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50 KB
- 2021-08-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三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夏商周时期的记载。据此可知,夏商周时期
史实
出处
“禹崩……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启“灭有扈氏”,天下来朝
《孟子·万章上》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诗经·玄鸟》
“先王(周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
《国语·鲁语上》
A. 王室有效掌控边疆 B. 宗法等级体制森严
C. 君主集权趋势凸显. D. 共主秩序得以维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天下来朝”、“四海来假”、“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可以得出三则材料均涉及到天下共主的秩序,故D正确;分封制下,诸侯掌管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王室对地方的控制力相对较弱,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相关信息,故B不正确;夏商周时期君主专制尚未形成,故C不正确。
2.孔子在人际关系上倡导“仁”,而孟子将“仁”发展成为“仁政”,强调了其治国理政的功用。这一变化
A. 体现了儒学应时革新
B. 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
C. 提升了儒学政治地位
D. 开启了儒与法的争鸣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孔子的“仁”发展到孟子的“仁政”,这体现了儒学由哲学思想发展为治国思想,强调了儒学治国理政的功用。这一变化体现了儒学的与时俱进,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故B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提升了儒学政治地位,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错误;百家争鸣开启了儒与法的争鸣,故D项错误。
3.西汉定都长安,以关中为本位,在王朝的西半部设立郡县,“奉汉法以治”;而在王朝的东半部分封诸侯王,允许各王国在一定程度上从俗而治。这种东西异制的政策
A. 旨在推动东西经贸交流 B. 实现了王朝长治久安
C. 利于缓解东西文化冲突 D. 削弱了汉初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以得出,西汉定都长安后对东西两部分采取了不同的统治策略,这种从俗而治的做法,有利于缓解文化冲突,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东西经济交流的信息,故A不正确;分封制的实施不利于中央集权,故B不正确;材料做法适合了汉初巩固统治的需求,故D不正确。
4.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从商代甲骨文的出现到魏晋时期行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如下图所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秦代小篆是书法艺术的滥觞 B. 魏晋行书结合了草书和楷书的优点
C. 隶书结构紧凑并且易识好写 D. 楷书继承了甲骨文的艺术表现形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故B正确;中国书法艺术的滥觞是甲骨文,故A不正确;隶书的特点讲求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故C不正确;甲骨文是一种刻画符号,楷书和甲骨文的表现形式不同,故D不正确。
5.唐朝建立后,在地方控制体系上,分为正州和羁糜府州两大系统。正州县尽可能地实行统一的乡里制度,将民户纳入王朝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控制体系中;而羁糜州则保留边疆地区固有的部族编制或其他固有的社会组织,通过其固有的社会组织方式维持其统治秩序。据此可知,唐朝的羁糜州
A. 为后来藩镇割据埋下了严重隐患
B. 本质上是因地制宜的社会管理模式
C. 尚未纳入国家政治经济控制体系
D. 实现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羁縻州则保留边疆地区固有的部族编制或其他固有的社会组织,通过其固有的社会组织方式维持其统治秩序”可知,羁縻州是唐代根据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而采取的不同的社会控制方式,即本质上是因地制宜的社会管理模式,故选B项;羁縻州的设置与后来的藩镇割据无关,故排除A项;羁縻州虽然保留边疆地区固有的部族编制或其他固有的社会组织,但仍然受到国家政治控制,故排除C项;D项体现的是正州的管理效果,故排除。
6.古代传说中,与虞舜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在其母的怂恿下,曾多次谋害舜,但后来被舜所感化。在传统观念中,“象”是一个被否定的人。不过,明代王阳明却认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由此可见,王阳明主张
A. “性本恶”
B. 格物致知
C. 知先行后
D. “致良知”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认为天下没有不能教化的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人人都有良知,只要识得此理,则“满街都是圣人”,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王阳明强调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善恶皆在一念之间;B选项错误,格物致知是朱熹的观点,不是王阳明的主张;C选项错误,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明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进出口商船的登记、纳税、收买舶船带来的货物,具体的商务则由“官设牙行与民贸易”。隆庆之后,牙行由纯粹的买卖中介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牙行的出现
A. 体现了明朝政府对中外贸易的管控
B. 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繁荣
C. 反映出传统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松弛
D.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官设牙行与民贸易”“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可以看出明政府设立的牙行主要负责管理对外贸易,这体现了明朝政府对中外贸易的管控,故选A项;政府对中外贸易的严格控制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说不上繁荣,故排除B项;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的是对外贸易,不能体现反映出传统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松弛,故C项错误;政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政府不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对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限制作用,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排除D项。
8.在清代刑部档案的审案记录中,大量出现“能佣工度日,就先不为匪”的供词。这主要表明清代
A. 百姓生活困苦 B. 人身依附松弛 C. 社会矛盾尖锐 D. 商品经济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能佣工度日,就先不为匪”可以得出,清代出现了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有所放松,不再将人民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百姓生活是否困苦的信息,故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雇佣关系的出现,不能得出社会矛盾尖锐,故C不正确;雇佣关系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不能直接得出商品经济繁荣,故D不正确。
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中国人民群众都自发进行了抵抗。恩格斯当时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中国民众自发抵抗侵略的行为
A. 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 B. 推动了洋务运动兴起
C. 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 D. 获得了地方政府支持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民众进行了自发的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说明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民众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彰显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故A正确;洋务运动的背景是内忧外患,与材料无关,故B不正确;民众的抗击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侵略者,但“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的说法不正确,故C不正确;民众的抗争往往受到地方政府的压制,故D不正确。
10.1861年,清朝海关的总税收共为5036370库两,到1910年,增加到34518589库两,在50年中增长了5.8倍。这种增长
A. 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 B. 源于近代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
C. 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竞争力增强 D. 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海关税收的增加,说明我国的对外贸易逐渐增加,结合近代中国相关知识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进出口商品逐渐增多,海关税收也随之增加,故D正确;海关税收的增加是列强商品输出增加的结果,不是原因,故A不正确;《南京条约》签订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故B不正确;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关税增加,不是大量工业品出口的结果,故C不正确。
11.1898年9月,日本《朝日新闻》指出“满人投靠俄国,汉人依赖英国”,故戊戌政变名义上是改革派与守旧派的矛盾,实际上则完全是“亲俄派与亲英派的权力争夺”。这反映出维新变法
A. 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B. 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
C. 尚未提出明确的政治目标 D. 得到日本政府的支持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故戊戌政变名义上是改革派与守旧派的矛盾,实际上则完全是‘亲俄派与亲英派的权力争夺’”可以得出,戊戌政变背后还体现了英俄之间的斗争和较量,说明维新变法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故B正确;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故A不正确;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目标较为明确,故C不正确;维新变法没有涉及日本的支持,故D不正确。
12.据统计:“仅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就明令查扣有关马列主义和新思潮的书刊83种,像《资本论》《国家与革命》以及《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劳动界》等书刊,都先后被查禁。”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各种敌对社会思潮暗流涌动 B. 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C. 社会主义学说得到较广泛传播 D. 社会上兴起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材料中各种刊物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宣传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引起了北洋军阀的恐慌,因此下令查禁各种相关刊物,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别的思潮,故A不正确;新文化运动在1920年前已经结束,故B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北洋军阀政府的态度,没有涉及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故D不正确。
13.茅盾文学作品《子夜》中描述了1930年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振兴民族工业,力图构筑自己的“双桥王国”,但是美帝国主义的捐客、金融资本家赵伯韬却对他百般阻挠。最终他一败涂地,彻底破产。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A. 官僚资本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B. 帝国主义侵略是民族工业破产的主要原因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
D. 美国商品的大量输入致使国货遭到排挤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美帝国主义的捐客、金融资本家赵伯韬却对他百般阻挠。最终他一败涂地,彻底破产”可知,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官僚资本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故选C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故排除A、B两项;材料体现不出美国商品的大量输入,故排除D项。
14.1938年,四川城乡出现大量政府宣传抗战的标语,如“还我河山”“抗战到底”“好儿郎就是要抗敌沙场”等。这些标语
A. 揭露了日本侵华的罪恶行径 B. 表达了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
C. 推动了全民抗战局面的形成 D. 体现了民众强烈的爱国热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所述为政府宣传抗战的标语,从内容看可以得出其表达了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日军侵华罪行的相关信息,故A不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故C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政府标语,不能的出民众的热情,故D不正确。
15.下面为中国著名版画家江牧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
A. 反映出美苏争霸的激烈
B. 表明“左”倾错误干扰艺术创作
C. 受到当时国际环境影响
D. 反映出“一边倒”政策成效显著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漫画信息“20世纪50年代”“《帝国主义在劳动者手创的世界里发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幅漫画反映出20世纪五十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对帝国主义的冲击。因此该漫画受到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美苏争霸的激烈,故A项错误;漫画体现不出“左”倾错误的干扰,故B项错误;漫画和“一边倒”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
16.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
A. 开展农村土地改革运动
B.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 对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
D. 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经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为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故选C项;开展农村土地改革是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与材料主题不符,故排除A项;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也与材料主题不符,故排除B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是“八字”方针的主要内容,故排除D项。
17.棱伦改革开始赋予公民大会以立法权,陪审法庭以司法权,五百人会议以行政权,使之互相制约。国家机构权力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不是平行关系,行政、司法只是在立法机关监督下的分权。据此可知古希脂
A. 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 民主得到民众普遍支持
C. 国家机构的权限划分不明
D. 公民的权利得到了保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家机构权力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不是平行关系,行政、司法只是在立法机关监督下的分权”可知,古希腊虽实行权力的制衡,但比较笼统,也不是平行关系,说明国家机构权限划分不明,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国家机构权力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不是平行关系”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国家机构权限的划分不明问题,无法体现实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希腊国家权力虽然有分工但权限划分模糊的问题,没有体现民主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国家权力划分问题,没有体现公民权利是否得到保障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18.意大利法学者朱塞佩·格罗索在《罗马法史》中列举了帕比尼安、乌尔比安、盖尤斯、保罗、莫德斯丁等著名法学家。这些法学家虽都有其鲜明的人格,却又都“不是为了首创而首创。相反,他们通过对先前法学家的援引来强调传统”。材料可用来说明罗马法
A. 强调社会道德教化 B. 注重对传统的继承
C. 奠定欧洲法律基础 D. 重视对内容的创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不是为了首创而首创。相反,他们通过对先前法学家的援引来强调传统”可以得出,古罗马法学家比较重视对罗马法传统的继承,故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注重对传统的继承,没有涉及道德教化,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的影响,故C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注重对传统的继承而没有突出创新,故D不正确。
19.16世纪美洲所产白银17000吨全部输入欧洲,17世纪为31000吨,18世纪为52000吨,16~18第三个世纪从美洲输入欧洲白银总量共计100000吨。这一现象
A. 表明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B. 促使欧洲商路中心发生转移
C. 减少了欧洲与美洲的贸易往来 D.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所述为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银大量流入导致银价下跌,物价上涨,即所谓的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故D正确;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故A不正确;材料所述为价格革命,商路中心的转移是商业革命的体现,故B不正确;随着侵略扩张的加剧,欧洲和殖民地半殖民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加,故C不正确。
20.托马斯·莫尔(1478—1535)创作的《乌托邦》,描写的是一个理想之所,那里的人们很有教养,那里的社会没有等级观念,可他就是没提及教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据此可知,这一作品
A. 奠定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基础 B. 反映了教会神学影响的消除
C.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 D. 弘扬了理性主义的时代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1478—1535”可知,莫尔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结合材料可以得出,其强调摆脱教会的控制,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文主义的追求,故C正确;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要求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没有涉及民主革命的相关内容,故A不正确;文艺复兴反对的是教会的贪婪腐败,不是反对宗教信仰,故B不正确;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不正确。
21.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迫使国王在《大宪章》上签字,并且逐步形成早期的议会制度。17世纪“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颁布,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据此可知,英国
A. 具有限制王权的传统
B. 君主“统而不治”局面形成
C. “议会至上”由来已久
D. 资本主义代议制度逐步完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3世纪“迫使国王在《大宪章》上签字,并且在逐步形成早期的议会制度” 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可知,英国具有限制王权的传统,故选A项;英国君主“统而不治”形成的标志是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故排除B项;英国“议会至上”原则确立是在《权利法案》颁布后,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没有体现其发展完善,故排除D项。
22.1992年,美国政府出台《能源政策法》,允许民营能源企业可与公共能源企业一样进入电力领域,且可自由定价。但在定价方面需采用合同制,即在合同的第一年定价每度电13美分,第三年定价每度电15美分第十年定价每度电19美分。据此可知,此时期的美国
A. 奉行凯恩斯主义 B. 政府适度干预经济
C. 国家资本较微弱 D. 重视改善民众生活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美国政府颁布法律,调控电的价格,由此可以得出,对经济的适度干预,故B正确;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标志着凯恩斯主义失灵,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的比较,故C不正确;材料涉及电的价格逐年上升,不能得出关注民众生活的信息,故D不正确。
23.下面是创作于1912年的世界名画——《鸽子与青豆》,其创作风格体现了
A. 现代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浪漫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片信息可以得出,其给人的是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符合立体画派的特点,由此可知其应属于现代主义绘画,故A正确;现实主义绘画形象较为逼真,突出对现实的反映,与图片信息不符,故B不正确;印象画派注重光与色的效果,与图片信息不符,故C不正确;浪漫主义绘画重形式,重情感,与图片信息无关,故D不正确。
24.1951年5月,杜鲁门提出了一个“共同安全计划”,希望苏联势力范围以外的国家组织起来,订立一些相互间的军事互助条约,尤其同美国订立互助条约或共同安全条约。这一计划的提出从本质上反映了
A. 美国霸主地位的衰落 B. 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C.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D. 美国的军事扩张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订立一些相互间的军事互助条约,尤其同美国订立互助条约或共同安全条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二战后美国打着军事互助的旗号,将各国纳入军事保障体系,其实质是要加强对这些国家的军事控制,体现了美国军事扩张主义政策,故D正确;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是在六七十年代,故A不正确;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是在苏联解体后,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故C不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学者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他们以学术研究为国家与社会服务,不做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理论研究。儒家总结上古圣人施政安民的理念,揭示“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成为学者从盛衰兴亡中探讨治国之道,实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他们根据时代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要,针对治国兴郑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以是否有益于世作为价值利断的标准,反映亲尚实际、注重实效的实用理性。
—摘编自庞天佑《论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学者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天主教会对人思想的禁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资产阶级强烈渴望摆脱蒙昧性质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以理性的光辉指导自己的认识和行动。欧洲的两次思想运动,无论是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还是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都强调人的理性解放。在他们的哲学中,人的问题被一以贯之受到关注,他们站在人的角度来审视整个世界,用人的眼光代替神眼光,逐渐意识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使人从“敬上帝”的迷梦中觉醒。
一摘编自孙兴《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三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差异,并分析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
【答案】(1)特点:注重对治国安邦研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尚实际和实用(或以经世致用为主题)。
成因: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的促进;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环境的推动。
(2)差异:近代西方人文精神以反对封建神学或专制统治为目的,而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多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出发点;近代西方人文精神注重人的解放。而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缺乏对人身自由与平等的研究。
影响: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宣扬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欧洲人的思想解放。
【解析】
【详解】(1)总结概括材料一的内容可知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注重对治国安邦的研究,社会责任感强烈,崇尚实用。成因主要结合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和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环境的推动进行总结即可。
(2)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可从目的、侧重点的差异上比较中西方人文精神的不同。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推动资产阶级民主发展和自然科学发展、促进欧洲思想解放的角度进行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我国自踏上现代化道路起,乡村即出现凋敝衰败之势,由此引发了乡村往何处去、中国经济走何种道路的争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乡村的争论,大致形成四种主要意见:一派主张复兴农村,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如章士钊提出“业治与农”,主张“以农立国,文化治制,一切使基于农”。一派主张发展工业,认为振兴都市工业才能救济农村,如孙倬章认为“国计民生之病源,咸在于农业太盛,工业不振之故”,恽代英认为“中国亦必化为工业国然后乃可以自存”。第三种意见是先农后工,主张首先使农业工业化,在农村培植小规模农村工业作为向工业社会的过渡。第四种是调和论点,主张农工并重,提出发展民族工业和实行民主主义的计划经济。这场论战前后持续二十余年,直至人民政权的建立才一时终结。
——摘编自吴理财《近一百年来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兼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结合近现代中国史实予以评析,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观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乡村的争论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应予以理性分析。
评析:面对近代以来乡村不断衰败凋敝的现实,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中华民族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在这场论战中,绝大多数人将中国的乡村问题简化为农业问题,要么主张农业化,要么主张工业化,要么主张工农并举。1949年以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了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乃至中期阶段,以农业支持工业发展,导致工农、城乡之间发展的严重失衡,乡村逐渐沦为工业和城市的附庸。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对近百年现代化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后,所提出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国家发展之策,它对前一个时期将现代化简化为工业化,并片面强调城市化战略的适度纠偏和政策调适。
结论:振兴乡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城乡互融、农工互促,理应成为未来中国现代化的主基调。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对各种不同的意见进行全面分析,各种意见都有自身的优缺点,由此可以得出基本观点,对材料中乡村建设的观点应该理性对待,结合材料中的观点和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加以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如工业化起步阶段,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以保证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振兴农村经济,强调工农业的协调发展。结论回应观点,就经济建设中如何处理城乡关系进一步点题。
请考生从第27~29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的环境以及党内所存在的不正之风使党的作风建设面临新的考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撰写了大量关于党风建设的文章,形成了我党所特有的党风建设理论,开展了纠正党内不正之风的整风运动、防腐反腐的廉政建设,提出了加强党风建设的原则,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拥政爱民与拥军优属运动,以及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加强,特别是整风运动的开展,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的形成,使党在政治上各方面更为成熟,组织上大大发展,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杨松菊《抗日战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及其对党的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抗战时期中共党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中共党风建设的意义。
【答案】(1)具体措施:撰写党风建设的文章;开展整风运动、廉政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拥政爱民与拥军优属运动;实行精兵简政政策。
(2)意义: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得到发展,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望;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
【详解】(1)据材料“中国共产党人撰写了大量关于党风建设的文章”、“开展了纠正党内不正之风的整风运动、防腐反腐的廉政建设”、“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拥政爱民与拥军优属运动,以及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据材料“使党在政治上各方面更为成熟,组织上大大发展,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党的威信和对抗战的影响和理论建设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曾极力主张削弱德国,甚至肢解德国,永远消除德国的工业和军事能力。但是,这一方案遭到美国和英国的反对。1922年7月,德国政府以通货膨胀、财政危机为由,请求延期支付赔款。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这就是鲁尔危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互相伤害”中,法德两国逐渐都有些力不从心。新上任的德国总理施特莱斯曼发表了《告德国人民书》,告知法方德国愿意接受《凡尔赛条约》中的赔款义务。获得胜利的普恩加莱之后也正式宣告法军撤回本土,鲁尔危机至此终于告一段落。法国在占领鲁尔期间,法郎因为受到危机的影响也出现急剧的贬值,为了稳定经济,法国不得不向英美两国大量借贷,关于德国赔偿问题的谈判中不得不将主导权拱手让给了有意扶持德国经济恢复的英美两国。
——摘编自朱立群《鲁尔占领——二十年代法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出兵鲁尔工业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鲁尔危机产生的影响。
【答案】(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法国造成巨大损失,法国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法国极力削弱德国、确保自身安全;法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与英美矛盾重重;德国以财政危机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赔款。
(2)影响:法国在欧洲的政治地位大大削弱,国内经济形势恶化,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最终导致德国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转到英美手中;造成了德国的严峻经济形势和政治危机,同时也激发了德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德国以此为契机走向了梦想已久的大国复兴之路;美国获得了参与欧洲事务的权力。
【解析】
【详解】(1)据材料“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曾极力主张削弱德国,甚至肢解德国,永远消除德国的工业和军事能力。但是,这一方案遭到美国和英国的反对。1922年7月,德国政府以通货膨胀、财政危机为由,请求延期支付赔款。”并结合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
(2)据材料“法郎因为受到危机的影响也出现急剧的贬值,为了稳定经济,法国不得不向英美两国大量借贷,关于德国赔偿问题的谈判中不得不将主导权拱手让给了有意扶持德国经济恢复的英美两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法国的影响,对德国的影响和对赔款问题的主导权的转变等方面回答。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于谦(1398~1457),明朝名臣。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永乐年间进士。为官清廉正直,从不巴结权贵,不避嫌怨。他任监察御史巡按江西时,曾为数百蒙受冤狱的人平反。升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他深入里巷访问父老,赈济灾荒,筑堤植树,将镇将私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以补助边境经费。于谦前后在任十九年,威信很高。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极力劝谏,不听。邝野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于谦坚决反对迁都南京,而是拥立景帝,调集各路军马严守京师,升兵部尚书。保卫京师时,他亲自督战,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刺军的进攻。加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使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
——据《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谦能够成为明朝名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于谦在也先进犯中的表现。
【答案】(1)原因:进士出身,素质较高;为官清廉正直;政治胆识与才干;有朴素的民本思想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2)表现:坚决反对迁都南京,捍卫了朝廷的尊严;拥立景帝,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亲自督战,鼓舞了士气;迫使也先议和,使英宗回归。
【解析】
【详解】(1)据材料“永乐年间进士。为官清廉正直”、“他任监察御史巡按江西时,曾为数百蒙受冤狱的人平反”、“他深入里巷访问父老,赈济灾荒,筑堤植树,将镇将私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以补助边境经费。”加以归纳概括。
(2)据材料“于谦坚决反对迁都南京,而是拥立景帝”、“保卫京师时,他亲自督战,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刺军的进攻”、“终迫使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即可得出于谦在抗击也先入侵中的优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