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9.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选修)
命题人: 陈健敏审题人: 徐远红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l.孟子主张“父予有亲,君臣有义”,后来又直接提出了“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的观点。孟子的这些观点
A.阐释了“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 B.使儒学成为秦汉时期治国的指导思想
C.强调不分亲疏贵贱的儒家仁义观 D.有利于统治者利用仁义观念巩固统治
2.“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宰相冯、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延从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据此记载可知,当时
A.雕刻印刷技术才开始使用 B.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C.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D.官府已经掌握活字印刷技术
3.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云:“眼人亳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黄庭坚认为画竹
A.需取材于市民生活 B.揭露社会现实
C.应该学会栽培竹子 D.注重抒情写意
4.王阳明日:“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这说明心学
A.重视道德修养 B.强调格物致知
C.倡导知先行后 D.主张人性本恶
5.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
A.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 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C.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
D.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6.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末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以天下为己任 B.反对君主专制
C.提倡公平法治 D.反对宋明理学
7.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 B.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
C.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 D.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8.晚清时人惊呼“五经去其四,而《论语》犹在疑信之间,学者几无可读之书,势不得不问途于百家诸子。”这一评论针对的是下列哪一著述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变法通议》 D.《文学革命论》
9.著名政治活动家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对其中“旧心理”和“新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儒家文化和君主立宪 B.程朱理学和民主科学
C.程朱理学和开明君主 D.儒家文化和民主共和
10.右图是孙中山为黄埔军校题写的训词。孙中山当时主张
A.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 B.加快北伐战争的进程
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11.《中共党史的“黄金时代”: 延安13年改革开放30年》一文指出:延安13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黄金时代”提出了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12.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指出科技发展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技术 B.促成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
C.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D.启发袁隆平成功选育“南优二号”
13.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该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A.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14.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新的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天舟一号”的首飞,标志着我国已正式启动“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空间实验室”的收官之战,为空间站阶段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以下关于该发展战略,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首个科学远景规划 B.我国世纪之交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C.中国开始步入航天时代 D.直接作用于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
15.古希腊一些学者认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入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他们还认为,法律不是自然存在的,是人为产生的,是由僭主制定的,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这些学者
A.肯定了人的重要性 B.重在论述法律制定应符合人的天性
C.阐述了社会契约论 D.正确分析了城邦制起源的历史原因
16.十四十五世纪,欧洲的人们逐步背离上帝,崇拜自我或崇拜世间的人或物,沉迷于世上的人、物或自我,以这些东西为人生的终极关怀,并鲜明地提出了“服从你的意欲而行”。对材料所示现象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A.近代人文精神开始兴起 B.人类最初自我意识的觉醒
C.进化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D.理性准则驱离了神学束缚
17.“他用精妙的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取决于其距离地面的高度,而不是质量。很多仍然笃信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家曾经大肆嘲笑他的观点,但是他的实验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了地球的重力。”材料中“他”的研究成果
A.引导人们发现了海王垦 B.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新问题
C.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 D.是构建现代物理学基础的重要理论
18.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
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 B.批判质疑,理性思考
C.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D.信仰自由,社会契约
19.“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上述论断评论的科学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假说
20.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 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 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 德国卡尔本茨1885 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
美国莱特兄弟1903 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0 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 家工厂……从此类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济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工厂开始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C.发展重化工业成为当时主要潮流 D.科技成为推进经济的重要动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60分。)
21.(12分)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深刻影响着古代政治与文化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性比于禾,善比于米; 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 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性者,天质之朴也; 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 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性待教而为善,此之谓真天。
一一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库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班固《汉书·薰仲舒传》
材料三 进教化,立官制,重文士,轻武夫; 建构一个由孝悌、读书出身和经由推荐、考核而构成的文官制度,作为专制皇权的行政支柱。这个有董仲舒参与、确立于汉代的政治教育系统是中国历史上的-件大事,也是了解自秦汉以来中国历史的重大关键之一。
一一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时代背景。(4 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内容及实施教化的措施。(5 分)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影响。(3 分)
22.(12分) 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健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
——[英]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惠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完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一一洪映萱《另一种声音一一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指出宋代阶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 材料二称“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 分)
(3) 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2分)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经济文化的总体认识。(3分)
23.(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文艺复兴运动”起,欧洲开始独步世界文明的前列;“发现新大陆”后,更开始了世界性的扩张,到19世纪后半期,欧洲列强挟工业革命唤起的强大成力,基本上实现了对全球的统治。在那个时代,“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这样一些思想,很合乎欧洲人的胃口。于是,达尔文认为仅适用于生物界的“进化论”,被“误读”为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达尔文主义”变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19世纪后期,严复被派遣到英国留学。从一个“温良恭俭让”的政治文化氛围中,来到一个充满竞争精神的国度,加上欧洲社会的公共传媒与社会舆论弥漫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浸染,使严复对欧洲文明的认知和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不能不受影响。他认为: 中国应当向欧洲学习的东西,比“坚船利炮”和工业科技以及自然科学更重要也更为根本的是欧洲的“人文典章”。严复把《进化论与伦理学》译为《天演论》之后,“进化论”适合于“生物界”的思想与内容被完全略去。这样,“进化论”就成为专门适合于“人类社会”的理论了。
一一据纪坡民《“误译”和“误读”,把“伦理学”
丢了一一从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到严复<天演论) 》整理
材料二 在《天演论》中,严复接受了斯宾塞“适者生存”的口号,且加上了“物竞天择,优胜劣败”这八个字。《天演论》出版后,风靡中国思想界。梁启超因之宜讲进化者天地之公例也; 胡洪梓也因之取“适者生存”之意改名为胡适; 五四时期,陈独秀则作了进一步发挥,“进化论者之言日: 吾人之心,乃动物的感觉之继续。强大之族,人性善性同时发展”。但在看到西方功利文化的恶果后,严复日益认识到中国保持“国种特性”的重要,进而开始从学习西方转而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求答案,遗嘱中更是提出: “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扳。”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进化论”适用对象的变化,分析欧洲和严复“误读”、“误译”的原因。(8分)
(2) 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迸化论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对中国近代的影响。(4分)
24.(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一一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音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候,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一时之间,“九十五条论纲”实际上成了民族战斗的共同纲领。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三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 皆为教士”等信条,他又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而加尔文派则宜称: 如果我们的统治者是暴君或压迫者,那“他们就不是上帝命定的”,因此“我们在拒绝服从并反抗这样的统治者时,并不是在反抗上帝的意志”。
一一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少数英才”唤醒西欧社会采用的基本形式,分析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出现的政治和经济因素。(5分)
(2) 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人民的诉求。结合材料一,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传播范围的不同之处。(4分)
(3) 据材料三,谈谈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并根据材料中加尔文所言分析宗教改革的政治意义。(3分)
25.(12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三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四 1967年,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在《媒介即信息》一节中首次提出:“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 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大区的拼盘。
——《令世界晨惊的奇迹: 团结就是力量》
完成下列要求:
(1) 有人认为: 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指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5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2分)
(3) 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皇现的新特点。(1分)
(4} 根据材料四,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4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5DBDAC 6-10ADBDC 11-15BCDBA 16-20ACBCD
二、材料题: (本大题5 小题,共60 分)
21.(1) 观点: 性是善的载体; 性非全善; 重视教化。(2分,任答2点给2分)
背景: 大一统局面出现。(2分)
(2) 内容: 三纲五常。(1分)
措施: 中央设太学; 地方各郡县设学校; 将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 重用儒生。(4分)
(3) 影响: 发展先秦儒学;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禁锢人性发展。(3分,任答3点给3分)
22.(1) 变法: 市民阶级正式产生(l 分)
(2) 说明: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火药应用于军事;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6 分)
(3) 进步: 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 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 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2分,任答2 点给2分)
(4) 认识: 城市经济繁荣; 出现符合市民阶层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的通俗文化; 儒学发展到新高度并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3分) (其他认识酌情给分)
23.(1)变化: 从仅适用于生物界到既适用于生物界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再到仅适用于人类社会。(3分)
原因:①欧洲: 领先世界后的民族优越感; 为殖民扩张作辩护。(2分)
②严复: 儒家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 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认知冲突; 受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的影响(3分,任答3点给3分)
(2)变化: 由初期将进化论运用于社会,强调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认为西方制度外,优于中国,主张学习西方: 到后期认识到不能完全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要保持“国种特性”。(2分)
影响: 进化论传入中国后,被中国的先迸知识分子利用改造,成为反对封建主义、挽救民族
危亡的思想武器。(2 分)
24.(1) 形式: 采用文学艺术的形式。(或答“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2 分) 因素: 资本主义萌劳的兴起发展; 资产阶级的需求; 天主教会的压制。(3分)
(2) 诉求: 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压榨和精神控制。(2分) 不同: 文艺复兴时期,入文主义的传播局限于知识阶层; 宗教改革从广泛的社会层面传播人文主义。(2分)
(3) 理解:“唯信称义”主张带有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强调民族自由。(2 分) 意义: 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1分)
25.(1)正确。理由: 瓦特改良蒸汽机及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人类逐渐进入“电气时代”。(5分)
(2)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到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为科技智能型。(2分,任答2点给2分)
(3)新特点: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空间(航天) 技术突飞猛进。(1分)
(4)特点:全球各地的时空联系日益紧密,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1分)举例: 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话、电报、影视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互联。(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