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六次月考试卷
24.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B.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C.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D.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25. 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这变化
A.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 B.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
C.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 D.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
26.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C.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7.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28. 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 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29.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30. 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三权分立 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法律至上
31.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D.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32.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33.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34. 2018年5月……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西方著名学者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 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B.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 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D. 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35. 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
报道类别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
2%
14%
消极报道
95%
87%
24%
中性报道
5%
11%
62%
A. 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 B. 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
C. 全面对外开放推动中美关系改善 D. 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
41.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统契约的基本框架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概括。其一,政治性质的契约。从先秦时代的盟誓或盟约,到秦汉以来的约法比如“约法三章”及“约法十二条”等,均为统治者向民众宣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约”。其二,私人之间通过合议缔结的契约,其种类和内容基本上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婚姻到交易,从借贷到合股,等等,皆以私人合议来建构社会秩序。其三,介乎两者之间的具有建构共同体功能的契约,诸如家族或宗族、村落、商行以及会社制定的“约”,它们之中既有倡议者单方面宣示的“约”,也有参与者共同合议的“约”。 ——摘编自徐忠明《社会与政法:在语境中理解明清契约》
材料二 “契约”精神在西方文明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西方文明的核心因素。欧洲17-18世纪以来的契约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与身份社会的瓦解,出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转型;近代西方契约既是处理财产的工具,也是权利、平等、自由、合议与法律之间的楔石。近代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它一方面批判了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同时又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不仅考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更侧重分析了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
——摘编自李萍《论西方现代契约精神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契约和中国古代契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中西方契约不同的原因。(12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之一是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多元化的肯定而非否定,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资源。文化多元化不仅仅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而且它也意味着在某一单一民族国家中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以及必要时的吸收。最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还是一种新思维,它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一元式思想方式转变到多元式思想方法,从绝对论转变到相对论。
——摘编自陈锡喜《“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道路世界意义的再审视》
围绕材料,结合近代史的具体史实,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1—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9分)
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费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4分,12道题,共48分)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B
C
B
C
B
C
C
D
A
B
B
D
二、 非选择题
41. (1)特点:(每点2分,共4分)
①当政者的契约具有政治性和律例性私人订制的契约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或内容全面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②家族、宗族、村落和商厅订立契约以维护其共同体。
作用:①有利于建构和维系社会秩序;
②有利于国家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控制;
③发挥了沟通国家与社会的桥梁作用;
④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每点4分,共8分)
(2)不同点:(每点2分,共6分)
①西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具有理性主义特征;
②17-18世纪以来西方契约具有转型时期的特征,推动了西方向近代社会的过渡;③西方契约更加强调个人权利。
原因:(中国层面的原因3分,西方层面的原因3分)
中国:中国社会处于农耕文明时代,契约是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契约,契约维系了小农经济社会;中国重伦理,伦理融入了契约,契约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价值规范;封建政府有效统治的需要和儡学的影响。
西方:17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西方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契约”精神适应了社会的转型;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契约更加注重理性。
42.看法: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我认可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多元化或人类发展道路多元化是正确的。)(3分)
说明: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既保留中国传统制度和伦理纲常,又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希望由此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甲午战争以后,面对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孔子的名义来宣传维新思想,既保留了传统儒家思想,又宣传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6分)
总结: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扬弃态度,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3分)
选考题
45.背景:(每点2分,共6分)
① “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
②改革开放;
③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
(2)内容:(每点2.5分,共5分)
①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影响:(每点2分,共4分)
①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
②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46. (1)背景:(每点3分,共9分)
①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
②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
③《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原因:(每点2分,共6分,四点任意答三点可得6分)
①设想脱离现实;
②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
③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④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