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9.50 KB
  • 2021-08-26 发布

2017-2018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 浙江省宁波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衅周,周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衅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管叔、放蔡叔髃。以徽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 A. 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 B. 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 C. 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 D. 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多次提到“衅周”,说明西周初年分封制统治并不稳定,分封制受到冲击,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只解释了材料后半部分的含义,没有对整个材料进行阐述;B选项错误,西周初期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统治;D选项错误,材料中涉及到的是分封制而不是宗法制。‎ ‎2.明朝万历皇帝尽管多年不上朝,国家政务依旧能够照常运转,这得益于 A. 宰相制度的废除 B. 内阁成为法定机构 C. 君主权力的集中 D. 六部运行机制的高度程式化 ‎【答案】D ‎【解析】宰相制度废除,只是强化了君权,与朝政正常运行,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机构,故B项错误。君主权力的集中,并不能保障国家政务照常运转,故C项错误。明朝废除宰相之后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由六部执行,六部有比较完善的运行模式,所以皇帝不上朝照样可以处理国家的政治事务,故D 项正确。‎ ‎3.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下列哪个事件的出现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长期以来,人们耕作均以人力为动力。春秋时,人们开始以牛力为动力进行耕作。结合所学可知,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故答案为B项。铁农具的出现没有涉及到农用动力的变化,排除A项;筒车的出现没有带来农用动力的变化,排除C项;曲辕犁仍然是用牛力,排除D项。‎ ‎4.清代陶旭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儔,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 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 有利于巩固统治 D.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儔,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富绅商贾将资金多用于购买土地,从而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A正确。资金多用于购买土地,使工商业缺少资金,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故B错误。购买土地和巩固统治没有直接联系,故C排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是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5.将“贪官酷吏,肆虐为奸;民为困穷,恣肆交作”等现实问题归因为“良知之学不明”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孔子 B. 朱熹 C. 王阳明 D. 顾炎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良知”可知,这是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所以答案选C。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顾炎武主张众治,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 ‎6.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法字体的书法家是 平假名 あ い う え お か き く け こ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怀素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草书笔划简洁、勾连不断,符合表格中字体的特点,日文中的平假名主要仿自中国草书。怀素是草书的代表人物,D正确。王羲之擅长行书,颜真卿擅长楷书,柳公权也擅长楷书,排除ABC。‎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书法。本题较为简单,学生需掌握各种书法字体的特点及代表人物,结合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7.“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自鸦片战争以来,清王朝先后领导人民进行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多次民族战争。在西太后领导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此“转折点: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为《辛丑条约》;故选D。‎ ‎8.由下表可知,1895—1913年,中国商办企业 时间 商办企业 外资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占比 设厂數 资本(千元)‎ 資本占比 ‎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1895—1913‎ ‎463‎ ‎90810‎ ‎41%‎ ‎136‎ ‎103153‎ ‎46%‎ A. 与外资企业实现了同步增长 B. 在外资压迫下举步维艰 C. 发展依赖于优越的国际环境 D. 规模远远小于外资企业 ‎【答案】D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外资资本总量比民族资本大很多,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也有所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所示时期,国际环境并不稳定,故C项错误。从表格看出,民族资本无论在设厂数量和资本总额上都不如外资企业,故D项正确。‎ ‎9.下图黑色线框部分①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形势图,据此判断该图反映的主题是 A.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发展 B. 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 C.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燎原之势 D.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控制区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①处于武汉地区,题干图示的内容可知,反映的是武昌起义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的形势,因此主题是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应排除。‎ ‎10.1921年陈独秀在《青年的误会》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生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A. 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 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C. 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 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祟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陈独秀意在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因此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11.毛泽东一生著作无数,其中有很多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在海外流传。在西方最早介绍翻译毛泽东著作的是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她于1928年写成《中国大众》一书,对毛泽东著作部分内容做了简介。这本书内容不会包括 A. 介绍了湖南农民运动情况 B. 有关朱毛井冈山会师的情况 C. 遵义会议的情况 D. 有关湘赣边区的状况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1928年”,美国记者1928年写成的《中国大众》 ,可知,书中涉及的内容肯定发生在1928年以前。结合选项分析:A、B、D三项均发生于1927~1928年;C.遵义会议的情况,发生于1935年1月,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的革命实践活动 ‎12.《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规划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此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最早实现的是 A. 西藏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 C. 宁夏回族自治区 D. 广西壮族自治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故选B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点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自治制度,调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13.下表“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第一次出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C.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D.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时间“199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召开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B项符合题意。A项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C项说法本身错误;D项时间是2001年。‎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4.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这说明 A. 一国两制当成国家统一方针 B. 毛泽东考虑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 和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既定政策 D. 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答案】B ‎【解析】一国两制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台湾归还祖国……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说明毛泽东考虑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故B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和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既定政策,故C错误;一国两制不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必要条件,故D错误。故选B。‎ ‎15.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与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外交成就,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④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1972年2月;中日邦交正常化是1972年9月;‎ 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1991年。因此先后顺序是①②④③,排除BCD,所以选A。‎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需要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时间。解题的关键是对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时间的识记。‎ ‎16.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和国家起源》中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材料中“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的史实是 A. 颁布“解散令”‎ B. 按财产定等级 C. 建立四百人会议 D. 实行陶片放逐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负令”损害了债权人的财产,是对所有制的严重侵犯,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按财产定等级能鼓励人们创造财富而未侵犯所有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四百人会议是权力机构,未侵犯所有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实行陶片放逐法是对民主制度的维护,也未侵犯所有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7.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例如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他们认为法律的一切规定都必须以此为最高准则。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罗马法的制订遵循了自然法原则 B. 自然法是与自然有关的法律条文 C. 罗马法继承了古希腊的法律条文 D. 体现了罗马法司法程序的进步性 ‎【答案】A ‎【解析】从材料的叙述来看,罗马法中涉及到很多自然法的精神,他的制定遵循了自然法的基本原则,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说法错误,自然法主要体现出自由平等的精神,并不是体现自然;C选项曲解材料的含义;D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司法程序。‎ 点睛:本题需要学生弄清楚自然法中的“自然”的真正含义,要与我们常常所说的“自然”加以区分。我们说自然法中的“自然”指的是一种自由的,没有拘束的,尊重人权的意思,弄清楚这一点本题很容易解答。‎ ‎18.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 A. 借助宗教形式宣扬新思想 B. 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 反对彻底摆脱神学的束缚 D. 开始否定宗教神学地位 ‎【答案】A ‎【解析】“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说明宗教这个神圣的东西依然是宣传思想的主要载体,故选A;BCD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9.有学者认为: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民主过程,实际上就是多元的精英采取政党竞争形式,竞取权力的过程。民主可以被定义为多重少数人的统治,民主过程的价值就在于建立这种多重少数人的统治。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下列政治制度能够体现这一说法的有:‎ ‎①政党政治 ②代议制 ③分权原则 ④联邦制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多元的精英采取政党竞争形式”“多重少数人”等关键信息可知,英美等国采取政党通过竞选获得执政地位,是属于间接民主也就是代议制,权力掌握在少数的手中。所以答案选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点 ‎20.如下图所示,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据此判断下图所列四个国家从左至右依次是 A. 英国德国美国中国 B. 德国英国美国中国 C. 美国中国德国英国 D. 英国中国美国德国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图片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1750年处于工业革命之前,此时中国的经济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故最右边的国家应为中国;1860年处于工业革命完成后,此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最左边的国家应为英国;1900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美国和德国逐渐超越英国,故中间的国家分别为德国和美国,本题应选A项。‎ ‎2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 ‎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阐明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 ‎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提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相对简单。据教材内容可知,①②③④都属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故选D。‎ 考点:《共产党宣言》‎ 点评:《共产党宣言》说明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发展规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的指导,工人运动在一个更加深的层次发展起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巴黎公社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需要掌握。‎ ‎22.《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范仲淹救灾措施与罗斯福新政中的那一项内容不谋而合 A. 实行救济 B. 以工代赈 C.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 保护劳工权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的信息可以看出,范仲淹主张通过兴建工程的方法来救灾,这与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做法相似,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 ‎23.一段时间以来,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某些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去苏联化”……个别国家的部分人否定苏联的二战贡献……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世人和国民要尊重苏联在二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以下属于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贡献的有 ‎①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提供大量援助 ‎②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 ‎④攻克柏林,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苏联是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提供大量援助,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全面爆发。故排除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1944年由英美盟军开辟以配合苏德战场作战,故排除②。故选C。‎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著名外交家乔治·凯南说:“我们坚持采取欧洲联合的方式,是希望促使欧洲人以欧洲大家庭一员而非民族主义者的方式思考欧洲面临的经济问题。”乔治·凯南的这一观点 A. 出于美国对苏冷战需要的考虑 B. 对欧共体的作用估计过高 C. 加剧了西欧社会的分裂与对抗 D. 侵犯了欧洲民族国家的主权 ‎【答案】A ‎【解析】材料“希望促使欧洲人以欧洲大家庭一员而非民族主义者的方式思考欧洲面临的经济问题”实际是要联合西欧对抗苏联,遏制共产主义,故选A;BCD 不符合题意,排除。‎ ‎25.德国前总理路德维希·艾哈德说“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下列选项不符合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特征的是 A. 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B. 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C. 建立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 D. 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C错在政府主导,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确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战后联邦德国的确加强了政府干预,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战后联邦德国也实行了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6.某一史家指出:“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信不疑,后患实无尽无穷。”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 )‎ A. 任何史料均不足信 B. 任何史料均可质疑 C. 历史没有客观可言 D. 历史学取决于史料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相关内容——史料。由材料关键信息“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不经精密的考证,后患实无尽无穷”等,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史料不足信,要经过考证,B项符合题意。但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史料均不足信,要经过考证,A项只能够体现材料主旨的一个方面,不够准确。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明显属于无关项。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史学理论及素养·历史研究和认识的方法·“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 ‎【名师点睛】史学理论涉及的范畴比较广,平时在复习和备考进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补充。诸如史实、史识、史法、史论、史料和史观等。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为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针对史料,要注意史料的来源,重点注意把握第一手史料和实物史料。‎ ‎27.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参与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1688年的光荣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 B. 1776年的美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C. 1789年的法国革命:民主、法治、和平 D. 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 ‎【答案】D ‎【解析】光荣革命是1688年英国议会以和平方式发动的政变,此后颁布的《权利法案》明确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因而光荣革命没有象征性的口号。故A 项错误。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直接源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出台的一系列税收法令。受英国议会传统的影响,北美人民认为征税必须经过议会表决通过,且人民有权选举议员表达自己的意见,因而北美人民提出了“没有代表,不纳税”的口号。故B项错误。法国大革命深受美国独立战争和启蒙思想的影响,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号召人们参加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17年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广大人民要求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宣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此时,列宁及其支持者以“和平、土地、面包”为口号,获得了士兵、工人和农民的广泛支持,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为十月革命。故D项正确。‎ ‎28.交战双方都把1916年看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键一年,都想给对方致命打击,赢得战争。这一年,战争的重心重新回到西线。一战中,反映了上述情况的重大战役主要包括 ‎①马恩河战役 ‎②凡尔登战役 ‎③索姆河战役 ‎④俄军攻入东普鲁士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注意时间和地点(西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不是发生在西线,排除含④,故排除CD。‎ 马恩河战役发生在西线,但时间是1914年9月,时间不符,排除①,排除A。凡尔登战役发生在1916年2月续到12月,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时间发生在1916年6月到11月,故选②③,故选B。‎ ‎29.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符合其“有所不为”的是 A. 严词拒绝由他当国王的提议 B. 领导北美独立战争 C. 反对美国独立之初的邦联制 D. 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即可选出A项;B、C两项应属于“有所为”,故排除;D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不符。‎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华盛顿 ‎30.下图艺术作品体现的思想内涵是 A. 希腊的“神人同性同形”的人文主义精神 B. 雅典的民主精神 C. 公民平等自由的精神 D. 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精神 ‎【答案】A ‎【解析】雅典娜是神,但是这幅艺术作品却赋予了雅典娜这一神化形象以人的感情,命名为“哀伤的雅典娜”,所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A;B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公民大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三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图三和图四体现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图一中国古代和图四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的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主形式上的不同。‎ ‎【答案】(1)图一体现的是专制(或集权)的决策方式;图二体现的是民主的决策方式。‎ 政治制度:图三: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图四: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2)本质区别: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而中国的三省六部制则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 ‎(3)民主形式:古希腊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议制的间接民主 ‎【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根据图一“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和所学知识可从专制方面回答决策方式;根据图二“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和所学知识可从民主方面回答决策方式。第二小问政治制度,根据图三“现代英国议会下院在召开会议”和所学知识可知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根据图四“近代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是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2)根据图一“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是为专制服务,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根据图四“近代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民主共和制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根据材料二“公民大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和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形式是直接民主;根据材料三“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可概括为近代西方是代议制的间接民主。‎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材料二 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启蒙思想的相同点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原因?‎ ‎(3)试比较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同点。‎ ‎【答案】(1)相同点:都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封建特权;都主张民主与法制,天赋人权;都提出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2)原因:直接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倒行逆施,尊孔复古。‎ 根本原因:儒家思想为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 ‎(3)相同点:‎ 背景: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封建文化禁锢人们的思想;‎ 内容:都反专制反封建,追求政治民主;‎ 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都影响了本国的民主革命;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解析】(1)根据材料“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可知,都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封建特权;都主张民主与法制,天赋人权;结合所学可知都提出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2)根据材料““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3)结合所学可从背景、内容、性质、作用等方面来回答。‎ ‎33.(加试题)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但又跳不出特定时代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没有一个宽松、平和与自由的社会环境,经济就不可能继续发展,于是克服专制王权就成为那些具有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民族国家所面临的最大任务。英国内战就是为了克服专制王权,然而暴力革命的结果是消除了国王,却产生了另一种专制形式,即克伦威尔的个人独裁。‎ ‎——刘成《英国兴衰千年回溯》‎ 材料二拿破仑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地欢迎。渴望复辟旧制度或认为拿破仑背叛了革命的政敌是存在的,但是,大多数人都因为他结束骚乱和建立起了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欢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又建立另一种专制形式”。‎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在内政方面“受到普遍欢迎”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理解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经常出现“另一种形式”的个人独裁统治的历史现象。‎ ‎【答案】(1)处死国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解散议会;建立护国主政权。‎ ‎(2)打击保王党势力,镇压激进派;设立法兰西银行,推行币制改革;颁布《民法典》;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 ‎(3)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受历史传统的影响;执政者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在内战中打败王党军,处死国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另一方面建立护国主独裁政权,死后造成英国政局动荡。‎ ‎(2)从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方面归纳拿破仑的措施。‎ ‎(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工业革命之前的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相对强大;受君主制传统的影响;执政者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克伦威尔;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拿破仑。‎ ‎34.(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把种族主义理论在占领区实施,建立了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许多集中营,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奴役,最终演变为赤裸裸的大屠杀。‎ 材料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建立的众多集中营的典型,也是人类历史上实行种族灭绝的一个例证。波兰在1947年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建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默哀区,表达人们对纳粹暴政的愤怒与受害者的哀悼。三年多年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以上材料根据《世界文化遗产》整理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法西斯建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及启示。‎ ‎【答案】(1)根源: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 ‎(2)目的:牢记这段血腥黑暗的历史,警惕历史悲剧的重演。‎ 启示:尊重其他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权利、珍惜祖国的自强与独立。‎ ‎【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德国法西斯把种族主义理论在占领区实施,建立了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许多集中营”结合所学可以从德国的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及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两个角度来组织回答。‎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一二描写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情况可以分析出目的主要是为了牢记这段血腥黑暗的历史,警惕历史悲剧的重演。第二问从德国对犹太人的灭绝政策中可以得出启示尊重其他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权利、珍惜祖国的自强与独立。‎ 考点: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奥斯维辛集中营·背景、目的、启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