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0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5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吕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齐民要术·种谷》中也有“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结论。这反映了古代农业具有 A.人定胜天的世界观 B.因地制宜的生产观 C.和谐统一的生态观 D.精耕细作的发展观 ‎2.1954年,东北考古工作队在辽宁辽阳三道壕一带,发现了西汉村落遗址,清理出土、石、砖、瓮墓葬103座,共出土文物2815件。其中有农业生产工具铁铧、铁鑺、铁铲、铁锄、铁镰、插刀等一整套农具148件。据此可以推知西汉时期 A.东北冶铁技术全国领先 B.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C.铁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农业生产体系完备 ‎3.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的情况上书朝廷,建议“务令疾速归业”,否则清算田产。户部则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材料反映宋代 A.小农经济有一定扩张性 B.商税成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C.重农抑商政策已被摒弃 D.农民弃农从商现象比较普遍 ‎4.晚明时期,江南地区许多农民一大早就把自己纺的棉纱和织的布拿到市场上去卖,买回原棉或者棉纱,然后回到家里再纺纱或织布。次日,他们再去市场上这样交易一圈。这一现象 A.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B.推动了朝贡贸易繁荣 C.不利于新生产方式发展 D.加速小农经济的瓦解 ‎5.商朝王室设置“多贾”一职,为王室购买奇珍物品,管理王室商业,并允许多贾参与祭祀祖先的仪式;唐宋时期,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 A.重视对商业的管理 B.工商皆本思想发展 C.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6.雍正时期,清廷限制各地开矿,垄断了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1872年,李鸿章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设法劝导官督商办。清政府采纳其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这种变化反映了 A.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B.工业文明冲击农业文明 C.自然经济出现解体的征兆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成为上海士人竞相角逐的职业;甲午战后,“舍儒而商”成为沪上和江南士人的新风尚。这反映了 A.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士人抛弃 B.科举取士不合时宜 C.经济变动引发价值观念变化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8.19世纪60年代以后,很多在华外资企业以“附股”的形式大量吸收华商资本。到90年代,“华商附股”累计总数已达4000万两以上,约占这些企业股本的一半。“华商附股”的大量出现 A.表明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有利于新兴生产方式的引进 C.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长远发展 ‎9.《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向新领域扩张国家资本,以官督商办的组织形式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通商银行总行。此外,还积极倡导民间资本,扩大商办力度,准民招商集股开矿、筑路等。这些举措 A.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B.旨在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C.优化了中国的经济结构 D.力图发展经济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10.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D.经济贸易活动取代殖民战争 ‎11.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A.水力成为主要能源 B.城市日益喧杂和拥挤 C.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 D.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风气 ‎12.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位于深圳的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大胆进行制度变革,率先在中国实行了干部、职员公开自由招聘制。此后几年,蛇口工业区又实行了定额超产奖励、全员签订合同等制度。这些做法 A.奠定了对外开放格局 B.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C.增强了企业竞争活力 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3.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气象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农民已获得土地的所有权 ‎14.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挂靠国有、集体企业,戴上“红帽子”经营。1992年后,挂靠的企业通过明确产权,重新注册为私营企业。这一变化说明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国有集体企业地位的动摇 D.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序幕 ‎1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二者共同之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16.辛亥老人回忆湖南地区的情况时说:“革命后,男女交际自由、结婚自由和男女平权的呼声很高”,“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能阻止的了”。这一现象说明 A.传统婚姻观念受到冲击 B.革命党人不再纳妾 C.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D.婚俗变革风靡内地 ‎17.1860年外国在华出版的报刊达到32家,比鸦片战争以前增加了一-倍, 1890 年发展到76家。这些报刊编印出版千余种中文书籍。李提摩太在《给英驻上海领事白利兰的信》中说:比起办医院、办学校,这更能“控制这个国家的头和背脊骨”。这表明 A.西方对中国文化入侵加剧 B.中国近代出版事业取得成就 C.西学东渐促进中国近代化 D.期刊繁多有利中外文化交流 ‎18.胡佛认为1929年的股市崩溃“只是一件孤立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前途或对美国企业的经营能力哪怕有丝毫的不信任,都是蠢事”,这表明胡佛政府 A.拒绝对经济进行有限干预 B.坚持自由放任的政策 C.积极探索治愈危机的方法 D.忽视了危机的破坏性 ‎19.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政府相应地减少了国防开支,加大了高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同时政府还扩大就业,鼓励投资,在福利政策上强调医疗、福利改革,使95%以上的人受益。由此可知,此时的美国 A.在美苏争霸中处于绝对优势 B.逐步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 C.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凯恩斯主义 D.消除了周期性经济波动的隐患 ‎20.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美国经济结构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B.国家政策的调整 C.出口贸易大幅增长 D.世界霸权的确立 ‎21.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实力遭受重创,但却依靠外界和自身力量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80年代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日本战后重新兴起并持续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的袒护和支持 B.经济立国重视教育 ‎ C.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D.大力发展泡沫经济 ‎22.1932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到70%,已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说明当时苏联 A.新经济政策仍具较大影响力 B.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C.经济建设存在着冒进的倾向 D.斯大林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3.‎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一封对中国企业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信,在福州召开工业会议期间,福建省55位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向省委呼吁——《请给我们“松绑”》。这里的“松绑”是指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D.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4.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 A.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 D.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太守王景在庐江一带教犁耕之法,兴水利,推广蚕织,卫飒、任延等地方官着手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江南的落后状况有所改变。汉末,“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中原大乱,民众深受战争的苦难而四散逃离,而此时“江东沃野万里…可以避害”。北人南渡和越汉、蛮汉融合,加之江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遂在东吴政权的有力组织下,通过适当减少农民徭役与赋税,禁止恶吏扰民等措施,促使劳动力与土地的迅速结合,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初步开发。‎ ‎——摘编自杨洪贵《试论孙吴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 材料二 南朝时期,地方官员在江南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宋武帝时期,青州刺史申恬在防御边境的同时,努力劝课农桑,修筑水利工程,使齐地“二三年间,遂皆优实”。梁中大通二年,陈庆之除南北司二洲刺史,“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昌国(郡)初为蛮地,俗不知学。(阮)弥之教之稼啌,兴学校。家有诗书,市无斗器。”地方官还采取措施安置流民安抚少数民族,化解彼此矛盾,“编户属籍”,“自是商旅流通,安居乐业”。雍州刺史张邵,至襄阳,筑长国,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南朝地方官以廉洁奉公的精神,把安民、富民、造福百姓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在江南开发的大潮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事迹被史家写史立传、被百家修祠树碑颂念,为后代树立了“循吏”“良吏”的楷模。‎ ‎——摘编自杨钰侠《南朝地方官对开发江南地区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吴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地方官员开发江南的主要措施和意义。(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1933年春播开始前,罗斯福授意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和农业部助理部长特格韦尔准备一个农业法案。3月罗斯福发布命令,将8个联邦农业信贷机构合并为农业信贷局。1934年6月通过弗雷泽——莱姆基农场破产法。农业部接到1933年夏、秋两季将丰收的报告后,立即派出大量代表,说服农民耕掉1000万英亩棉花。农业净收入,从1932年的192800万美元,增为1935年的460500万美元。农业品价格与农民购买制造品所付价格之比,以1909至1914年平价期流行比例为100,从1932年的58增为1935年的88。‎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 据统计,全国粮食由1949年的2263.6亿斤增至1952年的3278.3亿斤,棉花由1949年的888.8万担增至1952年的2607.4万担。1952年至1956年,全国共推广使用化肥400多万吨,推广双轮单铧犁150多万件,推广使用农药28.5万吨。1956年粮食良种播种面积已占全部粮食播种面积的36%,棉花良种播种面积占全部棉花播种面积的90%。1956年,全国已建成拖拉机站326个,农业技术推广站14230个,畜牧兽医站2257个,新式农具站207个。‎ ‎——摘编自叶明勇《新中国三大农业政策与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的举措。(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两国农业发展中得出的认识。(6分) ‎ ‎27.一个国家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带动整个民族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体上是从近代开始的。随着营口开埠,封闭已久的大门被西方列强叩开,中国东北地区很快就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特有的农产品迅速商品化,并深受世界供求市场控制,半殖民地性质的经济特征愈发明显。然而,在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城市经济却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实现了城市经济的初步腾飞。‎ ‎——摘编自郎元智《近代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管窥》‎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偏集中于东部沿海一隅,全国工业产值77%以上几乎在国土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后来国家对具有资源和战略位置优势的东北和西部地区采取了大量优惠政策,在有限的财力、物力下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立了国防科技为重点,重工业为基础,品类齐全的工业体系。1979年,国家又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了“特殊政策、灵活措施”,随后又在沿海设立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及沿海开放区,使区际间差距拉大。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 ‎——摘编自朱建成公静《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及效应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变化。(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近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3分)‎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认为,不违农时,掌握土壤条件,则会使农业生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强调了农业生产应当重视天时和地利的和谐统一,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人定胜天的世界观;B选项只强调了地利的影响,并未全面的反映题意,错误;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精耕细作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答案】B ‎【解析】西汉村落遗址出土大量铁制生产农具,反映了西汉农业生产水平提升,故选B;材料没有其它地区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不能得出东北冶铁技术全国领先的结论,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铁农具是随葬必备品,排除C;铁制农具无法体现农业生产体系是否完备,排除D。‎ ‎3.【答案】A ‎【解析】根据“兼作商旅,太半在外”“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可以看出,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活力和韧性,相对稳定并有所扩张,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无法得出商税成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结论,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的现象不能说明具有普遍性,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家庭手工业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但是这种生产和交易在规模和数量上都不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C正确;题干涉及的商品并不是农产品,排除A;题干与朝贡贸易无关,排除B;小农经济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 ‎5.【答案】A ‎【解析】材料中“商朝王室设置‘多贾’一职,为王室购买奇珍物品,管理王室商业,并允许多贾参与祭祀祖先的仪式;唐宋时期,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反映了从商朝由“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到唐宋时期有了专门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故答案为A项。B项,中国古代奉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而不是工商皆本思想,且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D项,材料不能反映商人地位是否提高、海外贸易是否发达,排除。‎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垄断了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 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雍正年间的限制民间开矿体现了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而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清政府逐渐改变传统的限制民间开矿的政策,说明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B项正确;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材料所述内容的原因,而不是所反映的问题,并且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问题,A项错误;自然经济在《南京条约》签订后逐渐解体,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李鸿章开办官督商办的企业,属于洋务企业,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并且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产生,不是迅速发展,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士人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甲午战后沪上和江南士人“舍儒而商”,这反映了随着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士人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C正确;题干涉及的是上海和江南士人,而非全体士人,A排除;题干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士人从商不代表商人政治地位提升,排除D。‎ ‎8.【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华商附股”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外资企业借助华商资本扩大对华经济侵略,另一方面是华商借助人股外资企业投资新式企业,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引进,故B项正确;列强短暂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排除A项;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排除C项;“华商附股”的形式,加剧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半殖民地化特征,不利于民族工业的长远发展,排除D项。故选B。‎ ‎9.【答案】B ‎【解析】依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为了扩大税源以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B正确;《马关条约》后,列强开始了在中国的资本输出,材料中的措施并未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A错误;材料中清政府的举措只是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未真正的优化经济结构,C错误;依据所学可知,清政府的举措只是为了缓解财政困难,力图发展经济适应世界发展潮流,不符合史实,D错误。故选B。‎ ‎10.【答案】B ‎【解析】“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意在强调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排除C;经济贸易和殖民战争是同时的进行的,并未取代殖民战争,排除D。‎ ‎11.【答案】C ‎【解析】材料“‎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混浊不堪,臭气熏天”说明工业文明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故选C;工业革命后,蒸汽机推广,水力已不是主要能源,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污染了环境,B、D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12.【答案】C ‎【解析】蛇口工业区的做法体现了对市场作用的重视,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C正确;八十年代初我国的对外开放尚未完成,格局未定型,排除A;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排除B;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8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明显、农业改革效果显著、私企有所发展,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的新的社会面貌,B项正确。材料体现私营企业有所发展,不等于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且公有制经济始终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排除A。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的公有制性质,农民没有获得土地的所有权,排除D。‎ ‎14.【答案】A ‎【解析】根据“1992年后,挂靠的企业通过明确产权,重新注册为私营企业”可知,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故A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是在2008年左右,排除B项;国有集体企业是主导,地位不会动摇,排除C项;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序幕是在80年代,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可知,二者均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可知D项正确。A项不符合事实,1953年时,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项“性质完全相反”的解读具有片面性,二者的土地制度仍然属于集体土地所有制。C项表述错误,不符合“1953年对农业改造的史实”。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16.【答案】A ‎【解析】“男女交际自由、结婚自由和男女平权的呼声很高”“自由结婚……”体现的是辛亥革命后婚俗正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冲击,A项正确;材料与革命党人无关,排除;C项是新中国成立后,排除C项;湖南一个地区,不能代表整个内地,排除D项。‎ ‎17.【答案】A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至1890年,外国人在华出版报刊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认为“控制这个国家的头和背脊骨”,说明列强对华文化入侵加剧,A正确;题干只列举了外国在华创办的刊物数量上升,不能代表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成就,排除B;题干主旨是列强试图通过报刊书籍对中国进行文化控制,而非促进中国近代化,也非促进文化交流,C、D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18.【答案】D ‎【解析】材料主旨是胡佛对1929年经济危机的看法,认为危机对美国经济不会有大影响,充满了对当时美国经济前途的信心,说明他过于乐观,忽视了危机的破坏性。D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胡佛对股市崩溃的看法,未表明要求是否对经济进行干预,A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胡佛的看法,未体现其要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B错误;材料反映了胡佛政府没有认清经济危机的破坏,因此未进行积极探索治愈的方法,C错误。故选D。‎ ‎19.【答案】C ‎【解析】美国政府减少国防开支,加大科研投入,扩大就业,鼓励投资,在福利政策上强调医疗、福利改革,使95%以上的人受益,说明政府在经济方面的干预力度较大,说明当时的经济政策依然是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C正确;20世纪90年代苏联已经解体,排除A;美国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就逐渐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排除B;D表述绝对,排除。‎ ‎20.【答案】A ‎【解析】从材料提供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急剧上升,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取得长足进步,这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生产力发展改变经济结构,故A正确;国家政策的调整只能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故B错误;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与 “出口贸易大幅增长”不符,故C错误;二战后世界霸权的确立,与材料中“1970—1979 年”不符,故D错误。‎ ‎21.【答案】D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日本战后重新兴起并持续发展的外因是美国的袒护和支持,内因是经济立国重视教育和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90年代,日本陷入泡沫经济的泥潭,经济走向困境,故排除ABC,选D。‎ ‎22.【答案】D ‎【解析】从“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来看,斯大林模式推动苏联经济实力的增强,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斯大林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故答案为D项;1928年苏联停止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斯大林模式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建设存在冒进倾向,排除C项。‎ ‎2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时间1984年,联系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可知《请给我们“松绑”》指的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得内容不符,故排除。‎ ‎24.【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均是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的斗争,说明全球化浪潮中各国之间的竞争激烈,故答案为A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指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也有弊,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说法错误,排除D项。‎ 二、材料解析题 ‎25.【答案】(1)原因:两汉时期先进农耕技术的传入奠定基础;北人南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孙吴政权的得力措施;南方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10分)‎ ‎(2)措施:广辟农田,劝课农桑;设立学校,教化民众;安置流民,安抚少数民族;兴修水利,提高防灾救荒能力。(4分)‎ 意义: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了江南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为后世治理江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8分)‎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东汉太守王景在庐江一带教犁耕之法,兴水利,推广蚕织”可知,两汉时期先进农耕技术的传入奠定基础;根据材料“北人南渡和越汉、蛮汉融合,加之江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可知,北人南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根据材料“在东吴政权的有力组织下,通过适当减少农民徭役与赋税,禁止恶吏扰民等措施,促使劳动力与土地的迅速结合”可知,孙吴政权的得力措施;根据材料“江东沃野万里…可以避害”可知,南方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2)措施:根据材料“努力劝课农桑,修筑水利工程”“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可知,采取广辟农田,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提高防灾救荒能力;根据材料“昌国(郡)初为蛮地,俗不知学。(阮)弥之教之稼啌,兴学校。家有诗书,市无斗器”可知,设立学校,教化民众;根据材料“地方官还采取措施安置流民安抚少数民族,化解彼此矛盾”‎ 可知,安置流民,安抚少数民族; ‎ 意义:南朝地方官员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自是商旅流通,安居乐业”可知,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兴办学校推动了江南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材料“南朝地方官以廉洁奉公的精神,把安民、富民、造福百姓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并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为后世治理江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6.【答案】(1)举措:颁布农业法案;成立相关机构;呼吁农民减耕减产。(3分)‎ ‎(2)原因:土地改革的进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的重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广泛使用;农业技术的推广。(8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3)认识: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具有必要性;发展经济要关注民生;坚持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6分)‎ ‎【解析】(1)举措:从材料“1933年春播开始前,罗斯福……准备一个农业法案。……将8个联邦农业信贷机构合并为农业信贷局”颁布农业法案;成立相关机构;从“说服农民耕掉1000万英亩棉花”呼吁农民减耕减产。‎ ‎(2)原因:从材料“全国共推广使用化肥400多万吨,推广双轮单铧犁150多万件,推广使用农药28.5万吨。”可知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广泛使用;农业技术的推广。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政治方面的原因,即土地改革的进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的重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3)认识:从材料一罗斯福新政有关农业政策,材料二新中国农业发展迅速的原因,可以总结出二者的共同点是要从国家大政方针进行支持,其次是人民的积极性问题,是否能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具有必要性;发展经济要关注民生;坚持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27.【答案】(1)原因:营口等通商口岸的开放;东北地区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农产品商品化加快;城市经济的初步腾飞。(4分)‎ ‎(2)变化:地域上由重视西南、西北地区转向沿海地区再到各区域;整体战略上由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各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结构上由重点建设重工业到诸多领域的协调发展。(6分)‎ ‎(3)因素:社会性质;国家的战略措施;地区的资源优势。(3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营口开埠……农产品迅速商品化,并深受世界供求市场控制……东北地区的城市经济却得到了快速发展” ‎ 从通商口岸开放、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联系、农产品商品化、城市经济发展进行概括阐述。‎ ‎(2)根据材料二“工业偏集中于东部沿海一隅……东北和西部地区采取了大量优惠政策……科技为重点,重工业为基础,品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提出“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区域经济政策在地域上由重视西南、西北地区转向沿海地区再到各区域;在整体战略上由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各区域协调发展;在经济结构上由重点建设重工业到诸多领域的协调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影响中国近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应从中国社会性质、国家发展战略并结合地区资源优势进行分析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