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0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共 48 题,每题 1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
1.甲骨文的发现使得殷商历史得以证实,它记载的商王世系继承中已出现类似“嫡”“庶”
的词语,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等诸神,且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
还记载了商王与周边部族的一些礼节。这说明了商代
A. 宗法制的雏形出现
B. 重鬼事神的意识淡化
C. 王位世袭制开始出现
D. 形成严密的政治联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商王世系继承中已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祭祀祖先的规模
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等信息,可知商代宗法制的雏形已经出现,故 A 项正确;由材料可知
殷商重鬼事神的意识仍然浓厚,故排除 B 项;王位世袭制在夏朝开始出现,故 C 项错误;商
王与周边部族是松散的部落联盟关系,未形成严密的政治联系,故 D 项错误。
2.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
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A. 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 B. 手工业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
C. 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 D. 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
一致性”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促进了周辖区内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趋向统一性。D 正
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礼乐制度受到冲击,A 错误;青铜器物风格的一致性不代表礼器的标
准化生产,B 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出华夷观念对民族文化交流的推动,C 错误。故选 D。
3.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 结果,通
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决定 B.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的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答案】B
【解析】从秦汉时期开始,“军国大事”先由群臣议定,再上奏皇帝裁决的朝议制度,有利
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B 项正确;自秦代开始,军国大事的最终裁决权就掌握在专制君主
手中,A 项错误;服务于君主专制的朝议制度,不能限制、监督皇权,C 项错误;皇帝与宰
相为首的群臣合作的“朝议”制度的建立,不能说明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D 项错误。
4.汉代刺史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出便可奏报皇
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仅能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据此可知,刺史
A. 直属中央位高权重 B. 能够决定官吏升迁
C. 可以监察文武百官 D. 重在维护中央权威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刺史监察地方甚至贬退大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方权势的扩大,
维护中央权威,故选 D 项;刺史直属中央,位卑权重,排除 A 项;据材料“不仅能举劾奏报,
还可以贬退大吏”可知刺史行使监察权,不能决定官吏升迁,排除 B 项;汉代刺史监察地方,
御史大夫监察中央文武百官,排除 C 项
5.隋唐之际,逐渐形成三省之间以及君主与宰相之间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中互相配合,
互相制衡的体制。这反映了
A. 决策合理化的进程 B. 君主权力的强化
C. 行政效率的降低 D. 皇权受到削弱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体制”,可见材料是肯
定三省制决策合理化的运行机制,故 A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揭示三省制下皇权强化、相权削
弱的本质,故 B 不符合题意;三省之间分工协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 C 不符合题意;
三省体制下相权分散,有利于加强君权,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6.以隋朝开国的 581 年到 12 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
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该时期“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
原因是
A. 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 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 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 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到宋朝晚期的“家族政府的逆转”指的是士族制度的衰落,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举制的推行,即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故 C 正确;国家政治统
一在秦朝就已实现,故 A 错误;三省六部制的实施和“家族政府的逆转”无关,故 B 错误;
科举制的推行促使豪门望族势力衰落,故 D 错误。
7.元代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这说明
A. 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
能调动军队”可以看出,元代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故选 C。行省制度下地方权
力较小,故 A 错误;行省官员不是监察地方官员,故 B 错误;D 是军机处作用。
8.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
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这表明,明代内阁
A. 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 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
C. 内阁拥有参与决策的权力
D. 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内阁,材料“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
吕原、彭时佐之”反映了明代内阁逐渐参与决策,故 C 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内阁首辅专
权现象严重,而是说明内阁逐渐参与决策,故 A 排除;内阁并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机构,故 B
排除;明朝内阁并未取代六部掌管行政,故 D 排除。
9.“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命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至雍正
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各省。”军机处职能的变化表明
A. 取得与内阁相当的地位
B. 皇权专制逐步被弱化
C. 避免了大臣的专权乱政
D. 逐步成 了中枢机构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军机处最初的管理军务到雍正十年时期要求知会各省,体现出军机处演变成
了皇帝和地方的中枢机构,故 D 正确;材料没有比较内阁和军机处信息,故 A 错误;军机处
设置说明皇权逐渐加强,故 B 错误;C 中避免说法绝对。
10.作为公民,在雅典担任公职原来是没有报酬的,但伯利克里改革之后,担任公职是有津
贴的。这种变化
A. 实现了公民政治地位的平等权利 B. 提高了公职人员的文化素质
C. 有利于改变公职人员的阶级结构 D. 消除了不同阶层公民的矛盾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津贴制度的推行调动了广大贫苦公民参政的积极性,从而改变
了公职人员的阶级结构,扩大了民主的范围,故 C 正确;这一制度有利于公民政治地位的平
等,但是“实现了”表述绝对,故 A 错误;这一制度和公职人员的文化素质无关,故 B 错误;
这一制度无法消除不同阶层公民的矛盾,故 D 错误。
11.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
支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置和服装费用等,富裕公民借此可以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
本。这说明当时
A. 社会普遍追逐名利
B. 雅典民主的实质是贵族统治
C. 公民贫富分化严重
D.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性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通过捐助承担一定的公共活动费用,借此可获得名
望甚至是政治资本,体现出当时雅典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的平衡性,故 D 项正确;材料内容
体现了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通过捐助承担一定的公共活动费用来获得名望的问题,没有涉及
普通民众对名利的态度,故 A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的主体为贵族,但材
料内容没有体现雅典民主的实质问题,故 B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代雅典权利和
义务的一定平衡性,没有体现公民之间财富差距的信息,故 C 项错误。
1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
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为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答案】C
【解析】“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说明平民和贵族之间有矛盾,结合所学
可知,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开始贵族是享有很多特权的,而平民没有,所以平民就为了追
求平等的权利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达到“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
溶化在国家中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最终确定了双方平等的地位,故选 C;“贵族的特权
被取消”本身说法错误,A 排除。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标志是 6 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
尼组织编写的《民法大全》,而题干讲的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故 B 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
排除;自由民不仅仅包括罗马公民,而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故 D 不符合
题意,排除。
13.《十二铜表法》规定:“有人歌唱有害的歌谣,必须执行死刑。”《法经》规定:“议国
法令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二者思想都
A. 有效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B. 产生于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时代
C. 体现出对民众严格的思想控制 D. 推动了人文主义运动的发展
【答案】C
【解析】《十二铜表法》禁止歌唱有害的歌谣,《法经》禁止民众议论国法。依据所学知识可
知,两者都体现了思想文化的专制,这是对民众严格的思想控制,故 C 正确;《法经》是为
了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故 A 错误;《法经》产生于战国时期,此时商品经济还未到高
度发达的时代,故 B 错误;两者对人文主义运动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故 D 错误。
14.美国 1787 年起草宪法期间,为使大州与小州之间达成共识,康涅狄格州代表罗杰•舍曼
提出一项折衷方案获通过:国会通过法令须两院一致方式共同批准。这一规定体现了
A. 权力制衡原则 B. 联邦主义原则
C. 共和主义原则 D. 三权分立原则
【答案】A
【解析】“国会通过法令须两院一致方式共同批准”体现了 1787 年宪法中权力制衡的原则,
故 A 正确;联邦主义原则指的是国家政府与地区政府分享宪制上的主权,以及拥有不同事项
的管辖权的政治体系,故 B 不符合题意;共和主义原则是指认定政治权威最终来自人民同意
的原则,故 C 不符合题意;三权分立原则指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故 D 不符
合题意。
15.在俾斯麦出任帝国宰相的漫长任期中,德皇和宰相在原则问题上都相互信任,以至于俾
斯麦能够大权在握、纵横捭阖,成为帝国权力的真正化身。这主要说明
A. 帝国宰相与德皇之间相互制约 B. 德意志帝国宰相掌握最高行政权
C. 俾斯麦的职权凌驾于德皇之上 D. 帝国宰相职权和任期取决于德皇
【答案】D
【解析】德意志宪法规定,宰相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所以“德皇和宰相在原则问题上
都相互信任的”,故 D 正确;宰相不对皇帝制约,故 A 错误;皇帝掌握最高行政权,故 B 错
误;宰相职权显然不能凌驾于皇帝,故 C 错误。
16.法兰西第三、四共和国时期,在多党体制和议会中心主义的双重压力下,议会倒阁容易,
政府组阁困难,缺乏必要的权力和手段治理国家。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国
A. 缺乏民主妥协的精神 B. 权力制衡机制作用有限
C. 政党的根本属性不同 D. 政局动荡政府更迭频繁
【答案】B
【解析】法兰西第三、四共和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共和制度,议会权力过大,内阁在很大程度
上受制于议会,而内阁对议会无法形成权力的制约,二者的权力未实现真正的平衡,导致政
府无法与议会相抗衡,最终只能陷于软弱无力的被动局面,故答案为 B 项;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本身就是妥协的结果,排除 A 项;法国政党的根本属性是相同的,排除 C 项;D 项是现象,
非原因,排除。
17.特别国会于 1689 年 1 月召开,辉格党人觉得只需宣布威廉成为国王就行了,但其他许多
议员无法容忍君主纯粹由选举产生,所以希望通过王位继承由玛丽担任女王。结果便是折中:
王位由威廉和玛丽共掌。材料从本质上反映:
A. “光荣革命”胜利结束
B. 资产阶级与旧势力妥协
C.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D. 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既有选举又有继承,这是资产阶级与旧势力妥协
的产物,所以材料的主旨就是强调资产阶级与旧势力妥协,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光
荣革命”胜利结束是现象而非本质,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C 也是现象而非本质,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王权受到议会的约束方面的信息,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 B。
18.道光帝曾下达如下谕旨:一、烟价在广州已付,军费和商欠不准赔;二、平行礼可以通
融;三、香港“暂行赏借”(不是割让),闽、浙沿海暂准通商,但不许长久居住。该谕旨表
明清廷
A. 认可增开香港岛为通商口岸
B. 坚持通过朝贡贸易与英国通商
C. 拒绝《南京条约》赔款要求
D. 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由材料“香港‘暂行赏借’(不是割让)”得知,英国提出的是割让香港岛而非增
开香港岛为通商口岸,故 A 项错误;材料“闽、浙沿海暂准通商”说明清朝对传统的闭关锁
国政策已经有所改变,不能再坚持传统的朝贡贸易,故 B 项错误;由材料“烟价在广州已付”
得知,《南京条约》赔款是以赔偿英国鸦片损失的形式实现的,清政府只是拒绝军费和商欠
的赔偿,故 C 项错误;由材料“平行礼可以通融”得知,清廷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受到冲击,
故 D 项正确。
19.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四千年来我们方大梦初醒,是从甲午战后割地赔款
开始的啊。”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革命的开始
B. 《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C. 甲午战后维新变法运动立刻掀起高潮
D. 甲午战败的原因在于缺乏民族意识
【答案】B
【解析】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从甲午战后割地赔款开始中国人才从睡梦中惊醒,可以看出
是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故选 B。
20.学者陈晓楠曾说:“这部充满时代气息的著作,既没有能够在太平天国内部化作征伐江
山的动力,也没能对后世思想家产生任何的影响,……但依然给这个腐朽的农民起义运动,
带来了一抹亮丽的新鲜的时代色彩。”材料所评论的著作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临时约法》
D. 《共同纲领》
【答案】B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施政纲领,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
业相结合的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目标,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排除 A;从材
料“充满时代气息”“一抹亮丽的新鲜的时代色彩”,可知是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色彩的方
案《资政新篇》,故选 B;《临时约法》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具有资产
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部较完备的新民主主义性
质的宪法,排除 CD。
21.“自来图治之原,必以明目达聪为要。此次内讧外侮,仓猝交乘。頻年所全力经背者,
毁于一旦。是知祸患之伏于隐微,为朕所不及察者多矣。惩前毖后,能不寒心。”以上文字
出自一道上谕,这道上谕出现的背景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内讧外侮,仓猝交乘。頻年所全力经背者,毁于一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清朝统治遭到沉重打击,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故 C 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虽然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和英法联军
侵华,但清朝统治没有“毁于一旦”,故 A 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不能体现“内讧”,故 B 项
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也没有使清朝统治没有“毁于一旦”,故 D 项错误。故选 C。
22.辛亥元老李书城回忆:“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时,只强调‘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这两句话,而对‘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意义多不提及。”这表明他们
A. 突出民族革命目标 B.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 重点反对列强侵略 D. 缺乏动员民众意识
【答案】A
【解析】材料“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时,只强调‘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两句话”
表明同盟会会员意在突出民族革命目标,故 A 正确;这体现不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故 B 错
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没有明确反对列强侵略,故 C 错误;这体现了动员民众的意识,
故 D 说法错误。
23.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
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 5 月 9 日通电说,“萃孝学
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
A.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五四运动是一场农民革命运动
C. 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 D. 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支持五四运动的有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有上海等大城市
的工人,连吴佩孚也通电支持,这表明了五四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故 A 正确;五四运
动是一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爱国运动,不是农民革命运动,故 B 项错误;五四运动的目标是
反帝反封建,故 C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军队支持,且表述不符合史实,故 D 项错误。故选
A。
24.1922 年 1 月,安源路矿工人第一所夜校开学,在晚间给工人补习文化知识。9 月,安源
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工人夜校规模扩大,学员达到 1000 余人。工人夜校的兴办
A. 为开展工人运动创造了条件 B. 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
C. 使半工半读教育实现常态化 D.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
【答案】A
【解析】工人夜校有利于提高工人的文化素养和政治觉悟,从而为开展工人运动创造条件,
故 A 符合题意;1921 年中共已经成立了,故 B 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工人夜校的后况,
故 C 不符合题意;国民革命开始标志是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时间不符,故 D 不
符合题意。故选 A。
25.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如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大革命失败后,1927 年中国开始建立农村革命
根据地,实践“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农民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故 C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国民大革命高潮时期是在 1926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选项错误;中国共产
党建军是在 1927 年 8 月,与材料内容没有必然联系,故 B 选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
立于 1937 年 9 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选项错误。
26.美国记者斯诺说:“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
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
抖擞的胜利进军。”这段记述可以用来研究
A. 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问题 B. 秋收起义失败后新革命道路开辟
C. 红军长征中的政治战略问题 D. 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争的开始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向抗日前线进军”“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
抖擞的胜利进军”等信息可知,北上抗日的政治战略顺应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使红军因
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变为团结一致奔赴抗日前线的崇高行动,故答案为 C
项;A 项指的是南昌起义,B 项是指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均与材料中北上抗日无关,排除;“原
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与七七事变前后的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情况不符,排除 D 项。
27.下列是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三个阶段的作战任务。该战役
A. 发生在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B. 主要采用阵地战的作战方式
C. 树立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D.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的胜利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胜
利的信心,故选 D;材料反映的是百团大战,是相持阶段的表现,排除 A;百团大战是游击
战为主的作战方式,排除 B;百团大战是中共领导的战役,没有国共合作,排除 C。
28.《大公报》(1945 年 10 月 24 日)刊登 《为江浙人民呼吁》一文中写道:“这一带无
数万的人民都曾为胜利狂欢过,而今却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大众不得聊生。他们痛苦极了,
比未胜利时还痛苦。”材料主要说明
A. 国民政府统治危机严重 B. 官僚资本对百姓压榨严重
C. 内战爆发导致民不聊生 D. 美国加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答案】A
【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为人民大众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
统治之间的矛盾,国民党在江浙地区的倒行逆施,抢占胜利成果,导致经济、政治困局,表
明国民党政权面临统治危机,故 A 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关于官僚资本压榨与美国的经济侵略
的信息,B、D 项错误;根据材料“1945 年 10 月”可知,内战还没有爆发,C 错误。
29.《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
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
对抗。”该论述
A.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B. 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
C. 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 肯定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学说,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使
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
进行集体的对抗”可知通过这些实践使马克思分析到阶级斗争理论的成因,符合题意的是 B
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 A 项;CD 项不符合题意。
30.历史上,法国国民议会曾经对巴黎公社社员实施过两次“赦免”。一次是 1879 年 3 月 3
日“部分赦免”;另一次是 1880 年 7 月 11 日颁布的“全面大赦”。国民}义会这两项举措是
基于
A.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政权 B. 巴黎公社实行了直接民主
C.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需要 D. 巴黎公社革命具有爱国性
【答案】C
【解析】法国国民议会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意志,对巴黎公社社员实施
的
过“赦免”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故答案为 C 项;这两次的所谓“赦免”,都是在
法理上判定公社社员“犯有罪行”的前提下实施的,并非为了肯定巴黎公社爱国行为或是政
权性质,平排除 A、D 项;巴黎公社成员是选举产生,并非直接民主,排除 B 项。
31.“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
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
A. 取得工农群众的支持 B. 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
C.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答案】D
【解析】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俄国革命应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故答案为 D 项;《四月提纲》没有涉及对工农群众问题的看法,排
除 A 项;《四月提纲》认为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排除 B 项;《和平法令》宣布退出一战,
排除 C 项。
32.它“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
史的引领者”。这说明
A. 二月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
B. 二月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 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
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可知,反映俄国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的事件是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
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C 正确;二月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形成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的局面,以克伦斯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建立了临时政府,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仍是西欧资
本主义的效仿者,A、B 错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是巴黎公社,D 错误。
33.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准备宪法起草工作。然而当时大陆未全部解放,
反革命势力还很猖獗,长期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尚待恢复,群众组织和觉悟程度尚未达到应
有水平。以上表述是为了说明
A. 政府事实上没有掌握政权
B.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必要性
C. “一五”计划召开的背景
D. 宪法制定的条件尚不够成熟
【答案】D
【解析】材料从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群众组织来说明宪法制定的条件很不成熟,故 D 正确;
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共掌权,故 A 错误;政协已经召开,故 B 错误;“一五计划”是 1953 年
开始,时间不符合,故 D 错误。
34.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 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
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 1975 年或者 1978 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 1954 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
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 1954 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B. 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C. 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 1982 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1982 年修订宪法问题。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能以 1975
年或者 1978 年宪法为基础是因为 1954 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在文革期间惨遭
破坏,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是反映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而是
强调宪法的修订要和 1954 年宪法保持一致,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文革时期宪法修订
不是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而是背离了 1954 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
除;选项 D 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
35. 2015 年 11 月 7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
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会面与直接交流沟通,对于地区和平与稳定,引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
具有里程碑意义。促成此次“习马会”的政治基础是
A. 一国两制原则
B. 和平统一原则
C. 和平共处原则
D. 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习马会”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故选 D;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构
想,排除 A;B 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途径,排除 B;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排除 C。
36.1952 年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做普通
侨民对待,不当做外交代表对待”。这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A. 一边倒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另起炉灶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C
【解析】“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做普通侨民对待,不当做外交代表对
待”即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行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体现了“另起炉
灶”的外交方针。故答案为 C 项。“一边倒”是指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排除 A 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排除 B 项;“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1953 年提出,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D 项。
37.1955 年 7 月,美国通过英国向中国建议举行大使级会谈,中国表示同意。8 月 1 日,两
国首次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9 月 10 日双方就平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钱学森由此踏
上归国之路。这表明
A. 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C. 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趋于瓦解
D. 中美两国外交政策具有务实性
【答案】D
【解析】美国和中国进行大使级会谈之后达成的平民回国问题,促使钱学森回国,说明双方
都是从务实的角度出发,故 D 正确;当时仍然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故 A 错误;B 是 1972
年;C 说法不符合事实,至今没有瓦解。
38.下图是 1949 年以来中国新增建交国数量示意图。其中 20 世纪九十年代建交国数量较多
的主要原因是
A. 中苏重新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B. 重视周边外交,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C. 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许多国家宣布独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9-1991 年,苏东发生剧变,苏联解体,许多
国家宣布独立,它们纷纷同中国建交,故 D 选项正确;当时苏联已经解体,故 A 选项错误;
上海合作组织的内容不是中国与外国建交,故 B 选项错误;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
外交,不等于中国与外国大量建交,故 C 选项错误。故选 D。
39.二战结束后不久,丘吉尔就大肆攻击苏联奉行扩张政策,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并鼓吹
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建立特殊关系”,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这实质上反映了
A. “冷战”揭开序幕 B.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英美共同称霸世界 D. 美、英、苏三国相互制衡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二战结束后不久”“丘吉尔就大肆攻击苏联奉行扩张政策,威胁欧洲和
世界和平”可以判断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它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故选 A;两极格
局的形成是 1955 年华沙条约的建立,不符合题意,B 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美国,并且 CD 不
符合史实,排除。
40.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
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
A. 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B. 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
C. “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D. “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
形成的标志是 1955 年华约组织的建立,故 A 错误;双方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
的的不同,采取了除军事外其他一切对抗形势。对抗有直接对抗和间接对抗,所以 B 表述错
误;题干表明苏联试图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C 正确;D 不符合所学。故答案选
C。
41.下图是美国军费开支曲线图(据《当代美国军事整理导致图中两次最大增幅的主要因素
是
A. 局部战争 B. 军备竞赛
C. 经济发展 D. 反恐战争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军费开支的两次大幅度增加分别在 50 年
代中 60 年代末,而在这两个时间段,美国都发动了对外战争,即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故
A 项正确;整个美苏争霸时期都有军备竞赛,无法解释 50 年代中 60 年代末军费开支大幅度
增加的原因,故 B 项错误;经济发展不是军费开支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故 C 项错误;50 年
代中 60 年代末没有反恐战争,故 D 项错误。故选 A。
42. 战后(美国)人们所憧憬的安全而充实的生活得到了助力。强大的政治文化奖赏追随者,
不遵从者则被边缘化,国内的遏制也由此加固。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经济危机后的社会萧条 B. 冷战时的意识形态对立
C. 经济全球化对美国的冲击 D. 恐怖主义造成的恐慌
【答案】B
【解析】分析选项,A 明显与题干的时间“战后”及题意不符,故排除;B 符合题意,材料“强
大的政治文化奖赏追随者,不遵从者则被边缘化,国内的遏制也由此加固”揭示的是一种意
识形态上的对立情绪;C 与题意不符;D 材料没有体现。
43.美国 1950 年拍摄的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获
得美国财政援助,生活生产重又回复正常。美国实施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B. 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 遏制苏联力量
D. 建立北约组织
【答案】C
【解析】从电影描述的信息“一个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获得美国财政援助,生活生
产重又回复正常”可以看出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迅速恢复了经济,但不是其主要目
的,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可以知道,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
经济,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增强遏制苏联的力量,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北约组织是政
治军事集团,与题意无关,故 D 项错误。
44.康拉德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存在终究是一个事实。
这就是欧洲为什么必须团结一致,为什么必须首先加强法德友好合作的原因。”由材料可知,
法德两国实现“和解”
A. 可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 B. 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
C. 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 D. 是冷战格局影响的产物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由于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与威胁,促进了欧
洲的联合,也推动了法德两国走向和解,所以 D 项说法正确
45.从 1962 年 10 月 22 日到 12 月 14 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 25
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
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对“这场危机”的表
述,正确的是
A. 原因是美国要改变在核力量对比的不利地位
B. 凸现了冷战中两个超级大国爆发核战争危险
C. 危机说明美苏争夺由欧洲、亚洲扩展到非洲
D. 体现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
【答案】B
【解析】“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是指古巴导弹危机,
此危机说明冷战时期超级大国险些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故 B 项正确;美国此时对比苏联核力
量处于有利地位,故 A 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体现出美苏在美洲的争夺,故 C 项错误;世界
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是 1991 年苏联解体之后,故 D 项错误。
46.1972 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对外宣布:“日本跟着美国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日本现在应
该为采取负责任的行动独立作出决定。”这表明
A. 日本要求提高自身国际地位 B. 日本已彻底结束对美国的依附
C. 美日关系由同盟转变为对抗 D. 日本开始挑战美国 霸权地位的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日本跟着美国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日本……独立作出决定”可知,反
映的是日本逐渐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追随美国,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提高
自身国际地位,故 A 项正确;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映的是日本寻求摆
脱美国的控制,错在“彻底结束”,所以 B 错误;C 错在“对抗”,日美仍然是同盟国关系,
所以 C 错误;D 错在“挑战”,日美仍然是同盟国关系,所以 D 错误。
47.《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
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
“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 苏联解体
【答案】D
【解析】“二战后国际关系”是指总体的国际关系格局。第一个阶段“界线分明”指美苏冷
战两极对峙时期;第二阶段“世界变平”应指两极格局结束,“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
的标志事件显然是苏联解体,故 D 项正确。美、日、西欧三足鼎立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格局的变化,不属于二战后总体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排除 A;B 项也不属于总体的国际关系
格局,C 项体现经济全球化,故排除。
48.2011 年 10 月,西班牙《起义报》在新的“世界体系”一文中指出:“虽然西方传统大
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
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这实际上反映了
A. 国际新政治格局已经建立 B. 国际重心转向金砖国家
C. 国际政治多极化发展加强 D. 南北国家间的冲突加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征,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
据材料信息“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金砖
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材料主旨体现出当
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继续加强”的特征,C 项符合材料主旨,正确;美苏两极格局
瓦解后,新的政治格局尚未定格,排除 A;B 项与题干的描述不符,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
及“南北国家间的冲突”问题,排除 D。故选 C。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其 4 个小题,其中第 49、50 题为必做题、每个题考生必须作答。
第 49 题 25 分,第 50 题 12 分,;第 51、52 题为选做题 15 分,每个考生只能选择一道题作
答,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算。)
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社会防反贪腐,并无新招,只是一些常见办法:政企严格分开,官员在
岗期间,只从政不沾钱物,只掌政权而无经济特权。这就能从土壤和源头上对贪污腐败的滋
生进行有效遏制;联邦调查与议会弹劾,两只眼睛死盯官员,分头监督,官员难有贪腐良机;
官员一旦出现越轨行为,媒体就会蜂踊而至,口诛笔伐,无所不用其极。更为厉害的是,官
员若有不良行为,将官员劣迹录入电脑,随时备查,迫使官员为了未来的生活和前途不得不
好自为之;官员们都以洁身自好为荣,以贪污腐败为耻。
——摘自牛牧《美国社会怎样防贪反贪?》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强调反腐,秦朝建立完备监察机构(御史台),官员
称“御史大夫”,汉代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汉律规定“吏
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西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
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
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
——《中国古代反腐败措施》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
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利予
以保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如江西瑞金苏维埃政府的控告局、
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专门监督机构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
1949 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党员干部:“…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 1951
年开始到 1954 年结束,在党的正确政策指导下,整党建党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清除了
党内严重的贪污腐化分子。之后,开展了“三反”运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共产党还
建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建设》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近现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从目的角度对比材料一、二哪个监察
制度更具进步性,并简要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三,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中共监督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答案】(1)特点:国家制度遏制官员贪腐;监督机制威慑官员贪腐;媒体舆论压力迫使官
员不敢轻举妄动;社会风气和官场道德约束。
进步:美国的更具进步性理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狭窄的监督机制;
美国近现代监察制度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目的,较充分地体现了民意和法律意志。
(2)特点:监督法制化;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实施监督;加强党的建设,从源头上根治腐
败;开展群众运动,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充分利用民主党派进行监督。
作用:形成了依法反腐的有效机制;为建立(或)巩固政权赢得了保障;涤荡了社会风气,
澄清了吏治,树立了廉洁朴素的社会风尚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近现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监督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
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美国近现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这就能从土壤和源头上对贪污腐败
的滋生进行有效遏制”“联邦调查与议会弹劾,两只眼睛死盯官员,分头监督,官员难有贪
腐良机”“官员一旦出现越轨行为,媒体就会蜂踊而至,口诛笔伐,无所不用其极”“官员
们都以洁身自好为荣,以贪污腐败为耻”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
国监察制度更具进步性。其原因可以联系所学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的
狭隘的监督机制,美国近现代监察制度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目的、较充分地体现民意
和法律意志的监督机制来回答。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中共监督制度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
区宪法原则》、《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利予以保障”“革命根据地建立
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从 1951 年开始到 1954 年结束,在党的正确政策指导下,
整党建党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清除了党内严重的贪污腐化分子”“中国共产党还建立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历史作用应当联系所学,从形成有效机制、
巩固政权、涤荡社会风气、澄清吏治、树立廉洁朴素的社会风尚等方面来回答。
50.阅读材料。
材料 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
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伴才可长民者皆居民
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
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结合史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
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论述:西周推行分封制,地方诸侯掌握较大的自主权。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与诸侯间的
血缘关系疏远,衰微的周王无力控制日益强大的诸侯国,天下陷入诸侯割据和混战之中,社
会动荡不安。
秦始皇统一六国,废分封,行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贵族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
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总而言之,郡县制的推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
重大作用。
【解析】
根据“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可得出论题:郡县
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论述:根据“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
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结合所学西周推行分封制,结果导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之
中,社会动荡不安,说明分封制的局限性。根据“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联系所
学,可从秦朝废分封,行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县
制从根本上否定了贵族分封制,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等说明郡县制的积极作用。最后,
总结提升:说明郡县制的推行是中国的历史选择,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5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代,晁错向汉文帝上《移民实边书>,说“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
之……不足,募以丁奴婢赎罪及输奴婢欲以拜爵者;不足,乃募民之欲往者。皆赐高爵,复
其家。予冬夏衣”。至汉武、宣、昭帝时期,河西的移民连同戍卒已达 50 万人。唐代,陆贽
向唐德宗上书,力主从内地募民到西北边地屯田戍边,自北宋至明朝,通过征集役夫、招募
流民和扩大驻军的方式,移民大量涌向西北。至清代乾隆年间,乾隆帝发布谕旨:“国家承
平日久,生齿繁庶,小民自量生计艰难,不得不就他处营生糊口,此乃情理之常。……西陲
平定,疆宇式廓(范围),辟展、鸟鲁木齐等处……在屯田,而客民之力作、贸易于彼者,
日渐加增,将来地利愈开,各省之人将不招自集,其于惠养生民甚为有益。”
——摘编自宾静《中国清朝中期的人口迁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人口向西北迁移目的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朝中期向西北移民 历史影响。
【答案】(1)变化:从汉代到清代之前,向西北移民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外患,在边疆移民屯
田,减轻朝廷军费负担。清代开始,向西北移民的主要日的是缓解内地人口的压力。
(2)影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地人口的压力,扩大了边疆地区的可耕地面积,加快了少
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促进了西北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为工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劳动力;
繁荣了地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但同时人口迁移也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如清政府缺乏对迁移人口的有效管理。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河西的移民连同戍卒”“西北边地屯田戍边”“招募流民和扩大驻军
的”“国家承平日久,生齿繁庶,小民自量生计艰难,不得不就他处营生糊口”的信息从清
朝中期以前和以后两个时间段分析移民的变化。
(2)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缓解了内地人口的压力,扩大了边疆地区的可耕地面积,加快了少
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促进了西北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迁移也带来很多社会问题等
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分析回答。
5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邓稼先 1948 年到 1950 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
船回国,1950 年 10 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 年 8 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
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这以后的 28 年间,邓稼先隐姓埋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
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
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67 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 年 8 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
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 年 7 月 29 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邓稼先是中
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摘编自杨振宁《邓稼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邓稼先主持“两弹”工作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邓稼先的选择做简要评价。
【答案】(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事业十分落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封锁包围;党中
央的战略决策;邓稼先的科学素养和爱国精神。
(2)评价:邓稼先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为我国两弹爆炸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打破
了西方大国的核垄断局面;提高了我国的国防科技水平,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
新生的政权。
【解析】
(1)根据所学建国后我国百废待兴,为了保护国家独立,发展国防事业尤其重要,得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事业十分落后;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政治上
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得出: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封锁包围;根据材料“1958 年 8 月奉命带
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和所学“一五”计划优先发展与军事工业
相关的重工业,得出: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根据材料“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
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邓稼先隐姓埋名”“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
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得出:邓稼先的科学素养和爱国精神。
(2)根据材料“邓稼先 1948 年到 1950 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
即乘船回国”可知他毅然选择学成回国,得出:邓稼先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根据材料“邓
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
无愧的”并结合所学新中国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打破了西方的核垄断,得出:为我国两
弹爆炸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打破了西方大国的核垄断局面;根据材料“成功地设计了中
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结合发展核武器的
背景得出:提高了我国的国防科技水平,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新生的政权。