。
18.陈寅恪说:“六朝(229~589年)人最重家讳,而‘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他认为虽不能详知其原因,但与宗教信仰有关。由此可知
A. 六朝人对道教的信仰具有隐秘性 B. 选取与宗教相关的名字成为时尚
C. 儒家伦理思想对士族影响减弱 D. 儒、道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调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等信息说明道教的信仰比较盛行,故A项排除;材料中对“道”“不避”不能就说明其时尚,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主旨是“与宗教信仰”的关系,故C项排除;由材料“‘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不避讳“之”,父子同字,冲击着封建礼教,“道”体现了道家的信仰,体现的是道教传统的一种冲击、调和,故D项正确。
1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 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 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 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 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庄园中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竞争的情况时有存在,但材料并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发展如何,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故A项错误;庄园中的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形成竞争,以获取利润,有利于民间手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庄园经济是为了满足庄园的需要,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故C项错误;庄园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只是“时有发生”,远不能达到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的程度,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庄园经济
【名师点睛】小农经济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③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④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
20.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品级较低的官服),象征他们已经具备入官的资格。唐朝时规定:“应试之士子,不得假以公服”,士子一般都着白色麻布袍衫,及第者故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的称呼。这反映出唐代
A. 纺织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B. “只重衣冠不重人”的官场陋习依旧
C. 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D. 士子入仕前景更为黯淡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在察举制下,人们一旦被举荐就已经具有了做官的资格,所以试见时可穿品级较低的官服,但科举制下则不行,可见两个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故C正确;A、B、D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
21.中书、尚书在两汉时期为少府(管理皇室私财和生活事务的机构)所属机构,其长官虽掌管机 要,但“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朝时“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表明中书与尚书
A. 长官位尊权重 B. 全面掌控了国家权力
C. 由中朝演变为外朝 D. 与公卿矛盾尖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书、尚书在两汉时期为少府所属机构”“唐朝时‘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可知,汉朝时期中书和尚书属于管理皇帝私人生活的机构,属于汉朝掌管机要的中朝机构,而到唐朝时期成为宰相,即成为外朝,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书与尚书长官位尊权重与材料“去公卿甚远”不符,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书与尚书地位逐步提高的过程,没有体现全面掌控国家权力的问题,并且中书与尚书没有全面掌控国家权力,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书与尚书地位逐步提高的过程,没有体现中书和尚书与公卿之间的矛盾,故D选项错误。
22.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当时的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纥风影响,喜欢穿回纥服装,出现了“回鹊衣装回鹊马”的景象。这说明唐代中后期
A 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B. 官营丝织业占主导
C. 社会生活开放多元
D. 中外交流全面深入
【答案】C
【解析】
“高潮”一词表示民族融合的规模大与程度深,材料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主导”一词有隐性比较,材料不能体现,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唐朝国力强盛时期,一方面对外关系自信、开放,另一方面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丰富社会生产与生活。题干材料描绘汉人服饰融入了多个少数民族及中东国家的服饰因素,体现了多元化特征,故C项正确。“全面”过于绝对,“服饰”这一孤证不能代表“全面”,故D项错误。
23.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 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期的儒学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阐述用“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可见是指政治需求对文化的影响,正确的选项是B项,A项中的“开始”不能体现,C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24. 宋代对外贸易中,从东南亚等地进口香料、药材、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从日本进口硫磺、水银、沙金及扇子等工艺品,从高丽进口人参、绫布、文具等。这些物品的进口
A. 推动了国内民间贸易的发展
B. 反映了政府垄断对外贸易的特征
C. 满足了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
D. 促进了传统自然经济的松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从各地进口的产品主要是一些地方特产和奢侈品,这些物品的进口旨在满足统治阶级对奇珍异宝的需求,供统治阶级享乐所用,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商业·对外贸易
25.唐宋文人笔记中多有对当朝君主的记载。在皇帝日常生活方面,唐人多集中于宫闱秘闻与内廷 享乐;宋人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宋代专制统治较唐代加强 B. 理学强化了宋人的理性精神
C. 文人的历史意识发生变化 D. 重文轻武政策使宋人关注政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人多集中于宫闱秘闻与内廷享乐”“宋人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比较关注君臣内廷变革的关系,体现了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即这时期文人的历史意识发生变化,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宋时期文人对当朝君主关注方面的变化,反映了文人的历史意识发生变化的现象,没有反映宋代专制统治的进一步加强,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宋朝文人主要关注内廷变革与矛盾,体现了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没有体现理性精神,并且理学不利于理性精神的培养,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文轻武政策是统治者的统治手段,与宋人是否关注政治没有直接关系,并且不是材料内容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故D选项错误。
26.如以宋太宗、真宗年间的物价指数为基数,到宋徽宗时,作为农产品代表的米价格上涨约11倍,作为手工业品代表的绢价格上涨约2倍。这种差异容易导致
A. 货币贬值加速
B. 自然经济解体
C. 农民税负增加
D. 土地兼并严重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与材料无关,排除;自然经济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排除B;仅从粮食和绢的价格上涨无法判断农民税费如何,排除C;从材料信息来看,从北宋初年到北宋末年,米的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绢,这样会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土地会成为主要财富,容易导致土地兼并,故选D。
27.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A. 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 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 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商业发展状况。“西家卖丝籴新谷”说明“丝”和 “新谷”都成了商品,这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选择A
项。B项明显错误;C项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是在春秋时期;D项说法错误,我国古达男耕女织是主要的经济形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产品商品化
28.下表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形成
C. 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 农民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是井田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农民被称为臣等,魏晋、宋元时期随着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农民又有了新的称呼,即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导致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不符合题意,例如,夏商周时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尚未形成,排除;赋役制度的改革和农民称谓变化无直接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古代中国农民经济地位是一直低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9.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
B. 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
C. 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方式
D. 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
【答案】C
【解析】
戏曲与话本小说的制作成本不一样,前者高于后者,举人、进士有官职和俸禄可以承担戏曲的高额投资,而平常文人则不能,C符合;戏曲与话本小说同属于满足社会精神生活的公共产品(市民为主),不存在因为作者不同则体现高雅与通俗、文化观念差异之分,排除AB;材料没有体现戏曲与话本小说与区域的关系,排除D。故选C。
30.元朝通过南北大运河漕运江南米粮供应都城官民;明太祖时期则基本不再依靠大运河进行漕运;明成祖以后又全面恢复大运河漕运。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北方地区局势持续动荡
B. 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 海路漕运其有明显优势
D. 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运河漕运
【答案】D
【解析】
元朝和明成祖以后的首都在北方,而经济重心在南方,需要通过大运河的漕运保证对首都的物资供应;明太祖时首都在现在的南京,不需要漕运提供物资。因此是政治中心的变迁对运河漕运产生了影响。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符合史实,但不能说明变化的原因,排除;材料没有比较运河漕运和海路漕运,排除C项。
点睛:本题的回答要从元明时期的政治中心以及明朝政治中心的变化来看对运河漕运的影响。
31.明代史料记载:夫工匠执役于官,晨出暮归,岂真有奉公之义哉,为糊口计也。兴工之初,工 食未领,先称贷以自给,工完支粮,计其出息,十已损二矣!而府吏胥徒,蚕食于公门者, 又方聚喙而睁目焉,故匠工之所得者,仅十之六七耳。据此可知当时
A. 工匠对官府存在很强的依附关系 B. 官府控制私营手工业的经营
C. 官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工匠遭受多方面的压迫剥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工食未领,先称贷以自给,工完支粮,计其出息,十已损二矣”“而府吏胥徒,蚕食于公门者, 又方聚喙而睁目焉,故匠工之所得者,仅十之六七耳”等信息可知,当时工匠受高利贷者和官府等多方面的盘剥,因此出现工匠所得者仅仅是十之六七,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工匠受高利贷和官府盘剥的问题,没有体现工匠对官府的依附关系,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工匠受高利贷者和官府的盘剥问题,没有涉及官府控制私营手工业的相关信息,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工匠遭受多方面压迫和剥削的现象,没有强调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32.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
A.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 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D. 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可知,永佃制的盛行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D正确;永佃制盛行与政府的财政收入无关,A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B违背史实;据材料,佃农的身份没有变化,C错误。
33.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来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递呈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
A. 削弱了总督巡抚权力 B.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C.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D.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描述的是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可以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并没有涉及削弱总督巡抚的权力,故A项错误。B项的“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不符合材料,材料并未描述地方增加了何种行政权限,故排除。C项“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在材料中也未体现,材料主要描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并未涉及君主专制层面,故排除。材料描述的是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可以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体现了皇帝增加了对地方的知情权,从而增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34.1793年,英国以祝贺乾隆帝80寿辰为名,派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到北京,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这反映了
A. 中华传统礼仪得到英国认同 B. 英国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C. 康乾盛世促使沿海开埠通商 D. 清政府坐失发展经济的良机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1793年……
提出开放……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侵略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故B选项正确;英国祝贺乾降帝80寿辰并不能说明中华传统礼仪得到英国认同,故A选项错误;康乾时期没有沿海开埠通商,故C选项错误;开放商埠,割让舟山附近的岛屿与广州附近的地方,减轻税率等并不是发展经济的良机,故D选项错误。故选B。
35.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
A.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B.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D.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初的思想家们针对“明末的道德人心危机”,批评程朱、陆王学说,希望回归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等努力,体现了儒学在危机中的努力重建,D选项正确。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约束道德,清代面临新的时代问题,当时的儒学发展不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孔孟本源的回归,而是经世致用,儒学在明清时期依然是官方正统哲学,ABC三项错误。
36.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时发现:只要进口棉纺织品的价格略高于中国棉花的价格,中国农民的手工织布就有和外国进口棉纺织品周旋的余地。下列可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 1850 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 限制。”
B. 19 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C. 1869—1870 年的《英国领事报告》指出:中国农民纺纱、织布,除了原料以外,几无其他成本可言。
D. 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来到中国的英美棉纺织品,不仅要支付原料和加工生产的成本,而且还要加上关税、运费、保险费等一系列的费用,以及扣除进口商人和中间商人的利润,因此在与土布的竞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而中国土布较优势地位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低,因此在价格方面有优势,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中国棉纺织品占有价格优势,而A选项是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与材料现象无关,故A选项错误;B选项也是19世纪末洋布在中国滞销的原因,故B选项错误;D选项体现了中国自然经济对洋布的抵制,也是洋布滞销的原因,故D选项错误。
37.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 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 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 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洋务运动创办工业的根本目的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自强求富,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扩大中外贸易交往”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及筹建轮船招商局的意图,并未提出这一企业的组织形式,故C项错误;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企业,不是资本主义企业,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几被洋人占尽……而作自强之气”,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的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是抵御外侮求富求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排除其它选项。
38. 《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 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B. 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 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D. 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有封建主义的剥削,外有帝国主义的压迫,民族危机严重,继续探索救国之路。但是辛亥革命创立共和后以失败告终,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民主思想传播和反对封建礼教的重要性。因此“民主”与“科学”口号虽然所发表的文章论述的不多依然成为基本的口号。据以上分析,答案为C。其它均错误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背景。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反对传统道德。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详解】
39.1938 年 2 月,上海地下党翻译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的中文版,为了更好地在国统区发行, 书名改为《西行漫记》,部分内容也作了调整,尽管如此,该书仍被列为禁书。这反映了
A. 抗日战争形势紧迫 B. 国民党实行严格的文化管控
C. 国共合作名存实亡 D. 中共对国统区形势存在误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书名改为《西行漫记》,部分内容也作了调整”“该书仍被列为禁书”等信息可知,为了更好地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行,虽书名和部分内容都进行适当地修改也被列为禁书,说明国民党推行严格的文化管控政策,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无法得出抗日战争形势紧迫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2月国共两党在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时期,国共合作没有名存实亡,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把《红星照耀中国》发行国统区而失败的史实,没有体现中共对国统区形势的判断问题,故D选项错误。
40.1950 年,新中国的《婚姻法》规定:离婚时除女方婚前财产归女方所有外,还保障妇女拥有 其他家庭财产权和离婚后所带孩子的抚养权。但在河北省沙河县四区的调查发现,该区处理 的 41起离婚案中,只有5位妇女带走 500 斤左右的粮食。这种现象说明
A. 女性无法利用《婚姻法》维护自身权利 B. 《婚姻法》形同虚设
C. 新政权尚未得到巩固 D. 传统习俗对司法影响巨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处理 的 41起离婚案中,只有5位妇女带走 500 斤左右的粮食”等信息可知,虽然新中国的《婚姻法》中规定维护妇女权益的相关规定,但现实中没有完全实现,说明传统习俗影响司法的运行,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处理 的 41起离婚案中,只有5位妇女带走 500 斤左右的粮食”可知,有些女性利用《婚姻法》维护自身权利,只是少数,但不代表没有,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虽然有《婚姻法》维护妇女权益,但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而实行情况不佳,没有强调《婚姻法》形同虚设,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单凭《婚姻法》的实行情况无法得出新政权是否得到巩固的结论,故C选项错误。
41.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 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 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 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而三大改造完成前,我国国家政权还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在内的新民主主义政权,因此1954年宪法才将国家性质作此表述,故A正确。
42.财神在古希腊社会中可谓人见人爱,但其口碑却又不怎么好,总有人抱怨他,尤其是希腊的知 识精英们。有人说他败坏风气,污染心灵;有人指责他不公平,对人不能一视同仁,总让坏 人致富,好人受穷。这反映了
A. 古希腊社会对神的崇拜濒于崩溃 B. 人文主义开始兴起
C.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D. 民主制走向没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有人说他败坏风气,污染心灵”“对人不能一视同仁,总让坏 人致富,好人受穷”等信息可知,当时有人指责财神的原因是社会上存在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人们对贫富分化的不满指向财神的不公平,说明当时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故C
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通过人们对财神的指责体现了当时社会存在贫富分化的现象,无法得出古希腊社会对神的崇拜濒于崩溃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人文主义,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通过人们对财神的指责体现了当时社会存在贫富分化的现象,没有涉及民主制度的发展情况,故D选项错误。
43.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 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
B. 广大妇女不能参政
C. 向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公民权
D. 城邦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根据所学,享有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是公民,而广大妇女、外邦人、奴隶无参政权。给予公民一定政治权利,主要目的是维护城邦中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因此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故答案为D项。A项,直接民主、间接民主是民主的形式,不代表实质,排除;BC项,此两项论述的是雅典公民的范围,是雅典民主政治特点的表现,不能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本质的认识能力。对于雅典民主政治要掌握客观的评价,注意本质和特点的区分。
44. (09年广东卷B)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分界线。 这意味着
A. 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 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 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 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B选项是片面理解了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划分的不仅是大西洋,而是整个地球上两国势力范围的划分,所以B
选项不符合,这一划分没有强调排他性,只是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划分,可以排除C。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贵金属,传播基督教只是精神动力排除D。故A正确。
45.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 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 工厂纪律严格
C. 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 贫富差距缩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中期”,此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确立,再结合材料中的“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说明当时工厂纪律严格。B正确。
46.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对社会主义阵营某战略物资实施禁运,导致大批中、苏科学家进入雷州半 岛和海南岛考察,云南、海南、两广以及福建等地也突然涌来大批南下移民。据此推测该战略物资是
A. 石油 B. 钢铁 C. 稀土 D. 橡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橡胶是重要的军事固防战略物资,属于热带作物,苏联地处亚洲北部,气候不宜种植橡胶树,因此橡胶资源稀缺。我国南方海南、雷州半岛多有橡胶树种植,因此大量中、苏科学家南下寻此战略物资,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石油、钢铁等资源并非集中分布于我国南部地区,且苏联本土石油、钢铁资源相对丰富,无须来中国开采,故A、B选项错误;稀土在我国分布地区比较广泛,但并未集中于南方,且稀土的战略价值在二战结束初期并未显现,故C选项错误。
47.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表明美国
A. 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出现动摇
B. 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分权制衡原则发生巨大变化
D. 国家政策受到国际形势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1961年恰处于美苏冷战期间,美国的首要任务是在各方面与苏联展开竞争。当时苏联的航天事业发展迅猛,因此国会通过了肯尼迪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以期压制苏联。而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都与苏联无关,因此国会没有通过。由此可见,当时美国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的影响,故D项正确。美国此时世界霸主地位并没有开始出现动摇,排除A;材料中明显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B错误;国会否决总统提案恰能反映出分权制衡原则得到很好贯彻;C项错误。
48.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 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 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 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从提取信息的能力。由题中“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即可判断。
二、非选择题:
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迨至明后期,里甲制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
鸦片战争后,在内乱外患的打击下,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进入20世纪,清王朝推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1909年清政府颁行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列举了乡镇“自治事务”,包括:学务、卫生、道路工事、农工商事务、善举(救贫事业、育婴等)、公共事业、筹集款项等。这既减轻了朝廷负担,又赢得士绅的支持。然而真正重要的国家赋税、行政、司法、警政等核心权力,仍严格把控在朝廷手中,绝对不允许乡镇自治机构插手。晚清时期,士绅通过参与地方自治活动,涉足工商实业、新式教育以及各种文化政治事业,重新设计自我角色,谋求自己的位置。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开始接受民主思想,开始向资产阶级阵营靠拢。
——摘编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并指出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乡村治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答案】(1)特点:由官方主导向官绅结合发展(或乡村治理的力量向多元化发展);士绅发挥较大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弥补国家管理体制的不足(或维护社会稳定和征发赋税;是官方机构的有益补充);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基层治理与宗族管理紧密结合;儒家伦理(理学/心学亦可)不断渗入乡村治理;是自然形成的自治状态。(改写、摘抄恰当同等给分,如:乡村自治组织逐步发展;中央政府借助乡村组织稳固统治。)
原因: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的推行,促使士绅阶层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和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宗法制庶民化和乡村族权的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行政管理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
(2)变化:传统乡村治理组织趋向解体(或农村社会权力组织趋向解体);纳入国家政治制度体系(被现代乡镇地方自治取代);新的地方治理体系兴起;地方自治事务进一步拓展;乡村治理法制化。
原因:列强侵略与农民起义破坏了传统自治组织;清末新政改革的推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传统自治组织失去存在的土壤;近代工业的兴起;西方文化的传播(或西学东渐)。
影响:促进了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减轻了政府负担,缓解了社会矛盾;培植了民主革命的力量。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官绅结合、中央的权力延伸到乡村、乡规民等方面概括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的推行、儒学思想影响、宗法制影响、小农经济等方面指出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颁行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传统乡村治理组织解体、新的地方治理体系兴起、乡村治理法制化等方面概括晚清乡村治理的变化。再结合材料“鸦片战争后,在内乱外患的打击”、“清王朝推行新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列强侵略与农民起义、新政改革、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西方文化的传播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再据材料“涉足工商实业、新式教育以及各种文化政治事业”、“开始接受民主思想,开始向资产阶级阵营靠拢”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影响。
5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2 年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比较 研究(见下表)。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梁启超的研究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梁启超的研究方法、论据、论证过程、结论等进行评述;也可以对其观点进行论证、批判、修改或提出新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立论科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 准确。)
【答案】示例一:
观点:我赞同梁启超的观点,即地理环境是造成南北文明差异的重要因素。
论述: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南北方在政治、哲学、军事上的差异与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别有关。历史上,南北方气候、土壤、水流等自然条件的差别,使得北方的经济总量与人口数量都曾高于南方。所以北方一度取得了政治、军事、文化上的优势。梁启超的研究并非以孤例穿凿附会,而是经过了统计分析,具有一定科学性。尽管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的能动性逐渐增强,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与历史进程的影响会减弱,但其对古代文明重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总结:地理环境是影响文明特征与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示例二:
观点:我赞同梁启超的一个观点,即地理环境是影响文明特征与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论述: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南北方在政治、哲学、军事上的差异与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别有关。但他的观点并非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地理并非唯一的因素,“人事”对历史也有重要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确实比较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的能动性逐渐增强,地理环境的影响力会逐渐减弱,例如工业革命后征服自然的能力明显增强。历史上,相似的地理环境下存在着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民族。地理环境决定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属于机械唯物主义。
总结:尽管梁启超的研究强调地理环境对文明特征与历史进程的重大作用,但没有绝对化。
示例三:
观点:梁启超重视人地关系,重视数据统计,其史学研究方法受西方思想的影响。
论述:梁启超以地理环境解释中国南北文明特征与古代历史进程,研究过程中使用了数据统计方法,而非以孤例穿凿附会。这些做法都带有科学化的特点。西方近代科学的特征是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以数学语言进行描述。部分西方思想家强调物质的重要性,把文明特征与历史进程都归结为地理环境。近代西学东渐,梁启超提倡史学革命,不可能不受西方思想的影响。
总结:人是时代的产物,梁启超的史学思想也是特殊时代的产物。
示例四:
观点:北方对南方的政治优势与经济、军事、民族等因素有关。
论述:梁启超发现,中国古代北方政权“王霸定鼎”的时间远远长于南方,但并没有说明原因。我认为,中国古代前期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北方对南方有较大的物质、人口和文化优势。所以当时北方征服南方的次数较多。在进入工业文明以前,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并没有军事上的优势。所以经济重心南移以后,南方仍然有可能被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所征服。这就是北方对南方有较大政治优势的原因。
总结:北方对南方的政治优势的成因是复杂的。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可以对梁启超的研究方法、论据、论证过程、结论等进行评述;也可以对其观点进行论证、批判、修改或提出新观点并展开论述。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梁启超从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别得出北方在政治、哲学、军事上比南方占据优势,可以选择赞同梁启超观点的角度,用中国古代南北方的具体史实加以论证;也可以选择批判的角度,除了地理环境的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加以论述。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51.材料 乾隆年间,清廷将关内、奉天、热河等处的内务府所属官庄上的壮丁16000余人“拨出为民”,准其自谋生计,这是一次较大的释放官庄农奴的行动。以后又一再颁布“出旗为民”的诏令,不但准许壮丁开户为民,而且准许开户的壮丁,将“契买民地并开垦地亩”,“带往为业”。
皖南地主有奴役“伴当世仆”的制度,雍正五年1727年),清下令将部分伴当世仆”“开豁为良”;规定“其不在主家所生者,仍照旗人开户之例豁免为良”,“至年代久远,文契无存,不受主家豢养者,概不得以世仆名之,永行严禁”。至于其他过去被打入贱民阶层的人,雍正时期也陆续诏令削除其贱籍。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除山西陕西教坊乐籍,改业为良民”又令“除浙江绍兴府惰民丐籍”。后又下令将苏州府常熟、昭文两县旧有丐户“照乐籍惰民之例,除其丐籍,列为编民”。粤东地区有一种名为“户”的“贱民”,他们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清下令“凡无力之登户,听其在船自便,不必强令登岸,如有力能建造房屋及搭棚栖身者,准其在于近水村庄居住,与良民一同编列甲户,以便检查,势家土棍不得借端欺凌驱逐”。
——据吕克勤、徐耀耀、徐高祉、袁坤主编《中国古代史》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初年社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初年社会改革背景及意义。
【答案】(1)特点:政策涉及范围广,覆盖人群多;主要针对没有人身自由的人(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奴婢的人身自由);具有一定的平等观念;政策实施具有灵活性。
(2
)背景:清廷面临巩固政权的任务;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清廷须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明清之际的社会动荡使经济凋敝;缓解满汉矛盾的需要。
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统治;自由农民增加,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打击了大地主的势力;利于推动满汉融合。
【解析】
【详解】(1)特点:据材料“这是一次较大的释放官庄农奴的行动”,可知政策涉及范围广泛,仔细阅读第二段材料可知当时改革的对象主要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人,这也说明了改革具有一定的平等观念,而且第二段材料信息还显示当时清政府在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措施,说明政策的灵活性。
(2)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展开分析。从政治上讲,雍正、乾隆年间为清初,清廷面临巩固政权的任务;从经济上讲,主要是因为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明清之际的社会动荡使经济凋敝,清廷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就必须要改变现状,故进行了相应的社会改革;从社会的角度看,清初满汉矛盾较为突出,有必要通过社会改革来缓解民族矛盾。
意义:意义可从背景的内容推到而出,也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从政治上看,对农奴的释放有力地打击了大地主的势力,巩固了统治;从经济角度看,对农奴的释放使自由农民增加,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政府收入;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改革有利于缓和了满汉民族矛盾,利于推动满汉融合。
52.材料:1949 年 4 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布拉格举行。有 2287 名代表参加, 代表 72 个国家、12 个国际组织和 1/4 的世界人口。大会宣言说:“我们,属于一切文化、一切 思想和一切肤色的男女”,由于“人民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因此呼吁“要求原子能使 用只限于为和平目的与人类福利……为争取民族独立与各国间的和平合作、各民族对其将来的自 决权——自由与和平的重要条件——而斗争”。
1950 年 11 月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417 位理事均由各国著名的文 学艺术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宗教界人士等担任。理事会尊奉的原则是:“世界上不同的制 度可以和平共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 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这是对战后世界人民和平观念的概括。 正是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涌现出大量的反对侵略战 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文学艺术作品。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和平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和平运动的意义。
【答案】(1)二战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两极格局威胁世界和平;世界人民渴望和平;民众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意识增强。
(2)制约霸权主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利于新独立民族国家维护独立;推动民众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人民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两极格局下的军备竞赛威胁了世界和平;根据材料“要求原子能使 用只限于为和平目的与人类福利”“自由与和平的重要条件——而斗争”等信息可知,世界人民渴望和平;根据材料“417 位理事均由各国著名的文 学艺术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宗教界人士等担任”“涌现出大量的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文学艺术作品”等信息可知,当时民众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意识增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因此这时期的世界和平运动也是人们对二战反思的结果。
(2)根据材料“为争取民族独立与各国间的和平合作、各民族对其将来的自决权——自由与和平的重要条件——而斗争”“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等信息可知,这时期的世界和平运动有利于制约霸权主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根据材料“世界上不同的制 度可以和平共处”“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有利于获得民族独立的新兴国家维护其独立和发展;根据材料“涌现出大量的反对侵略战 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文学艺术作品”等信息可知,推动民众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5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徐寿,1818年出生于手工业之乡江苏无锡。徐寿“少好攻金之事,手制器械甚多”。亦“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后遂潜心于科技研究。徐寿深受欧洲译著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科技思想的影响,自制机械时“必将究察物理,推考格致,始觉惬心”。1865年,徐寿等人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未假洋人之手,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被赞为“显示中国人具有机器天才的惊人的一例”。1868年起,徐寿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从事翻译工作17年,首创化学元素的音译方法,新造出如硒、碘、钙、锂、钠等汉字,大大降低科学著作的阅读门槛。徐寿晚年在上海开办我国第一所科技学校——格致书院,并与英国人傅兰雅合作创办了中文科技期刊《格致汇编》。1884年卒于格致书院寓所。
——根据白寿彝《中国通史》、《大学智慧》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徐寿进行科研活动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徐寿的主要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1)条件:成长于手工业发达的地区,很早接触器械制作;工商业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近代自然科学的传播;洋务运动的开展(或洋务派的支持)。
(2)成就:研制成功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翻译一系列西方科技著作;创办科技学校,推广科技教育;创办科技期刊。
意义:推动西方近代自然科技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转变;推动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鼓舞民族救亡图存运动;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生于手工业之乡”、“少好攻金之事,手制器械甚多”、“受欧洲译科技思想的影响”、“在曾国藩的支持”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生长经历、近代自然科学、洋务运动等概括指出徐寿进行科研活动的有利条件。
(2)本题根据材料“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翻译工作17年,首创化学元素的音译方法,新造出如硒、碘、钙、锂、钠等汉字”、“开办我国第一所科技学校——格致书院,并与英国人傅兰雅合作创办了中文科技期刊《格致汇编》”即可概括指出徐寿的主要成就。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近代科技、近代工业、救亡图存运动等方面概括其历史意义。
点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类材料题的解题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抓住题干设问的关键词,提取相关材料信息加以概括和归纳。本题设问词有“条件”、“成就”、“意义”,据此即可寻找材料信息,再从经济、科技、思想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