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四川省内江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
历史(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记载有“丈夫耕,女子织”的情况。秦以后,男耕女织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农民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只是作为种植业的一种补充而存在,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消费或缴纳赋税,偶尔将部分产品投于市场,主要是为了换取他们不能制作的生产或生活用品,而不是出于商品生产的既定目的。这说明
A.家庭手工业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B.棉纺织业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但技术水平很低
C.随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D.当时家庭手工业普遍存在以营利为目的生产
2.大历贞元年间(766-805年)富商俞大娘有大船,称“俞大娘”航船。江湖语曰:“水不载万”,意思是说大船不过载八九千石。然“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溥,此则不啻载万也。洪鄂之水居颇多,与邑殆相半,凡大船必为富商所有。”这反映了我国
A.汉代时“富商大贾周流天下”的活跃盛况 B.唐代造船业技术先进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唐代商品经济发展规模扩大且非常繁荣 D.宋代商业空前繁荣和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3.1887年夏(光绪帝十三年六月),清政府总理海军衙门,承认以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为开端的民办机器缫丝业实是“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而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因而咨复:“仍准照旧开设”。出现这一决定的原因是
A.甲午战后清政放宽了民间投资设厂 B.民办机器缫丝业创办取得了较大成绩
C.它对西方经济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 D.洋务派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支持肯定
4.下表是一战后中国第二大新式工业“面粉业”发展情况表(单位:关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
B.中国面粉业生产技术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处于劣势
C.国民政府官僚资本的压迫使得民族资本陷入了困境
D.一战时中国主要发展轻工业战后转向重工业的发展
5.右图是1952年底中国的工农业结构图,据此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的认识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占比80%的农业属于完成合作化后的集体经济
B.占比80%的农业仍处于封建个体小农生产阶段
C.中国开始改变落后面貌建立了工业化初步基础
D.中国一五计划的建设重点应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6.改革开放40年,我国市场主体从不足50万户增加到1亿户以上,增长了200多倍。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两会上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一份3页纸的年度计划表,其中为数不多的约束性指标集中在民生和环保领域。它折射了40年的艰难求索,而40年以前,小到车间螺母都要列明计划,当时办公室里各类计划要堆到天花板。”这阐释了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市场主体户数的急剧增长
B.全国人大审议年度计划表表明建立市场经济的曲折性
C.计划表的大幅度减少说明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
D.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7.论及旗袍风尚,郑逸梅称“清代女子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年份,周锡保认为旗袍流行于1921年后,他以1923年的画报推断旗袍在当时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但1925年5月前,《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出现提供了佐证。在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据此推知
A.郑逸梅的看法是个人观点,主观臆断很强,旗袍可能出现在清末
B.周锡保以1923年的画报推断,旗袍流行在1921年以后较为可信
C.从多重证据观点出发,将旗袍流行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比较合理
D.报刊不是文献史料,史料价值较低,旗袍风行于1925年缺乏说服力
8.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在险恶环境中与外轮展开了激烈竞争。在华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联成一气,大幅度降低运费想挤垮招商局。李鸿章采取筹借官款、增拨漕粮及承运官物等措施予以回击,使招商局转亏为盈。结果旗昌公司破产,太古、怡和等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签订“齐价合同”。李鸿章创办招商局主观目的是
A.抵制外国航运公司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B.为洋务派军事工业提供运输和资金辅助
C.创办航运公司推动中国航运事业近代化 D.借助官督商办和政治地位获取巨额财富
9.下表是1987年任正非在深圳市龙岗区创办民营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愿景等,2017年华为居世界500强的83位,全球拥有18万多员工,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这体现了
A.互联网催生了当代中国经济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B.中国民营企业更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
C.华为的成功源于当代世界对信息网络过分依赖
D.华为创造了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信息产品
10.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荷兰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它是具有国家职能的,对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贸易垄断的商业公司。1669年,它发展成为世界最富有的公司,拥有150条商船、40条战舰,50000名员工、10000人私人武装,收益率达40%。其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B.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掠夺贸易垄断
C.商业革命带来世界贸易的巨大商机 D.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11.1756年5月,英国向法国宣战,英法七年战争爆发,欧洲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战场遍及欧洲大陆、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宾等地。1763年2
月,英法签订《巴黎和约》,法国被迫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东岸殖民地,英国是七年战争的最大赢家,成为海外殖民霸主,迈向日不落帝国。七年战争本质上反映了
A.商业资本金钱贸易的争夺 B.大国崛起殖民霸权的争夺
C.工业资本市场原料的争夺 D.新旧制度意识形态的争夺
12.1930年美国将进口商品平均税率提高到53.2%;1932年起英国实行帝国特惠制;德国限制进口量;法国实行进口配额制,结果,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缩小2/3,倒退到1919年的水平。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B.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垄断资本主义唯利是图 D.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13.1920年11月,苏俄颁布了《关于租让的一般经济条件和法律条件》,其中规定苏维埃可以与殷实可靠的值得信任的外国资本家订立租让合同,以开发和加工俄国的自然资源,承租者可以获得一部分产品作为报酬,在贸易上享有优惠等法律保障。这表明苏俄
A.国家的性质将因此产生变化 B.充分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被迫向工人农民士兵做让步 D.经济政策即将做出重大调整
14.下表是1930年—1938年苏联军工产品增长情况表。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二战战场反法西斯的需求 B.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C.斯大林体制的强大组织力 D.新经济政策解放了生产力
15.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美国旨在
A.重建世界经济和扩大世界贸易 B.稳定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秩序
C.建立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蓝图 D.消除国际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16.在今天,英国右图行为已不仅仅是英国人和欧洲人的事情了。在公投结果统计过程中,欧洲金融市场还没开市,东半球的日本日经指数暴跌7.92%,随后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这一事件表明
A.欧盟对成员国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B.英国统治者从历史传统出发坚持自由主义政策
C.日本经济与欧洲经济的联系最密切反映最灵敏
D.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矛盾突出面临严峻挑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三个大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 在清代,封建土地关系主要包括地权分配关系和土地租佃关系两大内容。清初,在明末农民起义冲击下,土地占有关系有了较大调整,政府鼓励垦荒并将明朝宗藩田产作为“更名田”分给农民,大量农民获得土地成为自耕农,地权较为分散。康熙后期土地兼并日益普遍,到乾隆后期贵族地主倚恃特权扩大土地,一般地主也依靠权力积累土地,土地买卖使地主不断从小农那里获取田产,地权转移非常频繁,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佃农。地主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地租有分租制和定租制两种:分租制只规定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分配比例;定租制则预先规定地租数额,分租制在到清代其比重已逐渐减少。清代货币地租也有所发展,分为钱租和折租两种。折租按实物地租折成货币地租交纳,是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的过渡形态。钱租是预先交纳的押租,在清代主佃关系日益松弛的情况下,押租制度得到了广泛发展。
——摘选自《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社会经济概况》
材料二 18世纪初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圈地。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农民无力负担圈地费用,或因失去公有地使用权而无法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出卖土地。随着1701年条播机的发明,开始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于是生产关系的革命就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深入开展。18和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269万公顷共耕地和公有地。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1876
年公布的禁止非法圈地的法案虽只应用于公有地,但圈地作为一种运动业已结束。
——摘选自《16—19世纪历史发展中英国圈地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初年到乾隆后期地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到乾隆时期租佃关系发展的原因?(4分)简评17—18世纪中国农村土地关系。(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19世纪英国农村土地使用权作出了怎样的调整?(4分)这种调整体现了怎样的新生产关系?(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种新关系在英国当时加快发展的原因。(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2分)
材料 新一轮的全球化,与“互联网+”这一崭新的生产工具登上全球舞台几乎同步。经过20多年实践,广大发展中国家和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都开始品尝美国主导的“互联网+”的苦头:全球范围内贫富两极分化,国家和私人信息受到惊人攻掠,发达国家的孤立主义和不少国家的民族主义、反移民情绪的急遽上升等等。2013年,最富裕的国家比2009年多采取了23%的保护主义措施;有的学者甚至判定:全世界已进入“去全球化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讲,世界就是在“全球化”与“去全球化”的不断交替中曲折前进。
问题: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形成你自己的观点,利用所学知识多角度的论证你的观点。(要求:信息简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引发严重金融危机,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制度和货币政策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1933年3月6日,美国政府宣布整顿银行系统,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实行货币扩张政策。1934年1月,在罗斯福要求下,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令》,法令规定:从1934年2月起,金币停止流通,由财政部掌握全国黄金,充当联邦储备银行和存款准备金。不久,美国取消金本位制,改用纸币。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1933年银行法》,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保证银行存款安全,稳定了银行体系。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1935年银行法令》,扩大联邦政府管理货币与信贷的权力。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证券法》,要求证券商按照规则公开披露信息。1934年,又通过《证券交易所法》,明确了政府对交易所的管制,防止弄虚作假,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房主贷款法》,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房产法》,成立“联邦房产管理局”,为购房者提供低息借款保险,有利于解决因住房问题引起的金融混乱。美国金融改革使美国克服金融危机,战后美国金融业和世界金融秩序深深打上了罗斯福金融改革的烙印。
——摘编自《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罗斯福金融改革的内容。(8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金融改革的原因和对战后世界金融秩序的影响。(6分)
内江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检测试题
历史(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二、非选择题(三个大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1)变化:清初地权由明朝宗藩田产转移到自耕农的田产;再到康乾时,自耕农的田产转移到地主的田产。(6分)
原因:社会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土地兼并;政府重农抑商压制商品经济和新生产关系的发展;传统意识驱使官僚商人投资置办田产。(任答2点4分)
简评:17—18世纪中国土地关系在明末农民起义打击下做出了适当调整;清朝仍然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封建生产关系。(4分)
(2)调整:由农民变化到地主贵族(农业资本家)(2分)
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2分)
原因:工业革命发展的需求;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地主贵族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资产阶级大力鼓励,政府议会立法。(任答4点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2分)
信息(2分);观点(2分);论证(6分);结论(2分)
示例:
信息:“互联网+”引导新一轮的全球化;全球化实践,各国品尝美国主导的“互联网+”的苦头;全球化下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带来新的世界性问题;全球化进入“去全球化时期”;“全球化”与“去全球化”的不断交替中曲折前进。(任答1条信息得2分)
观点: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过程充满曲折性;全球化中反对霸权主义;全球化中需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人类需要共同解决全球化中的问题;生产力的变革进步是全球化的的根本因素;“互联网+”带来世界发展新的不平衡。)(2分)
论证:新航路开辟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中国历史上逆全球化。(6分)
结论:当今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总趋势,我国需要把握机遇,克服困难,继续实行对外开放,勇于承担大国责任,推动世界经济发展。(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内容:整顿银行系统,稳定银行体系;取消金本位制,改用纸币;扩大联邦政府管理管制;加强对证券交易所的管制;加强房产贷款市场的管理。(任答4点得8分)
(2)原因:美国金融制度和货币政策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美国狂热的股票投机破坏了经济的正常运行;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引发严重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引起了美国全面大危机。(任答2点4分)
影响: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体现了“金币停止流通,由财政部掌握全国黄金,充当联邦储备银行和存款准备金”的思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