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讲义—10 9页

  • 181.00 KB
  • 2021-08-26 发布

高考历史一轮讲义—10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 第十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二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考点清单】‎ ‎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2.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伟大历史意义,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特征 ‎3.分析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与宏观调控 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知识梳理】‎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的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却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目的: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性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3)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 ‎1.原因:‎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 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 另外,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 9‎ ‎ ‎ ‎2.措施 ‎(1)经营方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A初步实行: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朱元璋故乡>小岗村)‎ B普遍实行: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行政机构的改变 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影响: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过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直接鼓舞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 ‎1.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内容(采取的措施)‎ ‎①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②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三)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必要性 ‎①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A.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B.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可能性 ‎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 ‎②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过程 ‎(1)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9‎ ‎ ‎ 邓小平在关键时刻,排除阻力,把握方向。先后到南方几个改革开放较成功的省份视察,围绕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目标确立: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在邓小平讲话的指导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3)理论完善: ‎ A.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为进一步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理论,对今后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明确指导,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B.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意义 ‎(1)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3)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 ‎【要点透析】‎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的原因。‎ 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转折。‎ ‎2.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 ‎ 背景 内容 第一次 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行不通 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3.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根本目的: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9‎ ‎ ‎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比较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所有制形式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生产目的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 实现共同富裕 后果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盲目的,容易引起经济危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真题再现】‎ ‎1.(2009广东文基)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D ‎【解析】题眼:“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文革”结束后,他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和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说的一番话 ‎2.(2009福建文综)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198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3.(2009山东文综)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一年 ‎26.6‎ ‎32.1‎ ‎41.3‎ 第二年 ‎27.2‎ ‎34.3‎ ‎38.5‎ 第三年 ‎28.8‎ ‎36.7‎ ‎34.5‎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答案】D ‎【解析】此题难度为中,考查提炼多点有效信息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图表反映出的信息一是我国农业和轻重工业比例均衡,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种情况综合比较各项,最可能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4.(2009浙江文综)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9‎ ‎ ‎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答案】A ‎【解析】此题隐性考察历史时间。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 ‎【名师心得】‎ 一、易错知识点 ‎1.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到相当程度的产物,与所有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无关。‎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何区别。‎ ‎ ⑴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在农业合作化前,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农民只是享有经营和使用权。‎ ‎⑵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⑶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 ‎⑷发展后果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和现代化。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方法点拨 本课内容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按照新课改精神,多向学生提供新的情景和材料,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 ‎1.(福建龙岩一中2009年阶段考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安徽凤阳县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这种责任制 A.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 B.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基本相适应 C.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D.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2.(福建南安一中、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09联考)观察右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 ‎ ‎ ‎3.(山东省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4.(山东省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 ‎ A.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B.分配方式的转变 ‎ C.管理方式的转变 D.审批方式的转变 ‎5.(江苏省苏州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指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在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创办乡镇企业 C.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6.(山东省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形态 ‎ 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一、 非选择题 ‎7.(福建福州八中2009年质检)‎ 材料一 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接下来的20年时间里,党和人民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探索,试图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材料二 ‎ ‎ ‎ 材料三 ‎ ‎ 9‎ ‎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的探索过程中,我国政府进行的成功和失败的探索各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 格局?其特点是什么?指出图3所示的地区与前两者开发时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最大的优势是什么?(6分)‎ ‎(3)说明材料三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图表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现象?并根据 这些现象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哪些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进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9分)‎ ‎8.(山东师大附中2009年高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l993年版 ‎ 材料二 1958 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3分)‎ 9‎ ‎ ‎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3分)‎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4分)他们所起到的作用说明了什么?(4分)‎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4分)‎ ‎ ‎ 9‎ ‎ ‎ 参考答案 ‎1.B 2.D 3.D 4.A 5.C 6.A ‎7. (1)成功:《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开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共“八大”对中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经济领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 字方针;文革期间的两次经济整顿;(2分,答对2点即可)失误: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2分,答对2点即可) (2)逐渐形成“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格局。(2分)特点是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2分)优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2分) (3)现象:GDB持续增长,GDP同比增速呈现波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3分)趋势:综合国力持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分)原因:社会稳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科教兴国;·········(每点1分,可以有不同见解,答出4点即得满分)‎ ‎8.(1)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共3分) (2)大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1分)结果:①浪费了人力和资源,炼出的钢合格率很低,环境遭到破坏。②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分)(3)异军的作用: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化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2分)说明的问题:改革是强国之路;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根据中国经济基础差、劳动力充足等国情,选择符合实际的工业化道路。(2分)(4)中国工业化进程: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⑵“大跃进”和随后的“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4分)‎ w.w.w.k.s.5.u.c.o.‎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