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3.0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这种思维模式可以使人在看问题时不太容易走向形而上学的绝对化,避免固执、僵化和教条主义。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中国人有时会以一种非常通达、宽容的态度来调和矛盾冲突。”最能体现这一思维模式的思想流派是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墨家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这种思维模式可以使人在看问题时不太容易走向形而上学的绝对化,避免固执、僵化和教条主义。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中国人有时会以一种非常通达、宽容的态度来调和矛盾冲突”指的是道家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模式。这一模式深刻把握住了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从而使人不容易走向绝对化,故B正确;法家、儒家和墨家没有这种辩证思维模式,故ACD错误。
2.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根本目的是
A. 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
B 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 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
D. 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儒家学说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以道德之天为核心,将“仁”和“天”结合,就是要求君主效法道德之天,把儒家的仁德之政与具体的治国国策相结合,以便解决相关的社会、政治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此处并未强调“独尊儒学”,也与道家、阴阳家以及“天人合一”无关。论证“天人合一”的观念不是其目的,只是手段。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
3.孔子:“君子义以为质”,孟子:“舍生而取义”,董仲舒:“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由此可知,“义”的提出,目的在于确立
A. 行为规范
B. 施政之术
C. 人伦秩序
D. 价值准绳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孔子、孟子和董仲舒都对“义”进行了论述,从具体要求看,“义”成为人的一种价值规范,故D项正确;行为规范是由价值规范为基础的,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治,故B项错误;“礼”是为了确立人伦秩序,故C项错误。
4.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A. 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B. 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C. 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
D. 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物致知”强调通过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B符合题意;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A不正确;C是属于“伦理”方面的范畴;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D不正确。
5.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指出:“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以扰之,而才(财)不可胜用矣。”据此可知,唐甄
A.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 谴责中央集权统治
C. 主张发展自然经济
D. 要求减少政府束缚
【答案】D
【解析】“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以扰之,而才(财)不可胜用矣”意为顺其自然,统治者不要过多干预,发展多种生产的富民主张,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甄的经济主张,与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谴责中央集权统治无关,排除AB;“为政之道,必先田、市”表明唐甄认为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重视发展农业和商业,故C错误。
6.下表是史料中所收录的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今地名).由此可知,唐代文学人才
A. 由南方向北方不断地迁移
B. 以北方社会作为创作题材
C. 呈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
D. 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可知,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的人数多于南方,这反映了唐代文学人才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唐代文学人才由南方向北方不断地迁移,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以北方社会作为创作题材,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唐代文学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故D项错误。故选C。
7.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
A. 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B. 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C. 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D. 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
【答案】C
【解析】之所以寻访仙道,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体现了元朝文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他们不能够改变现实,只能够在精神上追求自由,答案为C。材料反映的是文人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应该是对现实矛盾的一种反映,选项反映的不是矛盾,A错误。市民阶层的需要,应该是关注社会现实,而不是寻访仙道,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题材的广泛和雅俗共赏的特点,D错误。
8.普罗塔格拉认为,所有的制度都是凭借人类的习惯或律法创建的,而非通过自然,其说教引起人们恐慌,因此他被驱逐出雅典。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自然法理念深入人心 B. 传统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
C. 民主思想受到了遏制 D. 重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B
【解析】普罗泰格拉是人文主义的领军人物,其人文主义思想提出后“其说教引起人们恐慌,因此他被驱逐出雅典”,显示了人文主义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故B项正确。自然法蕴含着自由、平等、公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题干无体现,故A项错误。普罗塔格拉时期,民主政治处于顶峰,故C项错误。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而忽视道德,且当时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故D项错误。
9.15世纪,意大利掀起了一股艺术品投资和消费热潮。教堂、公共建筑内装饰着宗教画和雕塑,私人住宅悬挂着个人或宗族肖像和小型人物雕像。美第奇家族购买一件希腊式花瓶花费4850弗洛林,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向佛罗伦萨著名艺术家吉尔伯蒂订制的一件法冠耗资3.8万弗洛林。这一现象
A. 表明资产阶级热衷于艺术品投资
B. 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C. 表明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导致社会奢侈风气盛行
【答案】B
【解析】结合时间15世纪可知意大利当时的艺术品投资和消费热潮,是因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出现了以人为中心满足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文化消费观,所以这些消费品有人物肖像、雕像、花瓶和法冠等,故B正确;热衷艺术品的不都是资产阶级,如教皇,故A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主要是出现资本主义性质雇佣关系,题干讲的是艺术品消费,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故C错误;奢侈风气并不是艺术品消费导致的,故D错误。
10.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
A. 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
B. 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C. 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 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
【答案】B
【解析】从材料“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白虎观会议统一今文经义,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故B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从西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占据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强化思想控制,故D项错误。
11.明代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以姜子牙的口吻表达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号召诸侯“吊民伐罪”,哪吒剔骨还肉、黄飞虎反商归周等强调了“父逼子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这从侧面反映了
A. 理学失去了社会约束力 B. 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
C. 市民阶层追求自由生活 D.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答案】B
【解析】材料涉及的是明清时期的早期民主思想,没有体现出理学和商品经济,故A、D错误。《封神演义》是士大夫所写,因此体现出的是士大夫阶层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态度,而不是市民阶层的观点,故C错误。根据材料“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和材料中体现的反抗精神,可以看出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故B正确。
12.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答案】D
【解析】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的内容中认为,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题干中没有说到日本是借助于西方列强侵害中国的权益,故A与题意不符;由“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B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13.根据刘望龄先生的研究:“检阅湖北报刊,在揭露社会、批判清政府的落后、反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而对三民主义的传播,除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宣传得较为充分以外,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
A. 湖北群众缺乏文化,只知反满
B. 清政府成为矛盾的焦点
C. 民权、民生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D.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答案】B
【解析】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长期宣传,湖北群众对三民主义有一定认识,排除A;反满宣传容易激发民众的满汉问题,诱发民族革命,完成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这符合当时清政府成为矛盾的焦点,故选B;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导致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更多的能力去争取民权、民生,并非民权、民生思想缺乏群众基础,排除C;从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当时资本主义力量发展不够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不符合“直接原因”的限定,排除D。
14.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认为,人们为了摆脱痛苦而悲惨的自然状态,寻求和平并使和平得到保障,就互相订立了一种社会契约,将原有的所有自然权利交给主权者。而这种授权一经做出,主权者的权威是至上的,一切法律来自主权者的认可和宜布。这反映出,霍布斯的思想
A. 背弃了主权在民说
B. 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C. 符合共和主义理念
D. 完善了社会契约论
【答案】B
【解析】“这种授权一经做出,主权者的权威是至上的,一切法律来自主权者的认可和宣布。”的信息强调了君主地位至高无上,实质上是具有专制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A中背离说法错误;C中共和主义与专制主义相违背;D与社会契约理论不符。
15.读中国古代的思想地图可得
A. 孔子学说得到了各国欢迎 B. 体现了战国晚期文化趋同
C. 诸子百家的思想严重区隔 D. 学术的发展体现东学西渐
【答案】D
【解析】据图中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可得学术发展东学西渐的趋向,故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孔子的学说在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和采用,故A项错误;通过图中不同的思想地域分区,可知战国晚期并不存在文化趋同现象,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诸子百家的思想严重区隔这一结论,故C项错误。
16.普罗泰戈拉提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
A. 客观评价古希腊城邦制存在的根本原因
B. 科学阐释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
C. 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D. 强调美德即知识,突出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材料中体现的是城邦因保护人而建立,法律和道德只有在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体现的都是以人为中心,体现人的地位,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题意并非在评价古希腊城邦制存在的根本原因;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科学阐释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D选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且材料并未突出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错误。
17.18世纪经济学思想家亚当•斯密认为在商品和服务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自由市场,以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因为)个人的自由加在一起就是集体的福祉。斯密的这一思想是
A. 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产物
B. 对专制主义制度的批判
C. 启蒙思想在经济领域反映
D. 对政府干预经济否定
【答案】C
【解析】自由主义经济是倡导自由生产、自由销售,“个人的自由加在一起就是集体的福祉”符合启蒙运动时期思想自由的特点,C正确;A是18世纪40年代完成;材料没有体现出对于专制制度的批判,B错误;D中干预经济否定不符合材料主旨。
18.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意义不大,“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结合该内容及材料时间“1920年”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斗争中逐渐取胜,影响日益增强,故C符合题意;A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无关;实业救国思潮是近代实业家的救国理念,与材料无关,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礼教”的批判,D不正确。
19.根据刘望龄先生研究:“检阅湖北报刊,在揭露社会、批判清政府的落后、反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而对三民主义的传播,除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宣传得较为充分以外,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A. 湖北群众缺乏文化,只知反满
B. 清政府成为矛盾的焦点
C. 民权、民生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D.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这主要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其根源在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D项正确。本题设问要求是“出现的根源”,故排除A、B、C。
20.孙中山说:“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这一做法意在
A. 限制私人的垄断资本
B. 促进中小民营资本发展
C. 调动人民革命积极性
D. 维护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B
【解析】从孙中山的观点看,意图是由国家奖励并立法保护私人能够经营的事业,属于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主张,故B项正确;材料是促进中小资本发展,不是限制私人资本,故A项错误;材料中属于发展经济的措施,不是调动民众革命积极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思想,应该是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思想基础,故D项错误。
21.在冯天瑜先生看来,“中体西用”论者为了消解既承认西方政教的优长、又固守孔孟精义之间的矛盾,便抛出了“西学中源”的法宝。由此可见,“中体西用”的思想
A.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 指导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
C. 适应了民族文化心理的要求 D. 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答案】C
【解析】“中体西用”论者提出“西学中源”,适应了民族文化心理的要求,有利于减少洋务运动的阻力,C项正确;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A项错误;“中体西用”论者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不是制度,B项错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的作用,不是其指导思想“中体西用”,D 项错误。
22.“他们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主张自由创造和效法自然。他们一般过着波希米亚式的生活,留着长发,不修边幅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这一流派是
A. 新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B
【解析】根据“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结合所学,浪漫主义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努力寻找精神寄托,材料反映的是浪漫主义流派,故B正确;新古典主义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不符合题意,排除A;现实主义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C不符合题意,排除;现代主义集中强调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故事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背离传统,不符合题意,排除D。
23.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C
【解析】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材料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选C;AB说法过于绝对化,错误,排除;D不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等信息,排除D。
24.据统计,1960年中国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一现象
A. 反映我国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B. 说明我国高校达世界先进水平
C. 反映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不均衡发展
D. 适应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增加,只反映出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时间是建国初期,B项说我国高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明显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工科毕业生总体数量增加,无法看出高校学科建设的均衡性的问题,故C项错误;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增加,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故D项正确。
25.19世纪,农村的人口四门八方涌向大都市;19世纪,照相机挑战了人们的视觉记忆……他们(特指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者)在城市中长大,他们对农业不再留恋,他们对工业怀抱着亢奋的信心,他们对过去的神话史诗不再怀旧,他们穿着时髦的服装,走在宽敞的城市大道……感觉到工业带来的方便、舒适与富裕的物质生活。材料所描述的美术流派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画派
D. 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画派由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更加注重内心、心理抒发,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这些特征,故排除A;现实主义画派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客观真实的反映,材料也没有体现这种艺术形式,故可排除B
;印象画派强调捕捉自然界的光和色,与材料中的“照相机挑战了人们的视觉记忆”相符合,故此题选C;现代主义画派更加强调内心的感受,与材料中的“他们穿着时髦的服装,走在宽敞的城市大道”不符,故可排除D。
26.下表为20世纪50、60年代苏联在航空技术领域的成就,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 美苏争锋中苏联取得了战略优势
B. 苏联率先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C. 改革是苏联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
D. 苏联的体制为技术领先提供了保障
【答案】D
【解析】材料数据只反映了20世纪50、60年代苏联在航空技术领域领先于美国,不能说明美苏争锋中苏联取得了战略优势,故A错误;材料数据也无法体现苏联率先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故B错误;20世纪50、60年代苏联的改革并不是是苏联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故C错误;当时苏联仍然处于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为技术领先提供了保障,故D正确。故选D。
27.现代新儒家贺麟指出:“五四时代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促进儒家思想新发展的一个大转机。表面上,新文化运动是一个打倒孔家店、推翻儒家思想的一个大运动。但实际上, 其促进儒家思想新发展的功绩与重要性,乃远远超过前一个时期的曾国藩、张之洞等对 儒学的提倡。”这一认识的依据应是新文化运动
A. 剔除儒家思想糟粕部分 B. 开启儒家思想西化历程
C. 破除对孔子的盲目崇拜 D. 动摇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是,新文化运动表面上是一个打倒孔家店、推翻儒家思想的一个大运动,但实际上却促进了儒家思想新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剔除了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使儒家思想获得新生,故A正确;康有为开启儒家思想西化的历程,故B错误;李贽就反对盲从孔子,故C错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
28.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的美国政治是“双城记”,一城是华盛顿特区,另一城是好莱坞影城。华盛顿特区为政策、权力运作之所:好莱坞则供给政治理念,给美国政治文化提供思想资源。据此可知,美国在“二战”后
A. 政府对电影企业的直接控制加强
B. 政治类影片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
C. 政治运作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D. 影视艺术渗透了官方意识形态
【答案】D
【解析】材料“好莱坞则供给政治理念,给美国政治文化提供思想资源”体现的是官方意识形态对影视艺术的影响,D选项符合题意;政府对电影企业的直接控制加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美国强调的是思想自由,A选项排除;政治类影片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的说法片面,B选项排除;美国的政治运作模式仍然是三权分立,C选项排除。
29.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主张
A. 教随国定原则
B. 强化教会权威
C. 信仰即可得救
D. 简化宗教礼仪
【答案】A
【解析】宗教改革是对基督教进行的改革,根据材料“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可知,马丁·路德的改革只是针对基督教本身,并没有反对统治者的统治,这也是宗教改革的不完善之处,故A正确;B是宗教改革反对的;C和D材料中没有体现。
30.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可以用来说明
A. 教皇和教会失去了作用 B. 新教信仰不再需要宗教仪式
C. 新教信仰方式发生变化 D. 新教主张过世俗生活
【答案】C
【解析】由信徒通过教皇、教会和教阶制度,得到上帝救赎的“因行称义”,到宗教改革后信徒直接通过《圣经》与上帝沟通的“因信称义”,体现出新教信仰方式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反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权威,不能说明教皇和教会已经失去了作用,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不再需要宗教仪式、主张过世俗生活,BD两项错误。
31.在卢梭看来,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自由是人性的产物,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安全与生存,故为了人类社会安全的缘故,人们将部分权利让渡给另一些人。由此看来,卢梭认为
A. 权利转让体现了个体自由
B. 社会应由自由的个体组成
C. 自由需要社会契约来约束
D. 社会应提倡生而自由精神
【答案】C
【解析】符合一定条件“让渡”即人类社会达成的一些共同意志成为契约,而从此材料中卢梭的主张来看,“权力让渡”的目的在于维护自身的安全与生存,以维护“人类所共同的自由”,故选C;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个体自由,排除A;材料的主旨不是说明社会应由自由的个体组成,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应提倡生而自由精神,排除D。
32.“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正直睿智……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天赋人权 B. 知识即美德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城邦利益至上
【答案】C
【解析】雅典民主政治辩论中“含有正直睿智”、“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体现了反对权威,重视民主的人文精神,与智者运动“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一致,C项正确;强调人权平等的“天赋人权”,强调美德的“知识即美德”和重视集体利益的“城邦利益至上”的说法均与材料不符,ABD三项错误。
33.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
B. 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
C. 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
D. 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四则材料都涉及人们穿着,说明“纸衣”的前提条件是造纸技术有重大突破,故D正确。材料也无法体现纸衣成为唐宋流行服饰,排除A。人们穿着纸衣并不能说明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排除B。“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说法过于绝对,且没有材料涉及百姓贫困,排除C。
34.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 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 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C. 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是学者从天文历法的角度解读《夏小正》;“《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是学者从农业发展的角度解释《夏小正》。材料中两种关于《夏小正》不同的历史解释体现了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不同的研究角度会影响历史认识,并未提到考古资料对认识的佐证,且该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表述绝对,错误;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不同的研究角度会影响历史认识,并未体现年代久远导致认识模糊。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5.据统计,1902—1904年中国共译西方书籍533种,英文、德文、法文书共约占40%,日文书约占60%。其中,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学等327种,约占总数的61%;自然科学112种,应用科学56种,分别约占总数的21%、11%。据此可知,在此期间
A. 知识分子被动了解西学 B. 西学知识开始广泛传人中国
C. 西学观念已成社会共识 D. 社会科学书籍译书比重加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统计,20世纪初中国翻译的大量外文书籍中,61%是社会科学,21%、11%是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体现了当时社会科学书籍译书比重在加大,D选项正确。20世纪初大量翻译西方书籍说明学习西学是主动的,A选项错误。西学传入中国是19世纪中期,B选项不符合史实。外文书籍的翻译不能体现西学成社会的“共识”,C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炮火中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第一次在鸦片战争后,主要围绕“中体西用”论进行;第二次在甲午战败以后,宣扬“西体中源”;从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前夕,第三次文化反省的“西体西用”论,最终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但也刺激了现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开端于1928年的文化反省则因规模不大,后又爆发了华北事变,人们的注意力转移而就此结束。
——摘编自李晓语《钱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材料二 约翰·密尔说,英国人“生而自由”。这指引着英国把抗拒王权、限制王权看做是“自由”的传统,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英国人极为尊崇经验的理性思维使他们追求政治的实际内容而并非形式。他们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推动了纺织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自由化。但英国尊崇传统的风尚也阻碍了后期的革新。如钱乘旦所言。“一个民族往往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迎面扑来的艰难险阻,但要战胜自己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荣耀却相对困难。”
——摘编自吕文辉《浅析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不断反思传统文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说明近代中、英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取向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答案】(1)背景: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因素日益成长;西学传播深入,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存在冲突;开明知识分子的不断探索等。
(2)特点:热爱自由,崇尚民主,尊崇理性,宗教宽容。
不同取向的历史影响:①中国:一方面逐渐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促进了思想解放、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另一方面照搬西方文化的做法,也未能在近代中国实现独立富强。②英国:坚持回归传统文化的做法,促进了思想解放,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推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和自由主义体制的确立;但过于尊崇传统文化的风尚,也阻碍了英国在近代后期的深入创新和持续发展。
【解析】
(1)根据材料“第一次在鸦片战争后”“第二次在甲午战败以后”“第三次文化反省的‘西体西用’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方面中国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的严重,推动有识之士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经济方面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不断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等近代经济因素日益成长;思想方面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受到冲击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回答。
(2)特点,根据材料“英国人‘生而自由’”“限制王权看做是‘自由’的传统,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等信息可知,英国人热爱自由,崇尚民主;根据材料“英国人极为尊崇经验的理性思维使他们追求政治的实际内容而并非形式”可知,英国尊崇理性;根据材料“他们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可知,宗教宽容也是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近代中、英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取向所产生的历史影响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中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有利于思想解放,推动中国的近代化,但并未使中国走向中国;根据材料“推动了纺织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自由化,但英国尊崇传统的风尚也阻碍了后期的革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坚持回归传统文化的做法,促进了宗教改革和思想解放,有利于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方面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过于尊崇传统文化阻碍了英国深入的创新和发展。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斯国新力作《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将中共党史用“精神”串联起来,涵盖党的创建与红船精神、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延安岁月与延安精神、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解放战争与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与国际主义精神、建国30年与爱国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与时代创新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十个主题。该书以事实为依据,既有原因分析,也有理论归纳;既是一部理论宣讲方法的辅导读物,也是一本党史知识普及教育的参考读本。
——摘编自人民网《(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出版》(2018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参照上述作品的“党史讲法”,另选主题讲述党的发展历程。(要求:主题明确、突出发展历程,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主题: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完善
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党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充实。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领导工人运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毛泽东思想,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新中国建立后,又指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在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此后,又先后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领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
党的理论的丰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灵魂,是贯穿党的发展历程的重要脉络。
示例二
主题: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中国共产党以国情为依据,适时改变农村生产关系。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就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抗战期间,为动员全民族力量团结抗日,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双减双交”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又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通过土改、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三权分置等,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土地为核心,因时制宜,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与拥护,成为党的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
【解析】
根据材料,可提出主题: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完善。论述:结合所学,毛泽东思想指导指导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使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完善,领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最后,说明党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推动了中国社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