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4.50 KB
  • 2021-08-26 发布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铜仁一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 由公天下到家天下变化 B. 制度革新有利政治稳定 C. 西周君主寿命的延长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保持了王位传承的稳定性,B正确;夏朝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排除A;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西周嫡长子继承制进一步强化了血缘关系,D错误。‎ ‎2.汉武帝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政治,后来刺史的职权范围扩大,逐渐享有行政权和兵权。东汉时期刺史逐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权力变化导致 A. 监察权力加强 B. 中央集权加强 C. 地方割据隐患 D. 国家统治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后来刺史的职权范围扩大,逐渐享有行政权和兵权。东汉时期刺史逐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刺史逐渐享有行政权和兵权,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表明中央集权的弱化,存在地方割据隐患,故C正确,B错误;刺史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已经不再具有监察的职能,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统治稳定与否,排除D。‎ ‎3.以下两幅魏晋壁画,对其解读合理的是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民族交融加强 C. 土地制度革新 D. 农耕文明的进步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魏晋壁画和壁画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侧重反映了少数民族开始从事农业耕种,而汉民族也从事放牧工作,体现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加强,故B正确;根据壁画内容可知,少数民族进行农业耕种,汉族人民进行放牧,体现了民族的融合,而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排除A;图片信息与土地制度无关,排除C;汉人放牧图不能说明农耕文明的进步,排除D。‎ ‎4.明朝以后,尤其是清代,铜仁地区民间出现了大量“地契”,地契清晰注明土地所有者、地界、面积等。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 西南地区人地矛盾日益凸显 B. 传统农业强调精耕细作 C. 传统经济模式的发展与巩固 D. 水稻种植面积得到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铜仁地区民间出现了大量“地契”,地契清晰注明土地所有者、地界、面积等,地契保护土地所有者 对土地的所有权,本质上说明传统经济模式即小农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与精耕细作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水稻的信息,排除D。‎ ‎5.明清时期,出现大量“商书”,如明代壮游子《水陆路程》、清代崔亭子《路程要览》等,详细记载了当时由京城至各地、各行省之间的交通线、所经站名、里程等,并有沿途的风俗物产介绍。据此可知当时 A. 重农抑商逐渐松弛 B. 国内市场开始形成 C. 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D. 统治疆域空前辽阔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详细记载了当时由京城至各地、各行省之间的交通线、所经站名、里程等”体现的是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全国各地联系日益密切,C选项符合题意;明清时期顽固的坚持重农抑商政策,A选项排除;明清之前国内市场早已开始形成,B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6.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 A. 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 B. 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C. 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 D. 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紧密相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四书”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编著的,“四书”地位的提升,反映了理学地位上升,这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故C正确;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西汉后始终是稳固的,并非“四书”地位的提升巩固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故A错误;西汉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B错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批判理学思想,不会提升“四书”地位,D错误。‎ ‎7.清代乾隆年间,画家李方膺在《题画梅》中写道,“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作者的创作 A. 体现了当时文人画的艺术价值取向 B. 寄托着画家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 C. 开创了中国文学艺术浪漫主义先河 D. 折射出当时士大大孤芳自赏的心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诗作的大意是:执笔在案头画完以后,纸上墨迹还没有干透,那画面题材俨然是几朵开放的梅花,美丽的梅花呵,但愿上天能听从人愿,从此后在千家万户的门前屋后都能见到你报春的身影。画家李方膺在《题画梅》题诗,体现了文人画的特点,作者的创作体现了当时文人画的艺术价值取向,故A正确;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屈原的楚辞开创了中国文学艺术浪漫主义先河,排除C。‎ ‎8.清朝晚期,有两份针锋相对的檄文,一份是《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另一份是《讨粤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胡虏”“外夷”指外国侵略者 B. 发表檄文的是清政府和维新派 C. 分歧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 D. 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针对的是清政府的统治,而清政府的《讨粤匪檄》则明确针对太平天国,D项符合题意,“胡虏”指清政府,A项错误;两则檄文与维新派无关,B项错误;两者均没有积极提倡学习西方文化,其矛盾属于民族矛盾加阶级矛盾,C项错误。‎ ‎9.孙中山说:“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在议和过程中,美国就有人认为“切勿加中国以不公平导致产生新的仇视”。材料意在说明义和团运动 A. 改变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 B. 使西方列强平等地对待中国 C. 粉碎了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 D. 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使西方列强看到了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使西方列强不得不改变侵华策略,实行以华制华,故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并没有粉碎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C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强,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联系所学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分析解答。‎ ‎10.如图是一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成为畅销书的是 A. ①⑤ B. ①② C. ③⑤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1921年是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时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十月革命后组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图中宣传西方思想文化的书有①②,故选B;③⑤主要是宣传西方的物质文明,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故排除AC;④则是宣传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不会成为畅销书,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1年2月”,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史实分析解答。‎ ‎11.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发行的货币,称为“抗币”或“边币”。在与法币、伪币和土杂钞共存交错的斗争环境下不断壮大,并逐步树立起信誉。这些“抗币”或“边币”的发行 A. 阻止了日本的经济掠夺 B. 有利于敌后根据地斗争 C. 稳定了大后方金融市场 D. 奠定了抗战的物质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抗战时期,“抗币”或“边币”的发行为发展根据地的工农业生产、活跃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稳定根据地的金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故B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不能看出“抗币”或“边币”的发行稳定了大后方金融市场,排除C;“抗币”“边币”属于金融,不能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排除D。‎ ‎12.辽沈战役时期,中共中央军委只用一纸电报,就使林彪改变原作战计划,率军转头南下,直赴锦州;而蒋介石数次电令,甚至亲赴前线,也未能促使东北国民党军司令卫立煌救援锦州守军,导致锦州被解放军迅速攻克。这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A. 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B. 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C. 有先进科学理论指导 D.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共中央军委只用一纸电报,就使林彪改变了原先的计划,导致锦州被解放军迅速攻克,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故A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排除B;材料是将中共和国民党在辽沈战役中的指挥特征进行对比,体现的是中共的正确领导,没有体现出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排除C;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3.下表是1891年至1902年江南制造局炼钢厂产量(单位:吨)统计。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 产量 年份 产量 年份 产量 ‎1891‎ ‎1894‎ ‎1897‎ ‎1900‎ ‎9.84‎ ‎341.80‎ ‎2058.55‎ ‎564.24‎ ‎1892‎ ‎1895‎ ‎1898‎ ‎1901‎ ‎62.58‎ ‎363‎ ‎747.03‎ ‎387.23‎ ‎1893‎ ‎1896‎ ‎1899‎ ‎1902‎ ‎36.67‎ ‎348.97‎ ‎673.84‎ ‎558.74‎ A. 实业救国思潮涌现 B. 中体西用思想已经成熟 C. 工业化的进程艰难 D. 独立工业体系开始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表格数据显示,1897年是江南制造局炼钢厂产量高峰,后又开始下降,1902年小幅度回升,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曲折,发展艰难,故C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事业救国的相关信息,排除A;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排除B;当时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谈不上独立工业体系的建立,排除D。‎ ‎14.据上海面粉同业人工会的报告:“自1948年6月起,各厂次粉壅积,资金呆滞,本会迭次电呈粮食部,请求准予自由转口,并推请代表进京向部请愿。部以与行政院七月八日颁行调剂民食办法第十一条之规定不符,未予批准。”由此可知 A. 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 B. 美国的商品涌入中国排挤了国货 C. 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挤压了民族企业 D. 战争环境加剧了民族企业的困难 ‎【答案】D ‎【解析】‎ ‎1948年是国共两党进行内战时期,由于战争环境,民族工业发展困难,“各厂次粉壅积,资金呆滞”是这一现象反映,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通货膨胀信息,A错误;B是解放战争初期现象;C中官僚资本没有体现,排除。‎ ‎15.民国三十五年9月某结婚证上证词:“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謹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箋,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譜。此证!”下列对此结婚证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国共团结抗日形势下缔结婚约 B. 折射了中国婚姻制度的历史变迁 C. 结婚证用语明显受白话文的影响 D. 此证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颁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体现了近代结婚习俗的变化,故B正确;民国三十五年是1946年,此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排除A;C只是表面现象,排除;依据材料“民国三十五年9月某结婚证上证词”可知应该是国民政府颁布,排除D。‎ ‎16.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一幅年画《乘风破浪各显神通》,这一作品 A. 受西方现代主义画派的影响 B. 表达了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 C. 真实再现了工业化建设场景 D. 反映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20世纪50年代这份漫画根据中国传统故事《八仙过海》而创作的一幅漫画,图中的人物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表达了人们在新中国初期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故选B项。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是反传统、反理性,故A项错误。该漫画带有浪漫主义元素,并非一幅现实主义作品,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D项错误。‎ ‎17.公元前4世纪,雅典颁布了一项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公益捐助制度,明确规定财产达到3塔兰特的家庭必须对城邦的戏剧歌队演出进行捐助。这一制度反映了雅典 A. 民主政治较发达 B. 城邦利益至上 C. 直接民主的泛滥 D. 公民素养较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明确规定财产达到3塔兰特的家庭必须对城邦的戏剧歌队演出进行捐助”强调的是城邦利益至上,B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主政治,排除A;材料信息与直接民主无关,排除C;材料未涉及公民素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确规定财产达到3塔兰特的家庭必须对城邦的戏剧歌队演出进行捐助”,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析解答。‎ ‎18.罗马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以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和解协议”。罗马法中的“和解”‎ A. 体现罗马法的灵活 B. 维护了公共的利益 C. 损害了债权人利益 D. 实现了人与人平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以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体现的是罗马法具有灵活的特点,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关系,与公共利益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不索债简约”是债权人是自愿签订的,排除C;罗马法是奴隶主专制的工具,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人与人平等,排除D。‎ ‎19.现代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自己所处时代的经济政策是商人们精心设计,然后灌输给对经济事务一窍不通的统治者和政客,并用“重商主义”一词来使其制度化,突出其荒诞性和不公正性。由此可以推断亚当·斯密主张 A. 重商主义政策需要辩证认识 B. 肯定重商主义政策积极意义 C. 对传统经济政策持否定态度 D. 重商主义政策只对商人有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他反对重商主义对贸易的保护,倡导自由贸易,说明重商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故C正确;材料强调重商主义政策不适应时代要求,而不是辩证认识重商主义政策,排除A;重商主义政策对经济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材料体现不出重商主义政策只对商人有利,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突出其荒诞性和不公正性”,联系所学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分析解答。‎ ‎20.在正常情况下,织布和纺纱两道工序应该同步、同节奏。1733年飞梭的发明打破了织布与纺纱的平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加快了纺纱速度,棉纱开始供过于求;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这表明工业革命 A. 技术来源于劳动者实践 B. 得益于自然科学革命 C. 市场驱动因素影响重要 D. 首先兴起于棉纺织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因为市场需要的推动,故C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劳动者的实践,而是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排除A;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B;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棉纺织业,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733年飞梭的发明打破了织布与纺纱的平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加快了纺纱速度,棉纱开始供过于求;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分析解答。‎ ‎21.近年来的史学研究表明,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代表国王和代表议会的两大阵营里,各阶层的比例大体相当,都有贵族、乡绅、富商巨贾和一般商人,也有中小土地所有者和手工工匠。据此 A. 可以分析未来英国政治基本趋势 B. 能证明英国社会结构有利于革命 C. 无法划分两大阵营最明显的界限 D. 能探讨英国发生革命的根本原因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信息可以得出,当时英国两大阵营各阶层的比例大体相当,反映了英国社会转型时期基本特征,这恰恰能够用来分析英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以及君主立宪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的基本原因。故答案为A项。B项,从中也可得出,这种社会结构明显不利于革命,排除;C项,划分英国两大阵营最明显界限主要在于宗教信仰,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D项,该材料也无法探讨英国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因为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排除。‎ ‎22.有学者指出,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晚期,法国的政治制度进入到多变时代。这一时期最核心的变化是 A. 封建帝制与君主立宪制之争 B. 政体选择的激烈交锋 C. 君主立宪派内部的权力之争 D. 民主共和派内部交锋 ‎【答案】B ‎【解析】‎ ‎【详解】法国大革命后到19世纪晚期,法国政权更迭频繁,并一度出现了波旁王朝的复辟,故B正确;激烈的权力之争主要表现为君主派和共和派之间,即王权和公民权利地位上的反复较量,而非封建帝制和君主立宪制之争,更非君主立宪派或民主共和派内部的权力之争,在法国政权更迭中,公民权利地位也不断扩大,虽有反复,但总趋势是共和制代替了君主制, A、C、D三项错误,排除。‎ ‎23.在讲述新经济政策是一项退却政策时,列宁反复强调这种退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在日后最终转入进攻”。材料中列宁的主张 A. 不利于苏俄经济快速恢复 B. 明确了苏联建设的步骤和方向 C. 导致新经济政策不久被抛弃 D. 反映了党内对新经济政策看法不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新经济政策强调商品和市场,通过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过渡,从材料“反复强调”说明党内对新经济政策看法不一,有持怀疑态度的,故选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适应了生产力的水平,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A表述错误,排除A。新经济政策实施是苏俄时期不是苏联时期,B项表述错误,排除B。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政策被停止是因为斯大林上台后推行斯大林模式,故C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新经济政策实质: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为落后的俄国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 ‎24.20世纪80年代初,英、美等国都出现了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率上升。这一现象产生主要原因是 A. 世界能源危机加深 B. 市场作用发挥失灵 C. 凯恩斯主义的失灵 D.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率上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滞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国家过多干预经济,即凯恩斯主义的失灵,故C正确;世界能源出现危机,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A;英、美等国都出现了经济危机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无法体现市场作用发挥失灵,B错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滞胀”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率上升”,联系所学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分析解答。‎ 第Ⅱ卷(主观题)‎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云南地区早在元十一年即设置行省,行省辖37路、2府,边陲又设立若干宣慰司。州、县设置比较普遍,与内地相同。这一地区统治的最大特色在于各级地方机构广泛使用土官制度(土官世产生大抵行省宣慰司主要由流官大员坐镇、主治+兼置土官。路一级机构中,土官地位相当重要,但仍有一些流官。州、郡、县之下机构绝大部门任用土官。‎ ‎——摘编自教材编写组《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851年缅甸和英国的冲突致使緬甸割地议和;1860年英国取得孟雄境内铁路敷设之权。于西藏藩篱渐撒。缅甸和中国西藏都是和中国云南接界的。英人遂回求派员从印度入云南探测,总署不能拒。之后英国借口马嘉理事件于1876年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中国许滇緬通商。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口重庆许英派员驻扎,查看川省英商之事。182年法人复和越南启衅,陷河内。越南始来求援,中国遂由云南方面派兵入越南。183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不败而败”,再与法国立约。‎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对云南管理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60-80年代列强加紧侵略中国西南地区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1)特点:管理层级明确,地方行政系统较完整;设军政管理机构宣慰司;实行土司制度(土官制度);土流结合,土官主。‎ 积极影响: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消极影响:土司制度不利于边陲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政治上的长期稳定;不利于中原与边陲地区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不利于民族交融。‎ ‎(2)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西南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广大;清政府的妥协退让。影响: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扩大了列强在华权益,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行省辖37路、2府,边陲又设立若干宣慰司。州、县设置比较普遍”“这一地区统治的最大特色在于各级地方机构广泛使用土官制度”可知云南行省制的特点即建立较完整的管理体系。根据材料中“州、郡、县之下机构绝大部门任用土官”可知边陲普遍实行土司制。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土司官是世袭产生,世袭固化了边陲地区贵族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社会缺乏流动性,影响了边陲的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同时地方势力的强大也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局面。分析时注意从积极与消极的角度分析。‎ ‎(2)原因:根据材料“1851年缅甸和英国的冲突致使缅甸割地议和;1860年取得孟雄境内铁路敷设之权。于是西藏藩篱渐撤”可知列强侵略的手段相似,侵吞中国邻国进而以此为跳板侵略边疆地区。边疆地区危机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西方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由此可得出边疆危机的外部原因。根据材料“总署不能拒”“清政府‘不败而败’”可知边疆危机的内部原因是清政府的妥协退让。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在所谓的“一体均沾”的原则下,英国获得的这些权益被其他国家共同享有,因此,加剧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中国丧失了更多的权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 ‎26.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教材编写组《中国近代史》‎ 围绕材料,结合中西方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论题:工业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迁。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英,法、美等国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为挽救清朝统治,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开展自强求富的探索实践,推动了中国社会新陈代谢。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同时,主张发展民族经济、与外来侵略进行商战的早期维新思潮产生。先进的知识分子向中国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说和议会民主政治,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做了舆论准备,推动中国走向世界。伴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餐、西服、西式建筑、近代西方的交通方式相继传入中国,促进中国人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总之,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西方文明逐渐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此题还可以从工业革命后,西方的政治、经济侵略是导致近代中国各阶层追寻富强、追求民主失败的根本原因等方面作答)‎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概括材料论证问题的能力,首先拟定论题,先解读材料,材料反映了近代西方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经济的发展,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扩大海外市场;结合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变化等相关史实,说明西方文明引发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阐述时注意围绕主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升华论题。‎ ‎27.材料 1911年,晚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为依据”,在参考东西各国之良规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该法规突出了户籍管理机构的地位;区分了人籍和户籍;规定了民众有呈报户籍之义务,也规定了民众对户吏处置不当行为有提起诉讼抗告的权利。‎ 清政府户籍制度实际上仍沿了清中后期保甲制度的一些做法,将人户“编牌入甲”。不过,与保甲制度不同的是,清末编查人户的机构是警察机关。1905年,清政府设立了巡警部作为全国警察管理机构,其职能之一便是“掌审定稽查户口章程,管理各省地方户籍,报告户口,暨各省寺院僧道人数、教民人数,外国人入国籍,皆隶之”。‎ ‎——摘编自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户籍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及特点。‎ ‎【答案】(1)时代背景: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阶级矛盾尖锐;西方文明的传播;个体意识的觉醒。‎ ‎(2)措施:进行户籍立法;确立近代警察户籍制。特点:借鉴东西方各国之良规;强化户籍的传统功能;増加保障个人私权的内容。‎ ‎【解析】‎ ‎【详解】(1)时代背景:根据“1911年”“ 晚清政府”,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阶级矛盾尖锐;根据“晚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得出西方文明的传播;根据“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为依据”得出个体意识的觉醒。‎ ‎(2)措施:根据“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得出进行户籍立法;根据“清末编查人户的机构是警察机关”得出确立近代警察户籍制。特点:根据“参考东西各国之良规的基础上”得出借鉴东西方各国之良规;根据“仍沿了清中后期保甲制度的一些做法”得出强化户籍的传统功能;根据“规定了民众对户吏处置不当行为有提起诉讼抗告的权利”得出増加保障个人私权的内容。‎ ‎28.【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在亚洲的两场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的战争。对这两场战争,中国人常以“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来称呼。与“朝战”和“越战”相比,这种提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中国与这两场战争的关系以及中美两国在这两场战争中不同的对抗形式 ‎——摘编自章百家《“抗美援朝”与“援越抗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地球上没有再爆发过世界性战争,但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它造成的损失累计起来人员伤亡达到千万,财产损失数万亿美元,比世界大战毫不逊色。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争取和平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战争力量,在较长时期内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不大。但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很多,尤其是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战争形态。给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威胁。‎ ‎——摘编自杨恕《世界局部战争12种典型类型分析》‎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在这两场战争中对抗形式的差异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持续不断的原因。‎ ‎【答案】(1)差异: 朝鲜战争中突出了“抗美”,中国组织志愿军赴朝作战,中美两国两军直接交战;;越南战争突出了“援越”,中国提供物资援助和军事指导,中美军队没有直接交战。‎ ‎(2)原因: 长期压抑的民族、领土等矛盾爆发;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平衡力量缺失;美国试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解析】‎ ‎(1)差异: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一中的“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的不同表述并结合所学可知,朝鲜战争中突出了“抗美”,中国组织志愿军赴朝作战,中美两国两军直接交战;越南战争突出了“援越”,中国提供物资援助和军事指导,中美军队没有直接交战。‎ ‎(2)原因: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二中的“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很多,尤其是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战争形态”在结合所学冷战后的世界形势可以得出,原因有:长期压抑的民族、领上等矛盾爆发;‎ 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平衡力量缺失;美国试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点睛:这一题的题目要求都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也是高考试题如今命题的常规形式,用的最多,考查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考生既需要最大限度的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还要根据所学知识与题目要求迁移已学过的合适的知识或者相应的思维能力来回答,只有这样才可以把答案做得完美。‎ ‎29.材料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28年,梁思成学成归国,在东北大学创立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抗日战争时期,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引起国际轰动。1942年,梁思成开始《中国建筑史》的创作,对中国各时期建筑特征作了分析比较。梁思成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几大特征,并且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分析了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达到了前人未达到的高度。1948年平津战役前,梁思成绘制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保护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50年代提交《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保护旧北京城,但建议没有被采纳。之后他多次上书,挽救了北海的团城。‎ ‎——摘编自林洙《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思成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思成体现的时代精神。‎ ‎【答案】(1)开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先河;保护中国古建筑;撰写中国古建筑书籍;系统研究中国建筑历史;传播中国建筑文化。‎ ‎(2)勇于创新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畏困难。‎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在东北大学创立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 可知开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先河;根据材料“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保护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之后他多次上书,挽救了北海的团城”得出保护中国古建筑;从材料“抗日战争时期,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引起国际轰动。1942年,梁思成开始《中国建筑史》的创作,对中国各时期建筑特征作了分析比较。”可得出其撰写中国古建筑书籍;系统研究中国建筑历史;传播中国建筑文化。‎ ‎(2)时代精神可以从爱国心、勇于创新、不畏困难、勇于担当等角度回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