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之制度大异于商者,包罗甚广。不能在此一一论列,其中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其意在说明
A. 西周制度深受商朝影响
B. 商朝已有华夏民族观念
C. 分封利于华夏民族形成
D. 西周已经进入封建社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反映了分封制对于华夏民族形成的影响很大,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西周制度深受商朝影响,而是强调分封制对华夏民族的影响,故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商朝已有华夏民族观念,故B排除;西周处于奴隶社会,尚未进入封建社会,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对华夏民族的影响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祭祀祖先,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这一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下列不属于这一制度特点的选项是
A.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B.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 嫡长子继承制
D. “国”与“家”结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是指夏商周三代在政治活动中借助占卜、上天等神秘力量来证明自己活动的正当性,不属于宗法制的特点,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宗法制的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一致,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3.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未发生重大改变,但上层管理者则来自天子的册封,这一变化
A. 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
B. 建立起周天子集权统治
C. 标志着贵族政治开始确立
D. 加强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未发生重大改变,但上层管理者则来自天子的册封”可知,西周的统治者通过对上层管理者庄严的册封仪式加强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故选D。材料并未提及分封制,不能体现统治范围的扩大,排除A;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商朝也是贵族政治,故其“开始确立”属于用词不当,排除C。
【点睛】学习历史比较重要的一个方法是要学会历史的分期,把握好阶段特征。本题的BC两个选项,就可用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很快予以排除。
4.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 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 “万年永保臣天子”。这表明西周时期
A. 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 B. 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C. 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 D. 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可知,官员是周天子的受命官员,但也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体现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D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等级秩序,而且儒家思想不是西周时期产生,A错误;材料中说的是册命仪式,没有体现血缘关系,B错误;材料说的是官员的册命仪式,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最高执政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排除C。
5.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家国同构观念 C. 中央集权意识 D. 安土重迁理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父母官”、“爱民如子”等信息可知,这说明传统中国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密切结合,“家”和“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观念,其本质就是家庭、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只强调了“血缘”这一“家族关系”的信息,而国家政治未概括在内,错误;C选项错误,中央集权的特征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安土重迁的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6.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这反映出早期中国
A. 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B.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C. 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
D. 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可知,体现的是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故答案为A项。B项,先秦时期尚未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思想由多元走向统一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排除。
7.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 )
A. 世官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亲属等差递“减”制度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嫡长子地位最高然后依次递减,并且嫡长子继承制还能避免因权力争夺而带来的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故B正确;材料不涉及世官制,故A不正确;材料未体现分封制,故C不正确;周王朝不是中央集权制,故D不正确。
8.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A. 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 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 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指的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故C项正确;A项,传位贤能为禅让制,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体现了商周之变,排除。B项弄反了,应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错误。D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并非法治,故排除。
9.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A. 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B. 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C. 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D. 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公和三省六部制度都是针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而三公九卿中有六卿专门处理皇室事务,此时皇室事务尚未从政府部门剥离,到三省六部制度阶段,则完全与皇室事务无关,故A项正确;三公九卿制中的“朝议”制度,已经可以集思广益,故B项错误;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只是表面现象,不能说明古代政治具有现代属性,故C项错误;明朝废宰相后六部才直接隶属于皇帝,与题干时代不符,故D
项错误。
10.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 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 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 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答案】B
【解析】
材料涉及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故A错误;依据材料“汉武帝时‘尚书’ 一职日益重要”、“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等结合所学可知,目的在于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B正确;C、D材料均不能体现,故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是: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
11.两汉以后,各封建中央政权往往在地方行政官府以外另设较大的监察区和专职监察官,如西汉十三部州刺史、唐朝前期的十道采访使和观察使、元行御史台和二十二道肃政廉访使司、明清十三道监察御史等。据此可知,这些设置
A. 有力地解决了地方割据势力
B. 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 利于形成古代政治清明局面
D. 形成了完整的反腐监察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
秦汉至明清的地方监察制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地方行政官府内置监察官,如秦朝的郡监御史和宋代的州通判,二是在地方行政官府以外另设较大的监察区和专职监察官,而后者设置独立于地方行政系统之外,就能让监察官专以举劾和纠察地方官员得失以充当皇帝耳目,从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又可减少地方行政官员的干扰阻扰,有利于在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发挥监察职能的制约作用,B项正确。A项表述夸大了监察官员的作用,排除;虽然设立监察制度,但并不能利于形成古代政治清明局面,C错误;形成了完整的反腐监察体系不符合事实,D错误。
12.唐贞观年间有个铁规,“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此材料可以表明唐朝
A. 治国理念的政治智慧
B. 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
C.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 有效防止了君昏臣佞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任何官员向皇帝奏,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內容,并对此负责”,反映了唐朝议事公开的现象,这有利于加强君臣之间、臣臣之间的相互约束,表明唐朝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官员奏事、弹劾有了较严格的规定,而不是渠道受阻,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得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这一结论。故C项错误。D项,材料无法反映“有效防止了君昏臣佞现象”,故D顼错误。
13.宋太祖建隆三年诏令:“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此项改革旨在
A. 打击贵族特权利益
B.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 推进科举的制度化
D. 防止选官结党营私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可知,宋太祖不准及弟举人拜考官为恩师门,其目的是防止结党营私,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贵族特权利益,故A项错误。从材料无法看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无法体现削弱相权,故B项排除; 推进科举制度化不是宋太祖的主要意图,故C项错误。所以选D。
14.
明代何良俊说:“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这反映了
A. 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
B 内阁地位提升权力扩大
C. 内阁拥有类同宰相的权力
D. 内阁大学士拥有决策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文字“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体现出内阁的地位上升,实质上是反映了内阁地位提升权力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A错误;内阁不是正式的一级中央行政机构,与宰相的权力不同,C错误;内阁大学士是参与决策,但是没有决策权,D错误。
15.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这一理念是
A. 不断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B. 完善中央集权是政治改革的基本诉求
C. 严格限制地方政府自主性
D.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D
【解析】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属于专制主义的内容,这一过程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的不断强化君主集权、削弱相权的理念,故D项正确;“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不是中央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不是中央集权,故BC项错误。
16.清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的推行
A. 利于皇帝严密掌控行政体系
B. 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
C. 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
D. 建立起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
【答案】A
【解析】
【详解】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有利于皇帝对行政体系严密控制,答案为A。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密折制度的实行并不是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C错误。密折制属于封建君主集权的体现,不是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D错误。
【点睛】密折制度的存在,一方面使得朝廷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密折直接送达御前,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奏折不必积压,因此可以及时的了解下情,快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广大臣下可以用密折言事,它可使群臣直言进谏,因为密折的内容是非公开的,只有皇帝和上奏折的大臣才知道,这项规定使得上密折的大臣们可以直言进谏,弹劾百官,而不必惧怕外人知道而遭遇不测。密折制度使得官员之间互相牵制,彼此监视。臣子之间的猜忌、监督,导致他们为了保住官位,只能选择对皇帝绝对忠心。
17.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出现了一种新方式,称为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 保证了决策机密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强化了专制皇权
D. 适应了军务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寄信上谕……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可知,皇帝的上谕直接让受命令的人办理,不让其他人知道,说明其根本目的是加强皇帝对绝对权力的控制,故选C。材料中“寄信上谕”使决策更加快捷、保密,但是这些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排除AB;军机处此时已经不在是单纯的军务机构,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属于史料阅读理解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学生需要透过现象看到古代官制演变的本质。
18.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 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 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 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 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元朝为实施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来管理地方,所以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故选B;行省没有独立的民政权,所以没有地方政治的自主性,故排除A;行省是中央派出的行政机构,而不是监察机构,故C不符合史实;行省是用来管理地方的,故与中央政府的权力无关,所以排除D。
19.东汉初年,国家规定对于被察举人员“务授试以职”。即对于确认的被察举人员,地方要先给予一定的官职进行试用,考核合格后才能举荐到中央。这样做法表明当时
A. 地方政府把持了选官的权力 B. 考试选官的方式得到广泛推行
C. 国家注重所察举官员的素质 D. 地方察举不实的现象十分严重
【答案】C
【解析】
汉代察举制的标准是品德,材料“地方要先给予一定的官职进行试用”信息说明对于官员的素质进行考察,然后使用,故C项正确;“考核合格后才能举荐到中央”说明地方政府并没有把持选官的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对于官员的考察,并不是说明该种方式得到推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地方察举不实的信息,故D项错误。
20.古代中国皇帝“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监督之容曲,设司查以纠之”。为此建立一套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官僚系统,以下符合此体系的是
A. 秦朝御史大夫、宋朝通判
B. 唐朝御史台、明朝内阁
C. 宋朝参知政事、清朝军机大臣
D. 秦朝御史大夫、唐朝中书省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这套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官僚系统是指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系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宋朝的通判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故A
项正确;唐朝中书省负责决策;明朝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宋朝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清朝军机大臣负责跪受笔录皇帝意旨拟写诏令,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
21.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 秦朝御史大夫 B. 汉朝丞相
C. 唐朝六部尚书 D. 明朝内阁大学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说明一定不是法定的官职,故应该是D。历史上出现上述非法定或者制度外的官员,是依照皇帝的好恶来决定的,这恰恰说明皇权专制的加强。ABC中的几个官职都是当时正式设立的法定官职,故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掉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
22.唐代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为官;宋代允许“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者”参加科举;明代许可商人及其他流寓人员在异地参加科举,而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这种变化表明
A. 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B. 明代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C. 社会阶层流动性不断加强
D.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答案】C
【解析】
根据“明代许可商人及其他流寓人员在异地参加科举,而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商人可以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C正确;材料反映商人可以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A;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不能体现明代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代许可商人及其他流寓人员在异地参加科举,而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得出材料的主旨,分析解答。
23.
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为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人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这一变化
A.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B. 适应了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
C. 促使了丞相制度的废除
D. 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可知体现的是明清时期翰林院地位的上升,主要是为加强皇权服务的,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科举制无关,A选项排除。丞相制度在明初就已经废除了,C选项排除。中央集权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选项排除。
2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在续订条约时,英国明确要求在条约中写上“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等字样,英国的这一要求可以看出清政府
A. 已经具备了近代外交意识
B. 已经放弃了华夷之间的藩篱
C. 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D. 中国文化中心主义的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英国明确要求在条约中写上“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表明清政府在世界大变局面前仍然固守中国文化中心主义,天朝上国心理仍然存在。故答案为D项。材料表明清政府思想转型艰难,还不具备近代外交意识,排除A项;材料表明清政府还没有放弃华夷之间的藩篱,排除B项;清政府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愚昧无知,不是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排除C项。
25.近代史上,列强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划定“使馆界”
④在通商口岸设厂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④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③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协定关税是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取得的,领事裁判权是在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中获得的,划定“使馆界”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规定,在通商口岸设厂是日本在1895年《马关条约》中获得的特权,因此正确排列顺序是①②④③,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A、C、D项。
26.《南京条约》中申明:“(中英)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详细列明。西方列强对于“平行之礼”的关注
A.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
B. 说明了列强渴望得到清政府平等对待
C. 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被彻底打破
D. 体现了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根本目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南京条约》中作出中英两国属员以平行之礼照会的申明有利于敦促清政府打破传统华夷观,形成近代平等的外交观念,故A项正确;《南京条约》本身具有对中国的不平等性,并非列强寻求政府的平等态度,排除B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根本目的在于将中国变为商品倾销基地与原料产地,题干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 A。
27.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 永久居住权
B. 海关管理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领事裁判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依据所学可知,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一系列特权,其中领事裁判权是一项重要内容,规定:外国人在中国触犯中国法律,由外国政府根据其本国法律惩办,正如题干材料所描述的那样,实际上外国侵略者保护本国国民提供了法律依据。所以应选D。
考点: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鸦片战争·第一批不等统一的签订及影响
28.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却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A. 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 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 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D. 国家主权意识处于缺失状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清政府彻底屈服于西方列强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而非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夜郎自大”,故B项错误;清政府并非是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而是其在此时还尚未真正意识到相关的司法权等近代国家主权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清政府眼中只有所谓的通商经济权,而相关的近代司法权和关税贸易权却极为淡薄,这是一种主权意识缺失的表现,故D项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却争执”,联系所学近代中国外交的史实分析解答。
2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列强侵略中国以割地和资本输出为目的
D. 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在沿海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三次大规模侵略战争,除了攫取大量政治经济权益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迫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而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这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故A正确;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错误;C只符合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内地通商口岸----汉口,甲午战争开放的重庆、沙市在内地,故D错误。
30.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年)曾写过一封信给法国的巴特勒上校:“您问我对于远征中国的看法……您认为在维多利亚女皇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对中国进行的这次远征是英法两国共享的光荣;您想知道我对这次英法取得的胜利能给予多大程度的赞同。”信中的“这次远征”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您认为在维多利亚女皇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对中国进行的这次远征是英法两国共享的光荣”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故C正确;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不符合题意,排除A;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不符合题意,排除B;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而雨果的生卒年代是1802-1885年,不可能提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您认为在维多利亚女皇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对中国进行的这次远征是英法两国共享的光荣”,联系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解答。
二、材料分析题
31.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答案】(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
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
(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
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策略:平衡与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解析】
【详解】(1)不同:材料“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可知,唐朝设节度使,地方权力大;材料“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可知,宋朝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后果:材料“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可知,唐朝藩镇割据;材料“
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可知,宋朝积弱局面。
(2)特点:材料“行省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可知行省管辖区域大;“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可知行省权力大;“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可知民族控制;原因:结合特点分析原因,如“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可知元朝疆域辽阔,“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可知吸取前朝教训;“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可知民族征服;积极影响:结合行省制度形成的原因和制度特点,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族融合等角度作答。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单一的集权与分权都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的教训中,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策略。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与社会转型》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观点1古代中国政府对报纸的管理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阐述:由宋至明,政府对“邸报”的审查以及对民间刊发报纸的控制,可以看出政府对新闻报道的严格监管,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渐加强。(背景)宋、明两代,商品经济发展不断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宋话本、明小说等文学艺术发展折射出文化发展的平民化趋向。民众对思想自由的渴望、对政治、社会新闻的探求欲越发强烈。(目的)对新闻报纸的监管,体现了政府对市民阶层在思想上严格控制。通过思想统一、舆论监管,进而维护中央集权。明代中叶,民间刊发的报纸登载官方文书,更体现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央集权的加强。
观点2近代报刊的职能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阐述:报刊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19世纪70年代以来,民族工业兴起,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成员郑观应在报纸上宣传变法,是对晚清封建统治的冲击。90年代中期,伴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加之民族工业的继续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创办维新报刊、鼓吹变法、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它在思想上有利于民众的思想启蒙,为维新变法的实践提供舆论基础。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唐宋明时期对邸报的监管由不审查至严格审核,对民间小报严格禁止到限制发行内容,可以“古代中国政府对报纸的管理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为论题,结合宋明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阐述市民文化的兴起、民众思想自由欲求增强,不利于中央集权,并从封建国家思想控制角度阐述对报纸的严格监管即可;根据材料中1874年至1911年近代报刊在中国的创办及所宣传的西方政治、经济文明可以“近代报刊的职能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为论题,结合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维新派及革命派通过近代报刊动员社会改革及革命,进而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史实进行阐述认证即可。
33.(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并结合时代背景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变法的要求、科举制的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等角度分析。
第(2)问,依据材料一信息“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和材料二信息“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积极方面可从打击旧学、传播新学、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新式教育发展等方面分析,消极方面可从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等方面分析。
【点睛】本题以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改革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戊戌变法的认识。本题契合的热点是高考改革,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国家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战略举措,体现了高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特点。本题考查的素养有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