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 M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
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有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农业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的演变
一、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与初步发展;汉代时期出现耦犁和一牛挽犁法;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
二、基本特征:精耕细作
1.生产工具:铁制农具;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播种工具,如耧车。
2.水利工程与生产技术:都江堰、白渠等水利工程;牛耕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等等。
3.耕作方法:春秋战国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
三、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1.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影响: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四、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
氏族公社公有制
夏商周时期
以井田制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
战国时期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体地位,农民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推行的土地国有制
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特点
(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铁犁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
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可以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赈灾救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灾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征收的农业赋税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
2.中国古代的自耕农土地经营方式与租佃关系
(1)自耕农土地经营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封建土地主要经营方式。
(2)租佃关系
①原因
a.土地兼并造成了大量的大土地所有者和无地少地的农民,提供了租佃的基本条件。
b.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加剧,进一步导致了人口的流动。
c.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根本原因。
②发展历程
a.战国时租佃关系已经产生。
b.汉代已经比较普遍,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很强,如东汉田庄的劳动者。
c.宋代,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d.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③特征
a.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契约形式。
b.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c.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d.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
④影响
a.在租佃制下,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无地或少地的农民通过租种地主的土地,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收入,生活相对稳定,有利于缓和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3.中国古代封建田庄经济
(1)形成原因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
②社会动乱,封建政权对土地与人民的控制能力、组织管理全国生产的能力大大削弱;大批流民与欲寻求保护的自耕农纷纷投靠世家大族,成为依附民。
③豪强地主拥有政治与经济特权。
(2)特点
①田庄经济实质上是大地产制,是土地兼并严重的表现。
②采用田庄式的生产规模进行经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劳动者多为投身于庄园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都受庄主的剥削,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3)影响
①地主田庄经济是与战乱时期发展生产的迫切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对维持局部地区的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②地主田庄有私人武装,在平时起到了维护封建秩序,镇压人民反抗及保卫地主田庄的作用。
③在中央控制无力的情况下,容易成为封建割据势力。
4.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演变趋势
(1)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往往是与经济、政治、财政、社会等方面的变迁互为因果的。
①春秋战国赋役制度在社会变革中形成“赋、税、役”三元结构。秦制为田租(税)、口赋、力役。
②魏晋南北朝、隋及唐前期演变为计田(丁)征收的租、计户或丁征收的调与力役(或庸)。
③唐中叶两税法改革后至清代,先是租调和部分力役并入田亩税,中经北宋王安石变法、明中叶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力役最终全部并入田亩税。
④中国古代赋役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一是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二是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而这两条途径的最终汇合点为田税。
(2)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趋势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真题典例】
1.命题点:战国以前的铁器分布与经济发展
(2018·高考全国卷Ⅲ,T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
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满分秘籍]
扣题眼:仔细读图,定位空间是解题关键。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当时比较发达的地区,铁器的分布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
析错点:铁器实物并非就是铁制农具,“普遍”“普及”与“战国以前”的史实不符;仅凭新疆和中原地区铁器分布情况,不能得出两地“联系紧密”。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两汉时期田庄经济的特点
(2016·高考全国卷Ⅰ,T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加以判断。
析错点:材料反映的是地主田庄的农业生产情况,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画像体现的是生产场景,看不出精耕细作的信息;汉代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答案试解】 D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特点)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反映了( )
A.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B.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C.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D.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解析:选A。材料中“劳动力……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说明中国古代农业实行精耕细作,故选A项;中国传统农业实行小农家庭经营,这与材料“劳动力……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无关,排除B项;农业大国不一定出现材料中“劳动力……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的情况,排除C项;人多地少的现实,也不一定呈现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有些同样人多地少的国家多余的农业人口会进行劳动力的转移,从事手工业、商业等,排除D项。
2.(命题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统治者“无为而治”
C.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D.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解析:选C。两汉时期,自耕农私有经济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故选C项;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西汉初期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汉武帝后就是“有为而治”了,排除B项;这一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不会导致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蓬勃”的表述不对,排除D项。
小农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真题典例】
1.政府政策对小农经济的影响
(2015·高考江苏卷)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满分秘籍]
扣题眼:从唐有“泻泉”、北宋有“水阔”到1680年“沟洫之制,水陆失宜”表明水利出现问题,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析错点:从唐多有“稻垄”、北宋仍有“熟稻”到1678年“止产粟米”,这些变化与主动选择作物品种无关;“田地皆成沙土”表明没有重视农田生态保护;“全凭”的说法是以偏概全。
【答案试解】 B
2.命题点:唐代土地制度的影响
(2017·高考全国卷Ⅲ,T26)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题干材料,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数量的户数及比例情况,解读出数字比例“74.1%”的户数占多数,理解这种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
析错点:土地特别多和特别少的比例较小;唐代中期,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瓦解,题干为唐代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南北朝经济发展的特点)对比图一、图二中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这一变化反映出南北朝时期( )
A.经济发展速度更快
B.北方农耕经济萎缩
C.农耕技术有所退步
D.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解析:选B。根据图片可知,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比汉武帝时期的南移很多,说明此时北方很多的耕地变成了牧区,即北方农耕经济萎缩,
故选B项;农牧分界线的变化与经济发展速度没有直接关系,而且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农耕技术包括耕作工具、耕作方式和灌溉工具等,图示信息不能体现农业的耕作技术是否退步,排除C项;由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无法看出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排除D项。
2.(命题点:国家政策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唐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宋初这一政策( )
A.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C.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
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解析:选B。根据材料“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召集逃散,令着旧业”可知,宋初限制人口流动、令操旧业,这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故选B项;宋太祖的诏令,针对的是“唐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排除A项;程朱理学的兴起晚于宋太祖在位年份,排除C项;宋太祖的诏令,解决的是唐末以来,“天下户口,流亡过半”的问题,排除D项。
中国古代的土地经营方式
【真题典例】
1.命题点:土地制度的演变
(2019·高考江苏卷)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满分秘籍]
扣题眼:抓住材料关键语句“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下的土地是不允许买卖的,但是矩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盛服和玉饰,体现的是井田制的松动。
析错点:西周中后期,世袭制度并没有解体;抑商政策弱化是指对商人的限制少,材料没有涉及;题干没有体现礼乐制度。
【答案试解】 A
2.命题点:宋代土地兼并的影响
(2016·高考全国卷Ⅱ,T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题干材料,失去土地的农民占多数,从土地兼并的这一表现,寻找产生历史现象的原因。
析错点:宋代经济较唐代有进一步发展,没有出现严重衰退;坊市制度崩溃主要与商品经济关系密切,与农民租种土地并无直接关系;材料中谈到的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与宋代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关,不能表明政府管理失控,而是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唐代土地制度的特点)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表。由此可以推知( )
出处
记载
《田令》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文》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
A.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B.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解析:选B。材料“听卖永业田”“寺观广占田地”“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反映了土地兼并的现象,说明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故选B项;根据材料“听卖永业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等信息可知,当时唐代法律尚不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排除A项;题干只是反映土地的占有情况,非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中“恣行侵吞,莫惧章程”说明政府是限制土地兼并的,排除D项。
2.(命题点:清代赋役制度及户口制度变化)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 )
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
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
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
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解析:选D。从“役”到“田”和从“役”到“口”,
说明清朝前期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专制集权、重农抑商政策、文化控制等方面的信息,排除A、B、C三项。
古代手工业、商业及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进步
1.基本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
劳动力
官营手工业
政府经营
官府、皇室专用;不流通
无偿征调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市场流通
个体工匠
家庭手工业
家庭农户自主经营
家庭消费、交纳赋税;部分流通
农民自身
2.主要成就
冶铸业
商周青铜器铸造;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制瓷业
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五大名窑;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纺织业
丝织业:唐朝吸收波斯风格与织法;明清在苏杭设织造局
棉纺织业:南宋兴起;元朝改进技术;明朝后期,棉布成为主要的衣料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时期
概况
先秦
“商人”出现;官府控制;私商的发展;市场的形成
秦汉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开通丝绸之路
隋唐
市坊分开的城市布局;“柜坊”“飞钱”的出现;市舶使专管外贸
宋元
使用“交子”;城市布局中市坊界限被打破;夜市与早市兴盛;海外贸易发达
明清
江南工商业市镇的涌现;商帮的活跃与兴盛;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三、古代城市的发展
1.隋唐以前: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
2.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3.宋元时期: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4.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兴起。
1.中国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地位及转换原因
(1)地位
(2)转换原因
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农业生产的进步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④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认识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影响
(1)发展变化
(2)社会影响
①政治方面: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经济上瓦解着封建经济基础,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②经济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社会生活方面: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④文学艺术方面:推动文学艺术日益世俗化、平民化、个性化。
3.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1)发展规律
①城市功能: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商业贸易的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而兴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②城市的商业活动: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
③城市数量和规模: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
④城市布局: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城市有逐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趋势。
(2)都城变迁
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示意图
4.中国古代的商业思想和商业政策
(1)商业思想:中国古代的商业思想表现为两种对立斗争。
①对私营商业是加以限制还是任其发展。以法家思想为代表,主张限制私营商业、发展官营商业。与抑商思想的重官商、抑私商相反,道家中的黄老学派宣扬经济放任,反对“与民争利”,要国家退出工商业阵地,将商业放给私人经营。儒家的“富民”学说,也主张义利结合、先义后利。
②轻商思想与重商思想。由于封建等级观念和轻视劳动思想的支配,社会上轻商思想由来已久,法家和儒家对此有一致的立场。重商思想是对商业的重视,对商业客观职能的充分的认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商业和商人地位越来越高。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明确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
(2)商业政策
①重农抑商政策
具体表现为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②“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盐铁专营制度(也称禁榷制度)
a.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盐铁官营。
b.汉武帝时期,因北击匈奴,国家军费开支巨大。为增加国库收入,将冶铁、制盐、铸钱等收归官营。官营制度为汉代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也使农民收入减少,负担加重,社会因此动荡不安。
c.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力虚耗,加之北方藩镇割据,不纳贡赋,朝廷不得已又开始重视盐铁专营。
综观中国历史,盐铁官营制度时存时废。通常,国力强盛时,对盐铁的控制相对较少,而国力衰落时,盐铁收入就成了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
5.中国古代主要商贸商路发展的特点
(1)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
(2)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
(3)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
(4)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5)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
古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
【真题典例】
1.命题点:宋代商业发展与城市的发展
(2019·高考江苏卷)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满分秘籍]
扣题眼:关键信息“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表明宋朝市镇经济发达。
析错点:宋朝政府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税;材料的内容是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的经济发展,没有涉及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指的是市镇经济能够满足政府需求,没有体现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明代晚期社会价值观变化
(2019·高考江苏卷)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满分秘籍]
扣题眼:从“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到“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表明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析错点:中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材料主要反映了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没有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的问题;反正统思想在明朝晚期已经产生,但没有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宋明理学。
【答案试解】 B
3.命题点:清代商业经营规模的壮大
(2019·高考全国卷Ⅱ,T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明代至清代大商人的资本增多现象,认识资本扩大的影响。
析错点:古代商人地位“根本性改变”表述过于绝对化;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显松弛”表述过于绝对化;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唐朝商品经济发展)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该诏令在当时( )
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
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
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唐朝时期,由于政治清明和对外开放的良好社会风气,唐朝国内外的商品贸易日益发展,但是,由于错误落后的货币思想的影响,降低了货物交换的效率,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
2.(命题点: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南宋临安城内同类商品的经营有了更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一处或数处,称之为“团”“行”或“市”,
如:花团、青果团、布行、销金行、米市、珠子市等。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商品交换活跃
B.城市消费趋向奢华
C.工商业市镇兴起
D.政府加强市场管制
解析:选A。材料中出现了同类商品的集中销售区域,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故选A项;材料中主要是日常生活消费品,不是奢侈品,排除B项;工商业市镇兴起是在明清时期且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宋代政府放宽对市场的管制,排除D项。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真题典例】
命题点:宋元海上丝绸之路
(2019·高考海南卷)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
[满分秘籍]
扣题眼:瓷器从唐朝时期开始大量外销,远达欧洲、非洲,主要渠道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到了宋元时代,海上交通发达,因为宋朝未统一全国,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因此大量瓷器开始通过海上运出。
析错点:18世纪以后茶叶贸易占贸易主导地位,输出量迅速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宋元时代茶叶并未大量外销;棉布在宋元时期成为百姓衣料,主要为内销;白银不是宋元通过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如下图所示,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有汗血马、毛皮、葡萄、核桃等传入中原。中原有丝绸、瓷器、茶叶、冶铁、凿井技术等传入西域。这说明( )
A.外来物品传入改善人民生活
B.中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丝路的繁荣
解析:选B。材料中“中原有丝绸、瓷器、茶叶、冶铁、凿井技术等”
说明中原物品技术含量高,而传入中原的主要是特产和原料,故选B项;外来物品传入,遗漏了材料中“传入西域”,排除A项;“冶铁、凿井技术等”无法以物易物,材料未涉及以物易物,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原与西域的经济交流,但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丝路的繁荣,排除D项。
2.(命题点:中国古代的朝贡体系)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以下关于朝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朝贡体系是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
B.朝贡体系解体的标志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
C.朝贡体系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D.朝贡体系使古代中国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局势
解析:选D。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贡体系的瓦解是在1879年日本完全吞并琉球后,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贡体系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近代化的发展趋势,故C项错误;朝贡体系使中国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形势,故D项正确。
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
【真题典例】
1.命题点:明代区域经济的特色
(2019·高考全国卷Ⅰ,T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满分秘籍]
扣题眼:据材料信息从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分布不同思考。
析错点: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材料与土地制度调整无关;国家货币制度的变化不会带来国内地区经济差异。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7·高考全国卷Ⅱ,T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中示意图,范蠡和子贡的经商区域都涉及了曹,说明曹地商业地理位置优越。
析错点:战争只会破坏经济;注意对程度词“决定”的认知,太绝对;材料未体现城市规模的扩大。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工商业市镇的繁荣)下图为明代中期工商业城镇分布图。这一状况( )
A.导致了闭关锁国政策的废除
B.标志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促成了传统经济结构的剧变
D.推动了区域贸易的迅速发展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明代中期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分布,由图示信息可知,明中期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于江南地区,说明江南地区商业经济繁荣,而明中期,
政治中心在北方,这种政治经济的分布可以推动区域贸易的迅速发展,故选D项。
2.(命题点: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变化)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主要的生计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说明( )
A.江南农业生产技术逐渐落后
B.江南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迹象
C.明清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D.江南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解析:选B。题干叙述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工商业比较发达,甚至成为“民众主要的生计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江南地区的经济结构出现了转型迹象,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其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落后现象,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一直坚持的经济政策,由材料信息无法推出明清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的结论,排除C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重要标志是出现雇佣关系,排除D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与人口的迁移
一、经济重心转移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二、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轨迹
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
2.北方人民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
4.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
5.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
1.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2.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原因
①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2)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③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真题典例】
1.命题点:唐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017·高考全国卷Ⅱ,T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满分秘籍]
扣题眼:材料反映出北朝至唐中期北方由嘲笑南方人的饮茶习俗到饮茶习俗普遍化,从唐代经济重心南移角度理解历史现象。
析错点: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开始”在材料中不能体现;“饮食习惯”与材料中饮茶习惯不能等同,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致;“已超越”不符合史实,且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016·高考海南卷)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满分秘籍]
扣题眼:江南的开发与历史上魏晋时期、五代时期及南宋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有关。
析错点:推广铁农具导致生产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与“东晋”等时间不符;在魏晋、唐朝后期官府组织的屯田是在黄河流域,与“江南”不相符;东晋南朝、唐朝后期至五代都是战乱频繁的时期,统治者不会用减税这种方法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试解】 D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唐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韩愈曾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材料表明( )
A.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
B.南方赋税收入增加
C.江南成为当时核心经济区
D.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解析:选C。由材料“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可知江南地区成为当时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南方对国家财政的贡献而非南北方经济的比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赋税的来源而非南方赋税的增加,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赋税比例而非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排除D项。
2.(命题点:元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下表是元代各地的粮食岁收情况表(单位:石)。据此可知元代( )
地区
中书省
辽阳
河南
陕西
甘肃
岁收
2 271 449
72 066
2 591 269
229 023
60 586
地区
湖广
江西
江浙
四川
云南
岁收
843 787
1 157 448
4 494 783
116 574
277 719
A.继续维持重农抑商政策
B.政治经济核心优势明显
C.苏湖地区已成农业中心
D.边远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解析:选C。由材料表格信息可知,江浙地区的粮食岁收远多于其他地区,这说明元朝时农业中心在苏湖地区,也符合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史实,故选C项;材料展现了元代各地的粮食岁收情况,与政府是否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项;由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元代农业中心在南方,而政治中心在北方,因而不构成政治经济核心优势,排除B项;材料中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属于边远地区,但这些地区粮食岁收要低于其他地区,因而未能体现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排除D项。
探究一 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进程及特点
【主题概述】
1.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历程
(1)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都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都城,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
(3)隋朝修建了大兴城,唐朝扩建为长安城。该城整体设计合理,建筑规模宏大,体现了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唐朝后期,扬州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繁华的夜市是当时扬州城的一个特点。
(4)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共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2.古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专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益活跃。
(2)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3)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5)城市商业受到封建政府限制,如设官管理、“市”里贸易、贸易活动限制在“市”里进行等。
【综合大题】
(2019·郑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形成了行政城市层级体系,城市的行政地位越高,城市也就愈能得到发展。城市管理亦是如此,如国家重京城,既设有复杂的管理机构,又颁布了大量法律进行管理。而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则是以民间法形式实施管理的。大体上包括行会法、慈善组织规则及城市街坊组织规则和习惯法。城市是统治乡村的据点,并无自治地位,而城市在经济上也严重依附乡村,城市统治者兼管乡村和城市,使得城市没有独立的行政地位,城市基层组织与农村的基层组织也大致相同,也不存在西方中世纪那样完备的城市管理法。
——摘编自郭雪飞《传统到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 晚清时期,伴随着开埠通商,中国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传统的城市体制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开办警政管理城市,还设立了商务局等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警察机构开始在城市广泛设立。中央成立了商部,制定了商法,近代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管理机构也开始建立,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初步确立。张之洞、梁启超、张謇等在租界示范效应的影响下,积极推动地方自治。城市自治章程的颁布和实施,打破了原来城乡合治的管理体制。
——摘编自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思路点拨:紧扣材料去概括古代城市管理的特点,据不同的层次提炼;分析成因时要结合教材知识进行高度提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时期城市管理体制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其推动因素。
思路点拨:解答变化一定要紧扣材料,以“从什么到什么”的形式进行提炼;变化的因素结合其时代特征联系材料进行概括。
答案:(1)特点:中国城市管理遵循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理论;国家法律、法规和民间法并存;实施城乡合一的治理方式。成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农耕文明时代,城市工商业发展水平低;城市缺乏自治传统;儒家思想影响。
(2)变化:城市管理日益专业化;城市管理法律体系逐步建立;城市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因素:西方国家城市管理体制的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抵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探究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隋唐、宋元社会的时代特征
【主题概述】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中外交流频繁,具有开放性、兼容并蓄的特点。宋元时期从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封建政治制度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各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进程,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封建文化高度繁荣,有突出成就,继续处于领先地位。高考命题重视运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及中外交流角度考查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的时代风貌。复习备考时,注意综合唐代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及对外交流等史实,综合认识其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综合大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思路点拨:首先,分析材料信息,从材料信息确定一个论题,如本题可确定“重文轻武”促进了宋朝的繁荣和“重文轻武”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两个主题。其次,根据论题从所学知识中搜寻历史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例证论题。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
论述:政治上——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使其能很快铲除军阀割据势力,清除分裂的隐患,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环境宽松,文人享有较多自由,参政热情高涨。 经济上——社会稳定,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品种和产量增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技上——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文为贵、武为轻的思想深入骨髓,推动了天文学、机械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的发展。 文化上——宋代的文、史、哲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名著和名作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
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社会的全面繁荣。
观点二:“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论述:军事上——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频繁调动和千方百计压制武人,使武官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 外交上——由于“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再加上统治阶级“强干弱枝”的思想。对外没有积极加强防御,而是一贯采取屈辱忍让、纳币求和的做法。 政治上——为了削弱武将的势力,设置大量文职官员,导致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庞大,在遇到重大军事、政治问题时意见不一,很难制定有效的决策。 社会风气上——“重文轻武”政策使北宋的价值观发生较大变化,多数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尚武精神遭到削弱。
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使宋朝最终陷于积弱的局面中。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海南八校联盟考试)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贩卖畜牧产品,经常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这说明当时( )
A.较远距离的贩运活动已出现
B.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
C.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官府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
解析:选A。A项与材料中“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郑国商人弦高贩卖”是个体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故C项错误;材料中“战国时期”官府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而非加强,故D项错误。
2.(2019·江淮十校三模)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有关水利制度的记载。从记载内容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记述内容
出处
南阳太守召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
《汉书·召信臣传》
凡水有灌溉者,水碾不得与争利,溉田自远始,先稻后陆
《大唐六典》
河渠令诸以水溉田,皆从下始,仍先稻后陆
宋《庆元条法事类》
若有违反水法多浇地亩,每亩罚小麦一石
元朝《洪堰制度》
A.历代王朝重视水利的兴修
B.封建官吏控制水权盘剥百姓
C.古代水利立法开始于汉代
D.封建政府重视水资源的管理
解析:选D。通过题干中的表格内容可知,从汉代到元朝的历代政府都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如“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汉)、“溉田自远始,先稻后陆”(唐)、“皆从下始,仍先稻后陆”(宋)等,故选D项;题干述及水利工程兴修之后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的规定,没有提及其兴修事宜,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及政府官吏对老百姓的盘剥,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出“古代水利立法开始于汉代”的结论,且该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3.(2019·泰安二模)《诗经》中的某些诗篇将对亲人的思念落实在由父母、妻子、兄弟组成的家庭中,家庭作为情感的归宿受到反复吟咏。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纲常伦理社会秩序已经确立
B.传统土地制度发生变化
C.小国寡民社会心理基本形成
D.士庶宗族观念得到强化
解析:选B。《诗经》主要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歌,联系经济史的相关内容可知,该时期土地制度经历由土地国有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变化历程,反映在思想文化方面,就会出现题干中的现象,即“对亲人的思念落实在由父母、妻子、兄弟组成的家庭中”,故选B项;纲常伦理观念社会秩序的确立发生在西汉时期,是经由董仲舒主张并经过汉武帝采纳之后逐渐确立的,排除A项;小国寡民社会心理是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特点,排除C项;父母、妻子、兄弟关系不属于士庶等级,排除D项。
4.(2019·成都二模)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一立国态势的转变( )
A.根源于游牧民族的式微
B.得益于世界市场的出现
C.受制于东南部地狭人众
D.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变动
解析:选D。据材料“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唐时期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而“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说明经济重心已在南方,故选D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出现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排除A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前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排除B项;“东南部地狭人众”不是材料论述的主题,排除C项。
5.唐代法律规定:“(家庭)应分田宅及财物,兄弟均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这一规定在当时( )
A.解决了家庭内部经济矛盾
B.增加了国家人头税的收入
C.客观上增加了自耕农数量
D.有利于社会财富迅速积累
解析:选C。根据材料“应分田宅及财物,兄弟均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可知,分家无疑增加了自耕农的户数,故选C项;财产分配仅是家庭经济矛盾的一个方面,不能以偏概全,排除A项;人头税是针对人口而征收的税种,分财产不增加人口,排除B项;小农经济不能使社会财富迅速积累,排除D项。
6.(2019·博雅闻道高三全国联测)宋仁宗时,大臣富弼说:“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供养军队),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这种状况( )
A.影响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B.导致武将拥兵割据的问题
C.抵消了王安石变法的成果
D.扭转了对边境的军事弱势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宋仁宗时出现了冗兵的状况,这会导致政府财政开支过大,影响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故A项正确。
7.(2019·北京朝阳区期中)唐朝开国后改铸开元通宝以替代西汉以来旧币,并成为后代钱币的一种范式。这一变化( )
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B.实现了国家对铸币权的管控
C.钱币材质与铸造技术更精良
D.改变以重量定名的制币传统
解析:选D。“开元通宝”中“开元”有开辟新纪元之意,是非年号钱,西汉的五铢是重量,这种钱币范式改变以重量定名的制币传统,故选D项;秦朝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与材料中“唐朝开国后”不符,排除A项;秦朝统一铸币,汉武帝时期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排除B项;钱币上文字的变化和钱币质量无关,排除C项。
8.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据此可知当时( )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A.政府“不抑兼并” B.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
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
解析:选D。“不抑兼并”是北宋的土地政策,材料体现的是北宋时期商税的变化,二者之间无直接关联,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组成状况,故B项错误;宋朝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北宋商税的迅速增加,反映北宋工商业经济的发达,故D项正确。
9.(2019·潍坊二模)古代中国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
A.城市发展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B.农业是工商业发展的基础
C.户籍制度阻滞了社会阶层流动
D.城市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
解析:选B。根据材料“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可知,农业是工商业发展的基础,故选B项;宋代城市发展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未涉及户籍制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城市发展与农业商品化的关系,排除D项。
10.(2019·上饶二模)明初洪武年间规定:庶民庐舍不得超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不许涂饰彩色。正统十二年(1447年)稍有变通:“庶民房屋架多而间少者,不在禁限。”这表明( )
A.明中期以后废除了等级制度
B.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削弱
C.资本主义萌芽改变阶级秩序
D.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解析:选D。通过题干中“明初洪武年间”与“正统十二年”对“庶民庐舍”的不同规定,联系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可知,这种变化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故选D项;在古代中国,等级制度一直存在,不会被废除,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强化,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纺织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这种现象既稀疏又微弱,不会改变社会的阶级秩序,排除C项。
11.(2019·滨州一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虽然也遵循商品经济操作层面的规律,但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这说明明朝( )
A.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商人的价值取向
B.传统观念对商品经济发展有负面作用
C.科举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政治权力对商品经济发展有压制作用
解析:选B。据材料“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明朝商人……并不完全以追逐最高利润为其终极目的。他们也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可知,传统观念对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构成冲击,故B项正确;据材料“以读书做官、富贵双赢为人生终极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观念影响商人的价值取向,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商人的价值取向,而不是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不是政治权力的作用,故D项错误。
12.(2019·扬州期末)明朝正统九年二月,广东潮州府民滨海者,纠诱傍郡亡赖五十五人私下海,通货爪哇国。正统十年三月,福建缘海民有伪称行人正使官,
潜通爪哇国者。由此可见明代( )
A.开放对爪哇国贸易
B.民间贸易突破“海禁”政策
C.“海禁”政策走向瓦解
D.对外走私已成普遍现象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正统年间,广东潮州府及福建缘海出现私人与爪哇国进行贸易的现象,反映了民间贸易突破“海禁”政策,故选B项;根据材料可知广东潮州府及福建缘海出现私人与爪哇国进行贸易的现象,不是政府对爪哇国开放,排除A项;明朝建立以后,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的私人海上贸易活动,只允许保留有限制的官方朝贡贸易,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海禁”政策下,官方朝贡贸易是主流,对外走私仅是个别现象,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9·济宁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初,针对满洲贵族依仗特权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谕令禁止;刊税例(列)木榜于各关,“并商要往来之孔道,遍行晓谕”,对“私行滥收”的官吏“依律治罪”,以促进全国各地商品的流通。康熙中期以后,清政府在工商业领域实行商专卖政策,这种封建王朝垄断控制工商业的形式,较之明代弊端丛生的官专卖制有了明显改进,国家变直接干预经济为利用专商间接遥控。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不能超越作为地主制经济补充的界限,否则就要危及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因此清政府便用榷关、牙行和行会制对民间商业进行控制。允许适当发展,又不允许超过限度,清前期的主要手工业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与市场的关系,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有了一定的发展。
——据李绍强《论清代主要
手工业产品与市场关系》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革命形势的发展使清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惶恐不安,“无业游民生计日绌……民不聊生,人心思变”。为此,清政府从减免赋税方面对各地推广和改良手工业的做法予以支持;在“振兴实业”的口号下,清朝中央和各省掀起了一股兴办工艺传习机构的热潮。各省工艺局传习科目不是适合于出口贸易的初加工手工业,就是具有本省特色的民族传统手工业,其主旨在于传授谋生手段、化除“游民”,达到教养兼施的目的。1905年11月,商部颁发《出洋赛会通行简章》,鼓励商人参加国际赛会,对参赛货物免去关税。晚清在近代手工业经济中实现了角色的转换,这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但晚清政府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近代手工业作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间经济的地位和功能,从而就手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过渡转化这一关键问题采取治本之方。
——据彭南生《晚清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前期工商业管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特点的社会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影响晚清手工业政策的时代因素,并简要评价这种政策。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清初,针对满洲贵族依仗特权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以促进全国各地商品的流通”等信息,从注重规范市场、实行商专卖政策、既加强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又允许手工业适当发展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成因,据材料一“针对满洲贵族依仗特权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市场秩序混乱、社会经济发展、重农抑商观念等方面回答。(2)第一小问因素,扣住设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影响晚清手工业政策”以及“时代”,并据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革命形势的发展使清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惶恐不安”,从列强的经济侵略、革命运动兴起等方面寻找原因。第二小问评价,我们首先明确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全面评价。
答案:(1)特点:注重规范市场和税例(限制特权,促进商品流通);实行商专卖制,间接遥控;既加强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又允许手工业适当发展。成因:市场秩序混乱,官员随意增税;社会经济发展;重农抑商观念;君主专制强化。(任答三点即可)
(2)因素:列强的经济侵略;清末新政;实业救国思潮;革命运动的兴起;等等。(任答三点即可)评价:推动了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改良和传承),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扩大了对外贸易,等等;(任答两点即可)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稳定统治秩序的被动变革,未变革生产关系,无法实现手工业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型。
14.(2019·无锡期中基础检测题)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 (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 (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 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 167.7
3.85
90%
隋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 450.92
6.42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表现,分析两者结果迥异的根本原因。
(3)指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解析:(1)根据材料一“粮食亩产水平”得出粮食亩产提高;根据材料一“人均粮食占有量”得出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根据材料一“全国耕地面积”得出耕地面积增加;根据材料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得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结合所学古代中国经济重心逐渐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得出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2)第一小问表现,(中国)结合所学宋朝商业贸易突破时空限制,经济职能增强得出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结合所学宋朝农村市镇经济发展起来得出农村集镇兴盛;结合所学宋朝海上贸易发达得出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结合所学宋朝的货币发展史得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西方)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后推动商业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得出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后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引发价格革命得出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结合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得出商品种类增多;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影响社会变革的根本因素应当从经济角度进行考查得出(中国)前者的封建生产方式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西方)后者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推动了西欧的进步。 (3)(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根据所学中国主要的经济形式为小农经济得出自然经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商业不占主导);(社会变革)根据材料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结合所学封建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得出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为封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也推迟了社会深度变革;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得出工商业的发展则加强了社会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开明与进步。
答案:(1)趋势: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任答四点即可)
(2)表现:中国(宋朝):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任答三点即可)西方: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商品种类增多。(任答两点即可)
根本原因:前者的封建生产方式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后者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推动了西欧的进步。
(3)基本结构:自然经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商业不占主导)。
影响: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为封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也推迟了社会深度变革;工商业的发展则加强了社会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开明与进步。(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