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0 KB
  • 2021-08-25 发布

【历史】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分两大部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计60分;‎ 第Ⅱ卷为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计40分。本试卷设定答题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1.根据卜辞解读,在商王的祭祀中,旁系祖先的待遇远逊于直系祖先,这说明商朝 A. 祖先崇拜有取代鬼神崇拜的趋势 B. 中央集权制在逐渐的萌芽 C. 兄终弟及的继统方式或受到挑战 D. 宗法礼乐制度有重大发展 ‎2.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区与区域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这表明:‎ A. 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 B.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 C.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 D.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 ‎3.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 A.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  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4.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下列属于“波峰”时期政治特征的是 ‎ 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   B.门阀与皇权共治 ‎ C.形成集体宰相制度   D.初创大一统帝国 ‎5.史载,周代天子及诸侯死后,由卿大夫议定谥号。秦完成统一不久,秦王赢政就下令取消谥法,改以数字为称,自己为始皇帝,以后继任者为二世、三世,照此类推。汉初又恢复谥法,由礼官议上,贵族大臣死后定谥,由朝廷赐予。“谥法”的重新恢复 A.有利于君主专制的统治        B.体现了儒家思想官方化 C.不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D.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 ‎《汉书·武帝纪》‎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 ‎《后汉书·左雄列传》‎ 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 帝从之。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 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 ‎7.读取下面的图示,其中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 A.皇帝开始兼任最高行政长官       B.行政权的独立性渐趋减弱 C.皇权和相权的斗争趋于激烈       D.决策权和行政权逐渐分离 ‎8.秦和西汉时期,中央实行丞相制;东汉初年,“三公九卿制”的中央职官体系确立;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建立,形成了三公、三省两套各具实权的职官系列。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中央集权高度强化 B.宰相制度名存实亡 ‎ C.决策行政职能分离 D.中央职官体制完善 ‎9.西汉后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外戚王莽以“授命之符”摄行皇帝之事,得到官员和博士们的认同,甚至颂扬。这反映了 A. 外戚集团是皇权的附属物 B. 董仲舒的新儒学深入人心 C. 专制皇权遭遇挫折和挑战 D. 推恩令导致刘姓孤立无援 ‎10.秦代政制实践了韩非主张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一政制实践 A. 吸取了诸侯争霸的历史教训 B. 增强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性 C. 消除了分封制构建的文化心理 D.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11.下表是某学者总结的由唐到宋科举考试的变化。由此可知 A. 贵族政治淡出历史舞台 B. 皇权专制得到一定加强 C. 官僚政治体系渐趋完善 D. 权力制衡体制开始形成 ‎12.宋朝的军队分为三级,最高为禁军、次为厢兵、再次为乡兵。上一级队伍经常下一级的优秀人员而将不合格人员淘汰给下一级。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削弱地方整体实力斗小 B. 整顿全国军队编制 ‎ C. 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D.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13.虽然自汉朝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 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B. 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 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14.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最为稳定,历朝历代县级政区的数量总体变化不大,如图所示:‎ 这是因为县级政权的职能是 A. “监察百官”以缓和社会矛盾 B. “提举市舶”以发展对外贸易 C. “劝农课税”并维持地方治安 D. “总领禁旅”并加强边疆防御 ‎15.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 A. 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B. 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 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 D. 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 ‎16.据载,唐初以分化事权方式推行三省六部制设置中央官职;明中叶以后,皇帝派遣巡抚总揽地方行政、民政、财政、司法、军事等职权取代地方三司管理,这两种制度推行的共同政治作用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稳固 ‎17.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项)中提到:“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之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知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籍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现象,由此推断( )‎ A.九品中正制被彻底抛弃        B.统治者实行了新的选官制度 C.氏族门第不再是选官标准       D.统治者被迫重用庶族地主 ‎18.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 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19.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经历了夏商两代邦联式统一、周代分封制统一(联邦式统一)和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周代的分封制统一至少是与秦帝国的中央集权制统一具有同等意义的。这主要是因为分封制:‎ A.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地位 C.政治上建立了君臣关系        D.确立了周天子的宗主地位 ‎20.《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材料旨在说明:‎ A.分封制的必要性 B.宗法制的合理性 C.立嫡制的合法性 D.世袭制的重要性 ‎2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2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 C.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       D.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 ‎23.据《左传》记载,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国国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因为此举:‎ A.挑战了宗法制度 B.损害了大夫利益 ‎ C.冲击了天子权威 D.不符合周礼规定 ‎24.《左传·哀公二年》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授冠戴爵,进入仕途),人臣隶圉免(服杂役的各类奴隶因战功可成自由民)。”春秋时期这些现象的流行:‎ A.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 B.是新的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表现 C.是军功爵制实行的开端 D.说明郡辖县的行政建制日趋普遍 ‎25.春秋战国时期,“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在腹里繁华之地称为县,在边鄙之地则称为郡。”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设置郡县是领土扩张的需要 B.血缘关系是士大夫受郡受县的依据 C.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D.县的地位高于郡,郡县两级制形成 ‎26.《后汉书·宦者列传》中记载:“东汉自和帝利用宦者诛除外戚窦宪,对郑众封侯信任”。此后“孙程定立顺之功,曹腾参建桓之策,续以五侯合谋”,皆由宦者决定政局。这表明 A. 皇帝在与外戚的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 B. 皇帝惟有借助宦官势力才能把控政局 C. 宦官干预朝政的制度化、合法化 D. 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制度产物 ‎27.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本是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人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翰林院职能的演变 A. 是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B. 适应了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 C. 促使了明初丞相制度的废除 D. 是皇权极端加强的重要原因 ‎28.商周公卿在传世文献和标准器铭文中有200多位.其中姓氏可考65位。其中商代公卿中异姓和同姓的百分比分别是78.95%、21.05%、而西周异、同姓公卿分别是34.78%、65.22%。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这说明了 A. “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B. 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 C. 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D. 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 ‎29.汉初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重在军功,辅之以“任子”“赀选”等。“任子”是沿袭周朝以来的“世卿世禄制”,“赀选”是指入选者要拥有一定资财为入选资格,“军功”则要在战场上立军功。汉初的选官制度 A.阻断了阶层流动 B.容易导致人才匮乏 ‎ C.因循秦朝的旧制 D.标志官僚政治形成 ‎30.战国中期,有的诸侯国国君给予各级官吏不同数量的粮食或钱币,作为俸禄,官位的高低是确定俸禄多少的依据,故这一时期既出现了万石厚禄的高官,也出现了斗食的小吏。这说明该时期 A.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 国君利用利益关系控制官吏 C. 中央对国家财政严加管控 D. 各级官员按照俸禄划分等级 ‎31.隋朝初年,沿用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后隋文帝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大业年间,隋炀帝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仍然是郡、县两级制。这种变化说明 A. 地方行政制度处于探索之中 B. 专制皇权治国具有随意性 C.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断变化 D. 郡县制正在向行省制转变 ‎32.唐代科举考试除考查诗、赋外,最关键的内容为时务策。从《全唐书》中可以发现,时 务策多涉及具体而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社会、教育等内容,并要求考生 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这表明当时(  )‎ A.考试的公正性彻底得到保证 B.全面而务实的人才更符合需求 ‎ C.唐代社会矛盾尖锐问题突出 D.打破门第世袭扩大了统治基础 ‎33.明孝宗时期,监察御史陈孜上奏指出:“国家政务我太祖、太宗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 内阁大学士共理,内外相维,可否相济……今后政务,不分大小,俱下司礼监及内阁共同商 榷,取自圣裁”。这反映了 A.内阁与司礼监相互牵制 B.真正拥有“相职”的是内阁辅臣 ‎ C.政府行政效率得以提高 D.皇权受到阁权与宦权的共同限制 ‎34.康熙帝在养心殿内悬挂自书的铭言:“天下之治乱休咎,皆系于人主之一身一心。政令之设,……不可用一己偏执之见。采群言以广益,合众志以成城,始为无偏无党之道。”康熙帝此举意在 A. 强调君权至上 B. 谨防决策失误 C. 肯定谏议制度 D. 巩固文官政治 ‎35.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36、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 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37.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这样(  )‎ A.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   B.内阁辅臣拥有对国是的部分决策权 C.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    D.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 ‎38、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跻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1953人中,布衣入仕者增加至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 A. 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 B. 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 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 D. 改变传统的政治结构 ‎39、《仪礼·觐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日叔舅。”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 区分伯舅关系以便扩大周的疆域 B. 被分封的既有同姓也有异姓贵族 C. 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联系紧密 D. 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之间可联姻 ‎40. 《三国志·卢毓传》记载:卢毓于曹魏之时两为吏部尚书,前后历五、六年,“及选举,先举性行,而后言才”。这表明当时选官制度 A. 较好地反映了民意 B. 仍以德才为主要标准 C. 受世家大族影响较大 D. 被科举制取代具有必然性 ‎41.‎ 汉初,王国内群臣吏民对诸侯王自称“臣”,且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可以自称“臣”。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格禁止诸侯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否则要被处以极刑。这种变化反映了汉朝 A. 国家官僚体系的健全 B. 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强 ‎ C. 法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 皇权至上价值观兴起 ‎42.下表是关于唐朝监察制度的叙述。据此可知 记述 出处 ‎“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侮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族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 ‎《新唐书·百官志》“巡察六条”‎ 光宅元年(684年),改御史台为左肃政台,增置右肃政台,“分左右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 ‎《新唐书·百官志》“风俗廉察四十八法”‎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置十道巡察使,“选左右台及内外五品以上官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委以察吏抚人,荐贤直狱,二年一代,考其功罪而进退之。”‎ ‎《新唐书·循吏传序》“十道巡察制”‎ A. 巡察职权弱化,侧重于究察风俗 B. 监察范围广泛,巡察者特权泛滥 C. 纠察结合理案,致使其官阶显赫 D. 职权相对独立,有利于整肃吏治 ‎43.贞观年间有个铁的规定:“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此材料可以表明唐朝 A. 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 B. 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 C.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 史官地位有很大的提高 ‎44.西周制度下,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周天子常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 A. 宗法制丰富内容而淡化等级 B. 对诸侯区别对待引起了动乱 C. 嫡长子继承是宗法制的核心 D. 亲戚成为分封制的重要依托 ‎45.公元前七世纪末,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以“夫谁非王之姻亲”自夸。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封制渐趋衰落 B. 宗族姻亲维护王畿的稳定 C. 宗族凝聚力增强 D. 宗法制下庶子后裔平民化 ‎46.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为国家为国王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了周天子的一统政治。说明,西周分封制 A. 统一了各国的治理模式 B. 体现了国家整体观念 C. 保证了政治秩序的稳定 D. 强化了地方自主意识 ‎47.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至宋代,政府取消谱官,家谱皆由私家编修。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世袭政治的瓦解 B. 理学思想的传播 ‎ C. 选官制度的变革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48.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商人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越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越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二,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A. 科举制更能选拔出优秀的官吏 B. 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C. 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D. 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49.从汉至元国家中枢机构的职权不断变化,下列说法符合元代中书省的是 A. 军国政令,草拟制诏 B. 统领六部,密折奏事 C. 总领百官,掌管政务 D. 出纳帝命,封驳诏类 ‎50.明初,每岁各地官粮在运送京城途中会发生一定“损耗”(因人为、霉变等因素导致的损失),故地方官员往往持盖有印章的空白账本抵京后再据实数填写账目,朱元璋认为“先印而后书”实乃欺君罔上,罪及数万人,史称“空印案”。这一件事凸显出 A. 地方吏治腐败严重 B. 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 C. 财经制度严重僵化 D. 君权至上不容挑战 ‎51.明太祖晚年制《皇明祖训》,又规定新天子即位后,“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如亲王不幸“奸臣”所害,王府官员和护卫军有权“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奸臣”。这些规定 A. 给以后诸王举兵对抗中央提供根据 B. 意在使人知所警惧而不敢轻易犯法 C.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D. 有利于官员和护卫军保护亲王大臣 ‎52.‎ 康熙十六年设立的南书房逐步形成为权力中心,“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康熙十三年颁布谕旨:“著将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官员,每日轮四员,入直(值)南书房。”从而将初期只有两名入值大臣的南书房改为一次选四名入值。这一做法有利于 A. 防止南书房入值大臣擅权 B. 协调满汉贵族之间的关系 C. 利用不同机构分权制衡 D. 扩大南书房参与决策的权力 ‎53、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 A.西周 B.秦 C.唐 D.清 ‎54.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以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皇帝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55.“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 ‎56.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57.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 ‎58.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59‎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后来发展为军机处),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的政策 D.两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60.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61.中国历代王朝的监察系统都是支撑皇权的重要支柱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刺史”即是刺举不法之人。(汉)武帝时称部刺史,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州),每部(州)包括若干个郡。每年秋八月,刺史分部周行督察,年终返京奏报,其没有常设的办事机构,走到哪里便临时设“治所”或“所止理事处”,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其具体职责从一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即“六条问事”。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行为一经查出有违法之处,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光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刺史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地位并不高,属下大夫,待遇也不丰厚,每年秩六百石,但刺史所监察的对象却远远高出自身的地位,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官吏(地位相当于郡守,即地方最高职位)。 ——摘编自窦重山《浅论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材料二 在效忠和效率这对困扰所有国家官僚机构的矛盾中,中国传统国家一向着意点就是前者;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度,生活节奏相当缓慢,不在军情紧急情况下,行政效率一般不是大问题,而效忠与否往往关系着王朝的生死存亡,任何官员个体或者群体对皇权不忠,都是皇帝无法容忍的。一个庞大的全能式的行政体系,本身存在无限扩张权力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另外一种机制制衡,后果将难以设想。这将会导致皇权无法有效地控制局面,中国古代监察系统即是这种制衡机制的表现之一。传统中国的制衡机制,跟其他古代国家相比,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当然,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时部刺史的特点及其工作机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部刺史的主要目的及其意义。(18分)‎ ‎ ‎ ‎(2)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古代监察系统的功能。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监察系统中“效忠”和“效率”的关系。(7分)‎ ‎ ‎ ‎6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 云山,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其和国平安北道云山郡政府所在地,是朝鲜北部边界的运输枢纽,也是进入朝鲜北部山地的通道口。1950年10月,美军第八集团军第一军以及韩军六师、七师的四个团侵入云山地区。面对不利战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根据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总司令部“争取战机打好出国第一战”的指示,向云山地域集结。‎1950年11月1日至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歼灭美国骑兵第一师(美王牌师)第八联队,击溃该师第五联队及韩军第一师两个团,歼灭敌军具2000余名(其中美军1800余名),缴获包括飞机、坦克、汽车、大炮等在内的大量军事物资的战果,取得云山战役的胜利。作为我军同美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云山战役打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震惊了整个世界。云山一役后,美军主力撒退至大宁江以西清川江以南,志题军在朝鲜站稳了脚跟,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战后,朝鲜人民将云山改名为“战胜里”,以铭记云山战役的历史性胜利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功勋。 ——摘编自张竭诫《“战胜里”的回忆》等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云山战役的背景。(8分)‎ ‎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云山战役的意义。(答全要点得7分,否则每点2分)‎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D D A D B C C D B C D C D C D A B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D D A C D B D B B A B A B D A D D C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B D A D D B C C C D A A A B B A A D D D 二、 材料解析题(40分)‎ ‎61题(25分)‎ ‎(1)(18分)‎ 特点:官卑而权重(或“秩卑”而“任重”);中央派遣并直辖;职责有明文规定;无常设办事机构。‎ 机制:每年分部巡视督察,年终返京奏报;专察大吏,可以举劾奏报或贬退大吏 目的:监察、清正并抑制地方权势的扩大,维护中央权威。‎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整顿了吏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2)(7分)‎ 功能:保障官僚体系对王朝的效忠;保证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 关系:古代中国是个“人治”的社会,监察系统的效率受到皇帝个人素质及皇帝制度的影响,专制皇权下的皇帝更看重的是效忠。‎ ‎62题(15分)‎ ‎(1)(8分)‎ 朝鲜战争爆发,志愿军入朝作战;云山战略地位重要;联合国军已进入云山地区;扭转战事,打好出国第一战的需要。‎ ‎(2)(7分)‎ 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朝鲜战场的立足点(或掌握战争的主动权);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中朝军民抗击侵略的信心;加深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